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一代匠人(家住新疆散文)
分类 文学艺术-文学-中国文学
作者 张景祥
出版社 新疆人民出版社
下载
简介
编辑推荐

张景祥《一代匠人》中的蒲秧沟村,是沙湾县商户地乡的一个村子。自上世纪五六十年代起,村里逐渐聚集了一批天南海北的匠人,崔木匠、赵屠夫、张皮匠、说书人老李等先后在村里定居下来,那是手工匠人们逞能的最后年代。在他们中间长大的张景祥,日后成了一个文字匠,活生生地记录了匠人们的手艺和生活。这部书的最大特点是,直接将新疆方言引入散文写作,这些土生土长的文字,野趣横生,有着不寻常的创新意义。

内容推荐

新疆是一个容易被猎奇、被传说、被魔幻和被误解的地方。家住新疆,是立足家园的文学书写。《家住新疆·散文》是一套讲述新疆家园生活的书,由不同民族的作家们,书写共同的家乡——新疆。

《一代匠人》为丛书之一。

《一代匠人》作者张景祥应该是蒲秧沟最后的拨踪人,顺着那些过去年代的脚印,他一个一个找回他们——那些最能的人,也是在时间中留下最多踪迹的人。他们不会轻易失踪。

时光越往后移,便越能显出这些东西的价值。对于蒲秧沟的后人们,它们就是根。

目录

匠人

拨踪人王老大

说书人李老汉

皮匠

崔木匠

大妈

屠夫赵铁头

雨是云

狗娃

陈大个子

擀毡匠巴拉提

三条光棍

张三

渔老万

常人

大哥

二哥

菜包子

赵大

二赖

村花

卡德

甜瓜皮

狗剩

蒲秧沟

蒲秧沟的四季

蒲秧沟的游戏

老鸹窝

鸭娃坑

马号

任家庄子

亲家渠

老磨坊

我们家的那棵红柳

我们家的那头驴

我们家的三条狗

牛疯了

老白马

戴胜鸟

斑鸠的传说

胖婆娘草

苦豆子

骆驼刺

偷瓜

挖獾洞

遥远的羊房子

一盒饼干

叫一声妈多好

试读章节

屠夫赵铁头

蒲秧沟人盖房子有个习惯,在动土之前,先扛一根长长的木杆,一家挨着一家丈量别人家房子的高度。一般情况下,新盖的房子都要和别人家的旧房子一样高,如果新盖的房子比别人家的旧房子高了,就会招来议论。多少年过去了,蒲秧沟盖房子的这一习惯一直延续着,谁也不轻易破坏。蒲秧沟人认为,他们邻里之间年年月月和睦相处,安稳度日,就是因为全村的房子都一样高。在蒲秧沟,只有村长和王老大的房子高出半个土块,这个高度是蒲秧沟人能够接受的高度,蒲秧沟那么大,需要半个土块压阵。

那一年的那一天,一个外来人扛着一根铁条,腰里别着一把屠刀,在蒲秧沟庄子里转了一顿饭的工夫,便朝南走了。有人说他进过村长家,也有人说他进过王老大家,还有人说他在村子南边的运河北岸的高坡坡上蹲了一个下午。

突然有一天,蒲秧沟人惊奇地发现,在村南的那个高坡坡上起了一栋房子。这栋土房子震撼了蒲秧沟男人和女人的心。站在蒲秧沟的庄头上,朝南远远地看过去,这栋土房子比蒲秧沟所有的房子都高,这是全蒲秧沟人想不通的事。村里的几个人曾经找过村长,甚至找了王老大,但这两个蒲秧沟的能人不言不语。村里的二杆子魏大气不过,独自闯进了那栋土房子,却一个仰绊子从里面甩了出来。魏大脸红红地对人说,那家伙的光头厉害。原来,魏大骂骂咧咧地刚一进门,就被屋里的人一头顶了出来。后来,村里人知道那人姓赵后,就给他取名赵铁头。

