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商的茶路贸易,是一个内含丰富、画面美观、立意高远、启迪良深的文化产品。
本书的创作思路,以晋商开创的茶叶之路为主线,追述了茶路的开始,与开辟者,并介绍茶路上的人文历史和风景名胜等内容。熔知识性、趣味性为一炉,进而展示晋商不畏艰难险阻,开拓进取的精神。
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书名 | 晋商万里古茶路/天下晋商丛书 |
分类 | 经济金融-经济-贸易 |
作者 | 赵荣达 |
出版社 | 山西古籍出版社 |
下载 | ![]() |
简介 | 编辑推荐 晋商的茶路贸易,是一个内含丰富、画面美观、立意高远、启迪良深的文化产品。 本书的创作思路,以晋商开创的茶叶之路为主线,追述了茶路的开始,与开辟者,并介绍茶路上的人文历史和风景名胜等内容。熔知识性、趣味性为一炉,进而展示晋商不畏艰难险阻,开拓进取的精神。 内容推荐 晋商的成功无处不在,晋商的故事无处不在,晋商的精神无处不在。而“天下晋商”丛书,旨在向普通读者,特别是关心晋商文化的旅游者,讲述晋商方方面面的闻所未闻的故事,或知而未详的故事。 本书是“天下晋商”丛书的其中一册《晋商万里古茶路》,它讲述了一条与丝绸之路其名的,长达九千九百余里的茶叶之路。茶路始于何时?何人开辟?如何兴起?在书中均有回答。 目录 总序 序言 题记:万里茶路晋商魂 万里茶路明君奠基 悠悠茶路往事 两位英主不同初衷 伊台斯商队的访华 “龙票”走红恰克图 从尼布楚到恰克图 晋商修筑“买卖城” 持“红龙票”的西商 武夷茶香溢欧亚 武夷山景美茶更香 繁荣的下梅茶场 从买卖人到经营家 江湖相连水陆兼程 河口镇成了大码头 放帆信江逆水江汉 汇接水陆的“十家店” 谁开辟了两湖茶场 战争阻断茶路急煞诚信晋商 两湖茶货赛武夷 总应该有个开创人 饥渴难耐白骨露野 穿越中原靠骡驮 过了黄花墚两眼泪汪汪 牛铃声声驼道难行 程化鹏上书应商战 不平等条约破坏了公平交易 争的是出口自营权 茶叶大战晋商不孬 “川”字牌砖茶创品牌 “砖茶”适应长途贸易 砖茶由手工向机制的过渡 两大两长“川”字名扬 茶路营造了“金太谷” 位扼通衢早成繁埠 赊销结算走标运现 “太谷标”造就了“金太谷” 海路开通茶路荒芜 海上轮船占商机 火车赛骆驼绝对赢 茶道走上萧条路 旅蒙商失宠羌货庄关门 “十月革命”也革了茶路的命 蒙古独立茶路终结 晋商衰落风光不再 晋商茶路历史背景大事年表 参考书目 试读章节 万里茶路 明君奠基 谈到晋商古茶路,好像有人专门丈量过,说有九千九百余里,其实,这条茶路非只一条,各自里程不好计算,我们就概略地呼之为万里茶路吧。 茶路始于何时?何人开辟?这个问题不好遽下判断。让我们先追述一下历史吧。 悠悠茶路往事 根据考古发现,西伯利亚曾出土过青铜器皿,今蒙古首都乌兰巴托西南的喀喇如今发现过汉代的漆器,都是来自中原地区的,说明那时内地和北疆早已有了贸易往来,隐隐约约间已经存在一条中国通往北亚和欧洲的陆上通道。 有人指出:这条通道其实就是学者们曾阐述过的“草原丝绸之路”,它与经过河西走廊通往欧洲的那条闻名世界的丝绸之路一样古老,甚至可能还要早。“草原丝绸之路”和我们说的“茶叶之路”是重叠、共生的,差不多就是一码事。这条通往欧洲的北部通道,路经的是高寒地区,饮茶对那里的居民意义更大。所以,茶叶取得了当家商品的地位后,称之为茶叶之路更为形象、更加准确。 