县八届政协文史委继编撰出版《旌德名人》和《中国灵芝之乡——旌德》之后,今年又编辑了文史资料《旌德人文》。旌德文史,储存的重大史料资源有限,联系的重要人物屈指可数。
今年,是中国共产党建党90周年。就地方来说是祖籍旌德的江上青烈士诞辰100周年,又是江泽民主席视察江村10周年。本书开辟了“百年江上青”专栏,选辑了重要的纪念文章。还就一直争议不休的“江上青祖籍地问题”,推出了有分量的考证文章。结合本土历史,开辟了“红色旌德”栏目,对党组织在旌德的革命活动进行了新的挖掘。本书由方光华主编。
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书名 | 旌德人文 |
分类 | 人文社科-历史-中国史 |
作者 | 方光华 |
出版社 | 合肥工业大学出版社 |
下载 | ![]() |
简介 | 编辑推荐 县八届政协文史委继编撰出版《旌德名人》和《中国灵芝之乡——旌德》之后,今年又编辑了文史资料《旌德人文》。旌德文史,储存的重大史料资源有限,联系的重要人物屈指可数。 今年,是中国共产党建党90周年。就地方来说是祖籍旌德的江上青烈士诞辰100周年,又是江泽民主席视察江村10周年。本书开辟了“百年江上青”专栏,选辑了重要的纪念文章。还就一直争议不休的“江上青祖籍地问题”,推出了有分量的考证文章。结合本土历史,开辟了“红色旌德”栏目,对党组织在旌德的革命活动进行了新的挖掘。本书由方光华主编。 内容推荐 今年,是中国共产党建党90周年。就地方来说是祖籍旌德的江上青烈士诞辰100周年,又是江泽民主席视察江村10周年。《旌德人文》开辟了“百年江上青”专栏,选辑了重要的纪念文章。还就一直争议不休的“江上青祖籍地问题”,推出了有分量的考证文章。结合本土历史,开辟了“红色旌德”栏目,对党组织在旌德的革命活动进行了新的挖掘。 旌德的区域文化,当属徽文化的范畴,《旌德人文》征集了旌德科考、旌德商人、旌德会馆、旌德刻工等以前少有涉及的内容,丰富了旌德徽文化的内涵,同时也为旅游开发提供了新的史料。在文化传承上,征集了风俗、“非遗”方面的文章。对失传已久的唐代诗人吕从庆的《丰溪存稿》进行了细致整理,公之于书。本书由方光华主编。 目录 序 百年江上青 满江红·江上青百年诞辰祭 人民的楷模永远的丰碑——纪念江上青同志诞辰100周年 先进革命知识分子的代表——纪念父亲江上青烈士诞辰100周年 忆先兄上青 从一则史料的发现看江上青烈士的祖居地 发现旌德 旌德明清进士 刀艺精绝的旌德刻工 扬州旌德会馆 江西玉山旌德会馆 旌德古县城 《旌德吕氏续印宗谱》:近现代吕姓第一家 旌德小三线始末 吕碧城研究 亦侠亦仙吕碧城 女词人吕碧城的另类人生 女词人吕碧城与我 探究吕碧城 风华绝代的民国第一奇女子 吕碧城:成全之美及其遗憾 吕碧城的秘密 旌德名人 民国海军肇和舰副舰长江泽澍 江冬秀:顺流逆流 胡适与旌德江村名士 江绍原的几个儿女 记忆中的周而复 谭浩传略 一生唯真江载芳 史学家汪荣祖及其著作 基于比较 意在择优——访旌德籍经济学家江春泽教授 儿童阅读的点灯人——访旌德籍儿童文学作家梅子涵 吕绍福:创新求异,小木匠炼成大画家 碧水心结——环境工程专家吕锡武印象 在写作中寻找最佳生存方式——记旌德籍作家赵焰 红色旌德 旌德解放始末 皖南山区游击斗争 新四军与旌德 旌德是革命老区的十大理由 烽火丹心王家庄 我所知道的刘奎 风俗文化 宁属六县联中的前世今生 江村八年 育才八干——回忆抗战时期的联中岁月 徽州粮仓 旌德米市 老派的年俗 大作家与小刊物 纸上江村——从《陈年江村》到《宗族文化的标本——江村》 旌德旧婚俗——哭嫁 旌阳戏子 皖南三地裸男石像浅析 灯盏碗烟:古法徽墨的千年传承 古籍重拾 丰溪存稿 偶读吕从庆《丰溪存稿》 附录 旌德县政协文史资料1987—2010总目录 试读章节 父亲原名江世侯,1911年4月10日出生在江苏扬州市江都县仙女镇。