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与太阳的对话--丹阳四大教育家
分类 文学艺术-传记-传记
作者 马相伯教育奖励促进会
出版社 苏州大学出版社
下载
简介
编辑推荐

丹阳市是著名教育家、上海复旦大学创始人马相伯,著名书画家、美术教育家吕凤子,语言学泰斗吕叔湘,当代教育家匡亚明等一批教育名家的故乡,有着十分丰富的历史文化资源,丹阳市教育部门对于这一宝贵的人文资源十分重视,积极开发利用本土教育家的教育思想和文人资源。

《与太阳的对话——丹阳四大教育家》一书发掘了马相伯、吕凤子、吕叔湘、匡亚明四位丹阳籍近现代教育家的教育思想和育人价值,实现了编一本地方教育读本,为家乡学子的健康成长、教师的专业成长和学校的特色发展提供精神养料的作用。本书由马相伯教育奖励促进会编著。

内容推荐

历史是一条长河,在历史的长河中,有无数仁人志士,文人雅士,革新猛士,他们中流击水,惊涛拍岸;然而岁月似缕缕细沙,在时间的推移中,渐渐地湮没着一切,哪怕是明星,哪怕是巨星。于是有了丹阳市马相伯教育奖励促进会,于是有了与丹阳教育四大家有着渊源关系的丹阳市吕叔湘中学、丹阳市马相伯学校、丹阳市正则小学、丹阳市导墅中心小学的参与编撰,苏州大学出版社出版的《与太阳的对话——丹阳四大教育家》一书的问世。

《与太阳的对话——丹阳四大教育家》这本集子不只是一般的读物,而具有深刻的课程意义和鲜明的课程色彩,准确地说,这是丹阳的地方课程。地方课程要从地方经济、科教、社会发展出发,充分体现地方文化特色。丹阳的这门地方课程正是这样,其内容是教育家,其主题是文化。从这个角度说,丹阳在课程建设中又向前推进了一步,而且为地方课程建设作了有益的探索。本书由马相伯教育奖励促进会编著。

目录

马相伯篇

 生平介绍

 教育救国,百年呐喊

(一)求学,学然后可以生

(二)办学,教育救国

(三)救亡,百年呐喊

 经典语丝

一、兴学救国六则

二、爱国呐喊十二则

三、民主思想十则

 作品选读

一、《一日一谈》(节选)

(一)我的孩童时代与宇宙与家教

(二)儿童时代的幻想与儿童教育

(三)关于震旦与复旦种种

(四)说谎

二、第一次广播演说:国难的根本问题

三、第十二次广播演说:“一国家”“一法人”“一性命”

四、民国民照心镜(节选)

五、为日祸敬告国人书

六、宗教与文化(节选)

 精彩故事

一、与太阳对话的少年

二、学堂里的掌声

三、救济灾民

四、拒收礼品

五、我们当以高丽为镜子

六、赴美借款

七、毁家兴学办震旦

八、才归震旦

九、我们与校长共进退

十、创办复旦

十一、与你们在一起,我也年轻

十二、勇救“七君子”

十三、“寿”字的含义

十四、异国抱憾辞世

十五、先生的故居和家乡的学校

吕凤子篇

 生平介绍

 永远的凤子,永远的正则

(一)艺术的人生,人生的艺术

(二)艺术的教育,教育的艺术

(三)艺术的创作,创作的艺术

 经典语丝

一、以身立德十二则

二、以爱立美十六则

三、以美立人十则

四、以德立教十四则

 作品选读

一、人生制作即艺术制作

二、论美育(节选)

三、我们的教条(节选)

四、立意,为象(节选)

五、乱针绣谈

六、正则校歌

七、《忆江南》五首

八、艺术作品三则

 精彩故事

一、三办正则

二、情谊“正则绣”

三、三求仕女图

四、总统的感谢信

五、“我们辞职,辞职

六、拥抱新中国

七、“这是长久之计”

八、与徐悲鸿亦师亦友

九、与张大千联袂作画

十、水墨无情人有义

十一、琐忆凤先生

十二、“免费注册”

十三、“志当存高远”

十四、难忘凤师雨露恩

吕叔湘篇

 生平介绍

 求真能贱龙虫并雕

(一)求真 能贱

(二)龙虫并雕

 经典语丝

一、为吕叔湘中学题词三则

二、语言文字十七则

三、教育教学十九则

 作品选读

一、诗歌两首

(一)有感

(二)和仲苏师八十自寿,敬步原韵

二、学习·工作·经验(节选)

三、中国人学英文(节选)

