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高等教育属性论--教育政策对高等教育属性选择的新视角
分类
作者 付八军
出版社 江西人民出版社
下载
简介
编辑推荐

宏观层面的高等教育实践,源于政府(教育政策)对高等教育属性的选择和利用,本书以此来梳理中美两国自古至今的高等教育实践,进一步确证了该种视角的正确性。

全书分为高等教育属性的本体论研究、高等教育属性的价值论研究这两篇进行了系统的阐述。

内容推荐

在发掘对象事物属性的基本知识点的基础上,本书提出高等教育属性具有客观性、条件性、层次性、多样性和无限性,同时,也得知商品性,生产性,政治性等都属于高等教育的属性。以商品性为例,既然高等教育具有商品性,那么,其商品属性是客观存在的,且在实践层面上展现出来又是有条件的。因此,并不是说高等教育不能商品化,而是看其条件是否成熟,能不能商品化。这可以解释高等教育商品化为何不能在计划经济条件下萌发,却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晨曦微露。但是,高等教育的商品化运作。最终取决于该国政府对高等教育商品属性的选择与利用。这就可以解释同样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有的存在高等教育商品化的现实行为,而有的却把高等教育当作福利蛋糕。同理,既然高等教育具有多样化的属性,在实践上的展现又取决于政府的选择,那么,就不难理解在某个时期展现高等教育的政治属性,在某个时期展现其经济属性,在某个时期又展现其文化属性。不过,政府对教育属性的选择,同样不得违背其条件性,这就可以解释高等教育商品化的南橘北枳现象。至此,本书得出一种新的视角:宏观层面的高等教育实践,源于政府(教育政策)对高等教育属性的选择和利用。以此来梳理中美两国自古至今的高等教育实践,进一步确证了该种视角的正确性。

这种视角有利于深刨各种关于教育产业化,市场化和商品化的纷争之源,有利于缕析“政府想给高等教育定什么属性,它就有什么属性”的错误之处,更有利于找到高等教育改革与发展的突破口。从该种视角出发,通过分桥得知,中国当前应当展现高等教育的商品属性、生产力属性和职业属性,同时,政治属性逐渐淡化,文化属性不断升温,育人属性得以彰显。将是未来高等教育的走向。

本书适合教育研究者、教育管理者,哲学爱好者,以及所有关心高等教育改革与发展的人士阅读。

目录

引言

上篇:高等教育属性的本体论研究

 第一章 高等教育属性的内涵

第一节 事物的属性

 一、从属性问题的前提条件来把握属性的内涵

 二、从属性的五个基本特点来把握属性的内涵并提升属性问题的认识方法论意义

第二节 高等教育的本质

 一、高等教育是一个历史的、相对的概念

 二、运用矛盾的普遍性与特殊性原理来界定高等教育本质的尝试

第三节 高等教育的特有属性

 一、“高”、“专”与“高”、“博”之争

 二、“高”与“专”在高等教育实践活动中的具体体现

 第二章 高等教育属性的类别

第一节 高等教育属性分类

 一、对象事物的属性分类

 二、高等教育的特有属性与普遍属性

 三、高等教育的基本属性

 四、宏观层面的高等教育属性体系

第二节 高等教育的公益性和产业性

 一、高等教育具有鲜明的产业性

 二、高等教育具有与其他公益事业不同的公益性

 三、高等教育产业性与公益性的共存与冲突

 四、高等教育的产业性、公益性与教育政策之关系

 中篇:高等教育属性的实践论研究

 第三章 中美两国对高等教育属性选择的嬗变

第一节 美国对高等教育属性的选择

 一、殖民地时期:突出政治属性

 二、从独立战争到南北战争时期:在育人属性的基础上突出文化属性

 三、从南北战争到二战时期:在育人属性的基础上突出经济属性

 四、二战期间:突出政治属性

 五、二战后至20世纪60年代末:在育人属性的基础上突出生产力属性

 六、20世纪70年代初至70年代末:在育人属性的基础显现商品属性

 七、20世纪80年代以来:在育人属性的基础上全面展现高等教育的生产力属性、商品属性、市场属性和交流属性

第二节 中国对高等教育属性的选择

 一、中国古代时期:在社会属性的基础上突出政治属性

 二、晚清时期:在社会属性的基础上显现生产力属性

 三、“中华民国”时期:建立在国家对高等教育社会属性的选择基础之上

 四、1949年至1952年新中国成立初:在社会属性的基础上突出政治属性

 五、1953年至1966年文革之前:在社会属性的基础上显示经济属性

 六、1966年至1976年十年文革时期:典型而又单一的政治属性

 七、1977年至1992年:在社会属性的基础上展显生产力属性

 八、1992年至今:在社会属性的基础上突出市场属性并显现出商品属性

 第四章 中美两国对高等教育属性选择的比较与分析

第一节 中美对高等教育属性选择的相同之处及其启示

 一、高等教育属性处在一个不断暴露的过程

 二、政府对高等教育属性的选择处在一个不断丰富的过程

 三、宏观层面的高等教育实践仍然表现为政府对高等教育属性的选择

 四、政府对高等教育属性的选择具有历史上的稳定性和前景上的同向性

 五、中美两国对高等教育生产力属性的同时期展现与教育救国论

第二节 中美对高等教育属性选择的不同之处及其原因

 一、在最根本的价值指向上,美国偏向高等教育的育人属性,而中国偏向其社会属性

 二、在利用高等教育为社会服务上,中国更加突出高等教育的政治属性,而美国更加突出高等教育的文化属性

 三、在高等教育实践活动的推动上,由于政府对不同高等教育属性的偏重,中美两国展现出了不同的改革与发展路径

 四、文化传统与政治制度,是解析中美对高等教育属性选择产生差异的钥匙

下篇:高等教育属性的价值论研究

 第五章 中国当前应当展现的高等教育属性

第一节 展现高等教育的商品属性

 一、展现高等教育商品属性的理论基础

 二、展现高等教育商品属性的条件分析

 三、展现高等教育商品属性的成功范例

 四、展现高等教育商品属性的现实意义

 五、展现高等教育商品属性的补充说明

第二节 展现高等教育的生产力属性

 一、展现高等教育生产力属性的必要性

 二、展现高等教育生产力属性的途径

 三、高等教育可以同时兼顾的两个方向——科技与人文

第三节 展现高等教育的职业属性

 一、高等职业教育的定位

 二、中国发展高等职业教育的动因

 三、遵循“普教”与“职教”的相互关系规律来推进“高职”

 四、中国台湾高等职业教育的发展与启示

 第六章 全球未来高等教育属性的走向预测

第一节 高等教育的政治属性将逐渐淡化

 一、学界关于政治强化与政治淡化的两种观点

 二、社会政治变革与发展的总趋势呈现民主化

 三、政府对高等教育政治属性的选择将由信仰教育走向知识教育

第二节 高等教育的文化属性将不断升温

 一、高等教育文化属性展现的社会表现

 二、高等教育文化属性展现的社会意义

 三、高等教育文化属性展现的条件分析

 四、高等教育文化属性展现的应对策略

第三节 高等教育的育人属性将得以彰显

 一、高等教育发展史是一部把人当作工具和手段的历史

 二、以人为本的呼声成为教育理论界不可逆转的潮流

 三、以人为本的高等教育实践在向我们蹒跚走来

结語

参考文献

后记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6 18:05: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