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超个人团体工作方法
分类 经济金融-管理-公共关系
作者 (加)奥诺雷·弗朗斯
出版社 格致出版社
下载
简介
试读章节

生物力量是最普遍的力量,因为无论人们是谁,来自何方,他们都属于人类,即使人们有一些生理上的差异,包括年龄、身材、个头、肤色以及性别等。除了个别例外情况,这些差异既不能改变,也不能被他人操纵。在所有的社会形态中,生理上的差异都会影响着人们的行为态度和与别人相互交往的方式。比如,个头大的人被视为强壮的人,可能会有攻击性,因此个头大的人能经常感觉到别人对他的顺从。个头大且肌肉发达的人可能被看做暴戾的人,瘦小的人通常让人觉得柔弱,一个粗野举止的人会被人认为没有教养。影响人们对生理差异反应的文化规范是无穷无尽的,因为每个群体有其对生理特征含义的特定解读。比如在有些群体中,人们会认为丰满才是健康的。

文化通过不同的方式从心理上对团体产生着影响。人们认为,团体中的人们会持续地承受着遵从团体规范的压力。从这方面考虑,人们的个性在很大程度上都是通过团体规范形成。家庭,作为一个主要的社会化媒介,塑造了人们基本的价值观。这在亚洲尤为明显,如那种尊重权威、尊重传统、尊重学识的文化观念(Gaw,1982;Vernon,1982)。此外,个体与主要人物的接触,如亲戚、朋友、师长、同龄人,能够提升其对整个文化下的社会习俗和社会行为的理解。当我们比较不同文化中人们的感受思维和行为方式差别时,发现这点尤为明显。例如,苏(Sue&Sue,1990)发现,白人和原住民在交往风格上有以下不同(应该注意,这是一种普遍现象,它并不影响团体之间或者团体内部的个体差异)。

白人:通常以言语表达为导向;按照计划行事;有长远目标;以个人为中心;情感张扬;以因果联系为导向;开放和亲密;理性思考、遇事镇定、对身体愉悦与精神幸福有着清晰的区别。

原住民:以行动为导向;率性而为;不同的时间观;立即执行的短期目标;身体直觉;直觉与非语言的;满足当前需求;合作而非竞争;习惯于具体、切实可行的、有组织的方式;使用民间的或超自然的解释。

人们的行为同样受到意识形态以及思维方式的影响(如,立场、理论、目标)。个体思想意识形态的基础将在很大程度上决定其行为。正是从这些基础中,人们才获得了宗教观、社会观念、政治信仰和其他观念,并以此支配自己的行为。在一定文化背景中成长的人,其行为表现必定也符合该文化背景。换言之,人们用自己文化的或民族的方式来思考和看待这个世界,这些方式往往反映在人们的语言、价值观和信仰之中。这些意识形态的差异,可以从那些来自其他种族的团体成员身上观察到。例如,在我最近主持的一个小组中,一个美国原住民的后代(Cree,北美印第安人的克里族)更注重团体责任,而另一个法国裔爱尔兰后代则更看重个人责任。

一个民族的意识形态决定着人们特定的态度、信念和思维方式,构建了人们存在的形式。人们对生活、死亡、婚姻的观念决定着他们与他人相处的方式。人们倾向于运用他们在自己社会中形成的持续态度来反馈周围环境。少数民族为了生存,已经接受了一些主流文化的意识形态,但是这种接受也许或者根本不会在他们心中根深蒂固。据柏瑞尔和瓦斯克斯(Buriel and Vasquez,1982)所述,即在美国生活了三代后,墨西哥裔的美国青少年也只在很小的方面改变了其原有的文化特性。然而,这些少数民族的文化特征和原来的文化传统也并非完全相符。例如,非洲裔美国人或者阿拉伯裔美国人之间,与尼日利亚人或者伊拉克人相比,彼此间有更多的相似之处。这也导致当今的这些少数民族觉得自己“既不属于这里也不属于那里”。此外,有些信念或者价值观受到性别的影响更甚于文化差异的影响(例如,无论何种文化下,男人拥有更多的自主选择权)。生态力量主要涉及环境是如何影响人类文化和行为的。在孤岛上长大的人与在大陆上长大的人可能会形成不同的世界观。气候、繁荣程度和人口密度,就像地形一样在形成独特的文化规范过程中发挥作用。在人口稠密地区出生的人可能会更自信一点,因为这是生存的唯一途径,而在人烟稀少的地方出生的人则会显得更加放松与平和。

