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新悟道德经(睿智人生的100个定律第2部)
分类 人文社科-哲学宗教-伦理学
作者 董立勤
出版社 中国书籍出版社
下载
简介
编辑推荐

别让你的技巧胜过品德,成功而没有人性注定是可悲的。你所站立和向往的地方,不是仅为谋生,而是一个你心中找到道德指南的所在;不是工作的机器,而是鲜活的道德信仰者;不是赚钱的工具,而是成为公民理念的倡导者;不是为了自己,而是更为给社会和事业带来发展的愉悦。

翻开由董立勤编写的这本《新悟道德经(睿智人生的100个定律第2部)》,新悟道德经,睿智人生的100个定律会给您打开一扇门。

内容推荐

《新悟道德经(睿智人生的100个定律第2部)》以道德为题材,通过大量故事和生活细节,阐述了许多深奥的人生哲理和道德真经,揭示了灿烂人生的真谛。尤其是以散文的形式,使众多道理通俗易懂、朗朗上口,引发人们的思考,激励人们在人生和事业的旅途中勇往直前。

作者董立勤以“睿智人生的100个定律”为表达方式,作品的基点是:

这是一部有助于提升社会道德的全书;

这是一位有益于人才提升素质的良师;

这是一座为道德增厚的践行者补充能量的加油站。

目录

阳光定律(一)

幸福定律(一)

快乐定律(二)

文化定律

成功定律(上)

心态定律

博爱定律

母爱定律(上)

方式定律

习惯定律

热情定律

试读章节

有很多事物,人们在评判它们的时候,会用正反不同的标准,从而产生截然不同的结论。比如:

对漏斗,有人说它“流过的油水儿不计其数,却从不为自己截留一点一滴”,也有人说它“张着贪婪的大口,总也没有满足的时候”。

对石榴,有人说它“敢于袒露自己的内心世界,是坦荡的标志”,也有人说它“肚子里有点儿东西,就笑裂了嘴”。

对流星,有人说它“在生命的最后一刻,仍然闪闪发光”,也有人说它“偏离了正确的轨道,必然坠人黑暗的深渊”。

对月亮,有人说它“在苍茫的夜色中给大地带来光明”,也有人说它“只会借助太阳的光辉来炫耀自己”。

对直尺,有人说它“因为本身正直,才敢于去度量曲直”,也有人说它“总以自己的标准去衡量别人”。

对铁钉,有人说它“把别人的打击,化作自己前进的动力”,也有人说它“从不知主动进取,因而只能被动挨打”。

对秤砣,有人说它“身子虽小,却能压千斤”,也有人说它“一生都在称量别人,却从不知道自重”。

对竹笋,有人说它“是敢于冒尖的先锋”,也有人说它“是削尖了脑袋往上钻的典范”。

如此等等。

两种不同的看法,一个是阳光的,一个是阴暗的;一个是褒义的,一个是贬义的。这本无可厚非。但是在生活中,多看积极的东西,世界才可能更加阳光明媚。

有人看到下雪,叹口气说:“暴风雪又来了,气温又下降了,道路又堵塞了,出门又不便了……”

可是也有人这样感受:雪是欢快的,它是冬天的精灵。有了雪,冬天不再寂寞,湛蓝的天幕有了晶莹闪烁的光点;有了雪,冬天不再萧瑟,单调的大地会涂抹上洁白的色块;有了雪,冬天就成了孕育未来的温床,呵护着希望的成长……

见到晚霞,有人会感叹:太阳落下,白天消失,黑暗来临了,就像人生走到尽头一样,让人惆怅……

可也有人会这样感受:西下的太阳正在亲吻着地平线,天边堆积着五颜六色的云霞。天幕像一方洁净的丝绒,绣着绚丽的金边。天空画卷上镶嵌着的那些云朵,有的像是陡峭的山峰,有的像是高背的骆驼,有的像是奔腾的骏马,它们在轻轻缓缓地移行和变幻,它们是在用不同的方式庆贺今天的结束,迎接明日的到来。

有这样一些新词:穷人不叫穷人,叫“待富者”;光棍不叫光棍,叫“待娶者”;老姑娘不叫老姑娘,叫“待嫁者”;下岗不叫下岗,叫“待薪者”。“待”字解百忧,这不就是阳光吗?

