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章 老百姓见到真人
邓小平的名字,中国的老百姓都很熟悉。20世纪后半叶,人们从报刊、电影、电视中,都经常可以看到邓小平的形象。这次,许多老百姓却幸运地在深圳看到了近乎神奇人物的邓小平真人。
1月20日上午9:30,我们的车队到达国贸大厦,邓小平从中巴下来的时候,就有群众看到。有人还惊喜地大叫:“邓小平!邓小平!”
邓小平在警卫人员的保护下,很快乘坐电梯上旋转餐厅。而国贸大厦周围关于“邓小平真的在深圳国贸大厦视察”的消息,正迅速向四面八方传播。
当天是周一,深圳人都忙着上班。国贸大厦周围主要是内地和海外的游客。也有一些罗湖区的居民和职工听到消息之后,赶到国贸大厦的。人们不断涌向国贸大厦,大堂挤满了,就站在大厦外边的广场上。所有的人都在热切地等待机会目睹伟人的风采。
深圳国贸大厦49层旋转餐厅与地面一层之间,要在第42层转乘电梯。而从地面1层到42层的电梯是对外透明的观光电梯,高处可以从电梯里面透过玻璃往外清楚地观看市容,接近地面时则可以看到大厦大堂和音乐喷泉大厅的情景。
10:45,邓小平讲话结束,乘电梯从49楼的旋转餐厅下到42层,再转乘直通地面的电梯。为安全起见,邓小平和家人,以及省市负责人乘坐的是中间电梯。其他人员分乘两边的两部电梯。
由于已经有人报告说,国贸大厦的大堂和大厦广场已经汇聚了许多群众,都希望能够见到邓小平。熟悉老人家性情的邓办主任王瑞林特别交代警卫人员:下到地面后,在注意安全的同时,警卫方面宽松一点,尽可能让首长同群众见面。
果然,当我们所乘的电梯平稳下到快接近地面时,大家一看:天啊!大堂、音乐喷泉大厅四周从一楼到三楼黑压压地全是人。
当邓小平乘坐的电梯下到地面时,群众一片欢呼:“欢迎邓小平同志!”“邓爷爷好!”“邓伯伯好!”此时的大厦大堂、音乐喷泉大厅的灯光,全都亮了起来。场面的气氛更加热烈。
邓小平一出电梯就高兴地向群众招手,然后从大堂走向音乐喷泉大厅,微笑着继续向群众招手。
无论是深圳人,还是从香港或内地来深圳的人,都对中国的改革开放政策和邓小平有着特别的感情。邓小平这么一招手,群众的情绪更加激昂,欢呼声像海浪一样此起彼伏,一阵比一阵高。
国贸大厦音乐喷泉大厅的二三楼走廊只有一米多宽,平时是供少量人走动的,就是重大节日开音乐喷泉的时候,一般也只有两三百的观众分布在二三层楼上倚靠栏杆观赏。今天这么多群众汇聚在音乐喷泉的大厅及至二三楼,并且是人潮涌动、情绪激昂,原来建设时的安全设计,对此肯定是未曾考虑到的。随从和警卫人员也没有估计到这种具体情况。
工作人员中有人大声喊叫:“赶快护送首长离开!人太多,二楼和三楼将承载不了,会有危险!”
陪同人员和警卫人员听到喊声,以安全为第一,顾不了其他,马上扶着邓小平及家人,拨开群众,往大厦的大门口走。
我的天!大门口的广场上也已经自发地聚集着数不清的群众,黑压压地人头攒动。人们见邓小平出来,马上激动地站在原地高呼:“邓伯伯好!”“小平您好!”
真难以想象,没有任何组织和指挥,那么大的场面,却秩序井然。群众中没有挤迫、推搡,更未曾出现任何践踏事故。 这情景令人想起8年前,1984年1月24日下午邓小平到深圳国际商业大厦顶层观看市容后,下来的时候也是受到很多群众自发的热烈欢迎。附近工地的民工穿着工作服、戴着安全帽,不顾一切地赶来看邓小平。见到邓小平微笑着向大家招手,有的民工高兴得把自己的安全帽抛向空中。今天,那激动人心的历史场面好像又在重演,而且群众更多,场面更加热烈而又井然有序。
8年后的今天,从深圳国贸大厦大堂健步走出来的邓小平,还是微笑着不断地向广场上的群众招手。
由于人多拥挤,只有站在最前面的群众才能够看到邓小平真人,后面的群众根本看不到。黑压压的群众中绝大多数的人们只是凭着感觉和激情欢呼雀跃,激动不已。
在我附近,人群前面的一名中年男子竟然激动地冲向前,想要同邓小平握手。警卫人员马上把他推回到人群中间。
摄影记者江式高后来还说了一个情况:当邓小平走出来微笑着向群众招手,他正在抓紧拍摄的时候,旁边的公安人员见到人群里面有一位头发灰白的老伯使劲往前挤,就想制止他,要求他向后退。老伯突然不顾一切大声地说:“同志啊,我当了几十年右派,是邓小平解放了我。就让我在前面看一看他吧!”周围的人都被感动了,站在前面的人纷纷给老伯让位。在场的深圳市公安局局长梁达均也示意公安和警卫人员就让老伯站在人群的前面,使他能够清楚地看到邓小平。
热烈、激动的场面持续了好几分钟。邓小平还是微笑着不断地向群众招手。
公安警卫人员为了首长安全,用了九牛二虎之力,好不容易才把邓小平送上停在大门口的中巴上。
此时,广场的人群中间又马上自觉地闪开了一条大路,让邓小平的车队慢慢离开。
这就是改革开放最前沿的人民群众。这就是深圳特区当时的社会风气和政治氖围。
邓小平坐在车上,一直不停地向车外还在欢呼雀跃的群众频频招手。看得出,老人家很喜欢这么热烈的情景,喜欢同群众在一起。
P69-72
求索路漫漫
邓小平是一代伟人。日本的著名学者竹内实在1992年11月号的《外交论坛》杂志上发表文章说:“邓小平是继秦始皇、孔子、毛泽东之后,中国历史上的第四号人物。”美国的《时代》周刊3次把邓小平作为封面人物。海内外对邓小平的正面评价,可以说不胜枚举。
1997年2月19日邓小平去世,中共中央、全国人大、国务院、全国政协、中央军委在《告全党全军全国各族人民书》中,评价邓小平“是我党我军我国各族人民公认的享有崇高威望的卓越领导人,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军事家、外交家,久经考验的共产主义战士,我国社会主义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总设计师,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创立者。”