四、当前语文教学中的两个迫切问题

五、丹阳方言的指代词

六、习作评改

七、书信两封

(一)致张永言

(二)致叶圣陶

 精彩故事

一、家世与早年经历

二、吕叔湘与吕叔湘中学

三、携手同行白金婚

四、《现代汉语词典》:不朽的事业

五、在“五七”干校

六、亦师亦友志同道合

七、等我查一查

八、扶植后学尽心竭力

九、一台录音机和一个新领域

十、相知何必曾相识

十一、贵在“认真”

十二、务实与求新

十三、先生轶事四则

(一)别把婴儿连洗澡水都一块泼出去

(二)教陈建民读书

(三)传染才能病除

(四)吕叔湘与“吕淑湘”

 附录:立定脚跟处世,放开眼孔读书

匡亚明篇

 生平介绍

 革命的校长与校长的革命

(一)为人:无私无畏

(二)办学:大学精神

(三)治学:孔学泰斗

 经典语丝

一、为人处世十七则

二、办学立教十四则

三、治学研究十二则

 作品选读

一、《求索集》自序

二、《孔子评传》导论(节选)

三、《中国思想家评传丛书》序言(节选)

四、赴日考察印象记

五、学然后知不足(节选)

六、《学习列宁的风格》两篇

(一)朴素谦逊

(二)关心同志

 精彩故事

一、少年壮志当凌云

二、三顾茅庐聘英才

三、这个青年人不简单

四、伯乐相骥于困厄

五、几度披肝沥胆人

六、青年学子的引路“伯乐”

七、路是这么走的

八、“陋室生辉”留佳话

九、乱云飞渡仍从容

十、赤诚“敢为天下先”

十一、给邓小平的一封信

十二、匡亚明与《中国思想家评传丛书》二三事

(一)没有困难,还有什么意思

(二)伯乐千古

(三)拖板车的大学问家

十三、一个大写的人

后记

试读章节

1840年4月的一天,一个普通的天主教教员的家庭。

卧室内传来阵阵女人的叫声。

门外,男人搓着手,走来走去,不时驻足看着房门,口里念着:“愿主保佑!”边上的小男孩拉住他的衣服问:“父亲,你说,母亲会给我生一个小弟弟吗?”男人正要回答,门开了,“恭喜呀,夫人添了一位小少爷。”一中年妇女抱着襁褓中的孩子满脸堆笑地走了出来。

虽说之前家里已有一个男孩,这个孩子的到来,还是让全家都沉浸在幸福的喜悦当中,这个孩子就是马相伯。

日子一天天过去,马相伯一天天长大。

马相伯的父母都是虔诚的天主教徒,家里的宗教气氛是相当浓厚的。家人去教会的时候,马相伯总是要跟着一起去,教会讲的东西让他觉得非常有意思。

当别的孩子在路边玩泥巴的时候,年幼的马相伯却沉迷于天主教的经典中而不能自拔。那里面的天象运行、新奇事物,总是让他惊叹不已。

村里的人总会看见马相伯追着父亲问问题,有时他也会跑到教堂问神父。往往一个问题得不到满意的答案,他是不会罢休的。看着小小年纪的他如此好问,教堂里的神父意识到这个孩子将来必有所成。

有一次中午,马相伯和哥哥弟弟一起在庭院中玩耍。

太阳下,哥哥的影子在地上拉得很长,边上的马相伯看到了哥哥在地上的影子,脑子里迅速思考着一个问题,然后他抬头看着天喃喃道:“唔,原来是这样。”接着双手叉腰,昂头向日,眯着眼,满脸自豪地大声质问:“太阳啊,太阳,人们都说你伟大,现在我认识你,知道你是太阳,可你认识我是谁吗?哈哈哈所以,我比你伟大啊!”

这一幕正好被经过庭院的父亲看见。父亲驻足并没有惊动他,心里却暗叹:“没想到,这孩子小小年纪,倒有些志向,若好好栽培,他日必成大器,有一番作为啊!”

