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马贼到北洋政府大元帅——张作霖是上世纪初中国政治舞台上独树一帜、绝无仅有的奇特现象。本书描写了他传奇的一生,再现了他的狡黠与血性、粗鄙与豪爽、贪婪无度与大智若愚……
本书以平实的心态追溯当时中国社会转型过程中的曲折,适合各年龄段愿意了解这一段历史和人物的读者阅读,也有利于读者能够从前人的得失成败中汲取有益的教训和经验。
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书名 | 张作霖传 |
分类 | 文学艺术-传记-传记 |
作者 | 张祥斌 |
出版社 | 吉林大学出版社 |
下载 | ![]() |
简介 | 编辑推荐 从马贼到北洋政府大元帅——张作霖是上世纪初中国政治舞台上独树一帜、绝无仅有的奇特现象。本书描写了他传奇的一生,再现了他的狡黠与血性、粗鄙与豪爽、贪婪无度与大智若愚…… 本书以平实的心态追溯当时中国社会转型过程中的曲折,适合各年龄段愿意了解这一段历史和人物的读者阅读,也有利于读者能够从前人的得失成败中汲取有益的教训和经验。 内容推荐 张作霖从一个由辽西的穷乡僻壤走出来的流浪儿,到落草绿林成为一方马贼的首领,到主动接受招安成为大清王朝的巡防营管带,再摇身变为中华民国奉天督军,越折腾越大,直至入主北京成为安国军政府大元帅。凭借这些招牌,张作霖在20世纪早期的中国政治舞台上独树一帜,成为一个绝无仅有的奇特现象。 本书细致地描述了张作霖的一生。在叙述过程中,注意到了趣味性、严肃性与通俗性的结合,着力于吸引读者。文中既有正史的叙述,又有杂官稗史的考证,妙趣横生,其味无穷。 目录 第一章 苦难少年 第二章 受招安走上仕途 第三章 成为东北王 第二章 受招安走上仕途 第三章 成为东北王 第四章 镇压革命,巴结日本 第五章 经营东北 第六章 军阀之争 第七章 被炸身亡 附 录 试读章节 第一章 苦难少年 张作霖是一位具有浓厚神秘色彩的传奇历史人物。他由一介粗通文墨的草莽武夫,风云际会,乘势而起,一跃成为地位显赫的中华民国陆海军大元帅。期间个个曲折的故事和种种险恶的遭遇,颇堪玩味。 张作霖,字雨亭,1875年3月19日(清光绪元年二月十二日)生,奉天省海城县小洼村人。小洼村后又改称大洼县东风镇叶家村张家甸屯,现改称大洼县驾掌寺乡马家房村西小洼屯。其实,这里现在只有一片房屋遗址,已经根本没有村落了。其祖籍主要有两种说法。一为山东省说。《中华民国陆海军大元帅张公行状》中写道:“公讳作霖,字雨亭,奉天海城人,远祖居山东,族甚蕃,清道光初徙居海城。祖发业农,称素封。”“行状”是过去死者家属叙述死者世系、籍贯、事迹的纪念文体。该文称“远祖居山东”,主山东省说。一为河北省说。河北省中又有河北大成、河北高阳、河北河间三说。《中华民国陆海军大元帅张公雨亭神道碑》写道:“公讳作霖,字雨亭。其先为直隶人,清末迁奉天海城。”这通碑文是督军署参谋长臧式毅领衔,又有8位处长署名的,载于《张大元帅哀挽录》。文中明确地说“其先为直隶人”,即是河北人,主河北说。从有关历史记载看,张作霖的祖籍,是诸说并存。因多数主河北省说,张学良亦自称,他的祖籍是河北省大成县,故张作霖的祖籍为河北省大成县。 那么,张作霖到底姓什么呢? 民国初年,张作霖飞黄腾达,由第二十七师师长,一跃而成为奉天督军兼任省长。这消息传到海城,全县沸腾,人们奔走相告:“嘿!高坎镇那个张老疙瘩当上大官了,出息了!”海城是张作霖的出生地,现在张作霖出人头地,乡里人自然感到荣耀无比。可是不知为什么,这消息竟飞越辽河,飘过长城,传到河北省大城县一带。那里的人们也在争相传告:“听说道光年间闯关东的那个张家继子的后代,在关东涟红运了!现在是奉天的一省之长。” 