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城》这本不厚的诗集,显示了诗人胡亚才经过相当时间的写作实践和创新探索,取得的不俗成果。诗作不能说篇篇都是精品,然而许多诗作都给人惊喜,或给人一些思考,这是值得肯定的尝试,走向自己的艺术世界,也走向读者的阅读快感。
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书名 | 我的城 |
分类 | 文学艺术-文学-中国文学 |
作者 | 胡亚才 |
出版社 | 河南文艺出版社 |
下载 | ![]() |
简介 | 编辑推荐 《我的城》这本不厚的诗集,显示了诗人胡亚才经过相当时间的写作实践和创新探索,取得的不俗成果。诗作不能说篇篇都是精品,然而许多诗作都给人惊喜,或给人一些思考,这是值得肯定的尝试,走向自己的艺术世界,也走向读者的阅读快感。 内容推荐 《我的城》的作者是胡亚才。 《我的城》一方面是作为诗人应有的领悟:在日益物化的当下,人作为个体生命的宿命的悲剧性的存在现实;另一方面,人的肉体固然受现实时空的禁锢和限制,精神却可超越时间和空间。就城市而言,作为物质和精神,历史和现实最具影响力最有条件的承载体,有足够的通过对生命的诠释而进入形而上的思考和顿悟之中,有足够的通过从历史到现实到超现实之间产生感悟而唯美的蜕变,为人们打开一扇有别于乡村诗话山水行吟的独特的心灵窗户,让人除了能够从容、自由、轻松、恬静,而且,还能够让人不经意地时隐时现地触摸到生命的真实。 目录 烟花三月下扬州 提起苏州,就会想起那个女孩 在南京 最忆是杭州 奢侈的幸福 瓷声如花 顺着柔情的温润 一生都保持着幸福的状态 不解之缘 风水深处 要去,干脆就去秦皇岛 天子渡河的地方 1905年的铁路 朝着老家的方向 牡丹,或者洛阳 何时开封 殷墟之上 报酬 点燃一炷香 幸福地擦伤 触摸与穿透 要么,要么 花香再次袭来 怀想的时候到了 哈尔滨,一座从来没有城墙的城市 君子兰是长春的市花 惊悸 面朝大海张望 找回五光十色的心情 不与水敌 心事的结果 向海 印象重庆 唯一的主题 走向雪域深处 阅读万般风情 金花 在那遥远的地方 沿着规则的台阶 示形 嘉峪关上的那块砖 命运深处 阅读银川 咸阳,山水俱阳 梦在复活 到草原放歌 灵魂的指纹 佛山有佛 有种花朵开出会笑的颜色 一直都在想着桂林 当爱把水饮进 去南海踏浪 1589年海口建海瑞墓园 龙飞之地 钢琴已经响起 容量 淹透漫长的时间 以自己的方式流着 泉边笛声 青岛,十一月二十日 从曲阜出发 站在红石山上 从窗外活到曙光里 在北京(组诗) 一群柿子 牛街 你总是在我眼前晃来晃去 今夜有月 想着 信阳,流动与燃烧(组诗) 一脉水 连绵的激情 关于市花 喜悦与忧伤 屋外能静寂多久 曾经广州(组诗) 正是春天 心愿 中秋之夜 转换姿势 上海片断(组诗) 新闸路176号 途中 过程 一些事物总在身体之外生长 深蓝的记忆(组诗) 深蓝的记忆 在我与你之间 我只有看着自己从对面跑来 等待 漫长而不结束的出发(组诗) 大码头 一座草庐的出现 最有力的部分 守候 巢 一只,两只,或者更多 后记 试读章节 深蓝的记忆(组诗) 深蓝的记忆 大海的籽粒汲取大海的秉性 在太阳和月亮的通道上 汹涌而成 一座肌理明晰风华正茂的城市 朝气从东方来 自信从西方来 炽热从南方来 庄重从北方来 