转眼间到了上学读书的年龄,马相伯和其他孩子一样,被父亲送人了私塾,奉了茶,行了礼,就开始跟着夫子学习四书五经了。

刚开始的新鲜劲很快就过去了,每天的上学对于马相伯来说就是煎熬。因为他很快发现,夫子每天摇头晃脑吟诵的那些东西,远没有他在教堂听到的新奇事物好玩,同时学了对于现实似乎又没有多大的用处,大家这么学习就是浪费时间。

于是在夫子的课堂里,马相伯很快就因为过分活跃而出名了。每当夫子讲课,他就在位子上偷偷摸摸地做自己的“功课”,抓条毛虫研究它怎么爬行,拿片叶子观察它的纹路若有所发现,会一时高兴忘了课堂,抓起边上人的手与之分享。夫子气得直瞪眼睛:“安静,安静你到前面来。”先生狠狠地打了一下戒尺,以示惩戒。之后两天马相伯稍有收敛,不久又故态复萌,以至母亲到私塾交学费时问及马相伯的表现,先生摸着胡子直摇头叹息:“唉,此子”

母亲这才明白,对马相伯,她是疏忽了。但自己的孩子怎么样,她心里有数,马相伯相当聪颖,并不是一个愚笨的人,特别是记忆力很强,现在这种情况应该是他没有耐心,生性好动,且年纪尚小,学业上难免不是太自觉。

回来后,母亲对马相伯只字未提,只是之后,她对马相伯的教育更加严格了。他的一举一动,一言一行,只要稍有差池,母亲就会严厉地指出来,直到他规范为止。学堂里的功课每天都会检查,若遇不会,则会陪着他,直到学会为止。

看着母亲如此用心地对自己,有时很晚还要陪着自己学完因偷懒而落下的功课,懂事的马相伯再也不忍心了。自此,每天上学,他都收拾好心情很用心地学,虽然这种刻苦让他觉得痛苦,但为了母亲他也只能忍受。  渐渐地,学堂里,总能听到先生对他的赞许声。

这种情况一直持续到母亲归省的那一天。

知道母亲归省会带着他们兄弟仨一起,最高兴的莫过于马相伯了。他想终于可以有好一段时间不用再学那些伤脑筋的“之乎者也”了。归省前一天,他在学堂里特别兴奋,逢人便说:“我要去外婆家了。”说完不自觉地笑得嘴都合不拢了。

可是这种快乐并没有持续太久,下船到了外婆家就结束了。

一到外婆家,放下行礼包裹,母亲便召唤正要出门玩耍的马相伯回来:“相伯,虽然现在到外婆家来,但是母亲希望你明白,学业切不可放下,这是你每天需背的功课,完成之后才能去玩,明白吗?”“是,母亲。”马相伯暗自叹息,虽不情愿,却也无以反驳,只能撅着嘴巴,领命回屋读书去了。P38-40

序言

读丹阳四大教育家,想起了两句话。

一句是:教育是对未来的定义。我的理解是,教育是面向未来的,教育是为了未来的,教育是可以创造未来的,有什么样的教育,就有什么样的未来。丹阳有今天的繁荣,丹阳有更加灿烂的未来,靠的是教育,靠的是教育提供的智力支持和人才保障。

另一句是:历史是明天的心跳。我们不能忘记历史,但一切历史都是现代史,从历史的脉搏中我们触摸到了明天的心跳。丹阳今天强有力的脉动,来自她昨天辉煌的历史;丹阳的学生,都应是回望历史,又前瞻未来的优秀者。

就在历史与未来的交汇处,我们看到丹阳四位伟大的教育家:马相伯、吕凤子、吕叔湘、匡亚明。他们从历史的深处向我们走来,带着厚重的历史感、纵深感,深情地望着我们,又挽起我们的手臂,带领我们向未来走去。于是,我们耳畔响起这样的话语:“我学法语,是为中国人用的”,“与你们在一起,我也年轻”——那是马相伯,是这位兴学救国的爱国老人的铮铮话语,他创造了震旦和复旦文化、复旦精神;“人生制作即艺术制作”,“风雨同舟见丹心”,少年应当“志存高远”——这是永远的凤子,他创造了永远的正则,创造了永远的美;“立定脚跟处世,放开眼孔读书”,“老师不训l练学生自己找问题,学生没有发现问题的习惯,也就是眼睛不亮。眼睛不亮,不能发现问题,还怎么做学问?”——这是求真能贱、龙虫并雕的吕叔湘对我们的谆谆教诲;少年壮志当凌云,老骥伏枥志千里,在任何情况下都能乱云飞渡仍从容——这是“一个大写的人”匡亚明留下的教育家的形象。他们至今都活在我们中间,他们也将永远活在未来。

