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内容推荐 为什么写《公天下》? 概括起来8个字:困惑、不解、苦闷和担心。 困惑的是,中国自古就有公天下理想和昙花一现的部分实践,为何老是重演“家天下”和“党天下”(国民党)的故事,且每况愈下; 不解的是,华夏民族在公元前500年就是世界4大轴心民族,莫非2600年后的素质会更差; 苦闷的是,中国是人类历史上第一个联邦共和国,近代史上亚洲第一个人民共和国,何时才能顺利完成民主转型; 担心的是,民主化是否会导致国家分裂,以及民主化过程中能否避免重蹈俄罗斯覆辙。 4个主要理论贡献 1,发现了超大规模国家的霸权铁律和稳定悖论; 2,论证了唯有多中心治理才能解套霸权铁律; 3,论证了无论何种政体,多中心治理都优于单中心治理; 4,初步论证了当代超大规模国家自由主义民主与多中心治理互为必要条件。 《公天下》对于中国当下的意义 1,为体制改革提供理论依据:根据多中心治理的要求进行制度安排,并非照搬西方,是华夏民族的伟大创造; 2,论证了政治体制改革的迫切性和必要性:在中国历史上,霸权铁律和稳定悖论持续作祟,使得我们很难摆脱王朝更迭周期和治乱循环的宿命; 3,探索了新体制的基本框架:“多中心治理+以民为本”的当代形式,也就是分权(合理性)+授权(合法性)。 目录 增订序天下为公与共生理性 第1章 踌躇四千年 第2章 天下 第3章 规模依赖 第4章 人间上帝 第5章 规模压力及其偏好 第6章 辐辏与一统:“公天下”向“家天下”的让步 第7章 “兼天下”:缓解规模压力(理论) 第8章 “兼天下”:缓解规模压力(实践) 第9章 第一代政治权威遭遇“自杀悖论” 第10章 霸权铁律 第11章 过渡时代:秦帝国的裸体霸权 第12章 龙袍:政体危机的结束和新权威的创造 第13章 “分天下”:昙花盛世(上) 第14章 “分天下”:昙花盛世(下) 第15章 “龙”天下:饱和统治 第16章 高压稳态陷阱 第17章 “大公”天下 矩阵 有“文王演易”这回事吗?...259数字卦中无“九”.. 导语 ★破解“一稳就死,一活就乱”的中国历史怪圈 用理性的手术刀对中国历史做了一个很好的解剖,不是关注一朝一代的得失,不是统治者个人的功罪,也不是其中权力斗争的成败,而是整个国家结构以及秩序原理演变的过程和逻辑关系。 ★把中国几千年历史中“最值钱的干货”提取出来了 用一个大网把中国四千年政治历史给覆盖住了,纲举目张,很好地解释了整个中国文明四千年来政治制度兴衰变迁的得与失,破解中国作为“超大规模国家”的历史演变之谜。 ★中国学界第一次以规模问题作为切入点,历史政治学的标杆性著述 当代中国学界第一次以规模问题作为切入点,并推导出一套优良治理模式的政治理论,向学界示范了进入丰富的中国政治经验世界思考政制问题所能取得的知识成果之丰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