迈克尔·拉尔戈编写的这本《离奇死法大百科》经过系统的调查,收录了令人瞠目的历史细节,囊括了安葬习俗、名人遗言,以及超过400幅各个时代的医学和历史插图。这不仅仅是一本普通的书,它还是一幅用文字和数字勾勒的人类命运的画像。它以有趣和幽默的眼光来看待死亡背后的真相,在结构安排上以各种死法排序,精确地向我们描述了各式各样的死亡路线,是一本信息丰富的资料性读物。
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书名 | 离奇死法大百科 |
分类 | 教育考试-字典词典-字典词典、工具书 |
作者 | (美)迈克尔·拉尔戈 |
出版社 | 新星出版社 |
下载 | ![]() |
简介 | 编辑推荐 迈克尔·拉尔戈编写的这本《离奇死法大百科》经过系统的调查,收录了令人瞠目的历史细节,囊括了安葬习俗、名人遗言,以及超过400幅各个时代的医学和历史插图。这不仅仅是一本普通的书,它还是一幅用文字和数字勾勒的人类命运的画像。它以有趣和幽默的眼光来看待死亡背后的真相,在结构安排上以各种死法排序,精确地向我们描述了各式各样的死亡路线,是一本信息丰富的资料性读物。 内容推荐 上夜班的最早意思是用来描述在墓地工作的人。他们的工作是听那些意外被活埋的人在棺材中敲响的“咚咚”声。 ·1950年以前,用的最多的自杀方法是喝汽油。 ·每场马拉松都会有3人死掉。 ·列宁、莫扎特、贝多芬、梵高都是死于梅毒。 ·一个头颅在被斩下之后,还能眨眼多达20次。 死亡有什么公平可言吗?在它不会落下每一个人这一点上,它的确是公平的。 读了《离奇死法大百科》这本书,你也可以试图弄清什么是生命。因为我们完全没有必要为了弄清什么是生命,而真的去死。 《离奇死法大百科》由迈克尔·拉尔戈编写。 目录 一 车祸死 NO.1 汽车 NO.2 赛车 NO.3 货车 NO.4 马车 NO.5 清洁打扫 NO.6 安全气囊 NO.7 车载办公室 NO.8 交通肇事逃逸 NO.9 电动车 NO.10 自行车 NO.11 游艇 NO.12 空难 NO.13 道路杂物 NO.14 马路发飙 NO.15 出租车 NO.16 火车道 NO.17 地铁 NO.18 抵制现代机动车文化 二 居家死 NO.1 家 NO.2 石棉 NO.3 家庭分娩 NO.4 家庭暴力 NO.5 不粘锅 NO.6 家用电器 NO.7 病态楼宇综合征 NO.8 蜡烛 NO.9 塑料制品 NO.10 微波炉 NO.11 电热毯 NO.12 电死 NO.13 汞中毒 NO.14 烤面包机 NO.15 电动空气清新器 三 工作死 NO.1 因工死亡 NO.2 夺命铁轨 NO.3 自杀 NO.4 警察 NO.5 医务工作者 NO.6 石油钻塔 NO.7 筑桥工 NO.8 特技飞行员 NO.9 宇航员 NO.10 牛仔 NO.11 潜水员 NO.12 卖淫 NO.13 演员 NO.14 人肉巧克力 四 运动死 NO.1 马拉松 NO.2 健身设施 NO.3 蹦极 NO.4 保龄球运动 NO.5 带领拉拉队 NO.6 空中冲浪 NO.7 棒球 NO.8 篮球 NO.9 热气球 NO.10 拳击 NO.11 橄榄球 NO.12 高尔夫 NO.13 打猎 NO.14 挑战吉尼斯世界纪录 NO.15 服用类固醇 NO.16 尼龙风筝 NO.17 雪上滑板 五 自虐死 NO.1 厌食症 NO.2 减肥 NO.3 胃分流手术 NO.4 时尚 NO.5 选美比赛 NO.6 吸脂术 NO.7 厚底鞋 NO.8 自恋 NO.9 歌舞伎妆综合征 NO.10 