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在中国,“一刀切”式的教学方法普遍存在于课堂中,然而,每个学生特点各异,只有建立在了解学生基础上的个性化教学才能使学生受益无穷。
不是崭新的课本、新潮的教学技巧,也不是最新的教学设备,唯有优秀的教师才是学生成功的关键。坚信我们有责任坚持不懈地寻找和发现优秀的孩子,我们也要认识到每一个孩子都与众不同。本书致力于了解我们的学生并找到适合各个学生的教学方法,因材施教。
本书作者伊丽莎白·布鲁瑞克斯是美国教育界最具实践经验的教育家和演说家,莫尼克·麦基则是一位做事讲究实际又勇于创新的中学管理者,她们成功的教学策略已经成为美国教育界激励人心的教育法宝。本书是继畅销书《好老师可以避免的20个课堂错误》、《好老师征服后进生的14堂课》之后的又一力作,向你展示如何将加德纳、布鲁姆等教育名家的经典理论运用于实践中,如何打破“一刀切”的传统教育方式,实现以学生为本,通过12个有效方法实践因材施教。
塞琳娜有阅读学习障碍,但是她给我们全家带来了生机。她那么热爱生活,每一个家庭成员都被她感染着。她很认真,吩咐的任务都会按时、按量完成。在三个孩子中,就属她最干净、整洁。她做事专心并且干净利落、从不拖拉,她喜欢自己的小伙伴,和他们也玩得很好。塞琳娜动手能力强,她会变着花样地梳头、跳舞、化妆、拼图等,要是生活在60年代,她准是个嬉皮士。她快乐自由地成长。她跑来跑去为要参加的活动打点行装,不会落下任何需要的东西。不过,她总是等到要用某些东西的时候才想起来向我们要,比如说钱、工具、礼物等。所以,她常常为了不迟到,都还没拿到手就夺门而出,却很少会提前打算。她很喜欢和我们交流她对事物的感觉,我们不必费心猜她心里怎么想。塞琳娜善于言词,不过也因此招了一些麻烦。她的空间感不强,常常被告之“退后”。赛琳娜从小就非常招人喜欢,这让我们又爱又怕,现在她已经上初中了。
“家庭生活很精彩,”丹尼斯说,“年轻的时候我很焦虑,严重到要吃药的地步,但是我没有放弃,坦然接受了现实。所以,我的丈夫杰伊和孩子们都说那是我的‘狂举’。杰伊自己注意力也不集中,常常走神,我们聊天的时候总要提醒,‘喂,我们在和你说话呢’才能把他拉回来。”当我们问丹尼斯读过多少关于因材施教的书时,她只是朝我们笑笑。我想她和杰伊更有资格写这本书。
让我们再来看一个生活中的例子。美国生活节奏很快,许多人都依靠快餐过活。想象一下,有一天,当我们饥肠辘辘,想吃炸鸡翅了——最好是那种松脆的鸡翅加上薯条。然而,当我们走进饭店却被告知,今天只提供一种食物:一对鸡腿,一片全麦面包和一份沙拉。由于很饿,我们还是吃了,尽管不是我们想要的,谁不想去一家能满足每位顾客喜好的饭店就餐呢?
生活中,我们知道我们各不相同,我们有着不同的需求、不同的专长、不同的喜好。我们根据自己不同的特点,寻找适合自己的事物,我们不遗余力试图找到完美的“切合点”。如果不加甄别就做决定,生活将岌岌可危。
读完上面的例子,我们现在来探讨一下如何在课堂上实施差异教学。要想有效实施差异教学,就必须改变我们的教学方式,让学生从实践中获得知识,再将新知识运用于实践中。为达到这一目的,了解学生是最有效的方法,也是获得改变的唯一途径。
P15-16
不是崭新的课本、新潮的教学技巧,也不是最新的教学设备,唯有优秀的教师才是学生成功的关键。优秀教师是学生成才的决定性因素,如果没有高素质的教师,再好的教育改革和教学技术也无济于事。
我们真的能改变学生的一生。对于好老师,上面列举的课本、教学技巧和教学设备会变得价值连城。然而,对于不称职的老师,这些将毫无意义……只不过在为他们掩盖没有传授知识这一事实。
没有优秀教师,教育将变成无源之水、无本之末。我们有责任坚持不懈地寻找和发现优秀的孩子,我们也要认识到每一个孩子都与众不同。我们一定要了解我们的学生并找到适合各个学生的教学方法,因材施教。
本书将为你提供因材施教的具体方案。要成为优秀教师,你需要的不一定是更多的课堂活动、更新的教科书、更先进的教学设备。其实,只需要有强烈的意愿加上一些直接明了、简单实用的方法,就会使你对学生的关注与日俱增。老师们,孩子的命运掌握在你们的手中,而这些有助你教学的工具都在本书中。我们期望你能够轻松有效地运用我们提供的方法,那时你的学生们会感到课堂上的时光多么愉快啊。祝你好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