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中华美德读本(2)
分类 人文社科-政治军事-中国政治
作者 蒙木//苍松
出版社 新世界出版社
下载
简介
编辑推荐

《中华美德读本(2)》由蒙木、苍松编著,是一本让人兴趣盎然的枕边书,也是可以读一辈子的大书。有了它,家长就不怕孩子追着要听故事了;有了它,孩子也不怕家长不给自己讲故事了。本书针对转型期中国人,特别是青少年的理想信仰缺失和日常道德饥渴状态,它用日常话语叙述了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和人文精神,提供了相关领域的经典行为范式,益智、益德、益言、益行。

内容推荐

《中华美德读本(2)》由蒙木、苍松编著。作为中国人,流着中国人的血,守着中国人之为中国人的根基。五千年的悠久历史和文化是我们最大的骄傲,也构成了中华民族的“形”和“魂”。在时间的长河中。那些关于高尚品格和英雄人物的故事。仿佛沉落在水底、熠熠闪光的珍珠。

我们所需做的。只是将这些珍珠一颗颗捡拾起来。轻轻擦拭,让它们散发出本身自有的光彩,自然而然地吸引人们的目光。从伏羲、女娲、黄帝的传说到岳飞、文天祥、张自忠的英雄故事,从《诗经》、屈原、李白的诗歌到鲁迅、巴金这些文豪的传世名篇,每一篇故事都能让你得到内心的感动和美德的熏陶。

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对于孩子们来说更是如此。他们会在故事中自己寻求向善的意义。建立自己的道德标准,形成自己健全的人格。成就自己完满的人生。从这个意义上说。《中华美德读本》就是孩子们很好的人生指南书。

家长可以和孩子一起来读《中华美德读本(2)》,感受中华传统美德的魅力,在这个喧嚣的时代中。享受安静的读书时光,品味一种内在的宁静力量。

目录

第一目 自尊自律

 采薇,采薇!

 霸主齐桓公之死

 嗟来之食,虽死不受

 子思拒绝收礼

 讳疾忌医

 从谏如流一鸣惊人

 孟母教子

 五十步笑百步

 约法三章

 司马迁“白璧无瑕”

 天知、地知,你知、我知

 一钱太守

 挥泪斩马谡诸葛亮自贬三级

 周处除三害

 吴隐之:饮泉明志

 罪己诏

 蝜蝂传

 义山十戒

 黥面大将军

 河豚妄肆

 林积计还珍珠

 发怒的蛤蟆,你威风吗?

 不要随便摘路边的果子

 借钱还钱

 好模样坏模样

 一串铜钱

 千古文章

 相鼠

 原毁

 家训

 廉耻

 致沅弟书

第二目 坚毅勇敢

 夸父逐日

 刑天舞干戚

 后羿射日

 精卫填海

 愚公移山

 伍子胥灭楚

 卧薪尝胆

 毛遂自荐

 看谁更勇敢?

 荆轲刺秦王

 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

 忍胯下之辱,成千秋功业

 慕义死节,海岛传声

 司马迁著《史记》

 不人虎穴,焉得虎子

 硬脖子:不让法律成空文

 关云长刮骨疗毒

 皇甫谧忍痛著医书

 乘风破浪

 字字看来皆是血十年辛苦不寻常

 郑和七下西洋

 我自横刀向天笑

 监狱与研究室的人生二重奏

 千古文章

 鱼与熊掌,不可得兼

 养心语录

 这样的战士

 没有勇气不行

 给盲童朋友

第三目 谦恭守礼

 文王渭水遇子牙

 周公一饭三吐哺

 范武子崇礼弭盗

 孔子师项橐

 季札让国

 魏文侯敬马贩

 一碗羊肉汤和一壶稀饭

 千金买骨

 信陵君谦恭下士

 孔融让梨

 三顾茅庐

 唐太宗纳谏

 叶桂薛雪摘匾额

 林白水崇礼感容庚

 蔡元培尊学生为“先生”

 千古文章

 老子(节选)

 礼记·礼运篇

 诫兄子严、敦书

第四目 友爱乐群

 管鲍之交

 高山流水,千古知音

 “足下”的来历

 楚庄王绝缨宥臣

 子发认错

 马陵道

 负荆请罪和刎颈之交

 鸡鸣狗盗之徒

 左伯桃舍身为友情

 曹操火烧告密信

 关云长封金挂印

 苟巨伯冒死护病友

 朱冲还牛

 千匹绢

 柳宗元以柳易播

 范氏义庄

 诃额仑折箭教子

 谋共和,章邹狱中共患难

 李大钊救陈独秀

 三邻舍

 “好事做了一火车”

 千古文章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人生以择友为第一事

 与人为善

 说朋道友

第五目 爱国奉公

 鲧禹治水

 弦高犒师

 晏子使楚

 封豕长蛇

 屈原怒沉汨罗江

 苏武牧羊十九年

 陶母封坛退鲜

 “安得广厦千万问”

 精忠报国

 留取丹心照汗青

 父子焚家救乡亲

 两袖清风,社稷为重

 戚家军和鸳鸯阵

 最后一战

 虎门销烟

 救治国民的心灵

 侨魂陈嘉庚

 张自忠将军以死报国

 闻一多拍案而起

 从“娃娃博士”到“两弹元勋”

 千古文章

 岳阳楼记

 呵旁观者文(节选)

 遗嘱

第六目 热爱自然,敬畏生命

 盘古开天辟地与女娲造人

 网开一面与商汤革命

 墨子破云梯

 里革禁渔

 牛山之木

 庄周化蝶与濠梁观鱼

 鲁侯养鸟

 海鸥

 简子放生

 谁为谁生?

