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作者将目光锁定大众传播媒介,借助费尔克拉夫的话语分析框架,对中国的大众传媒,特别是“中产报刊”在中国中产阶层兴起过程中所起的建构作用及其二者之间的互动关系进行了深入的观察、分析,得出了一系列有新意的、颇具启发性的结论。
本书是在何晶博士论文的基础上形成的。作为国内第一部从大众传播角度研究中国中产阶层兴起相关因素的专著,它无疑具有一定的开拓性,或可视为中产阶层研究的一个中国版本、中国传播学本土化研究的一个新的成果。
作为改革开放以来一个新兴的社会阶层,作为中国政治话语体系中曾经的禁忌词汇,作为一个媒体关注的热点,“中产阶层”是如何在公共话语空间中被定义的?“中产阶层”具有怎样的公共(媒介)形象?在这个阶层逐渐兴起的过程中,其声音如何得以表达?大众传媒为这一群体所构建的话语空间具有怎样的特点?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中产阶层”话语的兴起究竟经历了怎样的过程?何以呈现出当下的面貌?又折射出怎样的社会变迁图景?
本书关注了自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以来中国大众传媒尤其是报刊媒体对于本土新兴中产阶层从概念、形象到议题的全面话语建构现象。借助费尔克拉夫的话语分析框架,从文本、话语实践、社会实践三个层面分析了这一现象的基本形态、产生过程及其背后的社会作用力量,对上述问题进行了逐一解答。
导论
第一节 问题的提出
第二节 国内外相关研究成果综述
第三节 研究方法
第一章 关键概念和基本理论的界定与阐述
第一节 话语及其建构功能
第二节 媒介话语及其建构功能
第三节 中产阶层
第二章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中产阶层的兴起
第一节 改革开放前中国的社会阶层结构
第二节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社会阶层结构的变化
第三节 中国中产阶层的兴起
第四节 当前中国中产阶层的基本形态
第三章 文本分析(上):报刊文本对于中产阶层的形象呈现
第一节 报刊文本对于中产阶层的概念呈现
第二节 报刊文本对于中产阶层“群像”的呈现
第三节 报刊文本对于中产阶层个体的形象呈现
小结
第四章 文本分析(下):报刊文本针对中产阶层的议题设置
——基于《新闻周刊》的个案分析
第一节 《新闻周刊》作为个案分析对象的合理性证明
第二节 《新闻周刊》“封面故事”的议题设置
第三节 《新闻周刊》“专栏”的议题设置
小结
第五章 话语实践分析(上):报刊话语对于中产阶层的形象建构
第一节 报刊“中产阶层”相关表述中的官方文本
第二节 报刊“中产阶层”相关表述中的学术文本
第三节 报刊“中产阶层”相关表述中的西方文本
第四节 报刊文本内部“中产阶层”的谱系
小结
第六章 话语实践分析(下):报刊话语针对中产阶层的议题建构
第一节 传播者对读者的认知是议题建构的主要依据之一
第二节 传播者对于读者的认知
第三节 传播者对于议题的建构
第四节 议题建构的动力机制
第五节 讨论的延伸
小结
第七章 社会实践分析:报刊话语对中产阶层建构行为的社会作用因素分析
第一节 一个新兴阶层的自我构建
第二节 国家话语——起着决定作用的建构力量
第三节 媒介话语——基于客观世界的主动建构
第四节 公共知识分子话语——一支显在的建构力量
第五节 全球化——持续的外部推动力量
小结
结语
主要参考文献
后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