肉毒杆菌毒素 六 囧死 NO.1 胖死 NO.2 假牙 NO.3 打嗝死 NO.4 集体狂笑 NO.5 在救护车里被撞死 NO.6 如厕时光 NO.7 自宫死 NO.8 被雇用者误杀 NO.9 不安全的窗户 NO.10 象皮病 NO.11 口臭死 NO.12 脚臭死 NO.13 亲吻病 NO.14 打喷嚏 NO.15 演说死 NO.16 外科手术死 七 蠢死 NO.1 飞天大盗 NO.2 被假发烧死 NO.3 被丝袜闷死的劫匪 NO.4 牙签扎死 NO.5 便餐式晚宴 NO.6 防恐演习 NO.7 劫持暹罗猫 NO.8 抢劫演习死 NO.9 笨贼一箩筐 NO.10 快递司机 八 最疼的 NO.1 烫死 NO.2 热死 NO.3 身体穿孔 NO.4 帝国大厦 NO.5 被垃圾粉碎机搅碎 NO.6 掉进榨汁机 NO.7 牙疼死 NO.8 自燃 NO.9 滚轴死 九 最悲惨的 NO.1 收养流浪猫 NO.2 捡破烂 NO.3 结冰的马桶 NO.4 溺亡 NO.5 跌倒 NO.6 危险游乐园 NO.7 流产的悲剧 NO.8 掉进化粪池 NO.9 踩踏 NO.10 被活埋 NO.11 被交通标志斩首 NO.12 会杀人的车库自动门 NO.13 不安全的童床 NO.14 核实验 NO.15 被遗忘在车中的儿童 NO.16 和父母同睡的孩子 NO.17 万圣节 NO.18 致命约会 NO.19 校园凶杀 NO.20 结婚纪念日的悲剧 NO.21 被电梯切断 NO.22 捉迷藏 NO.23 网络约会 NO.24 吉祥物 NO.25 玩具 NO.26 遮阳伞凶杀案 NO.27 水床 NO.28 婚礼上的悲剧 NO.29 活动场所 NO.30 停电 NO.31 偷渡客 NO.32 爱情没打中靶子 十 最意外的 NO.1 致命电话 NO.2 烧死情敌 NO.3 购物中心 NO.4 旋转门 NO.5 经济舱局限死 NO.6 笑紊乱 NO.7 笑死 NO.8 让人发狂的音乐 NO.9 街边小吃 NO.10 草坪飞镖 NO.11 被爆米花毒死 NO.12 过街天桥 NO.13 被流星砸中 NO.14 祸从口出 NO.15 扁桃体炎 NO.16 观看体育比赛死 NO.17 猝死 NO.18 瞌睡死 NO.19 打哈欠死 NO.20 高空家具 NO.21 被糖浆淹死 NO.22 脱口秀节目死 NO.23 被棒棒糖噎死 十一 最暴力的 NO.1 战争 NO.2 死刑 NO.3 邪教 NO.4 犯罪团伙 NO.5 匪帮 NO.6 劫车 NO.7 枪支 NO.8 越狱 NO.9 公敌一号 NO.10 骚乱 NO.11 西进运动 NO.12 电子游戏X-BOX谋杀案 NO.13 办公室凶杀 NO.14 决斗 NO.15 治安维持会 十二 最变态的 NO.1 连环杀人犯 NO.2 医学研究 NO.3 无照庸医 NO.4 愤怒的房主 NO.5 砒霜中毒 NO.6 死亡医生 NO.7 受辱 NO.8 恶贯满盈 NO.9 当你上了菜谱时 NO.10 狙击手 NO.11 毒酒+钉子+冰冻+车祸+煤气 十三 最恐怖的 NO.1 重大火灾 NO.2 地震 NO.3 飓风 NO.4 龙卷风 NO.5 山崩 NO.6 火山 NO.7 地陷 NO.8 器官交易 NO.9 外星人绑架 NO.10 埃博拉病毒 NO.11 旅店惊魂 NO.12 被鬼魂杀害 十四 死于哀愁 NO.1 紧闭和隐居 NO.2 酗酒和自杀 NO.3 植物人 NO.4 无家可归 NO.5 早老性痴呆症 NO.6 帕金森病 NO.7 奥汀的咒语 NO.8 强迫性紊乱 