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销售懂管理业绩最出色》是作者郝志强多年实战经验的总结,作者就团队管理、渠道管理、终端管理、客户管理、销售人员自我管理等方面问题进行了深入浅出的论述,重在实操,让一线销售到主管拿起来就能用。
对于每一个重要知识点和方法,本书都辅以著名企业在营销管理中的真实经典案例加以说明和拓展,易学易用,具有很好的实用价值和借鉴意义,不仅能让一线销售快速掌握客户管理技巧、提升个人业绩;还能为销售主管提供日常管理秘籍,助力打造高效团队。
本书主要采用短句形式,运用口语化的语言将内容讲述得十分通俗亲切,使读者在流畅的阅读中轻松掌握要点。
本书作者曾经在海信电器、天音通信等国内知名企业担任过区域销售总监,并且担任过8年的营销培训师,出版过多本相关专著,知名度较高。
营销是对外的管理。营销管理其实是公司管理体系的延伸。一个好的销售不仅要学会冲锋陷阵、搞定客户,更要学会从团队到自我、从品牌到终端等一系列的管理工作。
《销售懂管理业绩最出色》作者郝志强曾经在海信电器、天音通信等国内知名企业担任过区域销售总监,并且担任过8年的营销培训师,《销售懂管理业绩最出色》是他多年来实战经验的总结。他在团队管理、渠道管理、终端管理、客户管理、销售人员自我管理等方面经验,让一线销售到主管拿起来就能用,不仅能让一线销售快速掌握客户管理技巧、提升个人业绩;还能为销售主管提供和日常管理秘籍,助力打造高效团队。
在培训课堂上,有的老板向我抱怨自己所处的行业混乱,企业很难发展,利润微薄,简直是苟延残喘,开企业就只养活了员工,老板赚不到钱,老板相当于给员工打工。他们说的都是事实,随着市场经济的深化,我们看到很多行业利润率越来越低,这是企业无法改变的事实。所以企业要向管理要效益,深挖潜力,要靠品牌、靠技术、靠拼脑力而不是靠拼体力,要把我们中国人吃苦耐劳的美德放到创造性的工作中去。
不过,市场混乱和行业的集中度也有关系。改革开放以来,家电行业经过残酷的市场竞争的洗礼,早就在家门口打了一场“全球战”,家电行业已经是多寡头垄断的局面了。而一些行业是由天然的或历史遗留的几个企业垄断市场,比如电力行业、石油行业、通信运营商。还有很多行业特别分散,比如建材行业。据说全国有6000家生产油漆涂料的企业,这能不乱吗?
那么,如何看待行业混乱呢?首先要恭喜我们国内的企业,因为“行业混乱”是很多老外的梦想。国外的行业基本上都是成熟的,几家巨头占据了行业的领导地位,其余几家占据某些特色市场,要找到创业机会发大财,那可比登天还难。这样看来,国内混乱的市场环境不正是我们大展宏图的好机会吗?所以很多老外赶来中国掘金,“要发财,到中国”成了很多老外的口头禅。
可是我们不少企业却把市场混乱当作借口,一旦业绩不佳,就拿市场混乱当挡箭牌;一旦竞争扰乱市场,比如降价促销,就恨不得马上跟进,大有不同流合污誓不罢休之势。
营销人需要坚持正向思维,或者叫阳光心态。负向思维产生问题,正向思维创造机会。抓住了机会,困难就迎刃而解了。同样的市场环境,有人看到的是机会,有人看到的是困难。有人成功了,当上了行业的整合者、闻名全国的大老板;有人失败了,开始写回忆录,找出N条失败的“客观原因”。
面对混乱的市场,普通企业看到的是“浑水摸鱼”,而优秀企业看到的是“一统江山”。试想,如果没有春秋战国时的混战,秦始皇会有统一六国的不朽功绩吗?
市场竞争的道理也是一样的。在管理规范的大企业里,员工会发现自己是颗螺丝钉,被铆在某个位置上闪闪发光,你愿意做这样的工作吗?如果你愿意,就说明你是个普通人,一辈子就只是个小职员。你所在的企业管理混乱吗,这里有没有你成功的机会呢?