P225-226

后记

能够翻译这本书乃是机缘巧合。2010年下半年我参加了华东政法大学与加拿大维多利亚大学为期四个月的交流学习,跟随奥诺雷·弗朗斯(Honore France)教授学习心理咨询和团体辅导,本书即教授在团体辅导课程上所用的教材。之前在国内接触过一些团体工作或方法类的教材,但该教材以超个人心理学为指导思想,给我留下非常深刻的印象。随着课程的不断深入,以及与弗朗斯教授越发熟悉,我便有了将此教材在国内翻译出版的意愿和计划。经过弗朗斯教授的授权,该计划最终得以实现。

超个人心理学是20世纪六七十年代开始在西方出现的心理学流派,被誉为心理学的“第四股势力”。目前国内对该流派的介绍也开始增多,比如,近年来开始将超个人心理学大师金·威尔伯(Ken Wilber)等人的著作引入国内,也有研究者对该流派进行研究,出版了几部介绍该流派的著作,在心理咨询领域也有学者将该流派的咨询方法引入国内。这些都说明该流派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和广阔的发展前景。之所以如此,原因在于超个人心理学的基本主张,是关于个人及其超越的心理学,是试图将世界精神传统的智慧整合到现代心理学的知识系统中的学派。它注重个人幸福和觉悟的不断提升,也注重传统智慧与现代心理学的结合,更注重将个人与外界、自然界等连接在一起。它既可以给人带来身心安宁,同时又能够带来自我内部统合和外在联系。

超个人团体工作方法是奥诺雷·弗朗斯教授潜心研究超个人心理学多年所撰写的一部作品。虽名为团体工作方法,但他用相当多的篇幅系统地阐述了超个人思想,有助于我们了解超个人心理学。超个人团体工作方法不同于当前国内其他团体工作理论,它注重个人在团体中获得超越和觉悟,而其促进个人超越和觉悟的方法非常具有传统特点和人本色彩。本书虽然字数不多,但是所介绍的理论方法非常多,内容特别丰富,所涉及的理论流派和思想纷繁多样。奥诺雷·弗朗斯教授文笔优美,他引经据典,感情丰富,读起来有时甚至不觉得是学术著作。也正因为如此,每次看这本书时都有新的体会,对很多思想的认识会更加深刻。每次翻看之前的翻译,会发现先前的翻译和认识都有可改进之处,结果不断修订造成这本书的出版一再延后。

本书可作为大学生团体心理辅导工作指导用书,书中详细介绍了超个人团体方法,从团体成员相识直至团体解散的全过程,皆有相应的方法可以应用,有些方法是首次被运用在团体工作中的,每章最后提供活动参考,可以选择使用。本书亦可作为研究超个人心理学的参考用书,目前超个人心理学在国内虽有发展,但相对来说仍有不足,本书可填补超个人在团体工作领域的空白。另外,书中诸多思想和理论在国内介绍不多,但对增强个人身心幸福意义重大,因此也可以作为个人提升和超越自我的书籍。

除笔者外,另有我的三位同事也参与了部分章节的翻译,分别是第一章(吴双磊、马前广)、第三章(金蓓蓓、马前广)、第十章(张建栋、马前广)。其余各章节由马前广翻译。最后由马前广进行统稿和审校。在此对所有参与者表示感谢。

