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我山之石(儒墨道法的救世之策)
分类 人文社科-哲学宗教-中国哲学
作者 易中天
出版社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下载
简介
编辑推荐

天下大乱,需要“救市”,先秦诸子百家争鸣,儒墨道法究竟孰是孰非?同一个世界,不同的梦想——克己复礼爱你有商量,国企改革爱你没商量,不折腾才有救,两面三刀横行霸道——这世界该交给谁?救世先救人,救人先救心,危机变金,我们该如何自处?在《我山之石:儒墨道法的救世之策》一书中,易中天答问先秦诸子,大道至简,轻轻松松,畅快淋漓。

内容推荐

本书是由易中天编著的《我山之石:儒墨道法的救世之策》。《我山之石:儒墨道法的救世之策》的内容提要如下:

现在社会之所以出问题,就因为很多人自己都管不了,却去管别人,自己都救不了,却想救世界。结果自然是,管事的越多,事也越多,越想救市,越救不了。

先秦诸子救不了咱们当前这个“市”。别以为读一下《论语》、《老子》什么的,这金融风暴就挺过去了,就化险为夷了。更别以为先秦诸子的那些“语录”、“格言”,拿过来用就能立竿见影。先秦诸子留下的不是包治百病的灵丹妙药,而是应对变革的思想方法。有了这些思想方法,我们在遇到危机的时候,就知道该怎么看问题、想问题、解决问题。先秦诸子之所以伟大,就因为他们的争鸣虽由“救市“而起,他们的思考却超越了这个话题,想得更深刻、更长远。

目录

壹 拿什么来拯救你,我的世界

 先秦诸子百家争鸣,就是当时的“救市大辩论”

 继承思想文化遗产,不能急功近利

 继承思想文化遗产。不能成王败寇

贰 “资产重组”之痛

 礼坏乐崩,就是“政治链条”断了

 天下大乱,是因为要“资产重组”

 变革总要付出代价,问题是大小

叁 急病撞着慢郎中

 孔子是第一个“救市者”,也是第一个“失败者”

 礼坏乐崩,就是礼也无法维持秩序,乐也不能保证和谐

 孔子的苦口婆心,只能是对牛弹琴

肆 草根有话说

 孔子是“封建主义”,墨子是“社会主义”

 所谓“资产重组”,其实是“弱肉强食”

 在墨子看来,当时的社会完全没有公平和正义

伍 墨子的“国企改革”

 墨子改革的重点,是分配制度和人事制度

 兼爱,是彻底改革的“治本之策”

 墨子一片好心,却是众叛亲离

陆 爱,有没有商量

 墨家是“爱你没商量”,儒家是“爱你有商量”

 墨子虽然漏洞多多,却是一脚踩痛了儒家的鸡眼

 除非掉进井里,还得爱有商量

柒 走东门,进西屋;打左灯,向右转

 以利说义,正是墨家高明深刻的地方

 墨子的三个办法,两个不靠谱,一个有问题

 不要简单地分什么“左派”、“右派”,左右是会相互转化的

捌 从君权到民权

 孟子认为,君主不合格,人民就有权革命

 作为“体制内”的改革者,孟子是走得最远的

 从君权到民权,其实是逻辑的必然

玖 从平等到专制

 墨子的主张,名为“民主集中”,实为“专制独裁”

 建设“人间天堂”的结果,势必都是“人间地狱”

 理想应该也可以实施,但不能强加于人,更不能强制推行

拾 一毛不拔救天下

 只有人人“一毛不拔”,世界才有救

 杨朱的主张,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份《人权宣言》

 实现“天下为公”,不能以牺牲个人利益为代价

拾壹 这世界该交给谁

 最好的天下,是不需要拯救和寄托的

 把自己看得比天下还重,就可以托付天下

 越是想救治天下,就越不能把天下交给他

拾贰 不折腾,才有救

 天下大乱,就因为折腾

 折腾,是因为既自以为是又自作多情

 最好的治理就是不治理,最好的领导一定看不见

拾叁 你的笑容已泛黄

 误入歧途的人,走得越远,就越找不着北

 最好的时代,最好的社会,最好的人,都像婴儿

 后退没出路。道家有道理

拾肆 同一个世界,不同的梦想

 三家“坐而论道”,法家“横行霸道”

