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政治学教程(公共管理\MPA创新规划教材)
分类 人文社科-政治军事-政治理论
作者 舒放//段晖
出版社 武汉大学出版社
下载
简介
编辑推荐

作为一本大学教科书,至少应该达到两个目的,一个是给学生提供一个合理的有价值的知识体系:并使他们能够方便地掌握和应用这些知识;另一个目的就是给老师提供一本好教材,方便老师备课上课,把知识传授给学生,做到学者好学,师者好教。为此,本书在国内外出版的多种政治学教材的基础上,结合作者多年的教学经验,充分吸收和借鉴西方政治学理论和国内政治学的研究成果,努力构建更为合理的政治学知识体系,以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

内容推荐

本书在国内外出版的多种政治学教材的基础上,结合作者多年的教学经验,充分吸收和借鉴西方政治学理论和国内政治学的研究成果,努力构建更为合理的政治学基本知识体系,以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

本书以历史唯物主义为指导,着力构建政治学的知识体系。在阐释“政治是什么”的基础上,进一步阐述了“政治与人”、“国家”、“国家机构”、“政党与政党制度”、“利益集团”、“政治家”、“政治意识形态”、“政治参与”、“政治沟通”、“政治文化”等政治学基本问题,最后通过对“民主政治”的讨论以及对“政治变迁”的分析,完成了本书的知识构建。本书适合公共管理类相关专业的本科生和研究生、MPA学员、党政机关工作人员以及关注公共管理的广大读者使用。

目录

第1章 政治与政治学

 1.1 政治的含义

 1.2 政治学

1.2.1 政治学的含义

1.2.2 政治学中的基本概念:权力、权威、合法性

1.2.3 政治学的研究路径

 1.3 政治学研究的意义

第2章 政治与人

 2.1 政治中的“人” 

2.1.1 政治学中“人”的含义

2.1.2 政治人

 2.2 人与政治的关系

2.2.1 政治对于人的意义

2.2.2 人类生活的政治化

 2.3 人权

2.3.1 人权的含义

2.3.2 公民权利和政治权利

第3章 国家

 3.1 国家概述

3.1.1 国家的定义

3.1.2 国家学说

3.1.3 民族与国家的构成要素

3.1.4 国家自主性

3.1.5 国家建构的危机

 3.2 国家结构形式

3.2.1 单一制国家

3.2.2 联邦制国家

3.2.3 邦联制国家

第4章 国家机构

 4.1 国家元首

4.1.1 国家元首概述

4.1.2 国家元首的分类

 4.2 立法机关

4.2.1 立法机关概述

4.2.2 立法机关的组织形式

4.2.3 立法机关的职权

 4.3 行政机关

4.3.1 行政机关概述

4.3.2 行政机关的组织形式

 4.4 司法机关

第5章 政党与政党制度

 5.1 政党的概念

5.1.1 政党的含义

5.1.2 政党的类型

5.1.3 政党的功能

 5.2 政党制度

5.2.1 政党制度的概述

5.2.2 资本主义国家的政党制度

5.2.3 社会主义国家的政党制度

5.2.4 政党制度与政府的关系

第6章 利益集团

 6.1 利益集团的界定

6.1.1 利益集团的含义

6.1.2 利益集团的兴起与发展

6.1.3 政治学关于利益集团的理论

 6.2 利益集团的类型和作用

6.2.1 利益集团的类型

6.2.2 利益集团的作用

 6.3 利益集团的策略

6.3.1 利益集团策略的分类

6.3.2 直接院外活动

6.3.3 间接院外活动

第7章 政治家

 7.1 政治家的概述

7.1.1 政治家的内涵

7.1.2 政治家与政治精英、政客、官僚

 7.2 政治家的类型与影响因素

7.2.1 政治家的类型

7.2.2 成为政治家的条件

 7.3 政治家的产生与作用

7.3.1 政治家的产生

7.3.2 政治家的作用

第8章 政治意识形态

 8.1 意识形态的含义与特征

8.1.1 意识形态的含义

8.1.2 意识形态的特征

 8.2 意识形态的功能

 8.3 主要的政治意识形态

8.3.1 主要的政治意识形态概观

8.3.2 自由主义(Liberalism)

8.3.3 保守主义(Conservatism)

8.3.4 社会主义(Socialism) 

8.3.5 民族主义(Nationalism) 

8.3.6 其他政治意识形态

第9章 民主政治

 9.1 民主政治的内涵

9.1.1 民主的概念

9.1.2 民主理论

9.1.3 民主政治

 9.2 民主政治发展的要素与作用

9.2.1 民主政治发展的要素

9.2.2 民主政治的作用

 9.3民主政治的模式

9.3.1 西方民主政治的模式

9.3.2 中国民主政治的发展

第10章 政治参与

 10.1 政治参与的内涵

10.1.1 政治参与的含义

10.1.2 政治参与的形式

10.1.3 政治参与的意义

 10.2 政治参与的影响因素

10.2.1 国家层面的宏观影响因素

10.2.2 公民层面的微观影响因素

 10.3 选举与选举制度

10.3.1 选举与政治参与

10.3.2 选举概述

10.3.3 选举制度

第11章 政治沟通

 11.1 政治沟通的界定

11.1.1 政治沟通的概念

11.1.2 政治沟通理论诞生的背景

11.1.3 政治沟通的基本特征

11.1.4 政治沟通的作用

 11.2 政治沟通的过程

11.2.1 政治沟通过程的模式

11.2.2 影响政治沟通的因素

 11.3 政治沟通的媒介

11.3.1 大众传媒与大众传媒工具(Mass Media)

11.3.2 人际传播

 11.4 民意测验

11.4.1 民意

11.4.2 民意测验

第12章 政治文化

 12.1 政治文化研究

12.1.1 “文化”与“政治文化” 

12.1.2 政治文化研究的缘起

12.1.3 政治文化研究的发展

12.1.4 政治文化研究的学术贡献及其遭受的批评

 12.2 政治文化的含义和特征

12.2.1 政治文化的含义

12.2.2 政治文化的特征

 12.3 政治文化的成分和类型

12.3.1 政治文化的成分

12.3.2 政治文化的类型

 12.4 政治文化的功能

12.4.1 政治文化的功能

12.4.2 作为新型政治文化的社会资本

第13章 政治社会化

 13.1 政治社会化的含义与特征

13.1.1 政治社会化的含义

13.1.2 政治社会化的特征

 13.2 政治社会化的媒介与类型

13.2.1 政治社会化的媒介

13.2.2 政治社会化的类型

 13.3 政治社会化的功能

第14章 政治变迁

 14.1 政治变迁的内涵

14.1.1 政治变迁的界定

14.1.2 政治变迁的类型

14.1.3 政治变迁的一般过程

14.1.4 政治变迁的社会原因

 14.2 政治变迁的途径

14.2.1 政治革命

14.2.2 政治改革

 14.3 政治变迁与政治稳定

14.3.1 政治稳定的界定

14.3.2 政治变迁与政治稳定的关系研究

14.3.3 影响政治稳定的因素

14.3.4 政治稳定的实现途径

参考文献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5 3:30: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