控制环境和其中事物的力量能被人类感知、闻到、尝到、听到或者看到(即五种感知)——这属于外部力量的一种类型。人类可获得或者失去外部力量,正如在股市或者选举过程中赢得的权力。同时,外部力量也可以被买卖、偷窃、转让或者继承。它被视为可从他人或者其他地方获得的物质。一个个体获得的外部力量被认为是另一个个体的损失。所有的社会、经济和政治机构都反映了我们这种认识:力量来自外部。
家庭与民族相似,是父权的或女权的——只有一个占统治地位。孩子们从小就学到了这点,他们今后的人生也都在此基础上被塑造出来。
比如军队。是人类将力量视为外在的产物。徽章、军靴、职级、制服、武器和盔甲是威慑的象征。穿戴这些象征物的军官使人敬畏。他们担心世界走向没有武力的境况。人们畏惧那些象征物代表的权力,或是畏惧拥有那些象征物的人,或者他们畏惧以上两者。正如父权或女权家庭、社会一样,警察或军队不是人类关于力量来自外部这一认识的根源——它们反映了我们作为一个物种和个体对力量的理解。
力量来自外部,这种认识塑造了我们的经济模式。在社会和国家范围内控制经济的能力以及控制世界经济的权力掌握在少数人的手中。我们建立工会和政府机构保护消费者的权益.创建福利系统保护穷人。这些都是我们如何看待力量的绝佳体现——少数拥有它,而大多数是受害者。
金钱是拥有外部力量的象征。那些最富裕的人最有能力掌控自己身处的环境和其中的人或事务,而那些最贫穷的人没有足够的能力控制他们所处的环境和其中的人或事务。人类可以获得、丢失、盗窃、继承和挣得金钱。如果我们从获得的教育、社会地位、名誉——一切拥有的东西里得到一种更强的安全感.那就是外部力量的表现和象征。任何我们害怕失去的——家、汽车、优美的身材、机敏的头脑、深刻的信念,也是外部力量的象征。我们的恐惧是内心脆弱的不断滋长,这缘于我们对力量来自外部的认识。
当我们认为力量来自外部时,我们的社会、经济、政治.包括宇宙的结构层次——都成为谁拥有力量或没有力量的象征。因此,处在这些结构顶层的人权力最大、最有价值、最强硬。反之,处于底部的人权力最小、最没有价值、最脆弱。依照这种理解,将军和司机,医生和接待员,家长和孩子,神和礼拜者——前者比届者都更具价值。我们畏惧反抗我们的父母、上司、上帝。这些关于个人价值大小的观念源于我们对力量来自外部的认识。
对外部力量的竞争是所有暴力事件的核心。在思想冲突(如资本主义与社会主义)、宗教冲突(如爱尔兰天主教与新教)、地理冲突(如犹太人与阿拉伯人)、家庭冲突及婚姻冲突背后.人们真正索取的都是外部力量。
对力量来自外部的认识,使得个人、社会、国家甚至整个世界都陷入一种精神分裂的状况。严重的精神分裂症和处于战争中的世界没有任何区别,正如个体精神分裂的痛苦和国家分裂的痛苦程度是一样的。当丈夫和妻子争夺权力时,他们的表现和一个种族畏惧另一个种族的表现是一样的。
通过这些显现。我们形成了目前的理解:进化,是对环境和他人控制能力不断增加的过程,这个定义反映了仅仅用五种感知来观察现实世界的局限性,也显示出对外部力量的竞争源于恐惧。
经过几千年的残暴行为——个人之间、组织之间的野蛮对待,我们终于清楚,由力量来自外部的认识所引发的不安全感不会因为外部力量的积累而好转。不管是从每天的新闻报道和晚报,还是通过我们作为个体和一个物种所经历的无数痛苦,显而易见,外部力量带来的只有痛苦、暴力和毁灭。这是我们走过的进化之路,也是我们将要抛诸身后的阶段。
洞见使我们了解到另一种力量,它热爱各种形式的生活历程,不评判旅程中的际遇优劣,就算面对地球上的微尘,也能从中发现意义所在。这就是真实的力量。当我们调整思维、情绪、行事与我们自身最高尚的部分一致时,我们的生活将充满热情、目标和意义。生活是丰富和充实的,苦难和恐惧的记忆不会占据我们的心灵。我们欣喜而亲密地生活在这个环境中。这就是对真实力量的体验。
真实的力量扎根于我们心灵深处。人类不能买卖、继承或贮藏真实的力量。一个拥有真实力量的个体不会使任何人或事物受到伤害。一个被赋予真实力量的个体是坚强的,因此使用武力攻击他人不是他或她意识的一部分。
任何对进化的理解都未能足够深入以触及核心要义,我们正在通往真实力量的途中,追寻真实力量是我们进化过程的目标,也是生命的意义。我们从追求外部力量的物种进化到追寻真实力量的物种。我们正在离开把探求物质世界作为进化唯一方式的阶段,那种进化方式以及五种感知所带来的有局限性的觉知,已经不再能满足我们进化的需要。P7-10
充满了智慧和简约之美的诗一般的文字,《心智力》正是这样一本值得品味的书。
——布莱恩·魏斯《前世今生》作者、美国耶鲁大学医学博士
这是多么不同寻常——我们发现一个前沿科学最好的诠释者同样熟知人类精神领域。这对我们的时代大有裨益。——林斯顿史密斯《人的宗教》作者、美国麻省理工学院哲学教授