告诉我,你是哪年去的深圳 他是哪年去的深圳 那树林中任意的一棵树 都将被染成 深蓝的记忆 在我与你之间 许多年后 如果你站在现代情怀的正面 还能记住我曾经短暂居住于深圳 就不可能记不住 那块天蓝色电子表,赫然于 我结实的手腕 深圳的时间很快 不像我们很多人的日子 内心拧紧的发条 让闹钟置放在每一个睡眠 你不知不觉发现 在黄昏里消瘦的 除了山川、河流、树林、田野 还有我,和天空 在心中日益丰满妖娆的 色彩、线条、材料、品牌 和这像阳光般不可或缺的物质 在我与你之间是深圳 请你回答我 谁能把大海恢复到一根针的寂静 我只有看着自己从对面跑来 当相见时的拥抱 不能再向前延伸,自然 阳光明媚已不代表空气清新 时间定格在1996年10月3日 午后,内心里刮来阵阵乌云 到处都是高大建筑 楼那边依旧是楼是高高的楼 目光已无处安置 前窗有盆小花,后窗是风 我在写着长信 被风吹乱的心境有些凉 更多的灰尘被回忆惊起,并且 正在悄悄集结 我没有办法 深圳的确没有记忆 穿过纸上的走廊,心 流浪在河南固始的史河两岸 五谷丰登的景象 可是,我无法回到原来的地方 我只有看着自己从对面跑来 目不斜视经过我自己 …… 序言 把诗歌请进我们的灵魂 ——胡亚才诗集《我的城》序 乔叶来电话,让人高兴。乔叶是个很有才华的女作家,认识多年了,主动来电话,还是头一次。乔叶是无事不扰民,她向我推荐河南诗人胡亚才,说胡亚才准备出一本新诗集,想请我写个序言,“他的诗写得很好啊!”尽管如此,我还是做了一点儿保留,我说,把稿子发到我的邮箱,看看有无可说的话。读了发到我邮箱的诗稿后,我立刻给乔叶答复,不错,我尽力写点儿想法吧! 这两年,我从《诗刊》主编的位子上退下来,但仍然读到不少的好诗。像胡亚才这样的诗集,有时间集中精力阅读欣赏,在当主编时几乎不可以。大量的各种来稿和各种事务,让我处于一种忙于比较、选择、调整、取舍、决策的状态中,这使我对诗坛保有一种整体的观察和把握,同时对许多诗人缺乏系统的认识和深入解读。近两年,有时间集中读一些诗人朋友的集子.因为写序或评论,也就沉下心来当一个专心做功课的读者。我应允写序,不仅作者首先是够水平的诗人,还需让我“有话可说”,就是说诗集能够在某一个方面,为我提供言说的欲望:有话可说,言之有诗。 胡亚才是一位长期在中原工作和生活的诗人,笔名亚才。当过高中教师,做过团委书记,在基层乡镇当了多年的党政领导,后在县、市各种不同的领导岗位上工作。更让我感兴趣的是,他从1981年开始发表作品,2009年加入中国作家协会。著有小说集《真实的夜晚》,散文集《春天的角度》、《另一种存在》,诗集《一切如我们的虚拟》。迄今发表文学作品170余万字。作品曾在全国获奖,《乡人轶事》入选2006年中国散文排行榜,《情韵大别山》、《关于祖母的话题》分别进入2005年、2007年中国散文排行榜提名。一方面是很现实的“人世”的公务员,一方面是很“浪漫”的作家诗人,我更注意的是,在写作的道路上他历经三十年跋涉的锲而不舍。特别值得一提的是,中原文学的传统,让我们感受到的往往是深沉与厚重,像中原大地;然而读到胡亚才的诗,却感到一种柔情如流水般徐徐地流过,这种与阅读预期非常强烈的反差,向我传达了一个信息,这本诗集会给我带来许多惊喜。 这是一本通常我们所说的山水行吟诗,行吟山水是中国诗人最悠久的传统,也为中国诗歌提供了难以计数的名篇佳作。在传统的山水诗欣赏中,我们习惯于触景生情、情景交融、寓情于景这样一些审美表达。