赵铁头的绝活是杀猪。一头大肥猪在他的手里,三下五除二就变成了一堆肥肉。赵铁头的威风在那颗明晃晃的光头上。一年四季,他都晃着那颗光头,特别是到了冬天,别人都戴着棉帽子,他却光着头,而且把头剃得贼亮,远远看上去,那胖头肥胖得像大猪头。赵铁头整个人都很胖,腿粗,腰粗,脖子粗,尤其是他的脖子,粗得跟他的胖头差不多。有人说,赵铁头看上去像立着走路的猪。赵铁头平常行动缓慢,一旦杀起猪来,就像猴子攀树那么利索。杀猪前,他端一盆水,猪低头喝水的时候,他迅速把绳子拴在猪前蹄子上,猪一点都没有觉察。喝完水的猪刚一抬头,赵铁头猛地把绳子往后一拉,大肥猪一个马趴就摔倒了。赵铁头蹿上去,双手薅着猪耳朵,左腿一跪压住猪脖子。帮忙的两个小伙子扑上去,一个拽住猪前腿,一个扯着猪后腿,大肥猪就一动不动了。猪虽然不动,却声嘶力竭地叫着。赵铁头从上衣口袋里掏出一根油腻腻的绳子,上下一统,一个猪蹄裱就把猪嘴扎死了,猪一声叫不出来,只有鼻子里发出“哼哼”的声音。赵铁头从腰间拔出那把一尺来长的刀,说声拿盆子来,就一刀捅进猪脖子里去了。盆子是接血的。猪血掺上面粉,调上大葱、盐、花椒,做成的猪血馍馍,特别好吃。

赵铁头杀猪有五绝。第一绝是一刀见心。赵铁头杀猪只捅一刀,不偏不倚,刀尖直刺猪心。每次开膛,赵铁头都要取出猪心,让人验看心上的刀痕。第二绝是一口吹胖。赵铁头把猪血放掉后,让猪四蹄戳天,在猪的一只后蹄子下拉开一道口子,用捅条三捅两撩后,嘴对着拉开的刀口吹气,一口气把猪吹得鼓鼓胀胀的,吹胀的猪的毛特别好刮。第三绝是刮毛。杀猪要盘一个大锅头,烧一锅滚水,锅沿上担着一块案板。猪被抬上案板,浇上滚水后,赵铁头便双手抓了刮刀,“噌噌噌”地刮起来,一会儿工夫,猪毛被刮得干干净净。第四绝是开膛。猪毛刮净后,猪被倒着吊起来。赵铁头口含凉水,喷遍猪的全身,然后,右手握刀把,左手抓刀尖,将猪上下刮一遍,这叫净身。净完身后,赵铁头“刷”地一刀,从上而下,猪膛就开了。这一刀颇见功夫。刀深不得,浅不得。深了划烂猪肠猪肚,满膛猪粪,杀好的猪肉都有猪屎味;浅了开不了膛,还要一刀刀割,杀猪人很没面子。第五绝是剔肉。赵铁头剔肉,不用斧头,只用那把屠刀,连肋骨也“嚓嚓嚓”几刀就剔下来了。赵铁头剔肉剔得最认真的是猪尾巴。赵铁头给别人杀猪,从不收钱,只要猪尾巴,尾巴带着一圈肉,可大可小,皆随心意。

赵铁头到蒲秧沟之前,蒲秧沟人是怎么杀猪的,我已经记不太清楚了。但赵铁头开始在蒲秧沟动刀子之后,他就成了蒲秧沟唯一的一个屠夫了。快到年关了,赵铁头东家进,西家出,一忙就是一个多月。赵铁头杀遍了蒲秧沟的猪后,蒲秧沟人不再议论赵铁头和赵铁头的那栋高高的小房子。自从魏二杆子一个仰绊子从赵铁头的门里甩出来后,蒲秧沟人都知道赵铁头的铁头厉害,没有人再去惹他,也很少有人到赵铁头的房子里去。其实,蒲秧沟人本来就不好事,他们相安惯了。一个村庄安稳的局面一旦形成,会稳当好长时间。

那天,我放学路过赵铁头的房子。赵铁头靠墙坐在房门前,抬头看见我,向我招手。我停下脚,望着他,不敢靠近。赵铁头又招招手说,娃,来,给你肉吃。听到“肉”字,我动心了。那时候,整个夏天和秋天都吃不上肉。只有年关到了,家里杀了猪,才能在冬天里吃上肉。赵铁头晃着光头走过来,拉着我的手,把我拉进他的小房子里。房子里很黑,几乎看不清东西,过了一会,我才把房子里的东西看清楚。房子里一半是炕,一半是地。炕上铺着席子,炕角堆着油腻腻的被子,一个黑枕头也油腻腻的。我走过去,在黑枕头上一抠,竟然抠下了一层黑油,凑到鼻子上一闻,一股猪腥气。炕头边上盘着一个小锅头,锅盖盖着,里面“咕嘟咕嘟”地响着,锅盖边上冒着热气,热气不断地散开,满屋子都是肉香。赵铁头拿了一个黑墩子碗,揭开锅盖,满满地挖了一碗肉,拿双筷子递给我说,娃子,吃,吃肉。我背着手,不敢接。我顺着赵铁头端着的碗,慢慢看上去。我的眼光和他的眼光接触的一刹那,我突然觉得赵铁头的眼睛那么柔和慈祥。赵铁头笑着说,娃子,吃,吃肉。我慢慢地把手从后面伸过来,不知不觉中接了碗,刚尝了一口,就狼吞虎咽地吃起来。一碗肉吃完,我抬起头才发现,赵铁头仍然一动不动地看着我。赵铁头伸手摸摸我的头,叹口气说,把娃子烯坏了。在蒲秧沟人眼里很厉害的赵铁头,原来有这么好的一副心肠。从此之后,我常常到赵铁头的小屋里去。大多数时间,我都能吃上肉。我那胖娃的外号被人叫出去,我知道和赵铁头有些关系。赵铁头没有娃娃,没有娃娃的人爱娃娃。

