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向历史汲取借鉴,为了弘扬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二十六史已成为有志之士必读之书。《二十六史作者评传》是文史界第一次对二十六史作者集中进行评述,取每部史书作者中最有代表性的和起过重要作用的人物,分别评述其成长过程、何以介入修史工作,及其学识、才干、人品、对修史的贡献,勾勒出这些人物的概貌及其主要精神。每一评传皆融会古今学术研究成果,力求做到材料翔实、观点鲜明。
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书名 | 二十六史作者评传 |
分类 | 文学艺术-传记-传记 |
作者 | 门岿 |
出版社 | 文化艺术出版社 |
下载 | |
简介 | 编辑推荐 为了向历史汲取借鉴,为了弘扬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二十六史已成为有志之士必读之书。《二十六史作者评传》是文史界第一次对二十六史作者集中进行评述,取每部史书作者中最有代表性的和起过重要作用的人物,分别评述其成长过程、何以介入修史工作,及其学识、才干、人品、对修史的贡献,勾勒出这些人物的概貌及其主要精神。每一评传皆融会古今学术研究成果,力求做到材料翔实、观点鲜明。 内容推荐 二十六史是指二十六种纪传体的史书,它们是《史记》、《汉书》、《后汉书》、《三国志》、《晋书》、《宋书》、《南齐书》、《梁书》、《陈书》、《魏书》、《北齐书》、《周书》、《南史》、《北史》、《隋书》、《旧唐书》、《新唐书》、《旧五代史》、《新五代史》、《辽史》、《金史》、《宋史》、《元史》、《新元史》、《明史》、《清史稿》。这二十六部史书除《史记》为通史,其余大都为断代史。它们一部部先后成书,历时两千余年,是数十代人几百名学者辛苦劳作的结晶。 目录 前言 一 司马迁作《史记》开创史书纪传体 1.童年·家世·漫游 2.任史官修《史记》 3.《史记》的编写体例 4.《史记》的思想内容 5.《史记》的文学价值 6.后人对《史记》的评价 二 班固写《汉书》首创断代史 1.奉诏修史 2.《汉书》的体制、内容及其创新 3.《汉书》的文学特色 4.后世对班固及《汉书》的评价 三 陈寿继明先典著作《三国志》 1.早年求学仕于蜀 2.仕晋著史才华毕露 3.《三国志》的历史价值 4.《三国志》的文学性 5.裴松之注《三国志》 四 范晔深情独系《后汉书》 1.坎坷的仕途经历 2.参预谋反被杀 3.《后汉书》的写作年代与成书 4.《后汉书》的历史贡献 5.《后汉书》的文学贡献 五 沈约以“一代词宗”修《宋书》 1.十三岁时的遭遇 2.五十年的官宦生涯 3.《宋书》编撰的得与失 4.一代词宗文史兼长 六 萧子显修《南齐书》多有曲笔 1.前朝帝裔修前朝史书 2.关于诸志弃立之议 3.本纪、列传多有曲笔 4.优长之处见功力 5.英年早逝 七 魏收与《魏书》不该蒙受讥诮 1.才子奉诏修史书 2.“秽史”之说查无实据 3.如何认识《魏书》的缺失 4.体例有创新,资料尤可贵 5.还其“庐山真面目” 八 姚思廉继父志修成梁、陈二书 1.一个大义凛然的文士 2.七十二岁奉诏撰书史 3.为尊者讳史实失真 4.二史的文笔和史料价值 九 李百药与《北齐书》的价值重估 1.家学渊源和坎坷经历 2.今本《北齐书》概说 3.《北齐书》的特色及其价值 十 令狐德棻撰《周书》,修史四十年 1.位卑未敢忘修史 2.暮年著述兴更浓 3.《周书》的缺失及其价值 十一 房玄龄领衔修《晋书》竭尽心力 1.佐唐太宗定天下 2.《晋书》编撰的几个问题 3.才堪策划,贵在创新 4.瑕不掩瑜,名垂青史 十二 李延寿撰南、北二史功不可没 1.十六年辛苦不寻常 2.史家卓识见于笔端 3.“二史”的编撰特色 4.