胡亚才的行吟诗让我感兴趣,是因为胡亚才的行吟诗,行走之间,竟然走出了旧的窠臼,用新的眼光与新的表达,展示了属于胡亚才的山川城郭,这是一个打上了胡亚才印迹的新世界。在《烟花三月下扬州》这首诗中,诗人写道:“抚摸古运河/阅读那些平静匀称的遥远或流动/阅读那些由远及近/由表及里的明媚而湿润的感觉。”这里,为我们提供了一个赏析这本诗集的导航:从“抚摸”进入胡亚才的世界,在他的世界里,山川、城郭、花树与景观,都是诗人“阅读”的对象,在阅读中会有“由远及近”的历史纵深,也会有“由表及里”的哲思与理趣,然而历史与哲理只是诗境后面的文化资源,诗人展示在读者面前的始终是“明媚而湿润的感觉”。亲历——用诗人的眼光解读——调动历史感与哲思——还原为明媚而不晦暗、湿润而不干涩的诗情。这里有三个重要而递进的阶段,第一,抚摸般地亲历。亲历是所有感觉的人口,亲历是创造新的诗境的基础。当下的诗歌写作,无处不在的模仿和雷同,一次又一次证明,许多诗歌是由阅读他人的作品激发出来的,阅读是许多诗人创作的资源,然而止于阅读也就止于创新。亲历是许多写作者知道而又常常忽略的重要起点。第二,调动自己的知识积累和哲学、美学修养,重新审视和解读自己观察到的外部世界,这是作品的厚度与深度的前提。第三,还原为明媚而湿润的诗感和诗境。这是取得成功的最重要一步,许多作者不缺乏对历史的联想和哲思,然而却忘记了将其再决还原为最鲜活的诗情画意。这本诗集里的诗之所以另具风采,有独特风韵和鲜活意象,就在于作者成功地将文化修养、生活积累在与眼前的风景对撞,完成诗意再创造后的独特呈现! 人们常常以为青山绿水会让诗人写出好诗来。其实,事情往往有另一面,正因为山川美妙,才给诗人提出了更高的难度,用文字创造出来的世界,要比人们眼睛看到的更美。在古代也许由于技术条件的限制,诗人所写的山水是大多数平民无法前往看见的,因此,诗句中的水光山色满足了他们对美丽山水的渴望。在今天,诗人所写的山水也许是读者亲眼目睹过的,也许是通过精妙的电影电视或图片熟悉的,在这种情形下,妙笔生花一定是给读者“陌生的熟悉世界”。这就是今天山水诗的用武之地——在所有的镜头照不到的地方再现和创造美!胡亚才的山川城郭,就是由胡亚才“心生之象”再造的另一个世界:“进行时。道路收拢翅膀,在低处飞翔/许多事情便柳暗花明/许多历史劫后余生/一群群海潮在北仑港的空中散步/一阵阵长大的风就蹲守在老街眺望/一册册书稿居高临下打量眼前的生活/宁波,安放着天一阁/像安放着一种思想/如同大地上安放着河流/风生水起,流淌着多么奢侈的幸福。”这是《奢侈的幸福》中的诗句,诗人写宁波,宁波在现代化的进程中,已经变成和上海、深圳等城市几乎相同的水泥森林,然而诗人用另一种目光阅读这座城市,在诗人充满柔情的目光下,道路“收拢翅膀”,“长大的风”蹲守老街,不是我们仰视天一阁的书楼,而是书稿们打量我们的生活……一切重新组合,重新命名,正因为这样,思想可以安放,幸福可以在河里流淌,这种比现实更亲切的世界,就是诗人创造出来的美,胡亚才的行吟诗是带着读者去创造! 当下一些现代诗习作者往往为了现代性而抛弃诗歌抒情的传统,这种不成功的尝试,最大的危害就是用冷漠的诗行将读者驱走。诗歌可以有各种方式,但让诗歌走进读者最有效的方式就是“以情动人”,情感是诗歌最重要的元素,因为它最能展示诗人内心的丰富与博大。