NO.9 乡愁死 NO.10 相思死 NO.11 悲伤情人节 NO.12 失眠 NO.13 健忘症 NO.14 吸烟死 NO.15 安乐死 NO.16 梦游死 NO.17 发怒死 NO.18 跳桥死 NO.19 眩晕 NO.20 赌博 NO.21 音乐和毒品 NO.22 嗜睡症 NO.23 死于年老 NO.24 死于心碎 NO.25 周到的告别 十五 死于动物 NO.1 蟑螂 NO.2 被老鼠咬死 NO.3 杀人蜂 NO.4 被水母刺死 NO.5 蟒蛇 NO.6 空中飞牛 NO.7 被蚊子咬死 NO.8 被蝙蝠咬死 NO.9 蝎子 NO.10 被蚂蚁咬死 NO.11 被兔子咬死 NO.12 被猫吵死 NO.13 闯入家里的熊 NO.14 动物园恐惧症 NO.15 被鸵鸟踢死 NO.16 纵狮行凶 NO.17 飞禽致伤 NO.18 短吻鳄鱼 NO.19 章鱼和乌贼 NO.20 毒蜘蛛 十六 死于享乐 NO.1 性病 NO.2 催情药 NO.3 海滩死 NO.4 手淫死 NO.5 窒息性高潮死 NO.6 插入死 NO.7 口交死 NO.8 精液过敏死 NO.9 女用自慰器 NO.10 笑气死 NO.11 过山车死 NO.12 度假死 NO.13 节日死 NO.14 果汁死 NO.15 巧克力 NO.16 食品添加剂 NO.17 非处方药 NO.18 嗑药死 NO.19 吃铅 NO.20 生肉 NO.21 暴饮暴食 NO.22 腊肠杆菌中毒 NO.23 噎死 NO.24 饮食比赛 NO.25 冰淇淋 NO.26 消化不良 NO.27 年糕 NO.28 肉 NO.29 素食者 NO.30 喝水死 NO.31 致命蜂蜜 NO.32 假日悲剧 NO.33 乐极生悲 十七 死于疾病 NO.1 流行性疾病 NO.2 破伤风 NO.3 黑死病 NO.4 扁虱关节炎 NO.5 疟疾 NO.6 钩虫 NO.7 可怕的X光 NO.8 放血 NO.9 食肉病毒 NO.10 童床热 NO.11 甲状腺疾病 NO.12 足浸病 NO.13 小脑畸形 NO.14 偏头痛 NO.15 巨人症 NO.16 波兰氏综合征 NO.17 橡胶过敏 NO.18 海狸热 NO.19 克里斯马斯病 NO.20 CATCH-22症候群 NO.21 地图样舌 NO.22 卷发症 NO.23 约伯综合征 NO.24 Q热 NO.25 侏儒症 NO.26 炭疽 NO.27 连体婴 死后记 试读章节 NO.1 汽车 在美国,有2.25亿辆载人交通工具,7岁以上者人均一辆。汽车行驶在美国长约321万公里的路面上,这些公路所用的混凝土和沥青足够修一条到月球的六车道高速公路。2004年第一季度,美国人驾车跑了10,040亿公里,这一路程足以让他们从地球到火星上往返20个来回。 未来的历史学家可能会对美国每年在公路上因交通事故而死亡的人数只有43,000人感到惊奇。每分每秒,每段路面上,汽车相撞的潜在可能性是非常大的;每时每刻,有多少剐蹭、急刹车或急转弯?多得难以计数。驾乘车遭遇偶然死亡的可能性是21世纪一个很严重的问题,道路交通意外死亡的情况将频繁发生。 每年驾车死亡的人数仍被认为处于一个“可以接受”的水平上。现在驾车的人数是1925年的6倍,并且当年公路上的汽车少于200万辆。尽管如此,在喧嚣的20世纪20年代驾车死亡的概率还是要比现在高20倍。到1938年,美国因交通事故死亡的人数是32,000人,而到了1950年代中期,美国在交通事故中死亡的总人数超过了所有美国战争中死亡人数的总和。汽车数量只有今天一半的1960年,死亡的人数是38,459人。