《心智力》是一部重要、成功且意义深远的作品。用文思泉涌、立场分明以及偶尔闪现的神秘感等溢美之词不足以形容它本身。祖卡夫已经达到了伽利略、库恩和费耶阿本德所取得的光辉成就。
——杰弗里·米什拉夫美国超心理学家、作家、电视节目主持人
在创作《像物理学家一样思考》期间及该书完成之后,我一次次地被威廉·詹姆斯、卡尔·荣格、本杰明·李·沃尔夫、尼尔斯·玻尔和艾尔伯特·爱因斯坦的作品吸引并反复研读。但直到后来,我才领会到其中的特别之处——身为人类同胞,他们所达到的高度已经远远超过其作品的直接表述.其所见亦非心理学、语言学或物理学的语言所能表达。他们尝试通过作品这一媒介分享见地,也正是这些吸引着我。
我把他们称为神秘主义者。虽然他们不会用这个词形容自己,但是他们心里对此清楚得很。他们担心跟科学模式之外的人物扯上关系会令自己的职业受损,但在内心深处,他们都意识到五种感官所带来的局限实在太多.而他们自己却没有受缚于此。他们的作品不仅有助于心理学、语言学和物理学的发展,同时也促进了读者的跨越。这些伟人能够改变那些接触他们作品的人,而改变的方式同样无法直接用心理学、语言学或者物理学的专业术语来描述。
当我开始明白这些,并反思这些作品吸引我的磁力所在,也就开始明白激励这些伟人写作的动力不是世俗的奖项或同行的尊敬,他们为某事物投入心力并且达到不可思议的境地——他们的思维已经不再用于产生过去需要的那种类型的数据,身处灵感之境,直觉更为强烈,他们意识到在时间、空间和物质之外,存在超脱物质生活的未涉之地——他们很清楚这点。不过表述这类事情并非他们的专长,因此阐述未必足够清晰,但是他们的确已经感知到并反映在其著作之中。
换言之,我逐渐了解到,是超越了个性因素的伟大见地在激励着他们和其他许多伟人们。我们每个人都以这样或那样的方式被同样的见地所吸引。这不仅仅是一种观点,它是新生的力量,是人类进化旅程的下一阶段。人类一直懂憬能借助这种力量来摆脱阻碍我们获得清醒觉知的种种束缚。要做到这一点,主要的困难在于:虽然实际上这种新生的力量一直存在.但人类的词库里并没有任何关于它的解释或描述。
此刻,在人类进化的这一阶段,找到能超越宗教和灵性的限制并能恰如其分地表述这种真正力量的语言和方式成为当务之急。我们应该明确,人类是第一个自觉地去寻找这种表述的物种。这种推动着我们的星球运转的力量是如此纯粹而强大.所以我们从人类的举止和判断中就能清晰地将其辨认出来,无须揭开任何神秘的面纱又或者要通过任何神秘主义的方式才能得见。希望这本书能够对你有所帮助和启发。
我用“五种感知”和“多重感知”这两个词来讨论“我们现在是什么状态”和“我们将会成为什么状态”的问题。简单来说,要因时而异。在一个经验系统逐步消退、更先进的系统出现并取而代之的时候,新旧对比之下,人们可能觉得旧系统存在缺失,但如果从整个宇宙的视角来看,对比并不意味着哪个好些、哪个差些,它事实上代表着制约与机遇。
有多重感知的人群比只有五种感知的人群受到的束缚要少。前者为成长和发展提供更多的机遇,避免一些不必要的困难。我曾经对比这两类人群的经验,尝试用每个实例来说明他们之间明显的区别,但是这不意味着五种感知阶段——即我们现在所处的进化阶段——比我们即将迈入的多重感知阶段要低劣。这像是在电力被广泛应用的时代,使用蜡烛就有些不合时宜,但蜡烛的作用也不会因为电的发明就变成负面的。
我们当中有谁是人类经验的专家?我们只被赋予了分享经验的天分,并希望能帮助那些正在经历人生旅程的人们。世界上没有人类经验的专家一说。因为人类的经验是行动、思维和形式的经验。我们能做的只是给行动、思维和形式作出评价。如果这些评价能够帮助人类尝试和学会得体地行动,清晰地思考,像艺术家一样生活,这些评价就体现了其价值。
我们现在正处于重大的变革时期。如果我们能够看清行进之路、目的地以及变化因素,就能更轻松地应对这一变革。本书如一扇窗户,通过这扇窗户呈现了我对生命的看法。现在我把这扇窗户向你们敞开,当然你们并非一定要接受它。有条条大路通往智慧和心灵——这是我们最大的财富.也给予我们最大的乐趣。
我们还有很多事情要一起完成。
让我们伴着智慧、爱和快乐来完成。
让我们将这些变成人类的经验。
《心智力》是一部重要、成功且意义深远的作品。用文思泉涌、立场分明以及偶尔闪现的神秘感等溢美之词不足以形容它本身。祖卡夫已经达到了伽利略、库恩和费耶阿本德所取得的光辉成就。
《心智力》的作者是盖瑞·祖卡夫。
本书如一扇窗户,通过这扇窗户呈现了我对生命的看法。现在我把这扇窗户向你们敞开,当然你们并非一定要接受它。有条条大路通往智慧和心灵——这是我们最大的财富.也给予我们最大的乐趣。
《心智力》是一部重要、成功且意义深远的作品。用文思泉涌、立场分明以及偶尔闪现的神秘感等溢美之词不足以形容它本身。
《心智力》的作者是盖瑞·祖卡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