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道中生活--怒江傈僳人的日常生活与信仰研究
分类 人文社科-历史-中国史
作者 卢成仁
出版社 人民出版社
下载
简介
编辑推荐

卢成仁编著的这本《道中生活--怒江傈僳人的日常生活与信仰研究》在长期田野调查的基础上,以怒江娃底傈僳人社会为例,从日常生活的角度来理解和阐释基督教信仰与傈僳人社会之间的互动。本书共有九章及一个附论,就全文的结构而言,大致可以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对傈僳族与娃底村的状况、娃底傈僳人的体味(烟酒味)与信仰传播及基督教仪式、节庆等进行细致的分析和讨论。第二部分,首先对宗教经验与祷告仪式作深入的阐述。第三部分,在“中国中心”与“少数民族中心”视角下对研究进行总结。

内容推荐

中缅边境的怒江峡谷,是以傈僳人为主体的少数民族聚居区域,因其基督教信仰人数众多而有“福音谷”的称誉。卢成仁编著的这本《道中生活--怒江傈僳人的日常生活与信仰研究》在长期田野调查的基础上,以怒江娃底傈僳人社会为例,从日常生活的角度来理解和阐释基督教信仰与傈僳人社会之间的互动。列斐伏尔(Henri Lefebvre)认为日常生活是一个独立类别,体现和反映经济、政治与文化的过程,是社会的主导性领域。由这一分析视角出发,本研究主要讨论基督教信仰如何在微观层面上成为娃底傈僳人组织其社会的基础,并在已有宗教理论的脉络体系中提出生活宗教的解释概念,在阐明娃底傈僳人基督教信仰过程及其意义的同时,呈现生活宗教概念所具之一般性特征。

目录

第一章 基督教与少数民族研究

 第一节 “基督教中心”研究模式与被忽略的文化主体

 第二节 基督教与边地少数民族社会整合

 第三节 作为日常生活的基督教信仰

 第四节 文献与问题

 第五节 本书的结构安排

第二章 娃底村落历史与基督教信仰概况

 第一节 傈僳族简况

 第二节 娃底村的源起:“化外之地”、国家与村寨

 第三节 自然环境

 第四节 经济发展与社会变迁

 第五节 亲属结构与通婚圈

第三章 体味与基督教传播进程

 第一节 从有到无的“烟酒味”

 第二节 再次出现的“烟酒味”

 第三节 货币化进程加速与“烟酒味”

 第四节 烟酒味与身体感

 第五节 “烟酒味”与社会结构变动

第四章 礼拜仪式下的劳作与生活

 第一节 一周三次的礼拜活动

 第二节 家屋与基督教仪式活动

 第三节 礼拜仪式与日常劳作

 第四节 祷告会与农时

 第五节 农闲与基督教节日

第五章 个人宗教经验与日常生活中的祷告

 第一节 个人宗教经验与基督教信仰

 第二节 宗教经验与社会组织

 第三节 作为阈限的宗教经验

 第四节 祷告的功能

 第五节 宗教经验、祷告与村落生活

第六章 婚姻、性、“中秋会”与基督教信仰

 第一节 教会与婚姻仪式

 第二节 婚姻制度与基督教信仰

 第三节 性观念、基督教规训与“中秋会”

 第四节 “性/性别平衡机制”与基督教信仰

第七章 礼拜的座位与教会的组织

 第一节 教会的组织形式

 第二节 信徒的捐献和教会的事务

 第三节 “左右对坐”

 第四节 “前后有别”

 第五节 传统等级制度与教会组织原则

第八章 仪式社区:三大节庆与跨村落仪式

 第一节 节日与跨村落庆典仪式

 第二节 跨村落仪式的发展与社会变迁

 第三节 仪式的组织

 第四节 跨村落仪式与通婚圈、市场行为、仪式象征

 第五节 作为村落组织形式的基督教仪式

第九章 日常生活与基督教信仰

 第一节 “中国中心”或“少数民族中心”研究范式的转换

 第二节 东方学与内部东方主义视角下的娃底傈僳人基督教信仰

 第三节 日常生活中的基督教信仰

 第四节 日常生活的宗教维度

 第五节 生活宗教与基督教信仰

附论:明星广告、“赫耳墨斯”与田野报告人——合作民族志的一种可能

 第一节 拟剧与“表演”

 第二节 村民与我

 第三节 “合作报告”

 第四节 回应与反思

附件一:国内外傈僳族研究文献评述(1931—2009)

附件二:嘎拉布村(啊兰甲教堂)感恩节庆典仪式过程(2009年10月2日—10月5日)

参考文献

后记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3/31 21:05: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