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问骨
分类 文学艺术-文学-中国文学
作者 尹剑翔
出版社 中国华侨出版社
下载
简介
编辑推荐

尹剑翔著的《问骨》是中国第一部以尸骨鉴定为核心内容的法医鉴证实录。中国版《识骨寻踪》,现代版《洗冤录集》。在经历案件的同时,作者会用独特的社会思考,诱发对人性深处的一种剖解,通过白骨的证言,做最震撼的人生拷问。

内容推荐

尹剑翔著的《问骨》以“我”和法医大周的经历为背景,以实录的方式记述故事,力图用最科学的尸骨鉴证方法,把一段段关于白骨的真相展现在读者面前。《问骨》全书并非长篇的故事,而是由一个个真实、离奇的短篇故事组成。作者通过数不胜数的访问研究和调查,深刻分析了案件的社会成因及案发过程,把那些几乎被人遗忘的历史遗案及官方讳莫如深的犯罪现场很真实地呈现给世人。

目录

第一章 我与尸骨有缘

第二章 “丧尸狗”

第三章 杀人卖骨

第四章 人体器官走私集团

第五章 凶器排行榜

第六章 火场辨尸

第七章 变态杀人狂

第八章 虐待强奸案

第九章 死刑大排序

第十章 致命毒品

第十一章 DNA鉴定的视觉冲击要来得强烈得多……

第十二章 鲁米诺反应

第十三章 性行为变态者

第十四章 包公墓中的尸蜡

第十五章 美女与野兽

第十六章 苍蝇水

第十七章 战骨

第十八章 恐怖分尸案

第十九章 器官克隆

第二十章 “恶魔”医生

试读章节

01

我是个较早独立的人,从18岁上大学开始,父母信奉起了美式的家庭管理方式,除了学费外,他们不会给我任何的金钱支持,我只好从那时开始了打工生涯,做起了各种奇奇怪怪的工作。而就在那时我也开始了写作生涯,虽然这个兼职工作并不轻松,却给我带来了不菲的收益。更令我欣喜的是,这种长期的文字锻炼,能保障我将许多经历全部用文字的形式记载下来,比如和大周一起踏上寻找各种尸骨的探险之旅。

对于尸骨和死亡,好像和我有着特殊的缘分。给一家豆腐店打工时,我开车去给一家超市送货,在路途中我亲眼目睹了一场车祸,一辆轿车和前边的大卡车追尾,轿车司机像被磁铁吸过去一样,头冲破了挡风玻璃,重重地撞在了前边的卡车铁皮上,司机瞬间成为了一具血肉模糊的尸体,而这起悲剧的根本原因是因为司机没系安全带。

死亡最大的好处,就是它带有各种教育意义,那次事件后我再也不会把安全带甩在一边,即便再难受也会老老实实把它系住。

随后,在我就读的大学里,一个女生硬生生地从教学楼的窗户里跳了下来,她那天穿着红色的衣服,当然满地的血红已经难以分辨清哪一块才是她美丽的衣服。

殉情!这是警察给她死亡宣判的名称,也成为了她“墓志铭”上的文字,可我知道她那个所谓的殉情对象,现在还活得好好的。从这起事件中,我明白了自杀应该是世界上最悲壮而严肃的事情,也应该用在最合适的地方,比如殉国。而具有自杀念头的人,应该在实施行动前最少对自己生命的意义有几分钟深刻的思考,否则实在是对不起你宝贵的生命和为你付出巨大的父母。

随后是我的一个远房舅舅,他被活活地烧死在自己看守的仓库中,原因是工厂怕保管员监守自盗而从外边锁上了仓库的大门。面对焦黑的尸体,亲人们落下了伤心的眼泪。这恐怕是中国最简单且最不受人重视的事故,但是尸体总能告诉人们生命本身的样子和这个世界里由于人性的丑陋而造成的污秽行为。

我曾经天真地认为自己经历过这么多的死亡事件,就一定可以写出令人深省的,可以探讨人生意义的小说来。但遇到大周后,我才知道,自己对尸体和生命的意义的认知是如此的浅薄,因为这个世界上还有着各种各样的关于尸骨的奇妙故事,是我根本不曾触碰过的。

02

本次事件开始于2006年4月的一天,是那次同学会后两个月之后,大周第一次把我请进了他的研究室。由于我当时还没有把这次事件写成书稿的打算,所以具体的时间我并没有特意记下,作为一本实录而言,这真的是个大遗憾。我只记得那天天气已经有点热度了,不用再套着厚厚的外套了。

法医是个非常特别的职业,很多人认为法医是公安系统的一部分,实际并非如此。其实公安系统里的法医只占其中的一小部分,各大医院的医理科,考古研究所的人体专家,都属于法医的范畴。大周并不是警察,他供职于一家法医研究所,专门从事人体尸骨的鉴定和解剖工作。