在本书翻译及出版过程中,笔者得到了华东政法大学心理咨询中心张海燕教授的大力支持,学生处各位领导也非常关心本书的进展。正是因为他们的关心和帮助,才最终促成了本书的完成。当然还有在背后为我默默付出的妻子张莹。本书的出版正赶上女儿出生,在此谨将此书献给她。对上述老师、领导及妻子表示真诚的感谢。

最后感谢格致出版社的编辑高璇,正是她的细心和付出才让本书顺利面世。

由于本人水平有限,错误在所难免,还请读者不吝指正。

马前广

目录

序言:联系

第一章 初次见面

第二章 在团体中生活和学习

第三章 团体发展和团体行动

第四章 觉察:团体中的自我感知

第五章 艺术、想象和幻想:团体促进的方法

第六章 自我的多重维度:梦与团体工作

第七章 团体心理剧

第八章 两性问题:对团体的启示

第九章 团体工作与人际关系问题

第十章 跨文化交流与团体问题

第十一章 与环境再连接:拥抱自然世界

第十二章 团体经历的精神层面:尊重与放手

参考文献

译后记

序言

联系

2001年发生在美国的“9·11事件”,在这个看似已经疯狂的世界中,永远地改变了民众对安全感的认识。原先那种认为世界是正常的,以及对于未来的乐观主义已经不复存在,我们的注意力已被引向了原本存在于北美社会中的自满自大和物质主义。很明显,一个人可以在任何时间灰飞烟灭。同样,人的接触范围也可以到达世界上的任何地方,即使在世界上最遥远的地方发生的事情,也会影响到自己和左邻右舍的生活。简简单单的一封信中包含着致命的炭疽,或者在某个航班上暗藏着恐怖分子的武器。我们每个人如何解读全球范围内发生的这些疯狂事情的意义?根据瓦茨(Watts,1958)的观点,社会在决定个人健康发展方面起着极为重要的作用,社会中发生的各种事情,将会塑造人们的生活和行为,瓦茨将其称为人类生活的“社会场域”(social field)。在我们的社会制度和风俗习惯中,有很多自相矛盾的地方,这些都会影响我们的身份和我们的内在本质。从本质上来看,这些都是世界上发生的种种事情综合作用的产物。因此,从这方面来说,人类无法摆脱世界上各种矛盾的影响,正如我们无法摆脱大陆漂移这样的文化变革的影响一样。

人类总是与生命的二元性密切相关,这种生命的二元性既会产生能量,也会产生各种问题。在“生命游戏”中也许存在着解决之道,但是人们在世界既定的各种秩序不断变化的情况下,该如何去进行这场“游戏”呢?在个体层面,人们面临着在宇宙秩序中的二元性困境。从本质上讲,总会有各种对立面存在,但这些对立面并没有好坏之分,亦不存在此消彼长的各种力量。我们的生活总是与各种矛盾相伴,作为咨询师,我们苦苦寻求着答案与解决办法,这些有助于我们超越以往所做之事。文化不仅在我们探索自己本性方面发挥着主要作用,还在我们帮助他人应对每个人必须面对的、“不断变小”的世界所带来的新挑战方面有着重要影响。仅仅运用那些以欧洲为中心的世界观和方法论不能够解释所有发生的事情,也不足以让我们理解各种文化。任何心理咨询师都无法将精神、心理、情感和外部世界相分离,因为这些都是以前的心理咨询理论所强调的,而实际上这些理论都是一脉相承的。尽管如此,本书所依据的超个人心理学理论,却能够将所有要素与“文化友好”策略紧密联系起来,并相应地能对很多人产生作用。沃恩(Vaughan)曾强调说,我们“已经描绘出超越之前被认为是人类发展瓶颈的超个人发展,并且已经发现了不同传统背景下一般心理发展和精神发展顺序的初步证据”(引自Sheikh&Sheikh,1989:94)。