诗作《要去,干脆就去秦皇岛》就是一首可以称为精彩的作品:“这该是走进历史体内的时刻/让孤寂与时光把心磨得发亮/在布满海风的脸上/磨出和秦皇相似的眼神/脱掉内心朝飞暮卷的青袍/脱掉云与水/搜寻那煮沸大海的一腔豪情。”好一个“搜寻那煮沸大海的一腔豪情”,为了此情,诗人能脱掉云与水!这种近乎非凡的想象力,其推动力就是作者自身的激情,激情将典故化为意象,将思维变成色彩与线条,诗思自由凭借情感之风更加瑰丽! 诗歌的现代性在胡亚才的笔下不因情感的张扬而失色,却因诗人把对象人格化,直接用人性的力量赋予山水城郭,从而让笔下的山水城池如佳人相向:“信阳天生丽质/花夸张地开,一朵就总结了绽放/树自主地长,一棵树绝不抄袭另一棵树/美丽追逐着美丽/快乐紧挨著,快乐/幸福簇拥着幸福//山的怀中,人们善良/有着敬畏,有着爱与回忆/哪怕不溢于表达/也能像山一样持久地葱绿/像河一样温软地流动/成为相互命运的一部分。”这是用写人的方式写一座城市,因为这样,能写出一个城市的风情和性格,读来倍感亲切。同样因为对观察对象人格化的处理,使有了性格的城市,成为诗人创造的新的意象:“哦。原来的地方/已成为现在的一棵树/另外一处地方的树与花/已成为趾高气昂的楼/直到天黑,我终于在河边/拦住一条途经城市的鱼/它竟能在黑暗中奔跑……”诗人笔下的深圳更具有时代烙上的印痕:“深圳的时间很快/不像我们很多人的日子/内心拧紧的发条/让闹钟置放在每一个睡眠。”这些给我们新鲜感的诗篇,证明了诗人独到的眼光和丰富的想象力! 在语言方面,诗人也独具特点,表现手法上的现代感与形式的自由,让诗的意象总体多姿,同时在语言上的现代性,体现为语言干净、纯粹、直接、朴素。诗作《屋外能静寂多久》意象叠加,句句递进,直接有力:“屋外能静寂多久/取决于虫子的鸣唱/虫子的鸣唱/取决于草/草,取决于雨水/雨水,取决于天//天啊!”语言的直接,在于思想的敏捷和锐利,如写都江堰,作者的诗题《不与水敌》响亮而警醒:“掬一捧江水洗洗脸/可以闻到/成熟的稻穗与稻穗之间欲望的声音/站在风调雨顺的背后/不与水敌,都江堰独步千古。”读到这里,我想起那句话“一句顶一万句”!朴素的语言回答了我们经常争论的“口语”与“口水”之争,当口语良/有着敬畏,有着爱与回忆/哪怕不溢于表达/也能像山一样持久地葱绿/像河一样温软地流动/成为相互命运的一部分。”这是用写人的方式写一座城市,因为这样,能写出一个城市的风情和性格,读来倍感亲切。同样因为对观察对象人格化的处理,使有了性格的城市,成为诗人创造的新的意象:“哦。原来的地方/已成为现在的一棵树/另外一处地方的树与花/已成为趾高气昂的楼/直到天黑,我终于在河边/拦住一条途经城市的鱼/它竟能在黑暗中奔跑……”诗人笔下的深圳更具有时代烙上的印痕:“深圳的时间很快/不像我们很多人的日子/内心拧紧的发条/让闹钟置放在每一个睡眠。”这些给我们新鲜感的诗篇,证明了诗人独到的眼光和丰富的想象力! 在语言方面,诗人也独具特点,表现手法上的现代感与形式的自由,让诗的意象总体多姿,同时在语言上的现代性,体现为语言干净、纯粹、直接、朴素。诗作《屋外能静寂多久》意象叠加,句句递进,直接有力:“屋外能静寂多久/取决于虫子的鸣唱/虫子的鸣唱/取决于草/草,取决于雨水/雨水,取决于天//天啊!”语言的直接,在于思想的敏捷和锐利,如写都江堰,作者的诗题《不与水敌》响亮而警醒:“掬一捧江水洗洗脸/可以闻到/成熟的稻穗与稻穗之间欲望的声音/站在风调雨顺的背后/不与水敌,都江堰独步千古。”