来大周的研究室前,我还以为那会是一个桌子上摆满了装着各种各样人类内脏的器皿和用福尔马林泡着胎儿的透明容器的地方,另外,屋子里还会充满了绿色的光线。

出乎我意料的是大周的研究室布局很简单,光线也很充足,似乎并没有我想象得那么可怕。不过一具人类的骨架和一个肌肉人体模型像两个保镖一样,一左一右站在了他的座位旁,看到这样的场景,说不上是有些恐怖还是有点儿滑稽。

那天大周似乎并没有什么兴趣讲故事,而是让我观摩了一场让人终身难忘的法医鉴定。  解剖室就在他研究室的后边。同样,那里表面上并不可怕,实验台在一面墙下,上面摆放着气钻、刀、锯、螺丝刀、扳手、改锥,甚至还有一根长长的撬棍。

我有点发蒙——木匠!像是木匠的装备!因为我爸就是木匠出身,他那套家伙事儿,跟这里真的差不了多少。

解剖室的死角里还摆着HIGH 8 METAL P型号的录像机,这么专业的设备名称当然是我后来才从大周那里了解到的。

但随后出现的场景就让我有点儿吃不消了,大周从另一间研究室里提出了一个编织袋,袋子散发着古怪的气味。

当他把编织袋里的东西全部撒在工作台上的时候,我真的有点想要呕吐的感觉。

那竟然是一具已经是碎片的人体骨骼,除了颅骨外,没有任何完整的骨架形状。

“你想干什么?”

“做人骨拼图,把这些碎骨拼接在一起,你在旁边看就可以了!”

大周随后便开始了他的工作,他一边忙着拼图,一边若无其事地跟我谈起了这具尸骨的来历。

原来尸骨是两天前在郊区少有人至的山坡上被发现的,发现时尸体就已经残破不堪,还有被野狗或其他野兽咬噬的痕迹。

由于根本查不清这具尸体的真实身份,当地刑警队把这具尸骨转到了大周的研究室来,想通过他的司法鉴定,发现一些线索。大周爽快地把这个复杂的任务承接了下来,这也是为什么我可以轻易进入他的研究室的原因之一。

“这是具骨架,能这么称呼他吧?”我站得远远地看着。

“很恰当!”

“这具骨架是男是女?”

“女的!”

P2-4

序言

我不敢保证我在本书中说的每一句话都很专业,因为毕竟我只是个作家。但是,我要保证的是这本书的基本真实性,因为本书里出现的大部分恐怖尸骨都是我亲眼所见。

我能够在各种场景下,见到如此大量的尸骨,得益于我的一个朋友,他姓周,由于本书的写作过程中,他一再要求不要把他的名字公诸于世,所以在这里我只能称他为大周。

我跟大周是初中同学,他爸爸是法医研究所里一位非常优秀的解剖师。大周那时候就神经兮兮的,给我印象最深的是在他那里,我总能听到各种稀奇古怪的太平间故事,不过那时候他讲的事情,跟鬼故事差不了多少,当时我只是觉得有点害怕,而故事情节现在全忘了。

但我清楚地记得一件事情,有一次他竟然拿着一根人类的胫骨,到班中来吓唬女生,把几个女孩吓得哭天抹泪的,以至于老师把他赶出了教室在楼道里站了一整天。而事后,他竟然阴森森地对我说那根胫骨是他从一具真实的人体骨骼上摘下来的,听得我毛骨慷然,根本不知道他说的是真是假。

就是这样的一个怪人,我中学毕业后,就再也没有见过他。不过,在大学毕业后的一次初中同学的聚会中,我偶然发现他也来了,真的很令我意外。

更让我感到惊奇的是那个曾经邋遢,神经的同学,现在已经是一个帅气、健谈且富有朝气的青年,而且他已经子承父业,做了一名法医。

当他得知我做了一名作家(当时正待业中,写作只是为了糊口)的时候。他却显得比我还兴奋,问我愿不愿意改天听听他的故事。我当然愿意,因为他的职业对我来说充满了吸引力。

结果很令我意外,他不再像小时候那样只给我讲恐怖的故事,而是把我带进了他那个真实却又神秘的尸骨世界中。我竟然会就此与他展开了一段段匪夷所思的恐怖冒险,而这一切当我现在回想起来时,却还是脊背发冷。

你能想象吗?我曾经触碰过中国最有名的清官包拯的头骨;我还曾看到过碾压混杂在一起的上千块碎骨,拼成了两个恋人死前互相拥抱的样子……能有这样的新奇经历,完全是因为我又遇上了我那位古怪的同学——大周。

为了能跟读者分享这些真实的故事,在这本书稿中我会尽量减少形容词出现的频率,尽可能简练地把大周和我的故事的每一个细节都展现给大家。

2011年10月9日深夜

后记

在讲述我和大周经历的有关尸骨的故事时,我想了很多很多,现在谈谈我对这本书稿的感受。

其实,在写这本书稿之前,我就跟很多资深的图书编辑探讨过这本书稿的价值,我一再要求编辑们把书稿的样章往下多看几页,但是他们大都拒绝了。理由是我的书稿不符合中国人的审美观,更不符合中国悬疑、恐怖小说的路数。中国人爱看的是悬疑的故事和紧凑的情节,而并非科学的鉴证和枯燥的法医理论。

我也是写悬疑小说出身的,怎会不知道这些呢?