超个人心理学通常被认为是心理学的“第四股势力”,超个人心理学与传统心理学的研究目标、范围和方法都有非常大的不同(Sheikh&Sheikh,1989)。超个人心理学的字面解释非常容易,就是超越个人的心理学。在某种程度上我们可以说,超个人心理学超越了传统心理学人格概念所定义的那些常规结构。沃尔什和沃恩(Walsh&Vatlghan,1993)强调说,超个人是一个发展过程,在这个过程中人能够超越身体、心理、社会和精神上的自我限制,从而达到对个人无限潜能的自我实现。超个人体验可以定义为自我认同感不断扩展,直至超越个体或个人层面,进而容纳更广泛意义上的人类、生命、心灵或宇宙等方面。本书接下来的章节将遵循超个人心理学关于团体工作的方法,同时运用其他与之相关的心理学理论和观点。

超个人思想的多元文化基础与理论基础

与其他诸多心理咨询理论不同,在超个人思想中并没有一个个人被认为是超个人方法的最初创始人。下列心理学家通常被认为是当前创建、阐述和研究超个人理论的代表,他们是肯·威尔伯(Ken Wilber)、查尔斯·塔特(Charles Tart)、斯坦尼斯拉夫·格罗夫(Stanislavr Grof)、罗杰·沃尔什(Roger Walsh)和弗朗斯·沃恩(Franee Valaghan)。威尔伯将诸多不同形式的东方智慧引入西方心理疗法和心理学中,让西方了解到了东方智慧。他以富于逻辑的方式重塑了这些智慧,并通过自己的著作,帮助人们更好地了解了这些充满神秘色彩的东方智慧。查尔斯·塔特研究和描述了人类的意识状态,并且绘制和描绘了人类意识转换状态的模型。而斯坦尼斯拉夫·格罗夫则研究了意识在化学反应下的诱导状态,并且提出了与荣格(Jung)的原型理论相类似的观点。另外,罗杰·沃尔什和弗朗斯·沃恩发表在《超个人心理学》杂志上的著作,将那些原本是先验的和形而上的哲学观点转化成更为实际的和易于理解的心理治疗方法。这些方法“与西方传统心理学所认可的方法相比,更有价值,更具一贯性,也更为实用”(Fadiman,in Mahoney,1989:226)。

超个人团体理论以对人类本质和心理潜能的三个基本特征假设的探讨为主要核心内容:(1)我们通常的心理状态是不清晰的,尚未被人真正领会,并且在绝大多数情况下我们都无法控制;(2)这种未经训练的心理状态可以训练并且加以澄清;(3)这种心理训练可以催化超个人意识和行为的发展。这些内容可以划分为:道德训练、注意力训练、情感转化、动机、提升觉察,以及智慧(Walsh&Vatlghan,1993),这个团体模型还包括了其他一些用来探索个人内部和人际相互作用的方法。沃尔什和沃恩认为,超个人的本质具有自相矛盾性和多元文化性,他们强调说:

任何人都不是十全十美的,我们可以从他人的错误中习得教训,这样可以将那些与我们意见不合的人看做我们潜在的老师,从他们身上可以学到对现实不同的认识,这对于我们来说可能是十分有益的。与仅仅认为他人要么完全正确,要么完全错误的态度相比,这看起来是一种更富有理性、民主和同情心的态度。除此之外,它能够促使我们在更大范围内,与多种多样的、具有不同现实观念的人相互理解和交流,不管这些人是不是有着相同的、对于恐惧的体验或是对于快乐的渴望(Walsh&Vaughan,1993:133)。

