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全面考察了半个多世纪之中在五个政府治理下中国五种女权的变迁。这五个政府就是晚清政府,民国初年的南京临时政府,北洋军阀政府,国民党政府,解放区共产党领导的人民政府。由于这些政府的性质有所不同,管治时间长短和地域幅员有所不同,所以妇女运动的规模和形式、妇女权益的增进和变迁,也都不一样,甚至有很大区别。正是1949年中国民族民主革命的全面胜利,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建立,才为中国妇女的全面解放创造了良好的条件。书中都依序作了较为周详的考察。
中国近现代妇女的觉醒及其追求男女平等的解放运动,可以作为中国近现代文明产生和发展的一个缩影来进行研究和探索。
从辛亥革命到20世纪40年代末,中国妇女权利的获得、妇女地位的提高,是中国社会从愚昧进到文明,从落后走向先进的标志之一。民国时期的妇女运动从一个侧面展示了中国社会近代化的历史过程。探索历史上妇女所走的道路,是当代中国妇女进一步解放的必要借鉴。
第一章 背景与目标
一、西方男女平等思想的影响
1.明末清初男女平等思想的萌芽
2.西方男女平等思想对中国的影响
二、西方女权思想的输入与女权思想的形成
1.男女平等思想的形成
2.马君武对西方女权学说的介绍
3.国内女权思想的形成
三、民国时期女权的目标
第二章 妇女教育权
一、兴女学
1.西方教会女学在中国的出现
2.妇女教育的初步发展
二、民元时期妇女教育的进步
1.南京临时政府对妇女教育的改革
2.民元妇女教育运动
三、实现男女教育平等
1.北洋政府的妇女教育
2.妇女解放的讨论
3.西方男女同校教育和教会学校男女同校的影响
4.争取男女同校及妇女高等教育权
四、妇女教育发展的不平衡性
1.国民党南京政府治下的各种女子教育
2.西方教会女学的发展
3.国统区女子教育特征
4.中国共产党革命根据地的女子教育特色
第三章 婚姻自由权
一、西方婚恋观的输入与反对封建婚姻
1.西方婚恋观的输入
2.19世纪末20世纪初妇女反对封建婚姻
二、提倡婚姻自主
1.北洋政府时期的妇女婚姻
2.西方妇女解放的介绍与五四时期妇女思想的解放
3.争取男女交际
4.恋爱婚姻的呼喊和西方婚姻家庭理论的输入
三、争取婚姻自主权
1.坚持结婚自由
2.坚持离婚自由
四、妇女婚姻权利的运用
1.国统区妇女的婚姻权利与婚姻生活
2.共产党革命根据地妇女的婚姻革命
第四章 职业平等权
一、妇女职业运动的兴起
1.西方资本主义的影响与妇女就业的开端
2.民初妇女实业运动
二、争取职业平等权
1.北洋政府治下的妇女职业状况
2.西方妇女社会职业活动的介绍与提倡妇女经济独立
3.西方工读互助主义的实验和妇女为职业平等而斗争
三、抗战前妇女职业的发展
1.国统区妇女职业的开拓与职业妇女的成长
2.国统区妇女职业的差异及30年代中期的“妇女回家”逆流
3.共产党苏区妇女职业的兴起
四、抗日战争时期妇女职业的萎缩
1.国统区妇女职业的变化
2.40年代围绕”妇女回家”问题的论战
3.裁减女职员的逆流与职业妇女的艰辛奋斗
4.共产党抗日民主根据地的妇女职业
五、第三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的妇女职业
1.国统区妇女职业现实的困惑
2.共产党解放区妇女职业的发展
第五章 参政权
一、妇女参政运动的兴起
1.西方妇女参政的影响和中国妇女参政权的提出
2.民初妇女参政运动
3.民初女权运动者与国际妇女参政联合会的联系
4.五四时期对西方女子参政和女权运动的介绍
二、20年代妇女参政运动
1.国际妇女节与广东国民政府庆祝三八妇女节活动
2.联省自治中的妇女参政运动
3.国民会议运动中的妇女参政要求
三、南京政府时期妇女参政运动的发展
1.30年代国统区妇女参政权的获得及运用
2.40年代国民党统治区的妇女参政状况
3.共产国际的妇女路线与共产党区域的妇女参政运动
第六章 财产继承权等法律权利
一、妇女财产继承等法律权利的提出
二、争取财产继承权等法律权的斗争
第七章 民国妇女运动的思考
一、民国妇女解放运动的演变——二条主线、三个阶段
1.三个阶段的演变
2.二条主线的发展
二、对西方女权观的吸收与女权思想启蒙的不足
1.民国女权运动对西方女权运动的吸收与运用
2.女权思想启蒙的不足
三、民国妇女解放运动从属于民族民主解放运动
1.非孤立的妇女运动
2.非统一的妇女运动
参考资料
后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