丹阳,是太阳照耀的地方,是星光灿烂的光明之地,是兴旺发达的城市。丹阳的光明、灿烂、辉煌、兴旺,是智慧的丹阳人创造的。这智慧的丹阳人中,马相伯、吕凤子、吕叔湘、匡亚明是杰出的智者。他们给丹阳留下了最宝贵的文化遗产和精神财富。整理他们的业绩,总结他们的理论,开发他们的思想宝库,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责任。现在丹阳人,丹阳的教育人自觉地担当了这份责任。在丹阳市委常委、丹阳市经济开发区管委会主任李刚的积极倡议并组织下,丹阳成立了以马相伯名字命名的教育奖励促进会。促进会的成立得到丹阳市委、市政府的重视,丹阳市教育局具体实施,并得到了企业家的关心和支持。这件事是可以载入史册的。促进会成立后,短短的时间就做了不少工作,编写这本集子是诸多工作中的一项。

这本集子不只是一般的读物,而具有深刻的课程意义和鲜明的课程色彩,准确地说,这是丹阳的地方课程。地方课程要从地方经济、科教、社会发展出发,充分体现地方文化特色。丹阳的这门地方课程正是这样,其内容是教育家,其主题是文化。从这个角度说,丹阳在课程建设中又向前推进了一步,而且为地方课程建设作了有益的探索。

值得关注和引起思考的是这本集子的名字。“与太阳的对话”,源自马相伯少年时说的一句话。19世纪40年代。一天中午,马相伯和哥哥弟弟在庭院中玩。太阳下哥哥的影子在地上拉得很长。马相伯看了,迅速思考了一个问题,然后抬头望天,双手叉腰,昂头向日,眯着眼,满脸自豪地质问:“太阳啊,太阳,人们都说你伟大,可现在我认识你,知道你是太阳,可你认识我是谁吗?哈哈……所以,我比你伟大!”小小少年,就有如此的豪言,表达了马相伯的雄心壮志和远大抱负。他不是看不起太阳,而是从太阳那里获得了伟大的启示,培育了伟大的胸怀。其实,吕凤子、吕叔湘、匡亚明都有这样远大的志向,我们都应向他们学习。所有的丹阳中小学生都应当在丹阳这块大地上,做敢于和太阳对话的英雄少年。

马相伯等四大教育家也为教师们树立了榜样。丹阳的教师应当有更高的追求,应当有更好的发展。丹阳的教师应当有教育家的情怀,应当有教育家的精神,应当有教育家的气质,应当有教育家的智慧和能力。事实正是这样,这么多年来,丹阳涌现了许多优秀教师,成长起不少名师。他们以自己的行动,追赶着太阳,在与太阳的对话中,生长起为家乡、为民族、为未来作出贡献的理想和志气。只有教师敢于和太阳对话,才会有更多的少年、儿童与太阳对话。所以,这本集子不仅学生要读,教师也应好好阅读,同时,教师还要指导学生好好阅读。这样师生的互动,才会建构起优秀的丹阳地方课程,进而建构和发展丹阳的理想教育。

我是一个普通教育工作者,能参与丹阳市马相伯教育奖励促进会,参与丹阳教育的改革与发展,始终看作是最好的学习机会,同时也感到很自豪。马相伯、吕凤子、吕叔湘、匡亚明是我们共同的榜样。我将把这本集子置于案头,不断学习,从中不断汲取营养,也争取做一个与太阳对话的人,为了教育,为了祖国的未来,和大家一起去解读教育,去定义教育,让历史成为明天的心跳,让我们的心永远为着振兴中华而激情、强烈地跳动。

后记

《与太阳的对话——丹阳四大教育家》终于定稿,即将付印成书了。回望来路,我们心潮澎湃,感慨万千。

本书由丹阳市教育局、丹阳市开发区管委会倡议,马相伯教育奖励促进会牵头,马相伯学校、正则小学、吕叔湘中学和导墅中心小学为主体编写。编写的初衷是发掘马相伯、吕凤子、吕叔湘和匡亚明四位丹阳籍近现代教育家的育人价值,编一本地方教育读本,为家乡学子的健康成长、教师的专业成长和学校的特色发展提供一种高峰体验、专业视角和精神洗礼。至于是否能够达到初定的目标,必须请广大读者来评判了。作为编写者,我们诚惶诚恐,如履薄冰,只能说是尽力而为了。

本书由董洪宝、张东明负责全书的策划和统稿,具体编写分工如下:徐林鹏负责马相伯篇,吴志斌负责吕凤子篇,郭志宏负责吕叔湘篇,孙志杰负责匡亚明篇。笪红梅负责整个编书活动的组织、协调与统筹。牵头领导是丹阳市教育局副局长陈留庚。