辛亥革命和北伐战争的爆发,对父亲产生了深刻影响,当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共产主义运动兴起时,父亲就确立了他的信仰。父亲留下的许多诗词文章都充满了对祖国的热爱,对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期盼,对光明未来的向往。这正是许多先进革命知识分子的希望,敬爱的父亲就是当时先进革命知识分子的代表。 父亲出身书香门第,一个革命家庭。1927年间,父亲考入南通中学高中部,结识了顾民元和他的姨兄刘瑞龙(此时已加入中国共产党)。他们志同道合,是年11月在白色恐怖中加入共产主义青年团,从此走上革命道路。 1928年夏父亲转入扬州中学读高二,继续从事地下学运工作,1928年12月在扬州东关江家桥家中遭反动当局逮捕,关押在苏州监狱,当时父亲才17岁。出狱后,追求革命的信念更加坚定,1929年秋入上海艺术大学文学系。祖父用唐朝诗人钱起“江上数峰青”的名句,将父亲江世侯的名字改为江上青。 父亲在上海艺大加人中国共产党,担任党支部书记,带领党员和进步学生从事学运工作和深入工厂开展革命活动。这期间,结识了左翼作家郁达夫等,受他们影响,父亲以诗歌为武器,创作了新诗《新世界底贺仪》、《十月底旗帜》等。 1929年12月,父亲再次被捕,被关押在上海提篮桥西牢,后转苏州监狱。在狱中,先后写下了《赤裸着身体》、《冷漠的世界》、《饿是武器》、《缝衣人》、《我重新来到了这里》、《八个人了》等诗篇。这些诗闪耀着理想的光辉,充满革命性和战斗性,激励自己和狱友们的斗志,表达不屈不挠的顽强意志。 经受了两次牢狱革命洗礼,父亲的身体受到严重损害,但革命意志不减,陆续写下了《血底启示》、《饥寒交迫着灾民》等诗。1931年8月,受党组织派遣,父亲到上海暨南大学社会系学习,继续秘密从事学运工作。“九一八”事变爆发后,父亲怀着满腔义愤写下了《前进曲——东三省事件》、《旋风》等诗,充分表达了一名共产主义战士不畏艰险、勇猛战斗的大无畏革命精神。 此后,父亲先后应聘到淮南职业中学、仪征十二圩中学、扬州平民中学任教,在教学中传播革命火种。在他的影响下,很多学生走上革命道路。他致力于创办刊物,1932年创办《新世纪周刊》,1936年创办《写作与阅读》,“卢沟晓月”长篇散文诗是代表性文章,为一时名篇。1937年创办《抗敌》周刊,产生了重要影响。 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父亲即和陈素等组织“江都县文化界救亡协会流动宣传团”,一路北上,途经苏豫皖鄂4省17县市,行程3600里,向工农群众和青年学生进行抗日救亡宣传。 1938年夏,父亲担任皖东北特别支部书记(后任特委委员),赴皖东北开辟抗日民主根据地。父亲利用合法的公开身份和秘密身份相结合,以卓越的才干和组织能力团结盛子瑾(时任国民党安徽省第六行政区专员兼保安司令),开展统_战线工作;发展党员,统一地方党组织;发动群众,培训抗日骨干;组建抗日武装,创建皖东北抗日军政干校,培养大量干部;创办皖东北日报;积极与中共中央山东局联系,自觉在上级党组织领导下进行工作;促成八路军、新四军到皖东北地区同盛子瑾部合作抗日的局面,父亲作出了重要贡献。 