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收录的文章是作者对我国农村教育发展的思考和研究心得,作者秉持教育公平理念,从城乡关系转换视角深入探讨了中国农村教育发展中一系列重大问题,如农村教师发展、流动儿童与留守儿童教育、农村学生高等教育机会、农村教育财政政策等,从中既可以感受作者探索农村教育的心路历程,也可以透视中国农村教育发展之历史轨迹。
本书从“公平、均衡与发展”视角,探索中国农村教育的发展历程和政策选择。内容涉及农村教师发展、流动儿童和留守儿童教育、农村教育财政等农村教育发展的焦点问题。本书运用教育财政学和统计学方法,对教育差距、教育公平、教育均衡等指标进行了测量;作者对中西部地区农村教育发展的田野调查凸显了本书厚重的文化脉络。
作者长期从事教育经济学和教育政策研究,因研究方法的实证性和学术视角之独特性,作者对农村教师、农村留守儿童等方面的问题的理解有相当独到之处。本书大部分内容是为教育部撰写的教育政策咨询报告,部分内容此次是首次公开发表。
本书特别适合教育行政干部、教育研究人员、大学生、研究生,以及对教育研究方法和教育政策研究有兴趣的人士和所有关注我国农村教育发展的人士阅读参考。
第一篇 生存与发展:农村教师实证调查
中西部6省(区)农村教师调查
一、调研背景与方法
二、样本基本情况
三、农村教师的生存状态
四、农村中小学教师队伍存在的问题
五、农村教师队伍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六、农村教师队伍建设的对策建议
农村“代课教师”分流政策
一、引言
二、历史回顾:农村“代课教师”产生的制度根源
三、现实状况:农村“代课教师”群体多元性
四、制定农村“代课教师”政策必要的参照点
五、实行农村“代课教师”分流政策
“城镇教师支持农村教育”调研报告
一、引言
二、研究设计
三、基本情况
四、主要问题
五、对策建议
第二篇 融合与排斥:流动儿童与留守儿童教育
武汉市流动儿童义务教育调查
一、调查背景
二、调查设计与取样
三、现状与问题
四、原因与对策
流动儿童义务教育面临新的转型
一、引言
二、研究方法
三、调查结果
四、问题与对策
从多元需求看流动儿童教育政策选择
一、引言
二、如何破解“两难问题”
三、流动儿童教育需求多元性
四、多元教育需求中政府责任划分
五、流动儿童教育发展的政策选择
农村留守儿童问题之研究与反思——基于江西、湖北两省实证调查
一、农村留守儿童基本状况
二、对留守儿童问题的基本判断及其理由
三、农村留守儿童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四、解决农村留守儿童问题的对策与建议
第三篇 公平与均衡:农村教育财政政策
公平视野下我国基础教育财政政策
一、引言
二、文献综述
三、研究内容和方法
四、研究结果
五、小结和讨论
我国农村家庭教育支出的实证研究:1985—1999
一、问题的提出
二、文献回顾
三、研究数据与模型
四、研究结果
五、结论与讨论
高中生教育补习支出:影响因素及政策启示
一、问题提出
二、文献回顾
三、数据来源与研究模型
四、研究结果
五、基本结论与讨论
寻求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新机制——基于湖北省的实证研究
一、问题提出
二、均衡发展和教育差距
三、对湖北省的实证研究
四、透视教育发展的两种力量
五、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新机制建构
教育发展中的政府作用:财政学思考
一、引言
二、政府的作用:经济学中的争议
三、政府在教育中的作用
四、从教育财政学反思政府在教育中的“缺位”与“越位”
五、结语:政府在教育发展中的“退出”与“进入”
第四篇 风险与收益:城乡高等教育投资差异
风险偏好对个人高等教育需求影响的实证研究
——以高中生对农业、林业和师范院校需求为例
一、问题提出
二、文献综述与分析模型
三、数据来源与研究结果
四、讨论和政策建议
我国高等教育需求中的城乡差异研究
——人力资本与社会资本理论视角
一、问题提出
二、研究的理论架构
三、数据来源与变量操作化
四、样本描述与研究结果
五、基本结论和讨论
附录一 农村留守儿童家庭调查问卷(一)
附录二 农村留守儿童调查问卷(3~9年级)
附录三 全国农村教师队伍现状调查(教师卷)
附录四 全国农村教师队伍现状调查(校长卷)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