这条蜿蜒、曲折,进入草原、沙漠后多向展开的商路时断时续,到了宋代它的输茶功能更为明显。宋初,和赵匡胤一块儿打天下的大臣张永德曾在这条路上贩茶。据《宋史》二五二卷《张永德传》云:“张永德,并州阳曲人,家世饶财。永德在太原,尝令亲吏贩茶规利,阑出徼外市羊。”到宋真宗景德年间(1004~1007年),官府就公开以两湖茶叶与蒙古人进行茶马交易,并以张家口为互市之所。湖南的茶叶(主要是老青茶及加工的茶砖)被远销俄蒙市场。熙宁四年(1072年),推行王安石改革新政甚力的章悖在平息两湖少数民族矛盾中,率兵克服枚山,在安化县、放县仙溪一带开设茶场,鼓励茶叶生产和贸易。 到了元代,大一统的政治格局对商业流通甚为有利。元定宗时,就有很多山西商人跑到和林(今蒙古首都乌兰巴托西南)贸易。他们从内地贩运粮食、牛、车等货物换取蒙古人的马、羊。当时,蒙古和西伯利亚一带居民多以食肉为主,著名的《马可·波罗游记》,对此有生动的记载。遗憾的是,我们没有找到更明确的茶叶贸易的记述。 到了明代,由于明王朝对蒙古民族的敌视与防范,大规模的商路贸易是不可能的。但有限的、定时的、时断时续的“茶马互服枚山,在安化县、放县仙溪一带开设茶场,鼓励茶叶生产和贸易。 到了元代,大一统的政治格局对商业流通甚为有利。元定宗时,就有很多山西商人跑到和林(今蒙古首都乌兰巴托西南)贸易。他们从内地贩运粮食、牛、车等货物换取蒙古人的马、羊。当时,蒙古和西伯利亚一带居民多以食肉为主,著名的《马可·波罗游记》,对此有生动的记载。遗憾的是,我们没有找到更明确的茶叶贸易的记述。 到了明代,由于明王朝对蒙古民族的敌视与防范,大规模的商路贸易是不可能的。但有限的、定时的、时断时续的“茶马互市”中,茶叶已是最大宗的商品。 明末,隆庆五年(1571年)的“封贡通市”,开始解除边界的封锁,加速了内地和边疆的往来。清初,随着康、雍、乾三朝的拓边征讨,我国多民族国家的格局形成、定型。对蒙、俄的贸易条件已无政治障碍。这正是茶叶之路在清代得以开通、得以繁荣的深层原因。 两位英主不同初衷 不管怎么说,清代的这条万里茶路确实是在世界经济史上引人注目、引起轰动、具有影响力的国际贸易壮举。它是由谁最早开创的呢?一般研究晋商的人都已毫无疑义地认定:它是晋商辛辛苦苦、历尽艰险开辟出来的。这话不假。不过,一条跨国商道西伯利亚风光的开通不可能是一国人单方面的行为,它要靠中、俄、蒙三国人民共同营造。事实上,这条茶路的奠基和肇始还不得不从两位有世界影响的国家君主说起。那就是赫赫有名的中国的康熙皇帝和俄国的彼得大帝。 中国入清以后,政治局面渐趋稳定,疆域逐渐固定下来。那时,西伯利亚一带原住民,有相当一部分是早就臣服于中国的。俄国的中心在欧洲,西伯利亚是逐步开发的。因此,就有了较长时间的中俄边界之争。元末横跨亚欧大陆的大帝国解体之后,俄国对东部的西伯利亚地区极具野心。沙皇势力深入西伯利亚。1643年,俄国人瓦西里·波雅科夫等一百三十三人侵入黑龙江北岸,大肆烧杀抢掠,危害当地百姓安定生活。1645年,一个叫哈巴罗夫的人率领只有七十人的所谓“远征军”,骚扰黑龙江地区,紧接着斯杰潘诺夫又率三百七十人扩大侵略。中俄边境这种不安定的局面延续了较长时期。但那段时间中,我们重点介绍的两位伟人均未出世。但这一情况却是中俄两国关系的大背景。 康熙皇帝(1655—1722)和彼得大帝(1672—1725)是两个有赫赫战功和著名的治国勋绩的英明君主。 