所以有人说,没有淡季的市场,只有淡季的观念。要我说,没有不挣钱的市场,只有不挣钱的观念;没有混乱的市场,只有混乱的观念。观念变了,一切就都变了。你的观念,决定了你的营销行为。
P5-6
我的经历是典型的“清华毕业等于零”。
我是学工科出身的,1995年毕业于清华大学电机系电力系统自动化专业。毕业时,我在同学留言本上写的个人目标是“成为中国著名的企业家(其实就是职业经理人,那时候还没这个概念)”。毕业后,我没有在电力系统工作,没进那个连“抄表工”年薪都有10万元的行业,我决定去闯荡江湖,从销售工作做起。因为我发现,要成为企业家,一定要有营销经验,从此我和全国6000万名销售人员一样成为独自觅食的“野生动物”。
我的第一份工作是在青岛海信,从销售代表做起,当时销售代表叫业务员。我当时热情高涨,有思路、有想法、身体好,自己带车送货、谈业务、收现金,业务水平提升很快。在刘成美主任的领导下,我们办事处成了海信电器1996年度业绩最佳的办事处,我成了销售标兵,拿了600元的红包。第二年,我被提升为北京分公司总经理,一年后又被调到青岛总部,当了销售经理(我被拔苗助长了),负责全国的销售工作。1998年下半年,因为各种原因,我离开了海信,来到深圳独自闯荡。
初到深圳时,我混迹于一些策划公司,有幸在著名策划大师王志纲手下工作过数月,写了一篇《王志纲策划思想体系的梳理》,得到了王老师的肯定,但我总找不到给别人做策划的感觉,显然自己的从业经验和人生阅历太少,于是我决定到企业里继续修炼。
1999年我加盟了深圳天音通信,做市场部的策划经理,专门和摩托罗拉打交道。在这个过程中,我进步巨大,我从摩托罗拉学到了很多东西,熟悉了大企业的规范操作。刚开始在天音通信工作的两年里,我没有明确的目标,总在不断地尝试不同的岗位,我担任过杭州市场部经理、温州分公司负责人、总部的销售渠道经理等职务,策划过多款手机的上市。天音通信现在是上市公司,它没有自家的工厂,也没有国美、苏宁这样的连锁卖场,它只在华南有一些手机卖场,只是个简单的代理商,上不着天,下不着地。但它每年有200一300亿元的手机销售额,堪称行业大鳄,号称手机分销的“黄埔军校”。天音通信早就能做到即使全公司的领导都不上班,公司也照样运转,它是我见过的销售管理最专业的公司。我当年在海信的时候正是海信品牌初创时期,我被代理商修理;而当我在天音通信时,打着摩托罗拉的旗号,就开始修理代理商。这两者对比,让我充分体会到“店大欺客”和“客大欺店”的道理。
在天音通信工作期间,我经常给新员工做培训。我很喜欢做培训,在给学员上课的同时,我的学习能力、总结能力提高很快。我发现自己“好为人师”,于是找机会调到了培训部,做内部专职培训讲师。后来我又到深圳竞越顾问公司做内部培训讲师,学习授课技巧。从2003年3月开始,我做了“独行侠式”的职业培训讲师,号称自由职业者。
在写这本书以前,我做了8年培训讲师,行走在培训的“江湖”上。
作为培训讲师,我不断地思考,不断地总结,总结我当年的营销经验、营销模式和别人的营销方法。高手是看到别人吃一堑,自己长一智,我要向高手学习呀!本书没营销教科书那么有系统性,但每个段落都是我对营销经验的总结。其中有我自己的经验,有我学员的经验,更有全国6000万名营销人员的经验,相信本书一定让你读有所获。
“让销售人员可以被替代”是营销管理的精髓。营销要脱离“人治”,不能只依附能人、强人,而是要将理念、工具、方法变为营销管理的核心,这才是正道。本书是郝志强老师将多年一线营销实战经验进行系统总结归纳,进而转化为可复制经验的一本营销管理工具书,是营销书籍里难得的实用宝典。
——终端话术专家,广州话术力企业管理咨询有限公司首席咨询师、培训师 井越
两年写四本书,郝志强老师不仅是一位笔耕不辍、孜孜不倦、言行一致的职业培训讲师,更是一位对营销领域颇有研究的资深营销人。期待郝老师能有更多更好的作品面世,给营销人带来更大的福音。
——广州职业讲师 欧阳海淼
郝志强老师是我见过的最勤奋的培训讲师,文笔犀利,思路清晰,勤于思考,他善于从小处着眼挖掘营销管理问题,从不同的角度解读营销的本质,无论是对于培训讲师、企业HR,还是对于营销管理者来说,郝老师都是非常优秀的布道者,他活学活用,将自己在企业多年的营销实践经验、管理心得和管理智慧凝聚成本书,通俗易懂,值得学习!
——海尔资深实战企业文化讲师、咨询师 孙海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