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场化进程:政府与企业》一书,收集了秦晓对于宏观经济问题的有关论述。秦晓作为企业管理者,其对宏观经济的观察有着独特的视角,特别关注在中国的市场化进程中政府的角色与定位。这些论文最早的写于1991年,最新的写于2009年。其间发生了两次大的国际金融危机,中国经济的发展与改革也开始触及一些深层的问题,对于这些历史演进中的变化和问题,秦晓都有自己的观察和观点。本书的论文中涉及的主题也较多,包括宏观经济政策、国际经济关系、能源安全、人民币汇率等。秦晓也曾任亚太经合组织(APEC)工商咨询理事会(ABAC)主席、日本丰田公司国际咨询委员会委员,现在仍担任多家国内外公司的独立董事和国际咨询委员会委员,书中所收集的部分论文就是他在这些董事会和委员会会议上的发言。
所谓“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市场经济是“底色”,社会主义是“特色”,在这个意义上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就是更加注重公平、正义和和谐的市场经济。
资本社会化是人类社会进步、经济发展的一个必然趋势。在进入21世纪的今天,我们对国企改革的政策依然未走出列宁的“制高点”的思路。面对当今的现实,我认为应该认真研究政府退出“制高点”的问题。
从一个政府主导型的经济体制转变为市场主导型的经济体制,从一个以经济建设为主导型的政府转变为一个以公共服务为主导型的政府,是政府职能转变的目标和方向。
代自序 从知识老化和知识更新说起——浅谈学习和学习方法
进入“后危机”时期的中国经济——政策选择与复苏管理
结构性振荡:成因、影响和对策
附件一:致秦晓函
附件二:秦晓和保罗·沃尔克的谈话纪要
附件三:致秦晓
在经济增长和通胀控制中寻求平衡
中国经济发展中结构性和趋势性的变化
政府与企业:“走出去”战略中的两个行为主体及它们的功能和角色
香港发行人民币债券的分析
经济转型和政府经济职能的转变
香港现代物流业的发展:回顾与前瞻
合理性的代价和陷阱
中美贸易不平衡及人民币汇率改革
中国能源安全战略中的能源运输问题
APEC能力建设工作组工作建议
恐怖主义问题的产权经济学分析
经济全球化:目标、途径和我们的选择
经济全球化进程中的中澳经贸关系
转机与整固——对2000年上半年经济运行和走向的认识
金融业的“异化”和金融市场中的“虚拟经济”
从结构和制度层次看亚洲的金融危机和危机之后的复苏
中国经济发展的成就、问题和前景
货物流、资本流和经济周期性波动对人民币汇率的影响
在增长中挤压泡沫、改善结构——实现中国经济发展的“第二次软着陆”
对研究生马尧的硕士论文《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的评价意见
大公司战略——20世纪90年代中国深层经济问题的认识和选择
世界格局的变化与中日经济合作——在日本亚太经济讨论会上的讲话
附录 躬行者绝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