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马光——一个入祀孔庙,可与圣人比肩的人
一、少年勤奋博经史
司马光,字君实,号迂叟,世称涑水先生。宋真宗天禧三年(1019)11月生于陕州夏县涑水乡(今山西运城安邑镇东北)。他家世代官宦,其父司马池后来官至兵部郎中、天章阁待制,一直以清廉仁厚享有盛誉。
司马光从小聪明机智。有一次,他和一群小伙伴玩耍,一个孩子不小心掉进水缸里。缸大水深,眼看那孩子就要淹死了,其他孩子都吓得跑掉了,只有司马光急中生智,搬起一块大石头,砸破水缸。水流出来后,那个孩子得救了。他的机智勇敢一直被后世传为佳话。
司马光6岁时,在父兄督促下背诵书籍,7岁已显得很成熟,谈吐举止都如成年人。他勤奋好学,爱读史书,尤喜《春秋左氏传》,经常是“日力不足,继之以夜”,“手不释书,至不知饥渴寒暑”。7岁就能熟练地背诵《左传》,并把200多年的历史梗概讲得清清楚楚。
到15岁时,司马光已是“书无所不通”,学识很渊博了。他的文章写得也很有特色,“文辞淳深,有西汉风”。步人仕途后的司马光仍然潜心学习,力求博古通今。他通晓音乐、律历、天文、数学,尤其精通经学和史学。
宋仁宗宝元二年(1039),年仅20岁的司马光考中进士甲科,可谓少年得志。然而,他却并不以此自傲,而是豪迈地提出:“贤者居世,会当履义蹈仁,以德自显,区区外名何足传邪!”意思是说,一个贤能者生活在人世间,应该按照仁义标准行事,以彰显道德,而区区一点名誉,又何足传世!这一席话反映出青年司马光不图虚名,立志以仁德建功立业,以实现成圣称贤之大志。
司马光有一套自己的治国理念,他经常上书陈述自己的治国主张,大致是以人才、礼治、仁政、信义作为安邦治国的根本措施。他曾说修心有三要旨:仁义、明智、武略;治国也有三要旨:善于用人、有功必赏,有罪必罚。二、正直节俭孝义多
司马光家境优越,但他始终以节俭自励。考中进士后,皇上赏赐喜宴,在宴席上只有他一人不戴红花。同伴们对他说:“这是圣上赏赐的,不能违背君命。”他这才把花插上。这件事后来被他写进家训,用来教育子孙要注重节俭。
司马光的节俭在史书上有多处记载,并被传为美谈。就连他的政敌王安石也很钦佩他的品德,愿意与他为邻。据载,司马光的妻子死后,家里没有钱办丧事,儿子和亲戚都主张借些钱,把丧事办得排场一点,可司马光不同意,并且教训儿子处世立身应以节俭为贵,不能动不动就借贷。最后,他只能把自己的一块地典当出去,草草办了丧事。这就是民间流传的司马光“典地葬妻”的故事。 司马光对父母特别孝顺。他被任命为奉礼郎时,父亲在杭州做官,他便请命要求改任苏州判官,这样就可离父母近些,以便于奉养双亲。在洛阳时,司马光每次回夏县老家扫墓,都要去看望他的哥哥司马旦。当时司马旦已年近80岁,司马光不仅像尊敬父亲一样尊敬他,还对他的生活起居精心照料。
司马光一生忠孝节义、恭俭正直,同时,他也是一个有情有义的人。在担任并州通判时,他向上司庞籍建议说:“修筑两个城堡来控制西夏人,然后招募百姓来此地耕种。”庞籍听从了他的建议。然而由于所托非人,结果任务没完成,庞籍也因此被罢官。司马光三次上书朝廷自责,并要求辞职,没得到允许。庞籍死后,司马光拜见他的妻子,待她像自己的母亲一样,抚养庞籍的儿子像自己的亲兄弟一样。
司马光秉性刚直,在从政活动中亦能坚持原则,积极贯彻执行有利于国家的决策方略。而在举荐贤才、斥责奸人的斗争中,他也敢犯颜直谏,面折廷争,当廷与皇上争执,置个人安危于不顾。神宗曾感慨地说:“如光者,常在左右,自可无过。”仁宗得病之初,皇位继承人还没确定下来。群臣怕犯忌讳,都缄口不言。唯独司马光敢于上书力争,陈述利害。仁宗看后大为感动,不久就立后来的英宗为皇子。
司马光仕途一帆风顺,在仁宗庆历五年(1045)奉调进京,任国子监直讲,不久又升任大理寺丞、馆阁校勘、太常礼院点校官等职。他渊博的学识和踏实的工作作风,深得仁宗赏识,又被升为殿中丞、集贤殿校书,专门负责修史工作。
司马光在他的从政生涯中,一直坚持原则,被称为“社稷之臣”。司马光在北宋仁、英、神、哲四朝为官。到神宗皇帝当政时,起用王安石为相,推行“熙丰新法”。司马光因与其政见不合,请求担任西京留守御史台这个闲差,退居洛阳,专门研究历史,希望通过编写史著,从历史的兴衰成败中提取治国的经验。P1-3
序言
导读
司马光
——一个入祀孔庙,可与圣人比肩的人
哥白尼
——近代天文学的奠基人
米开朗琪罗
——一个把生命奉献给艺术的人
伽利略
——一个被称为“近代科学之父”的人
牛 顿
——一个实现了科学史上第一次大综合的人
林奈
——一个堪称“生物分类系统中的牛顿”的人
莫扎特
——一个把“永恒的阳光”带给人类的人
高斯
——一个被称为“数学王子”的人
普希金
——一个被称为“俄罗斯诗歌的太阳”的人
达尔文
——19世纪三大发现之一进化论的创立者
谢里曼