……

在我们的生命中,有一些事情是未解之谜,这些谜也许永远没有答案或得不到解决。因此,在这个混沌的世界中寻求生命的意义所在,很容易让人悲观绝望。加缪(Catnus,1947)将这个过程比喻成石头滚下来之后,再推着石头上山。换句话说,生命就是“坚持”的过程,是超越失败带给自己的“黑暗”的方式。另外,“坚持”也是一种管理自身能量的方法。尽管如此,当出现自我困惑的时候,人们通常很难去发现这些答案。加缪是通过将生命中那些荒诞的问题理想化的方式来解决问题的。当然对于加缪来说,其悲剧之处在于“冲突”太多,或者说是生命的荒诞之处太多,以至于他无法应对,最终在一个大雨滂沱的夜晚自溺于塞纳河中。超个人方法的目标是,个人不管如何绝望,都要将这些困境看成是一次挑战,重新调整个人能量,使自己远离自私,指向无私。生活为每个人提供了成为具有敏锐觉察、富有同情心和充满智慧的人的机会。瑞士的哲学家和诗人亨利·弗雷德里克·埃米尔(Henri-Frederic Amiel)曾说道,“正是通过教我们自己所习得的,联系那些我们所观察到的,确信那些我们所审视的,表达那些我们所看到的,写出那些我们所思考的,汲出那些我们所倒进井里的水等方式”,我们才能成为智慧之人。

自然在超个人心理学中不仅被用做一个隐喻,还被看做个人达到超然的方法,我们对此不必感到奇怪。但是,自然中的一切都是如此神秘,是因为它不够完美、不够对等吗?在我们的生命中,我们永远无法定义自然是什么,它远不像我们从不同的位置去观察大山的山脊那样简单。当我们凝视山的形态与壮美之时,我们永远不会特意指出山为什么是如此让人心驰神往。并不让人吃惊的是,我们会产生与所爱的人带给我们的同样的感官体验。当我们不去限定,不去设法抓牢友谊、爱情和本性的时候,它们自己会显现出来;当我们设法在脑海中定义生命的时候,其结果是我们在用一种完全掌控的态度去理解和感受生命,我们得到的只有困惑。在这个过程中所发生的,其实只是我们自己进入了自己的脑海,因为这是我们基于自己的理念做出的定义。当我们如此行事时,其结果就是我们限制了自己的友谊、爱情、本性,最终也限制了我们自身。也许这也揭示了一个道理,就是我们都是设法掌控自己生活的人。不过,当我们能够做到“放开”的时候,生命就有了流动的感觉,就像水那样。因此当我闭上眼睛,看到水的映像之时,我会停止思考和分析,只是想水就在那儿。正是由于河流的灵性,才让悉达多感受到了智慧和平静;当人们往某一个极性不断重复移动的时候需要记住,谁也无法保证在生命或关系中没有伤痛。人们会体验到快乐,但是也会体验到痛苦。就像水那样,总会流走,但是也总会流回来。我们需要记住的是,离开和回来只是同一事物的两个方面。

内容推荐

文化不仅在塑造我们的身份中发挥着主要作用,还在我们以何种方式帮助他人应对这个每个人必须面对的、“不断变小”的世界所带来的新挑战方面有着重要影响。仅仅运用那些欧洲中心的世界观和方法论,不足以解释所有事情,也不足以理解各种文化。任何一个咨询师都无法将人的精神、心理、情感与外部世界相分离。超个人理论却能够做到将所有这些要素整合起来,同时能够适用于不同的人群。

超个人体验可以被定义为能够将自我认同感不断拓展直至超越个人或个体层面,进而融合到更大范围的人性、生命、灵魂或宇宙层面的那些体验。奥诺雷·弗朗斯编著的这本《超个人团体工作方法》介绍了如何运用超个人方法开展团体工作,同时也阐释了一些能够拓展超个人方法的其他相关理念,比如认知、情感、行为和精神等方面的理念。

编辑推荐

奥诺雷·弗朗斯编著的这本《超个人团体工作方法》可作为大学生团体心理辅导工作指导用书,书中详细介绍了超个人团体方法,从团体成员相识直至团体解散的全过程,皆有相应的方法可以应用,有些方法是首次被运用在团体工作中的,每章最后提供活动参考,可以选择使用。本书亦可作为研究超个人心理学的参考用书,目前超个人心理学在国内虽有发展,但相对来说仍有不足,本书可填补超个人在团体工作领域的空白。另外,书中诸多思想和理论在国内介绍不多,但对增强个人身心幸福意义重大,因此也可以作为个人提升和超越自我的书籍。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7 9:04: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