某年夏天在奉天督署门前,有一个从河北大城县赶来的长者,姓李,自称是张作霖的本家,要求见张作霖。守门的卫士把这位李姓长者拒之门外,呵斥他说:“你姓李,督军姓张,两个姓不是一家人,哪里谈得上是本家?想在督军署衙门前捡便宜,妄想!滚!”这位长者说死不走,梗着脖子向里闯。卫士无奈,只好一五一十地向张作霖禀报。张作霖一愣,但仔细一想,好像想起了什么,就给卫士打了个手势:“那就叫他进来吧。” 那位长者进入三进四合院的督军署,东张西望,不知所措。他见张作霖正襟端坐在二进院正房的办公室的太师椅上,便急不可耐地呼喊起来:“督军大人,你可是咱们李家的后哇!”张作霖不但不恼反而问道:“此话怎讲?何以为证?”老人顺手掏出一折已经破旧的家谱,絮絮叨叨地讲起先祖的往事来: “先祖姓李,清代家住直隶(今河北)顺天府大城县。李、张两家原本是亲戚,张家的姑娘嫁到了李家。可是嘉庆末年张家无子绝后,便将先祖之弟李永贵过继给张家以接续香火,从此改姓张。道光初年河北大旱,赤地千里,饿殍盈野。生活无着,先祖之弟张永贵,携妻小逃荒,出关求生。听说落户在海城县,不知督军是否为张永贵之后?”张作霖频频点头,嘴里说:“正是。”长者又说:“请问督军先父大名?”张作霖答:“张有财。”长者双眉舒展,笑着说:“正与我同属‘有’字。”张作霖虽为督军,但他是一位重血统、讲义气的人,当他听到这位长者所谈句句有根有据,便承认与自己了解的家世吻合。原来,听老人讲过,张作霖的曾祖确实是过继到张家的,道光初年,他确实被迫举家逃往关外谋生,最后在辽南海城驾掌寺乡叶家铺子扎根落户。张作霖见此人与先父同辈,遂拱手道:“晚辈失礼了!”说完,当即命卫士带长者入宅安歇,款待备至。 张作霖先祖原来姓李,后过继给张家,改李从张,这真是名副其实的“张冠李戴”。 山海关以外的东北地区是清朝起家的“龙兴之地”,一向实行封禁政策。可是关外空旷肥沃的黑土地有着无穷的诱惑力,只要有了’土地,农民就有了生存繁衍的依靠,所以那时的农民把关外看成是天堂,把黑土地看做是再生之地。于是大批山东、河北一带的农民不顾禁令,或纷纷偷越长城,或泛海东渡,向东北地区移民逃荒。这叫“闯关东”。大量农民“闯关”“泛海”的结果是东北人口迅速增加,大片黑油油的荒地变成了良田。 随着清政府对关外的弛禁,更多的农民携妻子加入到闯关东的人流之中。清朝道光初年,河北大旱,颗粒无收,家无恒产的张永贵离开生他养他的大城县,成了闯关东人流中的一员。张永贵所有的家当就是肩上的挑子,一头箩筐里装的是几件破烂衣裳、一床烂棉被和破锅粗瓷碗;一头箩筐里坐着他唯一的儿子张发。一路走,一路要饭,磨穿了几双家做的鞋,终于落脚在海城驾掌寺乡叶家铺子。海城是因明朝在这里设置海州而得名的,清顺治十年(1653)设县,隶属辽阳府。县境东部峰峦重叠,西部辽水潆洄,襟山带河;中部土地平旷,沃野百里,是发展农业生产的好地方。那时候,东北有的是荒地,随便由来垦荒的人去占用,叫射箭地,就是你箭能射多远,就把这块地给你。岁租一半给清政府,一半给蒙王。于是,张永贵搭起窝棚,抡起铁镐,除去杂草,开出一片黑油油的土地。他的眼泪、汗水和种子一起落进了垄沟里。 有了属于自己的土地,张永贵的眉开了,眼笑了,力气也足了。他每天都是披着星星下地,戴着月亮回家。属于他的那片黑土地,一根杂草也不见,庄稼长得比别人家的高一头。他靠自己的辛勤耕耘来养家糊口,日子虽然艰苦,但也安安稳稳。从此,张家就在海城驾掌寺扎下根来。 等到张发当家的时候,除了辛勤农耕之外,又开始兼营烧碱业,生活日渐富裕起来,不仅有了属于自己的房子和土地,4个儿子也都成家立业,真是儿孙满堂了,在当地也算是小康之家。张发的第3个儿子叫张有财,他就是张作霖的父亲。当张发离开人世以后,他的4个儿子就都分居单过,自立门户了。 张发给三儿子起名张有财,是希望他用辛勤的双手去创造财富。