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王石谷/江苏历代名人传记丛书
分类 文学艺术-传记-传记
作者 赵平
出版社 江苏人民出版社
下载
简介
编辑推荐

由赵平著的《王石谷》讲述的是:他出身丹青世家,集传统之大成,开“虞山画派”风气之先河。他为山水传神,与造化争奇,最终奉命出任《南巡图》首席画师,成就一代“画圣”。他以绘画为千秋业,“丹青不知老将至,富贵于我如浮云”,是他毕生的座右铭。他就是布衣画圣王石谷。

内容推荐

《王石谷》是《江苏历代名人传记丛书》之一,由赵平著。布衣画圣王石谷是时代的宠儿,他成功的一生,天分、勤奋、机遇并存。本书详细介绍王石谷的家世、他的成才之路、中年的艺术活动和广泛的艺术影响、上北京绘制《南巡图》真相以及晚年留耕家园的生活。上一世纪由于中西文化的碰撞和社会革命风暴,继承、发扬中国山水画正脉——宋元传统——的王石谷成了批判对象,许多偏见和不实之词,人云亦云,以讹传讹,至今仍有市场。本书根据第一手资料,尽力给今人和后人展示他真实的人生。

目录

第一章 天纵绝伦

 一、丹青世家

 二、大痴乡晚

 三、“二王”栽培

 四、前辈推奖

第二章 名动海内

 一、知己莫逆

 二、遗民题诗

 三、润州盟友

 四、赴约广陵

 五、金陵结夏

 六、公子神交

 七、玉峰雅集

 八、公卿订交

第三章 笔惊天子

 一、首席画师

 二、京中交游

 三、骑牛南还

第四章 留耕家园

 一、清晖主人

 二、情笃故旧

 三、“二王”世谊

 四、虞山人瑞

余论

主要参考书目

试读章节

第一章 天纵绝伦

一、丹青世家

王□字象文,又字石谷,后以石谷行。号乌目山人、剑门樵客、耕烟散人、耕烟外史,晚号清晖老人。生于明崇祯五年(1632)阴历二月二十一日。石谷从一介布衣成为名动天下的一代绘画宗师,有家学渊源。

王晕属常熟太原王氏。据明洪武十七年吴门俞贞木所撰《太原王氏家乘序》记载:“海虞王氏其先发源青州相国文正公之后也。”文正公王曾(978—1038),山东青州益都人,字孝先,宋真宗咸平年间状元,死于任,赠侍中。数传至王坚,字固庵,已是江西临川人。南宋孝宗淳熙进士,守四川合州,在嘉陵江与涪江之间的钓鱼山筑城防守。南宋理宗宝柘六年(1258),蒙古军分二路向南宋大举进攻,计划先占领长江上、中游,再顺流而下,一举灭宋。东路军由忽必烈统率攻打荆襄、两淮;可汗蒙哥亲率主力军4万攻打四川。王坚调集合州属员12万人,在钓鱼城设防坚守。第二年农历二月蒙哥可汗亲自督战猛攻钓鱼城,王坚率军奋力阻击,蒙军连攻五月不克,伤亡惨重,钓鱼城被称为“蒙古军的绞肉机”,蒙哥也中箭身亡,蒙古军北撤。忽必烈为抢夺汗位,东路军也退兵。南宋王朝获得了一次喘息的机会。王坚以功升宁远军(广西)节度使,晋封清水县开国伯。精忠自矢,为贾似道所忌,出知和州(安徽),卒谥“忠壮”。海虞王氏世系以忠壮公王坚为始祖。

坚有二子:伯子安节、仲子安义。王安节字贞卿,少从其父守合州有功。坚死,安节为东南第七副将。南宋度宗咸淳十年(1274),忽必烈下诏宣布南伐,决定彻底消灭南宋,命左丞相伯颜领行中书省总兵,统兵20万大举灭宋。第二年(南宋恭帝德{;占元年)初贾似道溃师芜湖,安节驻兵江陵,即走临安,上疏乞募兵为捍御。旋收兵人平江(江苏吴县),合张世杰兵战凤凰港有功,以统制守常州。元将引大兵攻常州,安节筑栅以守,相拒两月不下。伯颜率元军在城外役使当地居民运土筑垒,为了加高堡垒与城墙持平,竞将运土居民一起埋入垒中。伯颜屡遣使召降,亦不下。伯颜怒,麾兵破南门,安节挥双刀率三百健儿巷战,臂伤被执,谕降不屈,阖门殉难,谥“忠荩”。他死后就葬在常州,墓在城中西隅,祠在鼓楼北,其地至清末犹名“临川里”,王坚父子为江西临川人。常州保卫战是南宋末抗击元兵的重要战役之一。宋著名遗民郑思肖在《五忠咏》中赞王安节:“健儿三百陷胡尘,匹马孤腾勇过人。至死执刀惟骂贼,自言不作两朝人。”