阳光教我们正向看世界。

传说两个秀才在赶考的路上遇到了一支出殡的队伍。一个秀才想:考试的日子遇到棺材真倒霉!他的心情变得沉重,结果名落孙山。另一个秀才却想:棺材与“官”“财”二字谐音,岂不意味着好运当头?他更加雄心勃勃,结果金榜题名。

日本水泥大王浅野一郎年轻时只身一人来到东京谋生,当时他身无分文,但看到东京街头有人卖水时,他心中一阵窃喜:东京这地方连水都能卖钱,看来我在这里生存是不成问题的。也许换了别人,看到的是东京连水都得买,更会感到难以生存。

所以,事物的本身并不影响人,人们只受对事物看法的影响。而对事物的看法没有绝对对错之分,但有阳光与否之分,而且每个人都必定要为自己的看法承担最后的结果。

有部叫《蝴蝶》的法国电影,讲述一个名叫莉莎的8岁小女孩的故事。莉莎被单身母亲一次次忽视,但却从不哭闹,依然是一个阳光的小孩子,不去悲伤,凡事去想办法。片中的主题歌让人难以忘怀:

为什么漂亮的花会凋谢?——因为那是游戏的一部分。

为什么会有魔鬼又会有上帝?——是为了让好奇的人有话可说。

为什么木头会在火里燃烧?——是为了让我们像裹着毛毯一样的暖。

为什么大海会有低潮?——是为了让人们说:再来点。

为什么太阳会消失?——为了地球另一边的装饰。

为什么狼要吃小羊?——因为它们也要吃东西。

这是阳光的童心。有时候我们也会想:为什么人长大了反而不容易阳光呢?这就是为什么大人不如儿童更容易快乐的原因。

这个世界上,到处都有悲观主义者与乐观主义者。悲观主义者挂在嘴边的一句话是:“这个世界有无数的墙。”而乐观主义者常说的一句话是:“这个世界有无数的门。”“门”和“墙”的区别,就是能否阳光地看世界的分水岭。

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塞利格曼教授是首先提出正向心理学学说的权威。他从美国大都会人寿保险公司的15000名员工中筛选出1100人作为观察对象,在对他们进行了5年追踪后发现:习惯正面思考的经纪人比习惯负面思考的经纪人的业绩高出88%,而负面思考者的离职率是正面思考者的3倍。

P12-14

序言

常诵道德之经

(一)

人生,充满了丰富深邃的内涵;人生,闪烁着斑斓陆离的色彩。每个人的人生经历虽然不尽相同,有的如柏油马路般平坦笔直,有的如盘山小道般九曲回肠;有的如滔滔海浪般汹涌澎湃,有的如西子湖水般波光潋滟……但要想成为厚重的大书,并值得思索和玩味,那就去高唱道德之歌!

也许,我们还称不上什么伟大,但是我们可以向往伟大。我们在自己的舞台上,牵引着诚信、开放、进取和分享的价值体系和道德准则,我们就可以摆开架势去向伟大对标。我们所做的,承载了无数人的希望,这无数人的希望将展现一个更加完善的道德标准,并将影响着这个时代以及这个时代的每一个人。

崔永元说过,所有的人都在两条线内游荡,一条线是底线,叫法律;一条线是上线,叫道德。好的人离上线比较近,差的人接近底线,最差的人逾越底线。

上线的问题很重要,底线的问题不简单。一个需要突破底线才能获得的目标,一定是一个恶劣的目标;一个需要突破底线才能获得的力量,一定是激素催生的幻觉,充其量往好一点说,也只是个吹了几口气可以飘在空中的气球,不但飞不高,而且很快就会落地。真正的底气在哪里?在上线,在道德。

由此说来,一颗没有道德家园的心灵,不可能思考自己生命的意义和价值,因此也就不能对他人有真正的同情心和其他情感关切,也不可能对社会有真正的责任心。所以,南怀瑾先生认为,人生的最高境界是两句话:道为骨,儒为表,大度看世界;技在手,能在身,思在脑,从容过生活。

如果一个人离开了这个世界,你要悼念他什么呢?多数情况下,我们珍惜、敬重乃至热爱这个人,并非仅仅因为他的优秀,更由于他代表了一种生命类型、一种生存路线、一种精神命运。他的起落,他的舒畅和压抑,他的飘逸和负重,他的弧度和笔直,都代表了时代一群人的命和运。他像个样本,像块碑,承载的是茫茫人海中的一组肖像。我们相信精神和道德是一种不死的能量,它是守恒的,不减不损,永远栖息在空气中、月光下和后人的行动中。

(二)

三个“口”组成一个“品”字。一个人要想让别人说好,就得有好的品质;一个家庭要想过得好,就得有好的品行;一个团队要想处得好,就要讲品德。以“德”为前提,以“道”定方向,以人格做基点去做人,才能成为大写的人。

学者周国平说,从长远看,做事的结果将随风飘散,做人的收获却能历久弥彰。如果有上帝,他看到的只是你如何做人,不会问你做成了什么事,在他眼中,你在人世间做成的任何事都太渺小了。

