哲学的任务本就不是将真理洒向人间,而是唤起人类对真理的追求。
阅读本书绝非单纯的消遣,它更像是一次艰险而令人激动的智慧之旅。每一个热爱哲学的人所追求的,一定是风雨过后的彩虹,而非轻易采撷的花枝。
生动有趣的故事将你引入高深莫测的哲学世界;简单清晰的论证向你展示哲学问题产生的来龙去脉;深刻朴实的思想教会你用头脑去思量和考究身边的点滴;柏拉图、笛卡儿等大师的点拨和启迪赋予你生活的智慧。
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书名 | 人人需要知道的50种哲学思想 |
分类 | 人文社科-哲学宗教-西方哲学 |
作者 | (英)本·杜普雷 |
出版社 | 电子工业出版社 |
下载 | ![]() |
简介 | 编辑推荐 哲学的任务本就不是将真理洒向人间,而是唤起人类对真理的追求。 阅读本书绝非单纯的消遣,它更像是一次艰险而令人激动的智慧之旅。每一个热爱哲学的人所追求的,一定是风雨过后的彩虹,而非轻易采撷的花枝。 生动有趣的故事将你引入高深莫测的哲学世界;简单清晰的论证向你展示哲学问题产生的来龙去脉;深刻朴实的思想教会你用头脑去思量和考究身边的点滴;柏拉图、笛卡儿等大师的点拨和启迪赋予你生活的智慧。 内容推荐 你可曾辗转反侧,总是感到苦恼和迷茫: *如何能确定外部世界的真实性呢? *我们真的是悬浮在缸中的大脑吗? *我们是受控于疯狂的科学怪人吗? 如果你真的为这些问题而苦恼,那你绝不是在孤军奋战,而是身处于一支高尚的队伍之中。 本书50篇清晰易懂的文章将复杂的、有挑战性的哲学概念通俗化,生动地阐释了来自知识、知觉、身份认同、伦理学、信仰、正义、语言、意义和美学等方面的问题。从古希腊开始时至今日,这些问题一直吸引着思想家们的注意。 本书兼具启发性和趣味性,它向读者揭示了哲学问题产生的前因后果,展示了哲学领域讨论问题的方法和路径,说明了论证哲学问题的方法和基本步骤。对于初涉这片领域的读者来说,它是一部不可多得的西方哲学导论。 目录 第1章 缸中之脑 第2章 柏拉图的“洞喻” 第3章 知觉的面纱 第4章 我思故我在 第5章 理智与经验 第6章 知识的三要素理论 第7章 身心问题 第8章 做蝙蝠感觉如何 第9章 图灵测试 第10章 忒修斯之船 第11章 他人心灵 第12章 休谟的断头台 第13章 一个人的美味 第14章 神命论 第15章 嘘/啊理论 第16章 目的与手段 第17章 经验机器 第18章 绝对命令 第19章 黄金律 第20章 做与不做 第21章 滑坡 第22章 超越义务的要求 第23章 恶只是不走运吗 第24章 德行伦理学 第25章 动物感到疼了吗 第26章 动物有权利吗 第27章 论证的形式 第28章 理发师悖论 第29章 赌徒谬误 第30章 连锁悖论 第31章 法国国王是秃子 第32章 盒子里的甲虫 第33章 科学与伪科学 第34章 范式转换 第35章 奥康剃刀 第36章 什么是艺术 第37章 意图谬误 第38章 设计论证 第39章 宇宙论证明 第40章 本体论论证 第41章 恶的问题 第42章 自由意志辩护 第43章 信仰与理性 第44章 积极自由和消极自由 第45章 差异原则 第46章 利维坦 第47章 囚徒困境 第48章 惩罚理论 第49章 地球救生艇 第50章 正义之战 试读章节 第2章 柏拉图的“洞喻” 想象一下吧,你一辈子都被禁锢在黑洞中,手脚戴着铁镣,脑袋被固定住,眼睛只能看到自己正前方的墙,身后则是熊熊火焰,你与火之间有一条小道,逮捕你的人拿着一些雕像和各种物件在过道上来回走动。你和其他囚徒终其一生只能看到这些物品映在墙上的影子,思考谈论的也只是这些东西。 希腊哲学家柏拉图(Plato)使用过多种比喻和类比,其中最为家喻户晓的要算是出自《理想国》第七卷的“洞喻”说了。《理想国》是一部不朽的巨著,柏拉图在其中探讨了理想城邦的形式及其理想的统治者,即哲学王。柏拉图将驾驭政府的权力交给哲学家的理由源于对真理和知识的细致研究。正是在这一语境中,他使用了“洞喻”。 在柏拉图眼中,知识以及知识对象的概念较为复杂且层次较多,随着洞喻展开,这些都逐渐清晰了。 现在假定你不再受脚镣的束缚了,可以在洞中自由走动。你先是感到火光刺眼,但逐渐适应了洞穴中的情况。你看到了原先以为真实的那些阴影的源头。你最终走出洞穴,沐浴在洞外的阳光之中,你看到了天空中最明亮之物——太阳照亮之后的全部实在。 阐释“洞喻” 详尽阐释柏拉图的“洞喻”已经引发了太多争论,但其大体意义还是特别清楚的。