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年初,电视连续剧《乔家大院》在中央电视台黄金时间热播,一时间,普天之下,都在言访乔家大院,都在言说乔致庸,都在言说晋商故事。因此,由晋中市委宣传部、晋中学院晋商文化研究所与山西古籍出版社共同编纂出版的“天下晋商”丛书便应运而生。
本书为该系列之一的《晋商谋略》,书中借鉴了有关晋商研究的最新成果,而且力求取精用宏,通俗表达,尤其重在表现故事的细节,人物的逸事,给人鲜活之感。
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书名 | 晋商谋略/天下晋商丛书 |
分类 | 经济金融-经济-贸易 |
作者 | 张辉 |
出版社 | 山西古籍出版社 |
下载 | ![]() |
简介 | 编辑推荐 2006年初,电视连续剧《乔家大院》在中央电视台黄金时间热播,一时间,普天之下,都在言访乔家大院,都在言说乔致庸,都在言说晋商故事。因此,由晋中市委宣传部、晋中学院晋商文化研究所与山西古籍出版社共同编纂出版的“天下晋商”丛书便应运而生。 本书为该系列之一的《晋商谋略》,书中借鉴了有关晋商研究的最新成果,而且力求取精用宏,通俗表达,尤其重在表现故事的细节,人物的逸事,给人鲜活之感。 内容推荐 为追求叙述的真实,阅读的趣味,观赏的直观,《晋商谋略》一书的编者组织的作者大多为本地对晋商素有研究的学者,并大多从事过文学方面的创怍。编纂之时,借鉴了有关晋商研究的最新成果,而且力求取精用宏,通俗表达,尤其重在表现故事的细节,人物的逸事,给人鲜活之感。 目录 晋商的理念 一 晋商的从商理念 二 晋商的经营理念 三 晋商的管理理念 四 晋商的人才理念 五 晋商的勤俭理念 六 晋商的信息理念 七 晋商的道德理念 八 晋商的赏罚理念 晋商的谋略 一 善抓机遇的谋略 二 两权分离的谋略 三 劳资兼顾的谋略 四 审时计宜的谋略 五 出奇制胜的谋略 六 优质取胜的谋略 七 轮调岗位的谋略 八 调拨资金的谋略 九 密押防假的谋略 十 敬圣借威的谋略 十一 娱乐职工的谋略 试读章节 正是因山西自然环境、经济条件不好,为生计所迫,再加上一些经商致富之人的荣光诱惑,昕以…两人逐渐形成了一种“求富益货”、“以商致财、用财守本”的立业经商的思想观念。在这种理念的指导下,山两人勇敢地迈开了双脚,不畏艰难险阻,或个人闯荡,或亲朋提携,或乡友引进,走向商途。走西口,闯关东,下江南,出玉门,赴蒙俄,渡东洋,成为当时山西人的时尚用语。由此,掀起了一批又一批、一辈接一辈的闯天下、谋生路的经商浪潮,明、清数百年间,络绎不绝,致富皆在千里或万里之外。当然,背井离乡,谋生在外,“必远父母,别妻子,离乡井,淹岁月,走商道的驼队归来无时”。这要有一种自强不息,敢闯敢为,不畏艰难险阻,执着追求的致富精神才能使然,否则不可想象。据清人纪晓岚《阅微草堂笔记》载:“山西人多商于外,十余岁辄从入学济易,俟蓄积有资,始归纳妇,纳妇后仍出营利,率二三年一归者,其常例也。”乾隆年间《太谷县志》卷三说,太谷县“民多而田少……故耕种之外,咸善谋生,跋涉数千里,率以为常。土俗殷富,实由此焉”。嘉庆年间《介休县志》卷四说:“介邑土狭人满,多挟赀走四方。山陬海滢皆有邑人,固繁庶之地也。”《明宪宗实录》卷二六。记载:“吾蒲(州)介在河曲,土陋而民伙,田不能以丁授,缘而取给予商计。”乾隆年间《直隶绛州志·艺文》卷十七记载:绛州“在古唐地,旧称土瘠民贫。迄今地狭土燥,民无可耕,俯仰无所资,迫而履险涉遐,负贩贸迁以谋生之计”。 山西人远走他乡外出经商者究竟有多少,迄今还没有据实的资料可以稽考。《清宣宗实录》载:“太谷平遥介休各县民人,多在广东及南省各处贸易。”蒲州外出经商居民,明代已达男性的十分之九。张四维《条麓堂集》卷二十记载:“吾蒲(永济)介在河曲……计其挟轻资牵车四方者,则十室九空。”许多地方历史文献记载了平阳府、蒲州、汾州、泽州、太原府所辖各县“多商贾”、“重贸迁”、“罔事本业”。徐宗亮《龙江述略》卷六中记述:“汉民至(黑龙)江省贸易,以山西为最早,市肆有逾百年者。”“辽东商人,山西居多,而汾州过半。”咸丰三年(1853年),在奉天(沈阳)官吏为山西商人捐炮助饷请奖时提出的掌柜名单中,就有太谷、徐沟、祁县、榆次、太原、交城、文水、平遥、介休、太甲、盂县、广灵商人130人。这张名单提名的只是每个店铺的大小掌柜们,其中做伙计的山西人,又何止几倍、十几倍于掌柜们的人数。在“塞上商贾,多宣化、大同、朔平三府人”。“张家口上谷要地(旧称东几),凡内地之牛马驼千,多取给予此,贾多山右”。“所有恰克图贸易(中俄边境地)商民皆晋省人”。“兰州东柜茶商,多山西商人”。