 诸子之争,缘于“同一个问题,不同的梦想”

 法家的“霸道”,其实就是“中央集权之道”

拾伍 “两面”与“三刀”

 掌牢赏罚之权,用好、用活、用够、用足

 君主集权,平治天下,首先得有权势

 明用法。暗用术,两手都要硬

拾陆 鸡蛋里面也有骨头

 法家是最成功的,也是问题最大的

 看出“制度比人可靠”,是法家的深刻之处

 韩非的“法治三原则”,也应该抽象继承

拾柒 人性是个大问题

 救世先救人,救人先救心,所以人性是问题

 孟子的“人性向善”,为仁义道德提供了人性的依据

 荀子的“人性有恶”,为礼乐制度提供了人性的依据

拾捌 德治还是法治

 韩非“直面惨淡的人生”,不动声色地说出了人性中的恶

 利害与善恶,不过是同一个问题的不同说法

 以法治国,以德育人,也许能行

拾玖 相信无尽的力量

 从“亲亲之爱”出发,就可以“让世界充满爱”

 传播和推行“忠恕之道”,将有利于实现世界和平

 有“恻隐之心”做底线,就能建立完整的道德体系

贰拾 仗义岂能无反顾

 滥杀无辜是“不仁”,该杀不杀是“不义”

 义是一柄双刃剑,必须反思、清理和界定

 只有立足人性,才能高举义旗

贰拾壹 若为自由故

 真实而自由,是庄子的社会理想和人生追求

 只要主张真实和自由,就一定会主张宽容

 充当“圣斗士”,必然变成“卫道士”,甚至“杀人犯”

贰拾贰 让我们荡起双桨

 面对先秦诸子,不妨“要什么就是什么,喜欢谁就是谁”

 传统社会与现代社会的根本区别,就在人权

 科学、民主、法治,是我们今天的救世之道和强国之道

本书看点

后记

试读章节

先秦诸子百家争鸣,就是当时的“救市大辩论”

○ 最近,你大讲先秦诸子,是不是想“救市”啊?

■ 救市?救什么市?股市?楼市?奶市?哈!怕是管不了吧?远水不救近火嘛!再说人家又不是救火车、消防队。

○ 不是吗?孔夫子怎么说的?“天下有道,丘不与易也。”这话翻译过来,就是“如果天下太平,我孔丘又何必多管闲事”。反过来,意思也很清楚——如果社会出了问题,我孔丘就不能不管。那么,孔子管了吗?管了。这就至少说明两点。第一,当时世道不好;第二,孔子挺身而出。这不就是“救市”吗?

■ 倒也是。不过不是“救市”,是“救世”。当然,打个引号,说是“救市”,也行。

○ 其他人,也都这样吧?

■ 应该说,最早是孔子发表了他的“救市主张”,比如以德治国、克己复礼、让世界充满爱等等,然后就有人出来支持或者反对他。先是墨家反对,后是道家反对,最后是法家反对。儒家自己这边,孟子和荀子支持。不过孟子和荀子,观点也不完全相同,也有争论。

○ 对不起,先打断一下。你说“孔子最先发表救市主张”,难道老子不在前面?

■ 恐怕有两个“老子”,或者至少有两个。孔子曾经问礼的那个,在孔子之前,或者同时。写《道德经》(《老子》)一书的,我想应该在孔子之后。这个问题,只要比较一下《老子》和《论语》两书的内容,就不难得出结论。简单地说,《论语》只是自说自话,基本上没有对立面;《老子》却是多处批判儒家,以儒家为靶子。批判者总是在被批判者之后,这是常理。如果要深究,建议读冯友兰先生的《中国哲学简史》和李零先生的《人往低处走》,我的《先秦诸子百家争鸣》一书中也有说明。

○ 这样一说,就清楚了。春秋战国时期一下子出现了那么多伟大的思想家,恐怕就因为当时“天下无道”,社会出了问题,得有人来“救”,来发表“救市”的主张。这就有了先秦诸子。但如何救,救什么,问题出在哪,观点不同,说法不同,方案也不同。这就有了百家争鸣。先秦诸子百家争鸣,就是当时的“救市大辩论”。是不是这样?