洞穴代表“变化的领域”,即我们每天都在体验的可见世界。在这样的世界中,一切都不完美,而且变幻不定。身戴脚镣的囚徒(象征普通人)生活在由猜想和幻觉构成的世界里。而此前可以在洞穴中自由闲逛的囚徒能在不断变化的感觉和经验世界中获得关于现实的最准确的看法。相比之下,洞穴之外的世界代表“存在的领域”,即可理解的真理世界,这里居住着完美且永恒不变的知识对象。 型相论 在柏拉图看来,我们知道的东西必定不仅真实,而且完美、永恒。然而,经验世界(由洞穴中的生活所代表)中没有东西符合这样的描述:高个的人与一棵树并肩而立就成了矮子;苹果中午看着是红的,可黄昏时分就成黑的了,诸如此类。由于经验世界中没有知识对象,所以柏拉图便提出,一定有另一个领域(洞穴之外的世界),由完美不变的实体,即“型相”组成。举例来说,所有个别的公正之举之所以公正,是由于模仿或复制了公正的型相。正如洞喻所表明的,型相中有等级,而凌驾于所有型相之上的是善的型相(由太阳代表),它赋予其他理念以终极意义,甚至是其存在的基础。 柏拉图式恋爱 如今,最常与柏拉图相联的观念即为所谓的柏拉图式恋爱。在“洞喻”中,理智世界与感觉世界之间产生了巨大反差,柏拉图式恋爱这一观念自然由此而来。在另一篇著名对话集《会饮篇》中,也经典陈述了这一观念:最理想的爱情是由理智表达出来的,而非身体。 共相问题 柏拉图的型相论和支持它的形而上学基础或许看似奇特繁缛,但它力求解决的共相问题,已是哲学中的主导论题了,在某种伪装之下也是如此。中世纪时,哲学分为两大阵营:一方是实在论者(或称柏拉图主义者),他们相信红或高这样的共相无关乎个别的红色的和高的事物;另一方是唯名论者,他们认为理念只是名称或标签,贴在物体之上以强调它们之间特殊的相似之处。 P6-8 序言 初读本书时,我便被作者平实幽默而又不乏深刻的写作风格所吸引。50篇精炼的文章,每篇几乎都从一个通俗易懂的小故事开始,将我们自然而然地引入深邃的哲学世界。一个个生动的案例,让我们在了解到哲学原理后,可以再回到生活中,运用自己的头脑去思量和考究你所处的世界的点点滴滴。我想,这就是本书的优点之一,它深入浅出地讲述着一个个哲学观点,既深刻又朴实,既发人深省又赏心悦目。 本书的另一个优点就在于,它非常全面地介绍了西方哲学的主流,涵盖了包括知识论、心灵哲学、伦理学、逻辑学、科学哲学、美学、宗教以及政治哲学在内的方方面面。而且,它触及到的几乎是每个方面中最核心的论题。通过阅读本书,我们可以对西方哲学中最基础的问题和观点有一个初步的掌握。从这个角度来看,它可以算是哲学各分支的导论之导论了。 当然,相信此前读过哲学书籍的读者一定同意这个观点,那就是,阅读哲学书籍绝不是件轻松容易的事情,本书也不例外。之前说它通俗并不代表它简单。因为本书所涉及的话题绝非生活小哲理和小智慧,而是实实在在的、曾出现在西方哲学史中的重要论题。而且这些论题时至今日仍然是哲学界争论的焦点。因此,阅读本书绝非单纯的消遣,它更像是一次艰难而令人激动的智慧之旅,它给我们的感觉更贴近“痛并快乐着”。其实,这也正是它能够吸引我们的地方,因为每一个热爱哲学的人所追求的,一定是风雨过后的彩虹,而非轻易采撷的花枝。但,这并不就因此意味着本书晦涩难懂,它只是让我们在这纷乱紧张的世界中暂驻片刻,体会一下思考的乐趣。 在这里,有一点一定要提到,正像所有哲学书籍一样,本书的重点并非要向读者们灌输某些结论,而是要向大家展示哲学问题产生的前因后果,展示哲学领域讨论问题的方式和路径,展示论证哲学问题的方法和基本步骤。因为哲学的任务本就不是将真理洒向人间,而是唤起人类对真理的追求。哲学最初的含义就是“爱智慧”,而古往今来的哲学家更是真理的追求者。他们执著不懈地追求真理,却没有一个人会说自己掌握了真理。苏格拉底的“无知之知”响彻千年,他向我们揭示的正是,我们或许永远触不到真理,但这并不能阻碍我们对真理的无限追求与接近。哲学家们最让人感动的,恐怕也正是这种“知其不可为而为之”的精神吧。 希望读者们通过阅读本书,可以从思考中得到快乐,可以体会到哲学家们对于真理的热爱与执著。如果你对其中的哲学观点产生了浓郁的兴趣,想要深入了解它的来龙去脉,可以进一步阅读书中提到的经典著作。 最后,我想说的是,这本书只是将厚重的哲学大门推开了一丝缝隙,使你得以窥见其中的绚丽与精彩,望读者凭借自己的思考与热情踏入哲学的殿堂。 董晓燕 2009年12月3日 |
随便看 |
|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