人格,宛如人的脊梁。人的身体如果没有脊梁,便会是无法立于天地之间的一堆赘肉;人的灵魂若是没有脊梁,定会是一个四处漂浮的幽灵。得出一个人的生命质量。人格负载于生命,又超于生命。

一个人,不管他是高官还是平民,不管是富人还是穷人。这些都不能成为区分一个人高贵的标准,最具社会价值和最能受人敬仰的还是他高尚的人格魅力和道德标准。人格用金钱计算不出它的价值,用权力丈量不出它的高度,用美貌展示不出它的与众不同。不是生活决定何种人格,而是人格决定何种生活。只有伟大的人格,才有伟大的风格,才有积极进取的生活态度、健康向上的生活情趣和豁达乐观的生活襟怀。

《呻吟语》中,对一个大写的人品所作的描绘是:泰山吞岳之身,海阔天空之腹,和风甘雨之色,日照月临之目,旋乾转坤之手,磐石砥柱之足,临深履薄之心,玉洁冰清之骨。

“人”字是由一撇一捺组成的。一撇是理智与美德的代表,一捺是情感和欲望的化身。一撇置入一捺之上,这意味着:美德应该战胜欲望,理智应当战胜感情。

“人”字像一座滑梯,有升亦有降,它启迪我们,人生既有上坡也有下坡,它决不是一条坦直的路。

“人”字像山峰,描绘着人生的浮沉,启迪人们去努力创造生命最辉煌的价值。

大写的“人”,就是一撇高耸入云,一捺横贯四海。

“人”字的两笔,一笔写前半生,一笔写后半生。前半生的主要任务是生根、发芽、开花;后半生的主要任务是结果、收获、储藏。就人与人来说,情况也是大不相同的。有的人前半生贫穷潦倒,后半生飞黄腾达;前半生求索无路,后半生功成名就。而有的人前半生灿烂辉煌,后半生暗淡无光;前半生桂冠显耀,后半生晚节不保。人生道路上,决定其“身后名”的往往是最后几步,也往往是各不相同的道德准则。

……

我们常说的“养生”,那也是分境界的:低者养身;高者养心;达者则会共同去养社会的心。无论是改变自己的心,还是改变整个社会的心,都需要彼此的觉悟,需要共同的道德。毕竟,当身边的社会进入了“没良心”或“不相信”循环的亚健康状态,养生的意义也被打了折扣,甚至会成为一道伪命题。

站在高处的人,都会有一个担忧,那就是我们中国如何以大国的心态去适应大国的体型。这是个重要的问题,毕竟我们要在国际上出人头地。这也是个尚未解决好的问题。这个问题的后果,就是中国人如野草般蔓延世界各地,却永远神情倨傲、姿势扭捏,很难融进世界这个大缸里。从道德的角度讲,既要有中国人共同的道德之经,又要有地球人共同的道德之经。

一部美国电影里的主人公,说生命如一盒夹心巧克力,每块巧克力里包的是什么,在吃之前谁都不知道。

生命就像一面镜子,对着它皱眉,它回我们以皱眉;对着它微笑,它回我们以微笑。  生命犹如单行道,没有回头的机会。

生命如铜板,每个人高兴怎么用就怎么用,但一个铜板只能用一次。

生命如银行,存进什么,就可以加利息领出什么。

生命犹如自助餐厅,没有侍者帮忙,要吃什么样的菜自己选。

生命像玩牌,拿到好牌不一定赢,要看拿牌的人是怎么个玩法。

生命就像下棋,每一步都要深思熟虑方可有胜算。

生命就像拼图,别把其中小块的部分弄掉了,或把大块的地方弄乱了。所有这一切,都是靠你自己去操持的,道德之经才是你真正的“主牌”。

也许,“饱而知人之饥,温而知人之寒,逸而知人之劳”,是最基本的道德;“彼之理是,我之理非,我让之;彼之理非,我之理是,我容之”,是最起码的品行。先从最基本、最起码做起,再有良好,再有优秀,再有卓越。维系人心的是精神,支撑精神的是道德和信仰。道德只有新高,没有最高。

别让你的技巧胜过品德,成功而没有人性注定是可悲的。你所站立和向往的地方,不是仅为谋生,而是一个你心中找到道德指南的所在;不是工作的机器,而是鲜活的道德信仰者;不是赚钱的工具,而是成为公民理念的倡导者;不是为了自己,而是更为给社会和事业带来发展的愉悦。

新悟道德经,睿智人生的100个定律会给您打开一扇门。

作者2014年于青岛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7 3:46: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