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汛涛编著的《神笔马良》是20世纪50年代的中国影响最大的儿童文学作品,是享誉世界的经典文学名著,是中国儿童文学的瑰宝。由我国著名儿童文学作家、理论家洪汛涛于20世纪50年代创作。1980年获第二次全国少年儿童文艺创作评奖一等奖,被译成各国文字,在世界各地有着极为深远的影响,为祖国多次赢得荣誉。该故事部分入选小学语文课本,并被译成各国文字,在世界各地有着深远影响。
洪汛涛编著的《神笔马良》是中小学生课外书屋系列之一,《神笔马良》讲述了一个叫马良的穷苦小孩,通过刻苦学画,练就了非凡的画艺。他做梦都想有一支自己的笔。终于,一个白胡子的老神仙送给了马良一支笔。这是支神笔,画什么都能变成真的。马良用这支笔,为穷人们画了耕牛、犁耙、家畜等等。这招来了笔庄老板嫉恨,从笔庄的老板到擅长钻营的画师,再至达官贵人,皇帝老儿,没有一人不想因为神笔发大财。马良与这些坏人斗智斗勇的故事由此展开。
他每天都想能有一支笔,他太需要有一支笔了。
一天,他挑着一担柴,走过一个财主家的庄园。这财主的祖上是朝廷的大官,后来告老还乡了,在这里购置了千顷良田,建造起这座大宅院。
财主在庄园的侧门里面盖起一个画馆,从京城请来一位画师,教自己的孩子学画画。这位画师本是个破落子弟,虽然画得一手好画,但在人才济济的京城,他只不过是个不入流的无名之辈。他知道这位财主家产雄厚,在名镇大邑都开有店铺,并且在京城有许多做官的亲友。他在衣食不周、一筹莫展之时,找到这位大靠山,对主人自然十分忠心,极力巴结。他虽说是来教画画,但很快成为财主的心腹。财主信任他,他卖力地为财主效劳。
庄园的侧门打开着,马良放下柴担,踮着脚往里张望,只见一位尖下巴、有几根山羊胡子的小个子画家,手上拿着一支笔,一边在纸上画着,画着,一边教孩子们画画。
他看那画师画得实在好,孩子们在跟着他一笔一笔地画。他羡慕极了,心里痒痒的,真想跑进去,求那画师收下他,让他学画画。
马良又一想,他是个穷人家的孩子,有钱人家庄园的“大门槛”,很高,很高,他的腿再长,也跨不进这“高门槛”啊!
他直愣愣地看着,那支笔,在画师的手上,那么自如,要粗就粗,要细就细,弯来曲去,像一把好锄头在一个好庄稼人的手上,太美妙了!太吸引他了!他甚至想,就是画师不肯教他学画,把那支笔借给他,甚至只是让他的手去摸一摸,碰一碰,他就很高兴了。
画师画好一张画,正要收起那支笔,在一只盆子里洗笔。马良忍不住了,像被人推着,一脚跨进门槛,对那画师行了个礼,请求说:
“我想学画画,那笔……”
尖下巴画师见走进来一个孩子。他抬头一看,只见这孩子头戴竹编斗笠,天庭饱满,脑袋微微前突,椭圆形脸蛋,眉目中带有几分聪颖气,身着陈旧粗布蓝衣蓝裤,腰束布带,脚上一双破烂蒲鞋。虽说器宇不凡,却是个穷人家孩子。画师问道:
“你是什么人,敢闯进画馆来喧闹?”
马良一看,画师那拉长的脸,一双桃子般的大眼睛,瞪得圆圆的,还发着凶狠狠的绿光。他立刻想起那张判官的脸,魁星的脸。画师的脸,比判官脸,比魁星脸,都难看,都可怕。不过,他想,脸难看,不一定是坏人,他听说,判官和魁星,虽然脸难看,却是好人。于是,他还是请求说:
“我叫马良,我想有支笔,我要学画画……”
画师打断他的话,说:
“什么马良,牛良,鸡良,狗良的,多难听的名字。学画,是达官贵人、大商富贾孩子们的事。砍柴娃子想拿笔,学画画,你在做梦吧!”
画师一把将马良推出大门,马良一个趔趄,从门槛上栽出去。黑漆大门就“吱呀”地关上了。
马良爬起来,发觉那只斗笠没有了,又去打门,叫道:
“我的斗笠,我的斗笠……”
门打开一条缝,画师将马良的斗笠丢了出来,又将那盆洗过笔的水,劈头盖脸地泼向马良。马良的脸上、衣服上,都是一条条发黑的脏水。
马良对着黑漆大门,悻悻地说:
“为什么咱穷孩子不能拿笔,不能学画画呢?我不信!我偏不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