接到编写任务后,我们认真领会编写意图,明确编写目标,尊重历史、突出个性;梳理精选,突出教育思想;适当改写,突出可读性与教育性,通过人物生平介绍、经典语丝、作品选读和精彩故事四个部分来组织文稿。我们通过图书馆和网络等方式查阅了大量的文献资料,通过联系有关研究机构、走访大师后人以及曾经采访过大师的记者、考察大师工作过的学校等方式收集和验证相关材料,力图保证成书的真实可靠,能够经得起历史的检验。在编写的过程中,我们编写组的同志深深地被大师们的人格力量和精神魅力所折服,切实感受到自身所经历的精神洗礼。与其说我们在编写四大教育家,不如说是四大教育家在召唤我们,在教导我们,在引领我们。可以说,编书过程,对于我们,就是一种成功的分享、一种理性的历险、一种人性的提升。对此,我们心存感激。

编书活动得到了相关学校领导的大力支持,也激发起大师情结和本土意识,他们进一步深入研究四大教育家的教育思想,发掘其成功人生的教育价值,探讨学校特色发展的新思路,同样让我们心存感激。在此,我们感谢马相伯学校校长方利东、正则小学校长赵辛辰、吕叔湘中学校长邹立忠、导墅中心小学校长华建波,感谢他们的大力支持与亲历亲为;感谢马相伯学校的陈虹、尹卫东,正则小学的欧阳忠、窦玉堂、徐成方、汤英峰、陈云龙,吕叔湘中学的王金斌、何传先,导墅中心小学的张晓芳、袁花、姚澄,感谢这些同志的热情参与和辛勤工作;感谢在本书校对工作中付出劳动的钱建军、眭兆生、朱建明、陈方敏老师;更多老师的劳动,是一种默默的奉献,他们身上所体现出来的团队力量让我们深深的感动,在这里我们不能一一列出他们的姓名,只能致以崇高的敬礼,以冀取得他们的谅解与理解。

本书的编著,是马相伯教育奖励促进会的一件大事,标志着该会从单纯的基金奖励向着理念与精神引领的华丽转身。编书活动得到了马相伯教育奖励促进会会长、国家督学、原江苏省教科所所长成尚荣先生的亲切关心与大力支持,他为本书起了一个寓意深远的书名,并欣然作序。马相伯教育奖励促进会副会长兼秘书长李霖、副会长石文辉、戎年中给予了鼎力支持,对此,我们心存感激。

本书的编著,彰显了丹阳地方文化的魅力,切合了丹阳“教育强市”的发展战略。镇江市委常委、丹阳市委书记李茂川同志对本书的编写寄予了殷切的希望和充分的肯定,并欣然作序。对此,我们心存感激。丹阳市委常委、市开发区管委会主任李刚同志,丹阳市教育局党委书记、局长韦立忠同志对本书编写始终关心,并给予大量的人力与物力的支持,对此,我们特别感谢。

在本书的编写过程中,我们得到了更为广泛的智力支撑和精神鼓励,在此,我们特别感谢复旦大学李天纲教授不厌其烦的悉心指导,复旦大学校友会北京分会会长徐耀中先生、马相伯先生后人马天诺先生的关心和指导;特别感谢吕凤子的后人吕存、吕奇先生热心的支持与建议;特别感谢吕叔湘家人以及丹阳市图书馆的热情支持;特别感谢原国家督学、原江苏省教委基础教育处处长袁云亭先生出于对家乡的热爱而为本书收集资料四处奔波所付出的大量劳动;特别感谢丹阳文化局副局长符泽先生分享他当年采访匡亚明先生的快乐与成果。

在本书的编写过程中,我们参阅了大量的文献资料,出于对著作权法的遵守,以及对作者劳动的尊重,我们尽量标明了引用文献的出处与文献的原作者,对他们的劳动惠及本书,我们心存感激,特别感谢。由于历史久远或者工作疏漏而没有准确标注的引用文章作者,希望他们能及时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诚心致谢,在此,我们表示同样由衷的感谢。

本书的编辑出版,得到了苏州大学出版社张建初社长、耿曙生总编辑的大力支持,特别感谢为本书付出具体劳动的何桂林编审、申小进编辑,他们热情坦荡的处世风格、认真细致的工作作风让我们深深感动,对此,我们心存感激,深表谢意。

阅读,是一种对话。我们深知,书籍的影响力并不在于编纂的努力,而在于读者与文本的对话与交流。我们希望,能和广大的读者一起,在阅读中,直面大师,感受大师的情怀,理解大师之所以为大师的深层道理,真正感受本书题目所寓意的“与太阳的对话”的精神境界。同时,因为时间仓促,人力有限,更由于编者水平有限,错误与疏漏在所难免,真诚地希望得到广大读者的批评与指正,并在今后的工作中有所长进。

编者

2011年8月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6 4:2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