自从我大哥学会杀猪之后,我再也没有去过赵铁头的小房子。那年秋天,赵铁头没有给村上任何人打招呼,突然离开了他的小房子。过了个把月,蒲秧沟人才发现,他们已经好长时间没有见过赵铁头了。

冬天到了,仍然不见赵铁头的影子。蒲秧沟人打开了那间小房子,里面什么东西都没有。赵铁头就这样离开了蒲秧沟。

有人说,赵铁头到更加偏远的村庄里去了。

谁知道哩……

P30-33

序言

家住新疆

刘亮程

这是一套讲述新疆家园生活的书,由不同民族的作家们,书写共同的家乡——新疆。家乡是文学言说不尽的母题。对于每个人来说,她都像空气一样,像阳光和雨水一样。小时候,家乡是童年的村庄。长大后,家乡是整个新疆。家乡随着年龄在变大、扩张,但不会大过新疆。对于家乡的情感,也远非一个爱可以说清,它更丰富更复杂,百感交集。每个人都有自己心中的家乡。作为一个多民族共居的美好家园,当我们说新疆是自己家乡时,其实它也是许多人的家乡,是许多不同民族的人们的家乡。当我们用汉语表述对家乡的情感时,维吾尔语、哈萨克语、蒙古语里的家乡又是怎样的情景。在新疆,普普通通的一场雪,会落在十几种语言里。每个阳光明媚的早晨,太阳这个词也会在不同的语言里发光。许多种语言在述说我们共同生活的地方。这正是新疆的丰富与博大。家住新疆,是十位各民族作家心中的新疆之家。正如土地会像长出包谷和麦子一样,长出自己的言说者。这些充满着爱和真诚的家乡文字,是对新疆真实生活的一次可贵言说。

叶尔克西的《永生羊》,讲述的是她小时候生活的北塔山牧场。上世纪五十年代,由哈萨克牧民和来自全国各地的兵团人组成了这个边境牧场,人们一边生产劳动,一边守着祖国大门。克西的父母就在那里开办牧场小学。《永生羊》以孩童视角,梦幻般呈现了那个特殊年代特殊地方的故事:四季迁移的哈萨克毡房里不为人知的生活秘密:人的悲欢离合和羊的生离死别发生在同一个小山冈;铺展的青草年年将人畜引向远方又回到老地方。自然与人世的交融中,唯一不变的一颗纯真童心,是引领一切的魂。我们跟着她回到那个久违的又似乎不曾有过的童年家乡。《永生羊》的再版证明了这部作品的持久魅力。

《发现塔玛牧道》是方如果继《大盘鸡正传》后的又一部文化人类学散文。在塔城塔尔巴哈台山和托里玛依勒山之间,存在着一条长达三百多公里,有三千多年固定转场历史的古老牧道,至今每个转场季节,仍有百万牲畜延绵不绝走过这里,它是世界现存的规模最为宏大的草原转场牧道,是游牧文明的最后奇观。2010年,方如果发现并命名了这条千年古牧道——塔玛牧道,并以理性而优美的文字,将这个人类古老神奇的游牧家园呈现在读者面前。塔玛牧道的发现和命名,应该是新疆的一个重大文化事件,其意义还有待我们进一步认识和发现。

生活在油城克拉玛依的赵钧海,自觉地把自己当成准噶尔人。《准噶尔之书》是一个“准人”的苍茫心路。作者站在盆地中心追古怀今,从边野历史到心灵记忆,此时此刻的生活连接着古往今来。曾经的游牧家园,现在是石油人的富裕城市。那些雕像般的老石油工人、农场职工、母亲,在延伸着另一段历史。与生存之地的历史和谐相处,大地上过往的先民皆是祖宗,不分民族人种。这不仅仅是作家的思考,也是我们每个人应有的心态。