统计学家们说,假如安全带不是强制性的,儿童也不放在车座上,类似反对酒后驾车母亲协会(ADD)那样的组织不对在受影响的情况下驾驶重型汽车的疯狂行为进行教育,今天因汽车事故而死亡的人数轻而易举就可以超过10万人,而不仅仅是可以接受的43,000人。 死亡提醒: ·24岁以下的司机,和年龄大的司机相比,是最可能在汽车事故中死亡的人群。 ·4/5的汽车死亡事故发生在限速64公里/小时以下时。 ·每年有15,000人死于酒后驾车事故。 1980年5月,开往迈阿密的一辆公共汽车上的35人,从45米高处跌落并丧生。当时一辆货轮撞到了桥的一根立柱上,把航线大桥305米长的一部分撞向了坦帕湾。 美国政府曾经花了大笔的研究经费,想搞清楚在发生事故时,从交通工具中弹出是不是更好的一种选择。最后的研究结果证实:尽可能地待在车里是最好的选择。 死亡时间: 周一到周五驾车最容易致死的时间是下午4点到5点。周六比一周中的其他任何时间都更易出现死亡事故。从历史上看,任何一月的第14天是死人最多的一天。周日凌晨12点到2点是周末驾车出行最危险的时间。 自1991年以来,在驾驶运动型多用途汽车时死于翻车事故的人数超过110,000人。 研究人员发现,从四轮传动越野车中弹出比从小汽车中弹出的概率高 1.44倍,不系安全带比系安全带被扔向空中的可能性要高15倍;每年有一半的撞车死亡都是因未系安全带。随着人们每一年年龄的渐长,遇到被弹出情况的可能性在增加。这意味着,一个89岁、有71年驾龄的老年人被弹出的机会要比一般人多出71%。 2002年,超过9,500人在翻车事故中被弹出。 每年,有超过7,000名年龄在65岁或65岁以上的人死于机动车相撞事故;这一数字中的男性人数是女性人数的两倍。 死亡规律: ·年龄在65岁及65岁以上的人中每年有7,269人死于机动车相撞事故,死亡的男人是女人的两倍。 ·得到驾驶许可的、年龄在70岁及70岁以上的司机人数每年以近50%的速度递增。 ·80岁及80岁以上的老人驾车相撞并致死的事故有一半是发生在交叉路口。 每12分钟就有一人因车祸丧生,每14秒钟就有一人因车祸受伤致残,每天共发生8,800起威胁生命的交通事故。 死里逃生: 2004年9月14日,威斯康星绿色海湾格林贝一名男子在逃避警察追捕时把他未婚妻18个月大的女儿扔出了车外。这个被绑在汽车安全坐椅上的女孩没有受伤。这名23岁的男子继续驾着他未婚妻的车,让警察在高速公路上对他展开戏剧性的追捕。在和一辆正在工作的巡逻车相撞后,他的车翻了,他丧了命。翻车时他被弹出并被挤在车底。在后来联系他未婚妻时,她说孩子无恙,但她对花在结婚礼服上的钱感到难过。 悲剧的巧合: 2001年12月,一个21岁的男子以110公里/小时的速度飙车时撞向了一辆跑得很慢的汽车尾部,里面的两位乘客都没能幸免于难。而最悲剧的是,其中的一位恰好是他母亲,正要开车带她22岁的邻居去看圣诞花灯。他母亲和那个邻居当场就被宣布死亡。 P2-4 序言 死、一命呜呼、到另一个世界去了、去见造物主了、彻底挂了、过去了、吹灯拔蜡、赴黄泉、吃土去了、穿上木质大衣,或者与耶稣共眠——不管怎么称呼死亡,它迟早要来。1789年,本·富兰克林写道:“在这个世界上,除了死亡和税收之外,没有什么是确定的。”死亡是确定不移的,但我们会怎样死去呢? 正是大量的、丰富多样的“怎样”促使我进行研究并写成了这本《离奇死法大百科》。死亡看起来很让人迷惑不解:公元1700年死亡证明里描述的死亡原因只有不到100种,而现在则超过了3,000种。当然,自古以来,医学上界定死亡的标准——心脏最终停止跳动——始终没变,但导致死亡的原因却发生了变化。