“西宁城内布商、杂货商,大多为晋商开办”。在西南打箭炉,“城以内所驻商贾,惟秦、晋两帮最伙”。在新疆巴里坤,“城厢内外,炯户铺面比节而居,商贾毕集,晋民尤多”。在江南地方,当年康熙皇帝(《清圣祖实录》卷一三九)巡幸江南后感叹说:“今朕行历吴越州郡,察其市肆贸迁者,多系晋省之人,而土著者盖寡。”清人徐继畲说:山西富户,“其买卖在三江两湖者十居八九”。《明季北略》记载:“湖北云梦城内多山两贾商。”山两商人,他们“贩绸缎于苏杭,贩茶糖于汉口,贩葛布于四川,贩棉布于直隶,贩其它杂货于山东周村”,转而又将这些货物“售于新疆、内外蒙古等处”。广州、福州等沿海城市自辟为通商口岸后,晋商不畏艰辛,迅速介入其间,垄断了福建武夷茶对英的输出。此后,“又垄断了湖南、湖北茶向西北各省和俄国的输出”。在北京这个商业重镇,山西商人独占鳌头。据统计,整个前门大街80%是山西人所开的商号。山西商人挟资货贩四方,自明代已是“西至洮陇,逾张掖、敦煌,穷玉塞,历金域,转而人巴蜀,滑长汀,下吴越、已又涉汾晋,践泾原,迈九河,翱翔长芦之域,足迹几半天下”。至清代,山西人经商更是“持筹握算,善臆屡中”,“牵车牛,远服贾”,“东北至燕、奉、蒙、俄,西达秦、陇,南抵吴、越、川、楚”,车辙马迹遍天下。与此同时,在俄国、日本、朝鲜、印度等国以及,阿拉伯地区、欧洲、非洲都有山西商人的足迹。据1933年7月1日截止的山海关报告反映,东北沦陷,从关外返回的山西商人达17万人之众。据当事者估计,这些返回的山西商人,不及在关外从商的三分之一。又据1920年阎锡山接见从俄国返回的晋商代表时,汾阳代表说,在俄国的山西商人有1万人。 从上述一些有据可查的资料引证可以看出,明、清时代山西人远走他乡,从商闯天下者,为数众多,涉足地域宽广,是一切外域商人所不及,史所罕见的。P6-10 序言 2006年初,电视连续剧《乔家大院》在中央电视台黄金时间热播,一时间,普天之下,都在言访乔家大院,都在言说乔致庸,都在言说晋商故事。 然而,《乔家大院》所演的晋商故事仅是无数晋商故事之皮毛,犹如一滴水之于大海,一粒粟之干粮仓。何况,其中戏说与虚构的成分甚多,以至于真假莫辨。 因此,由晋中市委宣传部、晋中学院晋商文化研究所与山西古籍出版社共同编纂出版的“天下晋商”丛书便应运而生。丛书起名日“天下晋商”,用意有二:其一,晋商经营曾称雄天下,纵横欧亚九千里,称雄商界五百年。举凡徽商、闽商等等,皆不能及。具体而言,晋商繁荣于明清,扎根于三晋,集中于祁(县)平(遥)太(谷),却是走遍天下,说“凡有井水处,皆有晋商”,这并不过分,由此可见晋商创业之艰,事业扩展之大,财力之雄。据说,英国人的饮茶成习,始于晋商打通往俄国之西的商路之后。并进而改变了英国人的生活习惯。对此,有人将信将疑,但是,内蒙古境内的包头城,中俄边境的恰克图,这样重要的城市都是买实在在地由晋商为主发展起来的。至于晋中地区分布的王家、乔家、渠家、曹家、常家等一系列晋商大院,只是众多晋商豪宅中的幸存者。然而,凡是光临这些大院的游客,无不惊叹于晋商称雄天下的伟力,并要发问:晋商为何能持续数百年而不衰? 其二。晋商的发达,乃是汲取了天下传统文化的精华。他们从孝拜中汲取了“义”,“信义”在先,然后言利,正是晋商的大智慧,真精神。恰如清代山西商人王现所言:“夫商与士,异术而同心。故善商者,处财货之场,而修高明之行,是故虽利而不污,故以义、制利,名以清修,天之鉴也。”可以说,天下晋商,乃以天下为己任之晋商。电视剧《乔家大院》中的乔致庸,正是这种精神的形象概括。 晋商的成功无处不在,晋商的故事无处不在,晋商的精神无处不在。而“天下晋商”丛书,旨在向普通读者,特别是关心晋商文化的旅游者,讲述晋商方方面面的闻所未闻的故事,或知而未详的故事。初步涉及者,有晋商人物,晋商家族,晋商宅院,晋商生活,晋商理财,晋商会馆,晋商茶路,晋商文化,晋商书画,晋商民俗,林林总总,雪泥鸿爪,以求从方方面面,甚至从点点滴滴中看到真实的晋商面目。需要说明的是,明清晋商以晋中晋商最为发达,资料最为丰富,研究最为深入,故事最为精彩,本丛书自然亦以晋中晋商为中心,兼及南北晋商。希望读者周知。 为追求叙述的真实,阅读的趣味,观赏的直观,我们组织的作者大多为本地对晋商素有研究的学者,并大多从事过文学方面的创作。编纂之时,借鉴了有关晋商研究的最新成果,而且力求取精用宏,通俗表达,尤其重在表现故事的细节,人物的逸事,给人鲜活之感。编排之时,又插入大量相关的照片,以求在卧游之时,暂得轻松享受,印证游览映象,同时广泛增长有关晋商的文化知识,认识晋商的深厚文化底蕴。 刘志宏孙建中 2006年4月于晋中 |
随便看 |
|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