康熙六岁上(1661年)就由于父亲顺治皇帝的突然逝世,而登临大宝。但实权掌握在四位辅政大臣手中,特别是有武功、掌兵权的鳌拜手里。为了夺回权力,十五岁的康熙凭智谋生擒鳌拜,除掉了自己施展才能的政治障碍。彼得也是这样。他比康熙小十七岁,十岁上(1682年)就继承兄长王位,和哥哥伊万五世同登宝座,但实权却操纵在姐姐索菲亚手里。由于彼得的聪明能干,索菲亚想独揽大权除掉彼得,发动了宫廷政变。但在权力争斗中,索菲亚反而被彼得推翻。1689年,彼得开始亲政。 P1-P8 序言 2006年初,电视连续剧《乔家大院》在中央电视台黄金时间热播,一时间,普天之下,都在言说乔家大院,都在言说乔致庸,都在言说晋商故事。 然而,《乔家大院》所演的晋商故事仅是无数晋商故事之皮毛,犹如一滴水之于大海,一粒粟之于粮仓。何况,其中戏说与虚构的成分甚多,以致于真假莫辨。 因此,由晋中市委宣传部、晋中学院晋商文化研究所与山西古籍出版社共同编纂出版的“天下晋商”丛书便应运而生。丛书起名日“天下晋商”,用意有二:其一,晋商经营曾称雄天下,纵横欧亚九千里,称雄商界五百年。举凡徽商、闽商等等,皆不能及。具体而言,晋商繁荣于明清,扎根于三晋,集中于祁(县)平(遥)太(谷),却是走遍天下,说“凡有井水处,皆有晋商”,这并不过分,由此可见晋商创业之艰,事业扩展之大,财力之雄。据说,英国人的饮茶成习,始于晋商打通往俄国之西的商路之后,并进而改变了英国人的生活习惯。对此,有人将信将疑,但是,内蒙古境内的包头城,中俄边境的恰克图,这样重要的城市都是实实在在地由晋商为主发展起来的。至于晋中地区分布的王家、乔家、渠家、曹家、常家等一系列晋商大院,只是众多晋商豪宅中的幸存者。然而,凡是光临这些大院的游客,无不惊叹于晋商称雄天下的伟力,并要发问:晋商为何能持续数百年而不衰? 其二,晋商的发达,乃是汲取了天下传统文化的精华。他们从儒家士文化中汲取了“信”,从关公崇拜中汲取了“义”,“信义”在先,然后言利,正是晋商的大智慧,真精神。恰如清代山西著名商人王现所言:“夫商与士,异术而同心。故善商者,处财货之场,而修高明之行,是故虽利而不污,故以义制利,名以清修,天之鉴也。”可以说,天下晋商,乃以天下为己任之晋商。电视剧《乔家大院》中的乔致庸,正是这种精神的形象概括。 晋商的成功无处不在,晋商的故事无处不在,晋商的精神无处不在。而“天下晋商”丛书,旨在向普通读者,特别是关心晋商文化的旅游者,讲述晋商方方面面的闻所未闻的故事,或知而未详的故事。初步涉及者,有晋商人物,晋商家族,晋商宅院,晋商生活,晋商理财,晋商会馆,晋商茶路,晋商文化,晋商书画,晋商民俗,林林总总,雪泥鸿爪,以求从方方面面,甚至从点点滴滴中看到真实的晋商面目。需要说明的是,明清晋商以晋中晋商最为发达,资料最为丰富,研究最为深入,故事最为精彩,本丛书自然亦以晋中晋商为中心,兼及其南北晋商。希望读者周知。 为追求叙述的真实,阅读的趣味,观赏的直观,我们组织的作者大多为本地对晋商素有研究的学者,并大多从事过文学方面的创作。编纂之时,借鉴了有关晋商研究的最新成果,而且力求取精用宏,通俗表达,尤其重在表现故事的细节,人物的逸事,给人鲜活之感。编排之时,又插入大量相关的照片,以求在卧游之时,暂得轻松享受,印证游览映象,同时广泛增长有关晋商的文化知识,认识晋商的深厚文化底蕴。 刘志宏 孙建中 2006年4月于晋中 |
随便看 |
|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