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怜蛾不点灯
分类 文学艺术-文学-中国文学
作者 许台英
出版社 河南大学出版社
下载
简介
试读章节

陶俑

来吧,从圣火中,盘旋转动,

且教我的灵魂如何歌唱……

——叶慈《航向拜占庭》

“这丫头,我就知道她拿学陶当作幌子!她以为我老了,什么都能瞒得过我?还早着呢……”匆匆赶到杨荔亚的陶艺教室扑了个空,真叫我又急又气。找不到她,这样满街瞎逛,有什么用?……女大不中留,人活着,要这群像耗子似的儿孙,到底有什么用?没有一个肯听我的话!

“叭”一声货柜车逼人的大喇叭,差点把我吓成心脏麻瘅。这几年特别怕吵、特别讨厌一波波的赶路人潮——乱糟糟的世界,谁也不把我放在眼里。

我的车停在哪儿?糟糕,怎么一点都想不起来?最近老是忘记别人名字、忘记存折摆哪儿、忘东忘西……有些该忘的痛苦记忆,为什么偏又忘不掉呢?天热心急,大街小巷找车找得我一身是汗。

K城高耸的摩天大楼,一栋贴一栋挤成一座大迷宫,简直害我转昏了头!难道是违规停车被吊走了?那也该留个记号啊!路上全是下班往家赶的苦瓜脸。我认识的、友善的脸,十有八九都入了土。如今走到哪儿都是冷冷的陌生面孔。

“哈,在这儿哪!”一眼瞧见我的宾士二八〇,又看见银色□商标还在,我才松口大气。

路过公园,痴痴伫立在木棉树下。众蕾齐放的金黄花瓣,盛开得那么亮丽,多像我最疼爱的女儿筝如——不对,像她没嫁给醒竹的时候!我伸手摸摸长满瘤刺的树干,那股惹人厌的狰狞,大概像我这个老怪物吧?

弯腰拾起一朵凋谢的木棉花,不知道为什么,突然联想到筝如的忧郁症,一个可惜的念头迅速闪过脑际:

“她,会不会跑去自杀?”

扔掉残花,我加快脚步找到公用电话,右手边抖边拨号码回家查问筝如回去没有?是她姐姐小蛮接的:“爸,您别操心,筝如打过电话,说她人不舒服,改到美容院做全身指压,很快就回来!嗳……还有,汉舟哇,跟国宅处的设计科长话没谈拢。爸,你们老交情,快替汉舟疏通疏通……,别忘哕!拜。”

打到国宅处,吴科长说他晚上有应酬,改天再谈!小蛮跟我一样精明、贪婪、自负,像我像得怪讨厌的!可怜的筝如却跟她母亲一样懦弱,实在不该让她嫁给倔强的醒竹。当初为打散他们的恋情,曾把筝如押送到美国的亲戚家,醒竹居然锲而不合地追了去!唉,冤孽哟……

大女婿汉舟靠我资助开了K城数一数二的建设公司。他把事业弄得蒸蒸日上不说,最主要的,人家懂得人情世故,不像醒竹那浑小子莽莽撞撞、眼睛长在头顶上!

不知不觉晃到筝如念过的××国中,看见许多家长骑着摩托车来接孩子,使我想起她要参加高中联考的前一个月,为杜绝她在半路跟男生约会,每天都是我亲自接她、帮她扛书包、提便当盒。十五分钟路程,开车没地方停,只好徒步来回。那夏天的梅雨可真烦人,每天浸湿我一条西装裤!为什么不穿短运动裤?赫,我可不要女儿同学笑她有个邋里邋遢的丑爸爸。谁知道她以后会嫁个每天穿牛仔裤破衬衫的丈夫?醒竹就连进出观光饭店,也是那身乞丐装,真是丢尽我们余家的脸!

校园的大片草坪真绿,自动洒水机正在滋滋地喷水。走没几步,就能看见操场的单杆双杆和其他运动器材。筝如两三岁跟我一块儿等公车时,总拿我粗壮结实的手臂当作单杠,要我往前伸直,让她吊着荡来荡去地玩儿——那种咯咯傻笑的娇憨模样,真像个美丽的小天使。可惜,欢乐时光不但短暂,而且一去永不回头……

筝如跟醒竹是C大建筑系的同班同学。若说女儿是朵娇艳的玫瑰,为她的贞洁,我费心拔草除虫,最后却让醒竹这只馋猫捡到便宜。他非但不知感激,反而……恐吓说要杀我女儿……他,简直就是个畜牲!

不能生气,一气高血压就会恶化。医生要我务必控制自己的坏脾气,才不会因为脑溢血死掉!我还不能死,我的巨额遗产怎么分配?虽然已经立了遗嘱,放在陈律师那儿,我却又在盘算要怎么改,才能“修理”到醒竹而且“不伤”我的筝如?!