 放下屠刀立地成佛

 仁厚将军曹彬

 梅妻鹤子

 千年井不反唾

 永禁虎丘染坊碑

 灌园叟晚逢仙女

 追寻天鹅的姑娘

 喜马拉雅山的黑雪

 熊猫爸爸

 可可西里

 千古文章

 首戒杀生

 山水田园诗五首

 爱莲说

 识仁篇

 白鹅

 新诗三首

试读章节

采薇,采薇!

古往今来,中国古代有很多著名的隐士,伯夷、叔齐是其中最著名的。孔子、司马迁、韩愈等人都高度赞赏他们的仁德和高洁。饿死不食周粟,折射的是一个人永不屈服的生命尊严。

商朝末年,孤竹国的国君有两个儿子,哥哥叫伯夷,弟弟叫叔齐。国君很钟爱叔齐,想把王位让给他,伯夷知道父亲的心意,主动离开了孤竹国。叔齐知道这件事,他认为自己的才能和德行没有哥哥好,就想让哥哥做王,自己躲了起来。国君死后,孤竹人只好让他们的另一个兄弟做了王。

叔齐找到伯夷,告诉哥哥:“听说西岐的周文王尊老敬老、礼贤下士,咱们到那里去吧。”通往西岐的路很远。也很艰难。等他们千辛万苦地赶到西岐的时候,周文王刚刚死了,他的儿子周武王姬发掌权。周武王用车子拉着父亲的牌位,打着父亲的旗号,要讨伐纣王。伯夷、叔齐听说这件事后,便迎上周武王,拉住他的马缰绳,劝道:“父亲死了不下葬,却大动干戈,去攻打别人,这能说是孝吗?作为臣子,要攻伐自己的君主,这能说是仁吗?”武王的将士听了这些话,非常生气,拔出剑,要杀他们。姜太公制止了冲动的将士,然后对周武王说:“这是很讲道德的义人啊。”

最后,武王伐纣取得胜利,周武王被尊奉为天子。但伯夷、叔齐一直认为周武王不仁不孝,做这种人的臣民是可耻的。他们不愿意吃周朝的粮食,就互相搀扶着到首阳山隐居下来,靠采一种叫做薇的野菜充饥。

一天,他们正在山上采薇,遇到一个打柴的妇女,那女人很奇怪有人竟靠吃这种野菜为生,就询问他们为什么会这样,他们讲了他们的故事和立场,那女人就说:“人家说,‘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这薇草,也是长在周王的山上,是周朝的野草啊!”伯夷、叔齐格登一激灵,此后他们连薇都不吃了。

饥饿中,他们一起唱着歌来鼓舞自己:“登彼西山兮,采其薇矣。以暴易暴兮,不知其非矣。神农、虞夏忽焉没兮,我安适归矣?于嗟徂兮,命之衰矣!”歌唱完了,他们也饿死在首阳山上。

霸主齐桓公之死

对于个人修养来说,应该多结交能给你带来帮助的益友、畏友,而不是那些只知道夸奖你的人。好的朋友,可以帮助你,监督你保持自尊,学会自律。治国也是这样,理应“亲贤臣远小人”。易牙、开方、竖刁三个小人都是没有自尊的人,任用他们,国家大乱是迟早的事。胡适说:“一个真正的开明进步的国家,不是一群奴才造成的,而是由有独立个性,有自由思考的人造成的。”

齐桓公在管仲、鲍叔牙的帮助下,顺应民心,励精图治,富国强兵,最后齐国“九合诸侯,一匡天下”,成为春秋的首富之国,齐桓公也成为春秋时期的第一位霸主。

辅佐齐桓公40年,呕心沥血的管仲老了。临终前,桓公来到管仲病榻前询问他,将来谁能够接替管仲的相位。管仲觉得桓公晚年有些骄傲,渐渐远离贤才而喜欢小人的阿谀,于是就没有直接说出自己的观点,而是准备先试探一下齐桓公的真正意图。就说:“知臣莫如君。您怎么看呢?”