褒贬有加,瑕不掩瑜 十三 魏征总监五史修《隋书》 1.孤贫有志,善处乱世 2.敢犯逆鳞的谏臣 3.修史资治的史臣 4.反浮艳文风的诗人 十四 颜师古为《隋书》撰写纪、传并注《汉书》 1.家学经历非凡 2.学术成就良多 3.为《汉书》作注 十五 长孙无忌监修《隋书》、修订《唐律》 1.与唐太宗关系非同一般 2.力佐唐高宗 3.监修《隋书》,修订《唐律》 十六 张昭远博学多才编修《唐书》 1.少通经史,寄身幕府 2.历仕五朝,史著丰富 3.以史经世,君违必谏 4.博通学术,治国通才 十七 赵莹修《唐书》劳苦功高 1.跻身卿相之路 2.国破入蕃,归柩故园 3.监修《唐史》,综理周密 十八 李昉参修《五代史》,主编大型类书 1.历仕四姓,官至宰相 2.政绩平庸的宰相 3.参修史书,主编类书 4.有“善人君子”之称 十九 李穆参修《五代史》名留千古 1.参修《五代史》 2.仕途坎坷,大起大落 3.猝然去世,令人叹惋 二十 薛居正监修《五代史》卓有成就 1.从地方幕僚到皇帝宠臣 2.刚直不阿的“清官” 3.监修《旧五代史》 二十一 欧阳修“发愤为雄”撰修《新五代史》 1.仕宦风波的历练 2.一代文宗地位的确立 3.“发愤为雄”撰修《新五代史》 二十二 宋祁呕心沥血撰修《新唐书》 1.大宋小宋二进士 2.红杏枝头春意闹 3.呕心沥血撰修《新唐书》 二十三 揭傒斯致力《辽史》劳瘁献身 1.自学成才名公竞荐 2.名学士名诗人 3.以笔削为己任 二十四 欧阳玄总裁辽、金、宋三史,贡献尤多 1.一代文士名闻遐迩 2.清廉为政修史立功 3.语多精警发人深省 二十五 脱脱都总裁辽、金、宋史,一锤定音 1.显赫的家世与大义灭亲 2.都总裁一锤定音 3.不幸的晚年 二十六 张起岩熟知典故总裁辽、金、宋史 1.文才杰出,廷试第一 2.为官正直,不徇私情 3.时人以欧阳修相比 二十七 宋濂总裁《元史》名副其实 1.诚谨博学,佐命纯臣 2.宗经师古,文显道薄 3.虽竭忠勤,难逃疏漏 二十八 高启才华横溢主修《元史》之《历志》 1.少年才子才华横溢 2.编《元史》修《历志》 3.不为五斗米折腰 二十九 王炜总裁《元史》,奉使殉节 1.奉使云南,殉节尽忠 2.一代文才,总裁《元史》 三十 徐元文为修《明史》奠定基础 1.青年状元,春风得意 2.直言进谏,整饬政纲 3.主持馆局,精勤修史 4.宦海浮沉,郁闷而终 三十一 王鸿绪总成《明史稿》功勋卓著 1.忠奸参半,宦海浮沉 2.致力《明史》,耗尽心血 3.尊王崇儒,维护正统 三十二 万斯同以一介布衣参修《明史》 1.动荡的岁月,“顽劣”的少年 2.终于成为黄门高弟 3.一代贤奸托布衣 4.论修史见解独到 5.著作等身的大学问家 6.九泉之下的遗恨 三十三 张延玉总成《明史》取长补短 1.出身世家,历事三朝 2.缵绪前贤,总成《明史》 3.《明史》优长突出 4.叨荣起衅,遭受打击 三十四 柯劭■用三十年编撰《新元史》 1.博淹经史,兼有诗名 2.熔裁钩贯,撰《新元史》 3.《新元史》集大成有得有失 三十五 赵尔巽宦海余生主修《清史稿》 1.游历宦海,失望而归 2.主修《清史》,仓促刊刻 3.千秋功过,任人评说 三十六 缪荃孙博学多才撰修《清史》 1.好学不倦与师从张之洞 2.两入国史馆纂修《清史》 3.史学成就令人称道 4.藏书、校勘、目录学名家 5.金石学研究见解独到 三十七 吴廷燮为《清史》列表,成史表专家 1.生长山西,从师问学 2.步入宦途,辗转南北 3.人馆修史,历有所成 4.一代学者,史表专家 三十八 王树■总撰《清史稿》,致力《地理志》 1.家世与青年时期 2.两任知县,造福边疆 3.纂修《清史稿·地理志》 附录 二十六史编撰人名录 试读章节 二 班固写《汉书》首创断代史1.奉诏修史 班固,字孟坚,东汉扶风郡安陵县(今陕西咸阳东北)人,生于东汉建武帝建武八年(32),卒于东汉和帝永元四年(92)。是汉代著名的史学家、文学家。 班固出身于仕宦家庭。