常熟太原王氏的始祖是南宋精忠报国的英雄。石谷年青时在常州拜谒忠壮公祠,内心激动不已。他的民族意识也很强烈,这是他后来和抗清志士恽寿平成为生死之交的思想基础之一。石谷六世孙王元钟于道光末年在虞山旱北门大街购基建忠壮公专祠、石谷公专祠,毁于咸丰十年兵燹。其长子王喻梅于同治十二年重建忠壮公祠暨石谷来青阁。两朝帝师翁同稣题《宋宁远节度使谥忠壮固庵王公像赞》:“有宋节度,丕著勋猷,功垂竹帛,卫霍(卫青、霍去病)堪侔,允文允武(文事武功兼备),宜公宜侯,忠臣所尚,偻臣所仇,干城永卫,燕翼贻谋(泽及后人),宜崇庙祀,配享千秋。”邑人、刑部尚书庞钟璐题《宋常州都统制贞卿王公像赞》:“矫矫虎臣,为宋统制,精忠贯日,百战弥励,半壁山河,一朝凌替,孤城难支,蠲(捐)躯自誓,提刀骂贼,至死声厉,全孝全忠,庙祀百世。”

安节弟王安义,欲存宗嗣,城破时单骑突围走海虞,投奔中表亲秦氏,避居长江白茆口东铛脚港(常熟和太仓交界处)。既而谋于秦氏,相地之谊,筑室于六河(今称“东张”)之沃址。业日充拓,仓庾粟帛富冠一乡。性慈孝、宽仁,轻财好义。至元间,岁大饥,赈粟千二百石以济民困。元世祖忽必烈嘉其义,诏授平江路镇抚。安义以先世历相宋室,受恩深重,且父兄尽忠国难,义不仕元,固辞不拜。迁常后生九子,以“胜”字行。生于宋淳事占六年(1246),卒于元顺帝至元四年(1338),寿九十有三。王安义是常熟太原王氏始迁祖。

安义第九子王胜九是石谷十一世祖。明季倭寇之乱,东张在长江口,受倭寇蹂躏最甚,家谱数次散亡,至石谷曾祖伯臣乃有事迹可考。王伯臣字鉴如,号剑池,工写生,善花鸟。《虞山画志》称其花鸟师崔子西(宋代崔白),写意尤胜,为沈石田所称,以丹青擅名三吴间。

石谷祖父王载仕,字浮玉。幼颖异,年十六为邑庠生,但非所好,性卓诡、耽奇、好游。曾带数月粮观泰山日出,归涉大江,游九华,陟匡庐,登临吊古,继卜筑杭州西泠。晚而倦游,结庐虞山北麓桃源涧。载仕博学,精于《诗》,有《诗经品物考》。喜为五、七言,与同里严澍相酬唱。当龆龀时,见父伯臣作画,仿为之,辄有生意。及长,游千岩万壑,目接心罗,寄于笔墨,多奇致。家人携以易钱米,载仕也不自宝秘,特借艺事以写心中离奇傲诡之意。诗人钱陆灿称其“尚志高雅,隐于丹青”。常熟太原王氏,石谷一支迁城自其祖父始。

P1-3

序言

江苏历史悠久,钟灵毓秀,人文荟萃。历代名人的奋斗业绩已经载人史册,动人的传奇故事已经广为流传。他们是江苏人的代表与骄傲,是中华民族连绵不断的历史文化长河中一道亮丽的风景线。他们留下了许多宝贵的精神财富,也留下了不少遗憾和期盼。

江苏优越的自然条件和六朝以来作为全国政治经济文化重镇的独特地位,为杰出人才的涌现创造了条件,为他们施展自己的才华提供了广阔天地。早在唐代,大诗人韦应物就已这样赞许:“吴地盛文史,群彦今汪洋。”到了明代,国人更是公认“苏郡为士之渊薮”,人才灿若群星。据有关统计,在我国古代、近代著名作家中,江苏籍作家占27.5%;在明清时期则高达37.5%,如清代文学家1741人中有599位是江苏人。中国古典文学名著《水浒传》作者施耐庵、《西游记》作者吴承恩、《红楼梦》作者曹雪芹,都是江苏人。明清两朝状元人数、当代两院院士人数,江苏均为全国第一。