——一个发现特洛伊古城的人
孟德尔
——一个成就可比牛顿、达尔文,生前却默默无闻的人
法布尔
——一个为昆虫写历史的人
小约翰·施特劳斯
——一个被称为“圆舞曲之王”的人
约翰·洛克菲勒
——一个从小就会盘算的石油大王
泰戈尔
——一个被称为“印度诗圣”的人
齐白石
——一位出身贫寒的画师巨擘
莱特兄弟
——第一次实现人类飞向天空的人
毕加索
——一个被称为“现代艺术魔法师”的人
马林诺夫斯基
——一位掀起“人类学革命”的社会人类学奠基者
沃尔特·迪斯尼
——一位儿童娱乐世界的“国王”
波普尔
——一个颠覆了人们对“绝对真理及决定论”的迷信的人
贝利
——一个从踢布球的孩子到世界球王的人
比尔·盖茨
——一个创造“软件帝国”的人
李吕镐
——一个痴爱围棋的人
青少年时代往往是梦想的时代,他们可能多次想象着自己的未来:成为科学家还是文学家?政治家还是艺术家?或许可以当个医生?当然,做个发明家也很好。
面对成才这一最普通、最重要的人生课题,我们首先会联想到那些杰出人物的成才经历。他们是人类的精英,是社会文明和进步的先觉者、开拓者。每位杰出人物都是一部让我们读解不尽、获益无穷的“宝书”。他们的人生旅程和奋斗经历,是许多年轻人极感兴趣的话题。
因此,很多人都爱读名人传记。的确,人生需要阅历。而当你披览名人传记时,你就经历着不止一个人的,而是很多人的生活阅历。这样,在自己的生活经验之上又添加了别人的经验,从而能打破时空的局限,在未来的人生道路上如鱼得水、左右逢源。尤其重要的是,别人的生活经历对你很可能有着极大的启示呢!
当然,由于各人所处的时代不同,社会制度不同,成功的内在因素和外部条件也不同。在他们之中,除少数天才外,大多是靠着勤奋取得成功的。达尔文为写《物种起源》,付出了20多年的艰苦劳动和思考;道尔顿连续50年,坚持每天记录天气情况,直至他心脏停止跳动之前几小时;居里夫人为了提炼元素镭,与丈夫在一间破工棚里连续工作了4年;李时珍为了研究某些植物的药性,广泛地向老农、渔夫、樵夫、铃医请教,足迹遍及太和山、大别山、茅山、伏牛山等地,积累了丰富的第一手资料……
也有一些成功人物,先天条件并不好,但他们克服了重重艰难险阻,最终登上了辉煌的峰顶。爱因斯坦小时候智力平平;安徒生是一个鞋匠与洗衣妇的儿子;狄更斯出身贫寒,儿时当过童工;法拉第是铁匠的儿子,曾是学徒;马克·吐温生来体弱;开普勒终生疾病缠身;范仲淹自幼失怙;杜甫终生贫苦;契诃夫一生不幸。然而,他们最终成为事业上的“大家”,这正好印证了孟子的话:“故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事实上,无数成功人士也曾和我们一样默默无闻,但真正使他们走向成功的是远大的志向、不懈的努力、坚毅的品性、过人的胆略与执着的勇气,这使他们熬过了人生的严冬,迎来了生命的春天。
本丛书既是高级科普作品,又是人才学研究力作。丛书各位编写者从事研究比较人才学十余载,以惊人的毅力和多年的辛勤,从世界范围内筛选出最优秀的政治领袖、军事统帅、思想宗师、科学英杰、发明大家、文学泰斗、艺坛巨擘、名家名流百余人,把他们的成长经历,写成一篇篇“小传”。_本丛书选取成才的各重要因素作为不同阅读主题。在写作过程中,既要重点显示与每本书的阅读主题有关的因素,又要给人以“饱满”的人物形象,这就很容易把人物的“小传”写成一篇篇枯燥乏味的故事梗概。但我们眼前这套书所涉及的人物,既进行一般性的介绍,也截取一些精彩的特写镜头,来勾画人物一生的轮廓及思想、成就。多数人物故事情节生动、语言精练,有新思想、新观点,令人读来兴趣盎然,大都能留下完整而深刻的印象。
希望读者能从中看到每一杰出人物的成才轨迹,看到他们如何一步步走向成功,从中感受到他们百折不回的顽强奋斗精神,探求他们成才的“秘诀”,并从中获得激励和启示。
王梓坤
2017年3月5日
李辉、缪德民、卓勇、钱伟刚编著的《有兴趣成功就这么简单》的目的在于通过以下这些成功人物的自身经历,展现出“兴趣”在他们成才过程中所发挥的作用,希望同学们以这些成功人物为楷模,认真反思自己真正的兴趣所在,在兴趣的引导下,瞄准自己的目标,充分发挥自己的真诚、热情和朝气,去实现自己那美好的梦想。
李辉、缪德民、卓勇、钱伟刚编著的《有兴趣成功就这么简单》是“好榜样胜过好老师”丛书中的一本,力图通过一系列历史上杰出人物的成才故事,展示“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这一道理。通过哥白尼、司马光、莫扎特等成功人物生动的例子,教会青少年如何发展和培养兴趣,进而有所收获、最终成才。通过阅读《有兴趣成功就这么简单》,青少年可以获得启发和激励,以及百折不回的顽强奋斗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