康剑在喀纳斯一带长大,后来做了这个新疆最美地方的管理者。他的山水文章是安静的,那些他看了多年听了多年的风景,在进入他的文字时,有如走上回家之路一样惬意自如。好文字是家。那篇《禾木星空》就是给漫天繁星构筑的一个文字的家。自古以来的永恒文字里安顿着万物之心。《聆听喀纳斯》是心灵与自然的对话沟通。山水言语,花草唱歌,人在聆听。康剑的家安在喀纳斯山水里,风景亦是心景。他以长久的聆听写出了有关喀纳斯山水的可信文字。

《天堂的地址》是军旅作家王有才的第一本散文集。读有才的散文,更能体味“文章老来好”。那些新疆风物在他手掌中磨砺多年,把玩出味道了。把玩是更高智慧的把握。他对大题材散文的有效把握和书写能力,是许多作家所不及的。有才的文字有新疆方言和多民族语言混合的智慧。

唐新运从小生活的老奇台,是新疆汉文化积淀深厚的地区。在新疆,东起哈密、奇台,西至玛纳斯、沙湾一带,是汉唐以来中华农耕文化落地生根的重要区域,留有许多农耕遗存,新疆话及老新疆人的生活习俗,都在这一区域完整保留,它们是汉农耕文化在新疆的根。《天边麦场》是奇台老新疆人生活的生动写照。唐新运的散文语言汲取新疆方言特色,灵动俏皮又不失厚道。

张景祥《一代匠人》中的蒲秧沟村,是沙湾县商户地乡的一个村子。自上世纪五六十年代起,村里逐渐聚集了一批天南海北的匠人,崔木匠、赵屠夫、张皮匠、说书人老李等先后在村里定居下来,那是手工匠人们逞能的最后年代。在他们中间长大的张景祥,日后成了一个文字匠,活生生地记录了匠人们的手艺和生活。这部书的最大特点是,直接将新疆方言引入散文写作,这些土生土长的文字,野趣横生,有着不寻常的创新意义。

《跟羊儿分享的秘密》是帕蒂古丽的处女作。书中的大梁坡村,是一个由汉族、维吾尔族、哈萨克族和回族共居的村庄。在新疆,这样的村庄很平常,大家在一个村里,生来就知道怎样跟不同民族的人们一起和睦生活。古丽的父亲是维吾尔族,母亲是回族,她从小上汉语学校。在她充满维吾尔族味道的独特文字里,地处北疆的大梁坡村有了一种特殊的气息。我不知道这些文字译成维吾尔文会是什么样子。同样的生活,在另一种文字中会有什么不同的意义。这部书非常罕见地写出了一个乡村女孩的成长秘史,那些只能与羊儿分享的秘密,最终还是与我们分享了。优秀的文学都在与人分享人的秘密。而土地上曾经的美好生活,也许从来都不应该是秘密。可是,如何说出它,却是文学永恒的秘密。

孤岛以诗人的激情书写新疆山水。《沙漠上的英雄树》是他对新疆精神的写意塑形。新疆是一个容易让文人激动的地方,它的辽阔、独特和丰富,都太容易被文字猎取。无数的文字在书写新疆大地。大地不知道人在写它。好文章让山川精神,让草木有灵。坏文章也无损它的皮毛。众多热闹的猎奇文字之后,山河会等来它真正的书写者吗?

尚崇龙有媒体人的经历,有幸走遍新疆。他热衷于风景人事,走一路写一路。《睡在戈壁滩上的辣椒》是他多年来对新疆的一人之见,一人之感。文学说到底是一个人的行为艺术,独自表演,独自谢幕。平常人也幻想也激动也有故事,但过去就过去了。作家却试图用文字表达。这似乎是一件多余的事。但还是有那么多人在努力地挣扎写作,像草丛中的小虫想发出单独的声音,想被另外的声音记忆和传诵。写作本身是一种试图与时间和遗忘抗争的艺术。尽管是一种徒劳,其中却蕴含着人独有的最绚烂的幻想精神。

每一本书都在创造个人的新疆记忆。新疆是一个容易被猎奇、被传说、被魔幻和被误解的地方。家住新疆,是立足家园的文学书写。文学能让不同种族、宗教的人们在一滴水、一棵草、一粒土中找到共同的感情。在对同一缕阳光的热爱中达成理解与共识。在大风和无需翻译的花香乌语中,敞开我们一样坦诚的心灵。从家出发,我们会到达人类共同的心灵之家。

2011年7月23日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26 11:49: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