张有财也想发财,但他没有继承祖辈父辈艰苦创业的精神传统,而是选择了另外一条致富之路一赌博。他嫌下地干活太累,所以分家时地没要一垄,只要了三间土房,用分家的钱财在本村开了个杂货铺。 张有财的原配妻子是邵氏,生了个女儿,不久邵氏早亡,接着女儿也夭亡了。咸丰元年(1851),张有财续娶王氏为妻,即张作霖的生母。王氏原是一个寡妇,共生三子一女,长子作泰,是带过来的前夫之子;嫁给张有财后又生了次子作孚,三子作霖;还有个小女儿叫秀英,比张作霖小7岁,她长大后嫁给一个姓杨的人,外号杨魔症。 一个小杂货铺怎能养活这一大家子?张有财做起了来钱容易又不费力气的买卖,便常年泡在外面的赌场里,又到各处“放局”,就是开设赌场抽红。当地民间称这种人为“耍清钱的”,称另一种偷盗抢劫的为“要混钱的”。张有财成了有名的“赌棍”。他赢了钱就大吃大喝,输了钱就变卖家产,家里日子紧一天松一天。时间一长,王氏和儿女们也就习以为常了,即便张有财长年不在家也不惦念他,就像家里没这个人似的。 光绪十五年(1889),张作霖14岁那年,张有财终日泡在外面赌场里,从大年初一到初夏时节,不仅没给家里捎过一分钱,甚至无任何音讯。他的女儿秀英生病,无钱医治,张妻王氏托乡里屯邻到镇上给张有财捎信要钱,以解燃眉之急,也没有找到他的影子。有人说张有财早已回家,也有人说张有财外出讨债去了。王氏得知这一消息,心生疑窦,右眼皮直跳。人们说:“左眼跳财,右眼跳灾。”因为张有财从没有过离开赌局而不回家的时候,她担心有什么祸事发生。王氏坐也不是,站也不是,把3个儿子都打发出去分头去找。凡能找的地方都找遍了,可还是杳无音讯。王氏只好拿为他人做针线活换的钱给女儿秀英医病。 一直拖到农历五月十三,张有财仍然没有下落,王氏的心里格外烦躁。忽然,家里的大黄狗从外面跑回来,冲着房门发出凄厉的叫声。王氏非常诧异,忙推开房门去看。那大黄狗用嘴咬住王氏的裤腿,拼命地向院门外拉扯。王氏只得跟着大黄狗小跑着往村外去,来到一里多地的柳树林子,大黄狗不动了,梗着脖子嚎得更凶了。王氏气喘吁吁地尾随而来,跟着大黄狗沿着树林边小道来到一片水塘边。几只在水边啄食的乌鸦“呼啦”一声从地上飞起,在乌鸦飞起的地方竟卧着一具早已腐败发臭的尸体。大黄狗没命地猛扑过去,蹲伏在被乌鸦叼啄的尸体旁狂吠起来。 王氏早已看清,这正是失踪多日的丈夫张有财!他身上有多处伤痕,头部鲜血模糊,惨不忍睹。王氏顾不得血污腐臭,伏在丈夫的尸体上呼天嚎地地哭起来。闻声而来的乡邻们无不潸然泪下。 P1-5 序言 “书有未曾经我读,事无不可对人言”、“睡卧美人腕,醒掌天下权”——这是张作霖的江湖格言。这个没什么文化的土匪出身的军阀却有着非同寻常的政治智慧:他从一个由辽西的穷乡僻壤走出来的流浪儿,到落草绿林成为一方马贼的首领,到主动接受招安成为大清王朝的巡防营管带,再摇身变为中华民国奉天督军,越折腾越大,直至入主北京成为安国军政府大元帅。凭借这些招牌,张作霖在20世纪早期的中国政治舞台上独树一帜,成为一个绝无仅有的奇特现象。 本书细致地描述了张作霖的一生。在叙述过程中,注意到了趣味性、严肃性与通俗性的结合,着力于吸引读者。文中既有正史的叙述,又有杂官稗史的考证,妙趣横生,其味无穷。 本书以平实的心态追溯当时中国社会转型过程中的曲折,适合各年龄段愿意了解这一段历史和人物的读者阅读,也有利于读者能够从前人的得失成败中汲取有益的教训和经验。 当然,本书并非一本历史学著作,因此,我们在尊重史实的基础上,根据行文和读者的需要,合理、大胆地进行了合乎文学规律的再创作和艺术加工,以期为读者带来最大的精神享受和阅读享受。 由于学识所限,加之时间仓促,本书的不当之处自是难免,诚望各位读者提出宝贵意见,在此先予致谢。 |
随便看 |
|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