读到这里,我想起那句话“一句顶一万句”!朴素的语言回答了我们经常争论的“口语”与“口水”之争,当口语用得好的时候,便呈现了朴素之美:“在大理城街巷深处/高尚的清风独守苦修/阳光安详而豁达/早晨就是早晨,中午就是中午,黄昏就是黄昏。”也许有人会说这不是废话嘛,其实,在这里,的确是将貌似废话的重复,表达了安详和豁达的境界。 胡亚才这本不厚的诗集,显示了诗人经过相当时间的写作实践和创新探索,取得的不俗成果。诗作不能说篇篇都是精品,然而许多诗作都给我惊喜,或给我一些思考,这是值得肯定的尝试,走向自己的艺术世界,也走向读者的阅读快感。我相信,诗作中一些稍显匆忙的急就章,可以视做诗人继续上升的空间。我们任何人都不可能做到篇篇都是佳作,然而,结集后显出的参差,也许会成为下一次的精彩。 重要的是努力创造一个属于自己的世界,而这个世界也是把诗歌引进我们灵魂的奇迹! 2011年岁末于北京 后记 我去过不少城市,每次皆有心得,所去过的每个城市都曾给我留下了一些印象,或多或少,或深或浅,只不过,我并没有真正地去触碰它们,当时,我没刻意说要攒着,好留作哪天用,以什么形式用。但潜意识中,先放一放,以后肯定是要用的心理还是有的。 说起来,城市于我,一直以来是个纠结。虽然早在四十年前,那个颇具江南风情的石佛小镇上的我朦胧之时曾萌发过对城市的向往,从三十多年前情窦初开时就按捺不住激动的心情执意前往城市,但后来,真正一头扎进城中,与城市同甘共苦荣辱与共时,心里总是有许多的不甘、不愿,有许多的不忍与不能。其实,我也和很多很多当年头悬梁锥刺股为跳出农门直奔城市的人一样,十分清楚,我们再也无法转过身沿着来时的路径回去,简而言之,我们回不去了。可能正因如此,长久盘踞在我们心头的乡村记忆便成了我们一直挥之不去的疼痛,同时,也成了温软我们坚硬的城市生活的不可或缺的良方。殊不知,若真的让我们重新回到从前,我们是不会应允的;若真的让我们回到乡村,我们同样是不会应允的。即便让我本人回到我一向视为精神家园的那个肥沃、殷实、明朗、湿润的固始县石佛镇,我也会不加思考地予以婉拒。这种现实的物质冲突、思想交锋与心理矛盾,极其需要我们适时冷静下来,理性一些,妥当而平正地加以处理,以便客观地找寻出口,最终实施精神突围,尽管成功的概率极低。 2010年秋,我病了一场,大病初愈,恰逢月圆。我去了城外,去看月光。本不为啥,就是想,身体虽有些虚弱,心却早早地漾起激动的波纹。果然,月光轻轻飘来,飘响了堆满黑暗的田野,飘响了五谷丰登的情景,飘响了勃勃生机的理由。平和、淡泊恰是城外月光的特质,颇具中国文人的许多美感,它淡化了世俗因素而更加注重精神的妥帖与合榫。而城里的现实却是要学会忍受,包括忍受许多个夜晚不恰当的月光。对城市而言,纯粹的月光完全是奢侈品,所以,无所谓需要不需要的月光,总是冷漠地照见事物的空虚,使熟悉的城市,熟悉的街巷,熟悉的霓虹灯在陌生的欲望与遗憾中,走进更深的陌生…… 我也知道,此事古难全。对于少数人,契合的价值高于诉说,而对于更多的人来说,生存的意义则远远高于生活的质量。 城市。城市在很多时候很多时候是无辜的。 忽视抑或疏忽,让许许多多令人心动的东西具象呈现并一闪而过于我们。譬如,我所居住的城市中一条真正意义上的母亲河——狮河,自西向东逶迤穿过城区三十多公里,二三百米宽,河水清澈可鉴,碧波荡漾,两岸景色美不胜收。在我每日穿梭于高楼大厦之间和道路街巷之中的同时,殊不知,本是温柔之水正与远方一起流向远方,而恰恰在夜深的时候,流水的声音却总能在我似乎干涸的胸怀哗哗响起。