齐桓公问:“你看易牙这个人怎么样?”他很宠幸易牙。易牙本来是齐桓公一个普通的臣子,他心狠手辣,野心很大。他知道,要爬上高位,国君的信任是不可缺少的,便想尽办法接近桓公。他有一手好的烹调技术,先是做了许多美味的菜肴,送给齐桓公的妃子卫姬吃,向卫姬讨好,求得接近桓公的机会。后来他竟杀了自己刚刚3岁的儿子,只是为了让桓公尝尝人肉的新鲜滋味。

管仲说:“杀掉自己的儿子来迎合别人,违背了人之常情。这样子的人怎么能靠得住呢?”

齐桓公又问:“你看开方这个人如何?”开方本来是卫国的公子,现在投奔齐桓公,为了侍奉桓公,连父亲去世都不回国奔丧,桓公对他信任有加。

管仲说:“开方舍弃了做千乘之国太子的机会,屈奉国君15年。千乘之国的封地,本来是大多数人所梦寐以求的,而他放弃了,来俯就国君,他心中所求的必定不止这干乘之国的封地。况且他破坏人伦,不讲父子情义,这样的人怎能真心忠于国君呢?”

齐桓公又问:“你说易牙、开方都不行,那么竖刁怎样?他宁愿把自己阉割了来侍奉寡人,这样的人还会对我不忠吗?”

管仲说摇摇头,说:“这种不爱惜自己的人,怎么可能爱人呢?不能爱人,又怎么能爱君?请主公务必疏远这三个人。”

齐桓公问:“这三个人在我身边已经很久了。为什么从前没听你说过呢?”管仲说:“河岸的大堤挡着,洪水就不会失控。我管理政事的时候好比大堤,总能控制着他们,不让他们为非作歹。现在大堤要垮了,水就要泛滥起来,您一定要当心啊!”

齐桓公最宠幸的三个人都被管仲否定了。于是,他以为管仲一定是想要提拔他的知交鲍叔牙,就说:“那你看鲍叔牙总可以吧?”不料管仲回答说:“鲍叔牙,是正人君子,即使你给他千乘之国,如果不合君子之道,他也不要。但是,他也不可以为相。因为他为人好善,太正直,太是非分明,容不得恶。人至察则无友,水至清则无鱼。这是很难立足的。”

最后管仲见齐桓公面露难色,便推荐了为人忠厚、不耻下问、居家不忘公事的隰朋。

易牙听说了齐桓公与管仲的这段对话,气急败坏地去挑拨鲍叔牙,说管仲阻止齐桓公任命鲍叔牙。谁知鲍叔牙不仅没有生气,还大笑起来,他警告易牙说:“管仲推荐隰朋,说明他一心为社稷宗庙考虑,不存私心偏爱友人。如果让我当政,哪里还会有你们的容身之处?”易牙讨了个没趣,灰溜溜地走了。

可惜这隰朋在管仲病逝后不久也去世了,齐桓公还是重用了易牙、开方、竖刁三个小人。这三个人在齐桓公的儿子中拉帮结派,争权夺利。两年后,齐桓公病重。易牙、竖刁见齐桓公已不久于人世,就开始堵塞宫门,假传君命,不许任何人进去。有宫女乘人不备,越墙人宫,探望齐桓公;桓公正饿得发慌,想要吃的东西。宫女便把易牙、竖刁作乱,堵塞宫门,无法供应饮食的情况告诉了齐桓公。桓公仰天长叹,懊悔地说:“如死者有知,我有什么面目去见仲父?”说罢,用衣袖遮住脸,活活饿死了。桓公死后,宫中大乱,齐桓公的几个儿子为争夺王位各自勾结其党羽,互相残杀,致使齐桓公的尸体停放在床上67天无人收殓,尸体腐烂生蛆,惨不忍睹。

一代霸王死得令人扼腕。

P5-8

书评(媒体评论)

一年之计,莫如树谷;十年之计,莫如树木;终身之计,莫如树人。

——管仲

道德是做人的根本。根本一坏,纵然使你有一些学问和本领,也无甚用处。否则,没有道德的人,学问和本领愈大,就能为非作恶愈大。所以……要我们大家“建筑人格长城”。建筑人格长城的基础,就是道德。

——人民教育家 陶行知

《中华美德读本》是近几年来我所读的少数好书之一。针对转型期中国人,特别是青少年的理想信仰缺失和日常道德饥渴状态,它用日常话语叙述了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和人文精神,提供了相关领域的经典行为范式,益智、益德、益言、益行。

——北京大学社会学系教授 夏学銮

从夸父逐日、大禹治水的神话传说,到岳飞、张自忠等的英雄故事,以及《论语》《唐诗三百首》《古文观止》这些恒久流传的文字,我希望能够将这些民族集体记忆的珍珠串起来,荟萃我们关于美德的最重要的材料,成为中国文化的读本。

——《中华美德读本》主编 蒙木

《中华美德读本》是一本让人兴趣盎然的枕边书,也是可以读一辈子的大书。有了它,家长就不怕孩子追着要听故事了;有了它,孩子也不怕家长不给自己讲故事了。

——北京师范大学附属中学教师 向晖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9 6:41: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