父亲创办的《皖东北日报》,积极宣传党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政策,报道八路军、新四军英勇抗击日军保家卫国的消息,特别是印发了毛主席《论持久战》、《论新阶段》等重要著作,大大鼓舞和提高了皖东北军民抗日救国的士气。 为促进我党和盛子瑾部合作抗战,父亲派特支委员吕振球去河南将盛子瑾的亲笔信送给彭雪枫,并汇报皖东北抗日统一战线情况,随即彭雪枫派张爱萍以新四军游击支队司令部代表和八路军高级参谋身份来到皖东北,父亲促成此次重要会谈,取得圆满成功,顺利达成合作抗战协议。不幸的是,1939年8月29日,父亲在回专署途中,在泗县小湾村西口遭反动武装袭击,发生“小湾事件”,身中数弹,壮烈牺牲,时年28岁。 父亲是为了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而牺牲的。父亲的鲜血没有白流,当年的革命理想已成为美好现实。在隆重纪念中国共产党建党九十周年之际,我们纪念父亲,我们永远继承父亲留给我们珍贵的精神财富,世代学习发扬父亲求真理、求进步的高尚品格、革命精神和崇高理想,学习发扬父亲为祖国、为人民的忠贞情怀、坚定意志和满腔激情,学习发扬父亲优秀共产党人的蓬勃朝气、昂扬锐气和浩然正气。2009年新中国成立六十周年大庆,父亲被评为“100位为新中国成立作出突出贡献的英雄模范人物”,是先进革命知识分子的代表。 敬爱的父亲,我们永远热爱您,敬仰您,学习您,怀念您!您的革命精神永放光芒!P12-14 序言 县八届政协文史委继编撰出版《旌德名人》和《中国灵芝之乡——旌德》之后,今年又编辑了文史资料《旌德人文》。时间不长,成绩不小,可喜可贺。 旌德文史,储存的重大史料资源有限,联系的重要人物屈指可数。因此,编辑文史必须“拾遗补缺”,既不避“熟”(对老史料和人物进行新挖掘),还要觅“生”(发现认识近现代的史料和人物)。 一是瞄准“节点”,探寻历史和现实的“接点”,文史资料才能推陈出新。每一个年份都有大事件,昨天与今天的交接,现实与未来的呼应,可以是全局性的,也可以是区域性的,可以是共同的,也可以是独有的。 今年,是中国共产党建党90周年。就地方来说是祖籍旌德的江上青烈士诞辰100周年,又是江泽民主席视察江村10周年。本书开辟了“百年江上青”专栏,选辑了重要的纪念文章。还就一直争议不休的“江上青祖籍地问题”,推出了有分量的考证文章。结合本土历史,开辟了“红色旌德”栏目,对党组织在旌德的革命活动进行了新的挖掘。我以为,这些都是极好的革命传统教育教材。 二是关注“本土”,服务“本地”,文史资料才能彰显“资政”功能。旌德的区域文化,当属徽文化的范畴,本书征集了旌德科考、旌德商人、旌德会馆、旌德刻工等以前少有涉及的内容,丰富了旌德徽文化的内涵,同时也为旅游开发提供了新的史料。在文化传承上,征集了风俗、“非遗”方面的文章。对失传已久的唐代诗人吕从庆的《丰溪存稿》进行了细致整理,公之于书。觅“生”上,既对《旌德名人》一书介绍过的重点人物,续写了新的内容。对国内外研究广泛的女词人吕碧城,筛选了部分学者的研究文章设“吕碧城研究”专题;还将当代一些富有影响力的人物,尽可能搜集资料入选,让本土的旌德人有机会结识天南地北的优秀同胞。 文史资料的积淀,靠有心人去发现去整理:文史资料的创新,需要别具一格地去表现。感谢爱好旌德文化、文史的作者,提供了心血之作,使得旌德文史工作充满勃勃生机。 二○一一年十一月 |
随便看 |
|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