柯佑鹏、过建春等著的《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建立对中国香蕉产业的影响研究》依据技术经济学、农业经济学、区域经济学、国际贸易学,以及果树(香蕉)学的原理,遵循历史与逻辑相统一的原则,运用宏观分析与微观分析相结合、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相结合、文献分析与调研分析相结合、规范分析与实证分析相结合等多种研究方法,解释有关全球香蕉产业经济贸易的相互关系及其变化规律,分析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背景下中国香蕉产业发展的内在规律和政策含义。
1 导论
1.1 研究背景与研究目的
1.2 国内外香蕉经济贸易研究动态
1.3 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1.4 主要创新点与需要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2 理论基础
2.1 产业组织理论
2.2 国际贸易理论
3 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对中国双边贸易的影响
3.1 中国与东盟合作回顾
3.2 中国与东盟国家对外贸易依存度概况
3.3 中国与东盟国家贸易结构的互补性
3.4 中国与东盟国家贸易结构的竞争性
3.5 建立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效应
3.6 建立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对中国进出口及就业的影响
4 世界香蕉生产、消费及贸易的发展趋势
4.1 世界香蕉生产、消费及贸易的发展趋势
4.2 东盟香蕉生产、消费及贸易的发展趋势
5 中国香蕉生产、消费及贸易的发展趋势
5.1 中国香蕉生产的发展趋势
5.2 中国香蕉消费趋势
5.3 中国香蕉对外贸易的发展趋势
5.4 中国香蕉产业内贸易特征
5.5 中国香蕉比较优势和出口竞争力优势
6 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建立对中国香蕉贸易影响的实证研究
6.1 引力模型
6.2 引力模型文献综述
6.3 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对中国香蕉贸易影响的实证研究
6.4 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建立对中国香蕉产业带来的机遇与挑战
7 中国香蕉的国际竞争力
7.1 概念界定及其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7.2 中国香蕉的国际竞争力
7.3 中国香蕉的价格竞争力
7.4 中国香蕉的非价格竞争力
7.5 本章小结
8 中国香蕉产业“走出去”发展的现状及面临的主要问题
8.1 中国香蕉产业“走出去”发展的现状
8.2 中国香蕉产业“走出去”发展面临的主要问题
9 中国香蕉产业发展的对策建议
9.1 中国香蕉产业的对策建议
9.2 中国香蕉产业“走出去”投资的对策建议
参考文献
后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