在不少人的眼里,我的内心早已没有了风暴,但真实的情形是,一个常在心中喊我名字的人,正于夜已深刻之时,就在水清草美的河畔伫立,空气中飘散着清新滋润的味道。很多时候,我常常像尾鱼或潜水或浮游,或鲸食或远思,很多时候我也能够安静、深入,能够诉说与倾听,能够等待无法复制的幸福。可是,在远离与亲近之间,在孤寂与喧嚣之间,在白昼的现实里,我总是不知不觉将之忽略,无论它是宽舒、清澈,还是逼仄、浑浊。 为什么我们总是忽略? 说着说着,时间就到了2011年的初春。一位美女找我,说是“反复思考后鼓足勇气”才来的。她找我帮忙,开始我很警惕,一明了,我便当场应允了。她请我为一个叫方圆的旅行社新推的六条线路写上六首短诗。我备受鼓舞似的。十年前,剑冰兄让我为《散文选刊》封底摄影作品配写散文诗,两年,二十四期,苦是吃了,累是受了,可收获也真是蛮大的。所以,暂放下其他的写作,我马上开始了夜深人静于、狮河岸边小屋内为美女的写作。 写着写着,为美女而写的意绪渐渐淡去,为城而作的念头应运而生,同时,“为什么我们总是忽略”这个问题也下意识地豁然开朗起来,终于,氤氲在城市心头的雾霭悄无声息地向四周散去,散去…… 城市,具有不可抗拒的召唤力,无论你,还是他,无论来来,还是往往。究其原因,无疑是在城市中发生的,与满足人们的求知、娱乐、交往、自我价值实现等多层需要相关的各种文化现象、文化因素及其相互关系的总和的——城市文化,的的确确在发挥着眼看得见、手摸得着的作用,这个作用,是基础性的,贯穿在城市发展的始终,散落于城市的角角落落。捡拾起来,我发现,既有温度,也有形体,还有品格。 当然,凡事说着容易,做着难。写城市远比写乡村难,用诗歌来写城市尤其难。这是我在《我的城》写作中的真实感觉。一方面是作为诗人应有的领悟:在日益物化的当下,人作为个体生命的宿命的悲剧性的存在现实;另一方面,人的肉体固然受现实时空的禁锢和限制,精神却可超越时间和空间。就城市而言,作为物质和精神,历史和现实最具影响力最有条件的承载体,有足够的通过对生命的诠释而进入形而上的思考和顿悟之中,有足够的通过从历史到现实到超现实之间产生感悟而唯美的蜕变,为人们打开一扇有别于乡村诗话山水行吟的独特的心灵窗户,让人除了能够从容、自由、轻松、恬静,而且,还能够让人不经意地时隐时现地触摸到生命的真实。因此,《我的城》的写作,是我的一次体验甚或一次试验。好不好,已经不由我了,反正,我做了努力。 感谢叶延滨先生的序言。从某种程度上讲,他的话使我平添了许多以后诗歌创作的自觉与自信,同时也让我看到了继续写诗乃至上升的空间。乔叶是我多年的朋友,为《我的城》的面世操了心,譬如请谁写序,在哪儿出版等都是她的主见。书名是扶桑起的,我俩同在一座城市,常有小叙。那天她在广西的海边看海,八级大风刚过,游客很少,风很凉,太阳很烫。那条来自北海的信息最后一行是“书名:我的城”。王剑冰、陈峻峰二位兄长继续以其独到的眼光对《我的城》进行点拨,以保有一贯的对我的关注与关怀。如凡事不孤,做人一定不孤,写诗亦不孤。多好! 耐心而安静地写作,为渐行渐远的记忆,为扑面而来的现实,为自己,也为他人,因为无论过去还是现在、还是自己、还是他人,都是生活的一部分。我热爱生活。 |
随便看 |
|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