乌云满天,树叶被风吹得飒飒作响,快下雨了。

把车开回自家巷口,下了车,觉得口渴,索性先到附近小店喝杯果汁再说。从这儿正好可以望见我跟小蛮他们合住的十层大楼,高悬一块醒目的招牌——汉舟建设公司——跟它隔条马路的斜对面,另有一块不堪一比的小招牌:

“纪醒竹建筑师事务所”

醒竹的事务所只有两层,一楼办公,二楼住家,是跟汉舟租的。醒竹的生意清淡,筝如便在姐姐、姐夫这儿帮忙,月薪四万,加班一小时五百。姐妹俩从小就爱比来比去,筝如这么卖力地工作、加班,目的就想趁早买下租的房子。这是K城的黄金地段,自己人,汉舟要价八百万已经算很公道。我帮他们买?门儿都没有!原来有位家境富裕的准医生,姓赵,追她追得很苦,她不听我劝,非要嫁给醒竹——哼,这种恃才傲物的穷光蛋,哪能一下白白给他那么多甜头?

P1-4

书评(媒体评论)

许台英的小说在台湾素获好评,这次河南大学出版社推出她的集子,让我想到《诗经》里的诗句“凯风自南”。本书收了《怜蛾不点灯》(1988)中的四篇短篇小说和首次发表的《月光下,秃光的鸡蛋花树》,都是耐读的心血之作,代表了作者文学创作的境界。许台英笔下上世纪八十年代的台湾不会让大陆读者感到陌生。初看之下,那是一个物欲横流而且不必有所掩饰的社会,但是表象背后还是有温暖的人情。作者有意作为一位虔诚的天主教徒来写作,企图从比较粗糙的生活质料中提炼出纯净永恒的元素。消隐自我意识,超越源自个人生活的愤好之私,使信仰演化为一种本能一般的感受、观察世界的方式,确实是值得尝试的。

——陆建德教授(著名英语文学学者、文学批评家)

小说家许台英,是一位非常了解人性、作品独树一格、极有创意的现代知名作家。她书写的文字控制,已达艺术之境。我评鉴小说,一看是否读后在脑中留下深刻印象,二看作品是否能创造自己的世界。这些杰出小说的艺术特质——许台英的许多震撼人心的好小说,都已具备了!

——朱炎教授(名作家,曾任“国立台湾大学”文学院院长、“中央研究院”欧美所所长)

从很年轻就写剧本、得过《联合报》中篇及短篇小说推荐大奖的女作家许台英——近半辈子,除照顾家庭、尽心尽力栽培子女之外,始终醉心于小说创作艺术。她所写某些私情小说,却能不断扩充史识、从多重面向探究现实、折冲于个人存在困境与时代变局之间,透视人性的卑微与尊贵,这种悲天悯人的书写能力与勇气,界定了许台英作为华文世界罕见的宗教小说家所具备的格局与天赋。如今,许台英不但更上一层楼,写出意境幽邃、痛切反省孝道与“终极关怀”等充满普世价值的新作,而且首度登陆、出版她颇富创意的最新小说集,饶具意义!

——曾珍珍教授(“国立东华大学”英美文学系教授)

目录

序 《怜蛾不点灯》/叶石涛

陶俑

王者的下巴

怜蛾不点灯

卡拉

月光下,秃光的鸡蛋花树

附录

◎从《爱在瘟疫蔓延时》看许台英的《陶俑》/张系国

◎写给明昭的一封信/许台英

◎我读小说家许台英的大作/蔡石方

◎坐忘之云——许台英创作观之(一)/许台英

◎难以抗拒的召唤——许台英创作观之(二)/许台英

◎许台英作品一览表

序言

《怜蛾不点灯》

叶石涛

每当我读许台英的小说的时候,我总觉得奇怪,她怎知道台湾现实社会各阶层那光彩陆离,宛如万花筒般令人眼花缭乱的世界?我所知道的许台英是规矩的家庭主妇,每天一定会为许多零零碎碎的家庭杂务忙碌不堪,虽然老公和长大的女儿都好照顾,但总得有些事情是必须她亲自料理和操劳才行的。她对现实社会细微精密的观察,到底不是普通的家庭主妇所能胜任的;这是作为作家天赋条件之一,显然她具有这极具优秀的观察力和洞察力。当然她也勤于搜集材料,正如泰纳(HipolyteTaine)形容左拉用博物学家的方式去搜集材料,弄上解剖台,仔细予以解剖,认真察看哪儿有病灶一样,许台英神出鬼没地潜入欢乐场所或社会阴影处收罗材料,仔细记录它,然后构成了她每一篇小说。从她著名的小说《蟹行人》以来,她底许多篇小说都以精确的写实著称;那背后隐藏着多少她的血泪!许台英的大多数短篇犹如坚石构筑的城堡一样,无懈可击,就是归功于她的小说的现实的确是现代社会现实的一部分,丝毫没有脱节的关系。可是她的小说的写实主义已经不是十九世纪以来的传统写实;这已经是破旧外衣,不足于装前卫的、变化多端的现代台湾社会现实了。兼顾外在环境精致的写实和人类心里的现实,这才能表现现代台湾人的生活现实。在这本短篇小说里,《卡拉OK》正是这样的一篇作品。她一面用铁石心肠的无情冷酷的笔触描写卡拉OK欢乐场各色各样三教九流无所不包的争逐声色、财富之徒,一面又用令人柔肠寸断的同情和怜悯来描绘女主角充满悲愁的遭遇和寂寞的心情;这不正是所有现代台湾人活生生的写照吗?在这篇小说里,许台英仍然发挥了她默默的强烈正义感,不露痕迹地提出了她的批判;这是她所有小说的普遍特色之一。面对这世间的众多不义和不公,许台英不甘缄默,她都要扮演公正的审判者的角色。可是这是天生的意志,不是凡人或一个作家所能背负的重担。因此,不可避免地她会受伤,心肺淌血的是她自己。自从《蟹行人》一作受到无数暗箭和中伤之后,许台英的创伤久久未愈,有一天,她把重担还给天主,这才得救了!这自是后话。