事实上,在上述诸多对邓小平的评价中,最能够突出其个人特色的,应该是“总设计师”、“理论创立者”这两个评价。
世人都知道,邓小平是在1978年中国改革开放之后,才达到个人的威望和思想理论高峰的。
1978年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之后,邓小平成为执政的中共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的核心。在他的实际领导下,中国逐步转向全面对外开放,从计划经济转向市场经济,进入了一个国民经济快速发展、国力迅速增强,人民生活有很大改善、国际地位快速提高的新时代。上个世纪80年代末到90年代初,东欧、苏联等国家的共产党相继垮台,这些国家的社会主义制度也随之消亡。中国于1989年春夏之交也发生了严重的政治风波。但是,以邓小平为核心的中央领导集体采取了坚定、有力的措施,保证了中国局势的稳定,保证了共产党的执政地位,继续坚持社会主义制度。邓小平对中国政治局势的稳定,经济建设的飞速发展,有着不可磨灭的历史功劳(他自己也提过“有人说苏联缺少个邓小平”,并当仁不让地承认:“我是起点作用的”。)。所以,中共十四大赋予邓小平“中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总设计师”的称号是很贴切的。
1992年邓小平在南方发表重要谈话,把毕生的政治智慧和丰富的政治经验积累,系统地完整地表述出来,回答了长期困扰和束缚中共党内外思想认识的许多重大问题,明确宣示“不坚持社会主义,不改革开放,不发展经济,不改善人民生活,只能是死路一条”;提出了“三个有利于”(是否有利于发展社会主义生产力、是否有利于增强社会主义综合国力、是否有利于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的判断是非的标准;以及“资本主义有计划,社会主义有市场”等重要理论建树,把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推上高峰。中共十五大把“邓小平理论”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从古到今,世界上没有一条路是笔直平坦的,尤其是一个有五千年文化、人口众多的中华民族的振兴之路,更可能是满途崎岖,荆棘丛生。前进的路,只能靠万众一心,上下求索,重新大胆地闯。
邓小平在1987年的一次谈话中说:“国外有些人过去把我看作是改革派,把别人看作是保守派。我是改革派,没错;如果要说坚持四项基本原则是保守派,我又是保守派。所以,比较正确地说,我是实事求是派。”今天,我们回顾邓小平20年前视察南方时发表的重要谈话,纪念那件影响着中国航船前进航向的盛事,最重要的是要学习、发扬邓小平实事求是、勇于探索的坚强意志、敢闯精神。面对着国内国际新的错综复杂的形势,只要有了这种实事求是的宝贵精神,同时又具有坚韧不拔的意志,勇于探索,敢闯难关,才能让每一个中华儿女从“漫漫其修远”的前路上,看到中华民族复兴的曙光。
吴松营编著的《邓小平南方谈话真情实录——记录人的记述》首次披露在20世纪末国际国内风云际会的形势下,邓小平同志如何开启了惊动世界的最重要的一次南方视察。这次视察意义重大,就像小平自己到深圳之后所表达的意思:“在重要关头,我还是要说话的”。披露了当时小平讲话的真实内情,除了众人皆知的小平南方讲话精神之外,还有在中央文件中找不到的一些讲话及其发挥的重大作用。讲述了这位世纪伟人在南方视察中的风采,展现了一幅幅真实、生动、风趣、激动、感人的画面。记述了1984年小平同志首次到深圳视察时的真实情景。讲述了在小平同志南方谈话时,《人民日报》没有记者跟随,新华社没有要求发稿,邓小平本人也不同意公开宣传报道他的重要谈话的情况下,《深圳特区报》是如何智慧地“破例”宣传了小平同志重要谈话的精神实质,由此引起了中国新闻史上前所未有的盛大事情。讲述了在没有正式渠道公开报道小平讲话的情况下,香港及海外媒体对南方视察的种种猜测报道,以及美联社、路透社、共同社等如何敏感地捕捉中国在舆论上的重大变化。另外,《邓小平南方谈话真情实录——记录人的记述》中还讲述了记录工作中的小波折,险些出了大漏子的花絮故事。
20年前的春天,邓小平同志视察武昌、深圳、珠海、上海等地,发表了重要谈话;20年后的今天,中国的改革开放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以及生态文明建设取得重大进展,谱写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篇章。邓小平同志的南方谈话,是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推进到新阶段的又一次解放思想的宣言书,深刻回答了我国改革开放中的一些重大问题,其思想解放的力度、广度、深度,直到今天都还有着重大的影响。今天重温邓小平南方谈话的思想,对我们抓住机遇,继往开来,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邓小平南方谈话真情实录——记录人的记述》作者吴松营为1992年邓小平视察深圳时的全程记录人,书中首次披露了在20世纪末国际国内风云际会的形势下,邓小平同志如何开启了惊动世界的最重要的一次南方视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