他的曾祖父班况,在东汉成帝时担任骑校尉的职务;祖父班稚,在哀帝时担任西河(治所在平定,今山西省东部)属国都尉,后晋升为广平(治所在今河北省鸡泽县东南)相;平帝时,王莽篡权,班稚畏惧,归还相印,补官为延陵园郎。班固的父亲班彪及堂伯父班嗣均为西汉末年著名的学者,致使当时的扬雄、王充等人亲登其门受学。班彪“性沈重好古”,对孔子的学说极为崇拜,并终身以为行动的指南,是一位正统的儒家学者。他在西汉末年群雄割据的情况下,衷心拥护汉室,曾著有《王命论》,宣扬封建集权大一统的思想。25年,汉更始皇帝被杀,京城长安一带大乱,于是班彪便携家避难于河西(今甘肃黄河以西),投靠河西大将军窦融,并且为其“画策事汉”。窦融所上的章奏,都出自班彪之手,为此得到汉光武的召见,拜徐(治所今属山东)令,因为生病免官。以后又担任望都(今属河北)长,并于五十二岁时病死在任上。 司马迁所著的《史记》流传之后,许多学者如刘向父子、扬雄、史岑等,由于《史记》的记事止于汉武帝太初年间,遂缀集时事来续补它。然而班彪生前对这些续补之作都不满意,认为“不足以踵继其书”,于是他就“继采前史遗事,傍贯异闻,作后传数十篇”。班彪的正统儒家思想和他续补《史记》的六十五篇后传,都对班固的思想及其《汉书》的写作产生了巨大影响。 班固九岁时便能属文,诵诗、赋,十六岁入京师洛阳的太学,所学无常师,不为章句,举大义而已。性宽和容众,不以才能高人,为此颇受当时儒学家们的称赞。班固二十三岁时,他的父亲班彪病故,班固于是还归乡里。感于他父亲所续前史未详,乃潜精研思,欲就其业。东汉明帝永平元年(58),班固进入东平王苍的幕府,同时私下里开始在班彪撰写后传的基础上撰写《汉书》。永平五年有人上书给汉明帝,控告班固私自改著国史,在那个时代,私修国史就有毁谤朝政之嫌,就要被判罪。于是班固被捕入京兆狱。他的弟弟班超担心哥哥被囚禁狱中,无法自明。为替哥哥辩明冤屈,历尽艰辛,亲自赶赴京城(今河南洛阳),向汉明帝陈述了班固的写作意图,说明哥哥班固修《汉书》目的是颂扬汉德,并无毁谤朝廷的意思,别人的诬告,是毫无根据的。恰在这时,被搜去的《汉书》未完稿也被送到京城。汉明帝看到班固的《汉书》对当时的朝政并无微词,对班固的修史才华非常赏识,于是汉明帝下令释放了班固,并把班固召到京城,任命他担任兰台令史,以后又担任郎官,任职典校秘书。明帝还让班固继续完成《汉书》的写作任务。从那时起班固便奉诏在兰台撰写《汉书》,至章帝建初七年(82),基本完成《汉书》的写作,前后共经历二十余年。尚未完成的部分章表,是由班固的妹妹班昭和马续补写完成的。 班固自从担任郎官以后,拜见皇帝的机会很多。当时京城洛阳正在“修葺宫室,溶缮城隍”,而关中父老则希望把都城建在长安。班固对此持不同意见,于是上《两都赋》,盛称洛邑制度之美。到了汉章帝的时候,由于章帝(肃宗)雅好文章,班固更受宠信,“数人读书禁中,或连日继夜,每行巡狩,辄献上赋颂,朝廷有大议,使难问公卿,辩论于前,赏赐恩宏甚渥”。章帝建初三年(78),班固升官为玄武司马。建初四年十一月,讨论五经异同的白马观会议召开,由章帝亲自主持会议,班固以史官兼记录员的职务,参与了这件大事,事后写成《白虎通德论》(又名《白虎通义》)。白虎观会议是我国经学历史上一个重要的事件。它进一步发展了两汉董仲舒以来今文经学唯心主义的神秘主义哲学思想,把两汉末年兴起的纬书、谶记抬高到和经书有同等的神圣地位,致使儒家经典更进一步地宗教神学化,以利于加强封建制度的统治。 P20-21 序言 二十六史是指二十六种纪传体的史书,它们是《史记》、《汉书》、《后汉书》、《三国志》、《晋书》、《宋书》、《南齐书》、《梁书》、《陈书》、《魏书》、《北齐书》、《周书》、《南史》、《北史》、《隋书》、《旧唐书》、《新唐书》、《旧五代史》、《新五代史》、《辽史》、《金史》、《宋史》、《元史》、《新元史》、《明史》、《清史稿》。这二十六部史书除《史记》为通史,其余大都为断代史。它们一部部先后成书,历时两千余年,是数十代人几百名学者辛苦劳作的结晶。 