伴随着技术上的每次进步,我们都会发现新的死亡途径。作为人类学和社会学的专业人士,我能看出人们终结生命的各种方式之间的联系是怎样清楚地显示了他们生活的方式。这样,死亡就成了我们文化的一个水平点,我要着手测定上升着的水位,以弄清楚人类以前是怎样死的,现在又是一种什么样的死法。 如今,尽管我们活得更长了,但任何东西都可能置我们于死地,从手机、洗衣机、割草机到数不清的各类人造机器。从马和轻型马车到宇宙飞船的交通变化,已经极大地影响了死亡的前景。从性到福利等老年活动中的各种完善和改进,证明仍将有新的、令人感到惊异的死亡方式。本书揭示了最常见和最奇怪的死亡方式以及最不幸的人所遭遇的致命的、离奇古怪的事情。 美国人死起来不挑地方,也不管当时手头正在干什么事——去年死了240万人——但如果了解这些事实的话,很多人生存下来的几率可能会变大。让人感到奇怪的是,很多人被发现死于下列情况:在飞机上,在电梯里,被推过旋转门时,在滑雪板上,在水床上睡觉时,驾驶出租车时,在一根绳子的末端,在便利店的柜台后面工作时,大笑时,打嗝时,离婚中或离婚后,在夜总会跳舞时,或者是在教堂祈祷时。数字和趋势清楚地显示出有些活动比我们认为的要更危险。毫无疑问,它们也以令人吃惊的新方式揭示了——虽然有时是武断的——人类死亡的可预测性。 把收集到的数量庞大的死亡统计数据汇集到这本信息海量、同时也充满启发性和娱乐性的书中,花费了我超过十年的时间。而我对于死亡原因的兴趣可以追溯到我的童年时期。在我还年轻的时候,我的父亲——纽约警察局(NYPD,New York Police Department)的一名警探,偶尔会把我从斯塔藤岛舒适而宁静的环境中带到他工作的曼哈顿区。他心血来潮的“城区之旅”既令人兴奋又让人提心吊胆。我的父亲没有指给我那些经典的观光性地标,而是会点评某个普通的街角或一座其貌不扬的建筑。他知道每一个地方发生的死亡、谋杀或不幸事故的确切数字,并给我提供一些非常细微的情节。虽然他带我游览的目的是教育我应该小心行事并保持警惕,但给我留下深刻印象的是,没有别的任何人知道这些历史,不管是街角的行人抑或是大楼的主人。我认为应该设立一个标志牌,以防止那些不幸再次发生。从那以后,我就对人们各种各样的死亡方式产生了兴趣,干劲十足地搜集离奇的故事、奇怪的事实以及一切与人类死亡有关的事情。我想就我们的死亡方式整理一份确切的原始资料,但读起来不会让人觉得毛骨悚然、阴森可怖、了无生趣。 我所做的就是计算、记录和对数字进行筛选,以确定致人死亡的真实原因。这并不像我当初认为的那么容易。在死亡证明的填制上仍没有标准,地方的、各个州的以及国家的记录机构并不一致,并且在很多情况下,在病床边或停尸房中填写表上必要项目的报告撰写人,对需要报告的死者的历史所知甚少。另外,每个人好像都对如何记录死者有特别的兴趣——支持合法持有枪支的游说者对于手枪死亡案有自己的见解。如果真实的数字被披露,一些医药公司、时尚饮食的促销者或某种整形的外科医生就会损失很多钱。死亡统计数字是能换来美元的。除非知道真实的死亡数字,否则,产品的改进、我们吃的食物、工作时呼吸的空气、我们驾车行驶的马路、我们穿的衣服等等,没有一样会做得更安全、更不致命。一些特别的利害关系人可能不喜欢这里所记录的死亡数字,但这的的确确是我从超过50家政府机构里面搜集到的数字。 后记 什么是死? 旁观者的观点 1968年,由哈佛医学院委员会给出现代对死的定义。死就是指当一个人的大脑主干功能已经完全停止工作,同时也包括大脑毛细血管停止工作,并且无法逆转,表明他是合法的死亡。