江苏历代名人或立德,或立功,或立言,在政治、军事、思想、文学、艺术、教育、实业、宗教等各行各业卓有建树。他们中间有农家子弟、因参加秦末起义而创立了西汉王朝的刘邦,精通佛教律宗学说、“何惜生命”而东渡的文化使者鉴真,徒步跋涉考察祖国地貌地质并且写下山水风光游记的作家徐霞客,鸦片战争中视死如归抗击外国入侵者的民族英雄关天培,可歌可泣的抗倭、抗日军民群英谱,近代民族工业的先行者、教育家张謇,中国共产党早期主要领导人之一瞿秋白,留下《背影》、《荷塘月色》、《桨声灯影里的秦淮河》等散文名篇的现代作家朱自清,新中国总理周恩来,画家徐悲鸿、刘海粟,戏剧家梅兰芳、赵丹,数学家华罗庚,等等。

江苏历史上的杰出人物,以他们的思想光芒和人格力量为我们提供了多方面的榜样。充分开掘这座蕴藏丰富的精神矿藏,可以进一步激发我们建设美好江苏的热情和斗志,也可以进一步激活我们构建理想未来的想象力和创造力。诗画书法均佳的“扬州八怪”之一郑板桥以诗言志:“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以及关注百姓的真情真趣:“衙斋卧听萧萧竹,疑是民间疾苦声。些小吾曹州县吏,一枝一叶总关情。”同时,也以他们的智慧给了我们丰富的启迪。刘禹锡不仅写过“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那样相信新生事物的名句,还留下了阅尽沧桑变化之后的沉思:“朱雀桥边野草花,乌衣巷口夕阳斜。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

优秀的历史文化传统,是现实的经济社会发展不可缺少的思想资源和精神动力。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的实践告诉我们,经济社会的发展离不开对优秀文化传统的开掘和弘扬。江苏在经济社会各方面的较快发展,是与江苏深厚的历史文化土壤密切相关的,层出不穷的人才群体为江苏的建设提供了丰富的思想资源和坚强的智力支持。文化作为一种软实力,已经成为江苏综合竞争力的重要因素,成为江苏全面建设更高水平小康社会、率先推进现代化进程的重要支撑。

弘扬优秀的历史文化传统,是江苏建设文化强省、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重要内容。在为江苏和民族作出重要贡献的杰出人才身上,凝聚着许多宝贵的品质,那种敢于承担历史重任的坚韧风骨,那种百折不挠的顽强气概,那种为民族文明进步甘于奉献的高尚人格,是历久弥新的精神财富。思想家顾炎武主张学术经世致用,倡导“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爱国精神;史学家赵翼发出“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领风骚数百年”的感慨。对他们的思想和精神追求进行系统整理和大力阐发,既可以满足江苏人民对文化生活的精神需求,也可以提升江苏人民的文明素质、道德风尚、精神境界。从而激励人们建设中华民族共同的精神家园,增进对伟大祖国的文化认同。

这套书的编写工作是从十卷本《江苏通史》出版前夕开始启动的,由江苏省社会科学院、江苏省人民政府参事室、江苏省文史馆及高校有关学者参加。计划在2020年前完成“江苏历代名人传记从书”100本的编写与出版任务。通过历史名人这个特定的视角,揭示江苏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弘扬江苏优秀的历史文化传统,增强江苏人民的凝聚力、创造力和对家乡的热爱,也让中国、让世界对江苏有更多的了解。

《江苏历代名人传记丛书》的编纂出版,从一个侧面系统整理了江苏历史文化发展脉络,展现了江苏悠久、深厚、丰富的历史文化底蕴和文明成就。这有益于了解与弘扬江苏优秀的历史文化传统,有助于人们更好地认知省情,有利于提升江苏人民的文明素质和精神境界。介绍、宣传江苏历代名人,不仅是对历史的梳理和传统的厘清,更有展示江苏文化大省的形象,提升江苏在全国的地位、影响以及国际知名度的重要意义。

江苏历代名人值得我们纪念和怀念。今天,我们重温这一令人骄傲的历史记忆,将增强江苏人民的自豪感、自信心和凝聚力,激励江苏人民更好地开拓进取、争先创优,更好地规划与建设家乡。先贤的辉煌属于历史,现实的奋斗还期待着我们。我们要在江苏杰出的历史人才身上汲取智慧和力量,在建设美好江苏的大业中,涌现出更多的杰出人才、顶尖人才与领军人才,铸就属于我们这个时代的新的辉煌!

宋林飞

2013年5日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4 7:48: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