虽然这二十六部史书各有千秋,但每一部都反映了那一时代的社会历史面貌,合起来则反映了中国古代社会发展的全貌。所以人称这二十六史为中国的“正史”。二十六史是中国宝贵的文化遗产,也是世界上独一无二的史学珍籍。举凡中国古代政治、经济、军事、教育、宗教、天文地理、农田水利、文学艺术、星相医卜、人物风情、民族源流、中外往来,以及各个领域的事件、人物、典章、成就,无不备载。这是中华民族及其文化形成、发展的真实记录。这是中华民族永远引以为自豪和骄傲的史学成就。 为了向历史汲取借鉴,为了弘扬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二十六史已成为有志之士必读之书。为了帮助人们了解二十六史,为了帮助年轻人读懂二十六史,近年来一些学者致力于把二十六史译为白话文,或加以诠释介绍的工作,已取得不小的成就。但是二十六史的作者到底都是怎样的人?他们为什么能编撰出这样一部部宏伟的巨著?他们的人生经历和写作经验又有哪些值得今人借鉴?这也是人们所关注的问题。 二十六史对这些史书的作者有的列有传记,但是却分散在各部史书中,他们隐身于众多历史名人之中,寻找他们是颇费一些功夫的;纵使找到某些作者的传记,有些记载又太过于精练简要,使人只能对他们了解个一鳞半爪。更有不少史书作者,在二十六史中没有关于他们的传记。就是记载丰满的传记,对这些人物的评价往往也充满了封建功利和道德色彩。为了回答人们对二十六部史书作者的疑问,为了使全部史书作者的功劳不被埋没,我们南开大学、天津师范大学和天津社会科学院历史所、文学所的一些专家、教授、学者在一起经过长时间的研究、策划、讨论共同确定了编写《二十六史作者评传》的课题。拟定了编写方案。起初我们本拟编一部大规模的,包容在二十六史修撰工作中做过贡献的全部有关人物的评传,大约需二三百万字不止,后来我们反复斟酌,考虑现实社会需要以及其他种种因素,于是商定缩小规模,只取每部史书作者中最有代表性的和起过重要作用的人物,分别评述其成长过程、何以介入修史工作,及其学识、才干、人品、对修史的贡献,勾勒出这些人物的概貌及其主要精神。每一评传皆融会古今学术研究成果,力求做到材料翔实、观点鲜明。 《二十六史作者评传》是文史界第一次对二十六史作者集中进行评述,虽然只收录三十八人,仅四十余万字,规模比当初预想的小多了,但作为对二十六史作者集中进行研究的一个开端,一种投石问路之举,我们想仍有其意义在。倘若大众有所需求,他日有关方面财力许可,人们还可把这项工作继续做下去。为了使人们对参加二十六史修撰的人有一个全面的了解,我们特于书末附二十六史各部史书的编撰人名录。 《二十六史作者评传》在统一体例要求的前提下,由二十五位同仁分工撰稿,他们大都是文史专家或在高校和研究机构专门从事文史教学和研究工作者。为撰写此书,他们冒酷暑严寒,搜罗材料,爬抉整理,一丝不苟,所作皆反映了他们的学识水平。这当中编委南开大学古籍所副所长、教授孙香兰,天津师大古籍所所长、教授吴云,天津社会科学院历史所罗宏曾研究员三位先生还做了大量组织工作,并做了部分审稿工作,这就使我在统稿时省却了不少气力。本书在编写过程中还得到南北一些学者教授的关注,曾给我们提出过一些良好的建议,在这里我们表示衷心感谢。本书得以出版,我们更感谢中国艺术研究院副院长张庆善研究员的积极支持,感谢他为出版此书所作出的努力。当然我们也要感谢出版社的领导和编辑,如果没有他们的辛劳,读者就见不到这样一部颇有学术实用价值的著作了。 一部书的价值如何,最公正的评判者就是读者。我们的初衷是希望此书能够回答读者的一些疑问,然而回答了多少,回答的内容读者是否满意,这只能等待读者们进行评判了。限于我们所掌握的资料和我们的认识水平,很难说本书绝无可商榷之处,我们诚恳地希望读者给予批评。 门岿 2006年元月于津门知不足斋 |
随便看 |
|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