牺牲故事本身的真实性和逻辑性,而换来故事的传奇色彩,是中国悬疑小说的固有路数。

实事求是地说,我并不喜欢那种路数,我一直在试图改变这种单一的逻辑现状,跳出固有的写作思路。

虽然我之前的两部社会推理小说在市场上销量平平,但在大周的鼓励下,我还是坚持动笔了,冒着写完了也没有出版商出版的危险动笔了。

我在想这是为了什么呢?

为了大周?那个正直且单纯的法医。

为了科学?这个中国人心中早已模糊的定义。

还是为了自己?一个急需要用一本书证明自己价值的作家。

都是!但又都不是!

我面对冰冷的尸骨时,总在想它们能让我们想到什么!

最后,我便得出了《问骨》这本书的意义,它是为了科学而写的,是为了理性而写的,是为了正义而写的,更是为了拯救中国人的信仰和爱而写的。

也许真实的故事并不那么曲折,但我相信能够触及人内心深处的永远是那最真实的故事和最纯粹的感情,我希望用我的文章可以做到这一切。

正像一个朋友对我说的,我的这部作品是对中国旧体恐怖文学的一种宣战。也许大家都认为只有灵异或虚幻的恐怖故事才是冒险,那些有头没尾、没完没了的盗墓或赶尸才是传奇!

但我总觉得,冒险是你在勇敢地面对生活,传奇来源于我们最真实的生活。

我也曾经写过鬼气森森的悬疑小说,但是我深刻地觉得,中国文学、中国推理文学、中国悬疑文学、中国报告文学,用这样的一贯套路走下去,只会有一个下场——让我们的文学彻底完蛋!让我们的价值体系崩溃!让我们的下一代没有目标和理想!

我今天用这种实录文体,就是要看一看在“百鬼夜行”的中国文坛中,科学的大旗能否吓退群魔的袭扰,人性的光辉能否冲淡那些荒诞的传奇?

也许这些尝试,到头来会以失败告终,但我觉得这无疑会是一个有良知的文学工作者应该为这个社会付出的努力,哪怕那只是徒劳的。

至于文章的本身,很多人还是提出了质疑,大周是真实的人物吗?

读者可以信,也可以不信,不管你信不信,反正我信!因为最真实的经历有时是无法虚构的,最真诚的情感更是如此!

有很多读者把自已经历的案件发到了我的邮箱里想让大周解决,还有一些女孩说想要认识大周,并有意嫁给他。

我要感谢这些读者,因为对于大周的支持,也是对于我的支持。很多人问,大周的故事还会不会继续,我只能告诉大家,如果我跟他有新的故事,我一定会再写出来,而那样的故事,必须基于真实的素材。

当然还要感谢北京的栗克玲编辑,是她最早听我讲完这些故事后,鼓励我把这些东西都写出来,没有她也就没有这本书。

好了,就说到这里吧,这本书既然是探问生命和人生的,我在最后就把一首刘欢的歌曲献给大家,这是我每次到卡拉OK里都要唱的,歌名叫《永不放弃》:

原以为人生故事平淡,转眼你已站在生死前沿,虽然不见一丝硝烟,离别你我无法说再见!

怎能让思念如此挂牵,爱让你我学会承担,一起走过已不遥远,明天会有更美的笑颜!

今天的分分秒秒,都是对生命最严酷的考验,今天的相依相伴。都是对生命最深情的眷恋!

用爱的名义发一个誓言,永不放弃!爱的信念!

用爱的名义发一个誓言,永不放弃!生命的尊严!

书评(媒体评论)

这是一本让你目瞪口呆的书,因为它会让无言的白骨为你开口。作者以精确的语言、冷静的推理,让一件件诡异的案件真相大白,但真相大白后又让你陷入新的视点。作者还用独特的社会思考,引起大众对人性深入的解剖和慎思。

——文化学者、作家、凤凰卫视著名策划人 胡野秋

我们必须战胜无知的恐惧,树立科学的逻辑,这样才能让正义更加强大!

——百家讲坛坛主 梅毅

这本书故事很好看,法医专业知识也很丰富,想必会满足许多人的好奇心,至少我觉得它是相关专业学生的良师益友。

——天津医科大学副院长 王润玲教授

生活中,有几本书会因为仅仅看了几眼,就一直追捧阅读的?并且还是追捧在网络上。作者每天更新那么一点点,我又必须每天挤出时间追着看。还好,《问骨》(原名《白骨的证言》)这本书终于出版啦,在此推荐给大家!

——网易周小邪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4 9:34: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