委员会还进行了一项人体对刺激物反映的测试,以此来判断人是否彻底死亡:如果肌肉对静电刺激没有自然的反应,人没有呼吸,身体没有任何的反应,脑电波呈直线,这些都可以证明人的大脑活动已经终止,此人已经死亡。哈佛医学院的这支研究团队建议在人的脑电波完全停止后的24小时内应继续观察,之后再正式宣布死亡。 今天,对于处于昏迷状态的人,可以用很好的医疗设施使他们的身体在几十年之内保持存活的状态。现如今人们被更大的恐惧困扰着,即当人的大脑和身体机能彻底停止也就意味着死亡后,人仍可以保持存活的状态。而早先给人带来恐惧的活体掩埋早已不算什么了。 死亡证明 个人死亡证明最初是由教会记录并保存,这一历史要追溯到11世纪的英格兰。在美国,从1632年开始有关个人出生、结婚和死亡的信息都是由牧师、教会以及镇区托管人员负责记录。南部和西部的大部分州,人们习惯把((圣经》作为一个家庭唯一的也是最有权威性的历史记录的象征。19世纪初,很多城市地区还没有定期的死亡记录,而直到19世纪末期,按时间记录的死亡原因仍含混不清而且不完整,只是记录了一些偶然发生的事件,缺少统一标准。 不明死因 1766至1910年这段时间里,死亡证明上记录的许多死因看起来不那么令人信服,感觉是随意写上去的。过去对很多疾病的认识不足,分类也不像今天这么详细,所以看到的死亡原因更像是填写人按照自己的想象编造的,而且对于死亡,他们更愿意尽其所能把它描述成因伟大的事业而做出的牺牲。例如19世纪,在2l,542份死亡证明中列出的死因都是因为暴乱,这样做可能是因为去世的人多数是头部受到了创伤或是脑震荡,除此之外,还可以更好地解释人的头部是如何受到推撞和挤压的,因为这种情况多半是发生在暴乱中。 病死家中 153,190份死亡证明死因一栏中都写着家庭疾病,在19世纪初这样做似乎也符合情理,特别在描述有关精神衰弱病症的时候更容易让人接受,因为这种病的高发人群为老年人。从提到“卧床不起”“多年无法外出活动”的死亡证明书上可以发现一些线索,这些线索可以帮助我们理解在还不知道什么是忧郁症、阿尔茨海默氏病(老年痴呆症)和帕金森病之前去世的那些患者的死因,病死家中就是解释这一切最好的理由;同样也可以作为那些中风之后要求待在家中不能外出的人去世的原因。随着精神病学和其他医学专业的发展,截止到1905年,家庭疾病不再作为死因写在死亡证明上,彻底告别了这个时代。 精神失常 精神失常——过去常是用来描述人失去判断的能力、丧失理智的症状,与家庭疾病相比,它表现出的症状更为激烈,病情也发展得更加迅速。翻开18世纪90年代到19世纪80年代这一时期的死亡证明书,有19,388人因精神失常丧命。18世纪到19世纪期间大部分患上精神疾病的人都被关进监狱,遭受残忍的虐待。由于缺少监狱和精神病收容所,许多城市社区的人都非常暴力地把那些精神病人用锁链锁起来,随便拴在什么东西上,一直到他们死。那些因精神出现问题而表现出发疯、躁动的人在当时都需要用绳索捆在树上,以免他们做出疯狂的举动伤害到自己和他人,等待他们的只有死亡,而这一切都是因为精神失常所致。 癌症 有48,982人在1820年至1865年这段时间内身息癌症去世。当时对癌症的理解与今天不同,所谓的癌症只是表明体内生长了肿瘤。癌症这一医学术语最早来自拉丁文,是螃蟹的意思,用来描述像螃蟹一样的、紧紧包着身上突起部位的静脉血管。同一个词在今天表示的意思已经大不相同,指的是黑素瘤、囊肿和未曾治疗过的感染。 …… ——截选自《死后记》 |
随便看 |
|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