■ 也是也不是。天下无道,需要“救市”,只是百家争鸣的直接原因,不是全部原因。他们讨论的问题,也不全是这个。不过,救市,确实是焦点。

○ 核心就是“拿什么来拯救你,我的世界”?

■ 也不光是“拿什么来救”和“怎么救”的问题,还包括“救不救”。实际上,也有主张“不救”,或认为“没救”的。

○ 为什么?

■ 因为在他们看来,当时那个社会已经坏透了,烂透了,根本就不可救药。

○ 这是什么人的观点?

■ 孔子时代的隐士。他们是“道家之前的道家”,简称“前道家”。孔子为什么会说“天下有道,丘不与易也”?就因为有个隐士对他的学生子路说,现在普天之下都是滔滔洪水,谁能改变,你们又和谁一起去改变?你们与其像孔子那样“避人”,还不如像我们这样“避世”。避人,就是拒绝与那些坏人合作;避世,则是拒绝与整个社会合作。为什么拒绝与社会合作?“滔滔者,天下皆是也”,这个社会根本就没救嘛!

○ 天下无药可救,又怎么样呢?

■ 能拯救的也就是自己。

○ 这又是谁的观点?

■ 墨子时代的杨朱。杨朱是先秦道家第一人,第二是老子,第三是庄子。这三个人,观点并不完全一样,但有一点是相同的,那就是要拯救天下,先得拯救自己。不能拯救自己的,也不能拯救天下。相反,如果每个人都能拯救自己,天下也就不需要拯救了。

○ 这可以说是“要救市,先救己”,对吧?

■ 可以这么说。而且,杨朱、老子、庄子都认为,现在社会之所以出问题,就因为很多人自己都管不了,却去管别人,自己都救不了,却想救世界。结果自然是管事的越多,事也越多,越想救市,越救不了。如果人人都管别人,人人都来救市,势必天下大乱。他们的结论也很简单:别救。

○ 不救怎么行呢?不救又怎么办呢?

■ 所以儒家、墨家、法家都主张“救市”。其实道家也不当真“见死不救”,而是认为不能像儒家、墨家他们那样救。在道家看来,那不是“救市”,反倒是“添乱”。因此,要紧的不是“做什么”,而是“不做什么”,甚至“什么都不做”。不做,反倒有救。

○ 不救之救?

■ 是的。

○ 不救之救也是救吧?

■ 当然。

P2-4

后记

古人云,他山之石,可以攻玉。其实“我山之石”,又何尝不可,任何民族的生存与发展,都离不开自己的传统。没有本民族文化的根基,再好的东西,引进来也会“水土不服”。因此,在这个地球越来越变成“村落”的时代,为了实现现代化,我们既必须借鉴西方国家的先进理念,又应该继承中华民族的思想遗产。我写《费城风云》(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就是为了前者:写本书(《我山之石》),则是为了后者。

实际上,本书原是我应媒体之约所写的系列专栏文章。当时的目的,只是为了让大家更便当、更直接地了解先秦诸子的“救世之争”,以及他们留下的宝贵遗产。因为此前出版的《先秦诸子百家争鸣》(上海文艺出版社2009年1月版),还是写得“学院”了一点。一般读者读起来,可能不那么轻松和顺畅。在这个“快速阅读”的时代,恐怕还需要有一个“快捷版”和“现实版”。因此这个系列的文章,就按照媒体喜欢的方式,写得更好读,也更直截了当。但是写着写着,又有心得。为了简明扼要,又必须提炼总结。结果对许多问题的探讨,反而更加深入,也算是“后来居上”吧!

所以,当它们在《经济观察报》和《南方都市报》连载以后.便有不少读者希望结集成书。他们当中,也有不少人是看过中央电视台《百家讲坛》系列节目,或读过上海文艺版《先秦诸子百家争鸣》的。这让我感到惊喜。承蒙广西师大出版社体察此心,愿意付梓,诚不胜感激。如蒙读者批评指教,则荣幸之至!

易中天

2009年7月15日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2 5:24: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