《怜蛾不点灯》,这篇小说倒容易了解,证之以许台英的身世以及来台大陆人第二代的生活历程而言,眷村生活是他们切不断的脐带的一部分。这篇小说较少提起在眷村成长的第二代人,重点放在遵守旧社会、旧伦理的年老一代眷村人物的现况。小说带有浓厚的回忆意味,犹如对旧时代的一阕挽歌。事实上这小说里描写的也尽是跟生老病死有关的平凡事实,特别是凋零和死亡的意象浓厚。小说虽然以打动人心弦的温馨情节展开,可是作者的无情的观察眼却一点也不含糊。凡是有关眷村的景物、人际关系和事务无一能逃过作者的眼睛。作者的利爪只是藏起来罢了,她并没有忘去人生的残酷真实。

大致而言,许台英在小说处理的许多方面都有相当的能力,特别是遣词用辞有独到之美。

这本短篇小说集压卷之件,当然是《陶俑》了。这是八。年代中期的台湾文学里不可多得的一篇力作。这篇小说里优秀的性格描写树立了一个典范。小说里人物的性格描写往往流于类型化,这是任何一个作家都很难避免的。越多产的作家越免不了这种缺陷;而且突破很难。许台英在这篇小说里创造的几个角色,几乎可以和张爱玲小说中的人物描写媲美。她在小说里创造的这富裕的老人,那复杂的心理,常用内心独白的手法顺利地交代。这不是类型化的呆板的老人形象,也不是卡通化的嘲弄形象,而是有血有肉、承担各种生命苦难的老人。再说她的女儿筝如和女婿醒竹吧,许台英解剖筝如时,不但有心理的,甚至用生理的畏惧来诠释,醒竹的孤傲性格稍微有夸张之嫌,但也相当逼真地描写出现代社会富于理想的年轻知识分子的坚持。不过,最惊人之笔,可能是小说最后一段,那陶艺家荔亚照顾背叛她的前夫朱先生的一幕。这给这篇无情而冷酷的写实小说点上了一盏永不熄灭的救赎之光。

如果让我引用托尔斯泰的话,刚好可以诠释这老人的生涯:

决不患病的强壮肉体不存在,不消失的财富不存在,不衰亡的权力不存在:这都是脆弱的、虚幻的东西。即个人认为强壮、有财富、成为有权力的人是人生的目的。把所有作为目标的悉数入手,他仍然免不了一直怀有不安、恐怖和悲哀;因为他不得不看见他赌其一生获得的东西,悉数离他而去,自己逐渐年老接近死亡的事实。

许台英有些小说的主题在于处理现代忙碌的工商业社会里,人如何得到救赎的问题。救赎只能从炼狱般的受难熬苦中,提升自己精神生活,爱上帝爱邻人,爱所有的人才能获得。许台英其余的作中人物,性格的刻画都很深刻,颇能表现出八。年代后期现代台湾人只管追求物质生活而漠视精神生活荒废的现实;恐怕救赎的日子离他们还很遥远——这是普世性的、人类共同等待突破的困境。

——一九八八年四月·高雄·左营

内容推荐

《怜蛾不点灯》收录了许台英台湾版《怜蛾不点灯》(1988)中的四篇短篇小说和首次发表的《月光下,秃光的鸡蛋花树》,都是耐读的心血之作,代表了作者文学创作的境界。

编辑推荐

《怜蛾不点灯》是台湾知名作家、许台英的代表性小说集,包括四个短篇与一个中篇,系首次在大陆进行出版。该小说集有助于了解台湾作家的写作状态及转向、对现代社会的思考、对现代城市与乡土之间关系的思考等,同时,为大陆与台湾文学界之间的交流开辟了一条新的途径。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8 1:11: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