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为政智慧/传统文化与人生智慧丛书
分类 人文社科-政治军事-中国政治
作者 郑明璋编
出版社 浙江人民出版社
下载
简介
试读章节

(三)

【原文】

刑过不避大臣,赏善不遗匹夫。

——(战国)韩非子《韩非子·有度》

【解读】

惩罚过错不回避大臣,赏赐好人不遗漏普通人。

(四)

【原文】

言行而不轨①于法令者必禁。

——(战国)韩非子《韩非子·饰邪》

【注释】

①轨:名词用作动词,合乎规范。 

【解读】

言行不合乎法令的必须禁止。

(五)

【原文】

法平则吏无奸。 

——(战国)商鞅《商君书·勒令》

【解读】

执法公正,官吏就不敢做坏事。

(六)

【原文】

政令必行,宪①禁必从。

——(东汉)王符《潜夫论·考绩》

【注释】

①宪:大法。

【解读】

国家的政令必须施行,国家的大法禁令必须遵从。

(七)

【原文】

法施于人,虽小必慎。号令不虚出,赏罚不滥行。

——(北宋一)欧阳修《准诏言事上书》

【解读】

法令施用到个人身上,即使再小也要谨慎。号令不能虚空走过场,赏罚不能无节制。

(八) 

【原文】

法行于贱而屈于贵,天下将不服。

——(北宋)苏辙《上皇帝书》

【解读】

法令只施用到卑贱的人而屈服于高贵的人,那么天下人就不会信服。

【为政典故】

隋朝初年,朝廷三令五申,严令禁止使用劣质钱币。一次,巡逻的将士逮住一个使用劣币的人,隋文帝非常愤怒,下令处死。但是,大理寺少卿赵绰说,按照法律,这个人只该受杖刑。隋文帝生气地说,这事与你无关,你不要多嘴。赵绰回答说,怎么能说这事与我无关呢?陛下既然任命我为法官,我就必须依法行事。我是法官,这样草菅人命,怎能说与我无关呢?文帝愤怒地说,一个人想撼动大树,若见树不动,就该知趣地站在一边去,难道你不明白我的意思吗?赵绰说,我根本就不想撼动大树,只想维护法律的尊严和权威。隋文帝非常生气,说,你如果再庇护这个人,我就先把你杀了。赵绰面不改色地说,陛下可以用违抗圣旨的罪名杀了我,但是决不可违反法律而滥杀此人。说完,赵绰走下朝堂,解开衣衫,准备受刑。隋文帝本来就没有要杀赵绰的意思,于是就对赵绰说,你还有什么话说。赵绰跪在地上,挺直了腰杆,说,臣一心执法,不怕一死。文帝冷静下来后,觉得赵绰没错,于是就赦免了他,并赏赐给他三百匹绸缎,以示褒奖。

【人生镜鉴】

执法守法,必须关注吏治。许多贤明君主在官员的选拔中大都能够重德重才,并在重要岗位上安置和重用廉臣良将,同时非常重视对官吏的培养和教育。关注吏治,必须有完善严密的制度作保障。在这方面,中国古代的吏治体系就给予我们很多启发。官员的考试、任用、考核和提拔都严格强调官员的德和才,以德、才为标准考核提拔官员。关注吏治,就要有行之有效的考核制度,确保定期对官员采取灵活的方法进行考察。关注吏治,就要重用贤能良臣,要不断对官员的政治思想和道德操守进行教育和培养。正因为有着诸多完善、严密的制度和严格的实施程序,才带来了中国古代几千年的辉煌。

P13-16

目录

第一篇 国皆有法

 一法乃治国之重器

 【知识树】商鞅变法

 【人生镜鉴】治国须守法

 二审时势而立法

 【为政典故】孝文帝改革

 【人生镜鉴】变则通,通则久

 三赏罚分明,施与有节

 【为政典故】赵绰断案

 【人生镜鉴】执法须重吏

 四礼法合治,德主刑辅

 【为政典故】狄仁杰:法当有常

 【人生镜鉴】法当有变

 五诛恶不避亲爱

 【为政典故】苏章执法不避友

 【人生镜鉴】执法,法为上

第二篇 仁政无敌

 一民为邦本,民贵君轻

 【知识树】苟子与君臣之道

 【人生镜鉴】心忧天下,民生为先

 二圣人以百姓心为心

 【为政典故】孟姜女哭长城

 【人生镜鉴】一切为了民众

 三政之大道,天下为公

 【为政典故】勤政务实的雍正皇帝

 【人生镜鉴】为官要有担当精神

 四轻徭薄赋,使民以时

 【知识树】《论积贮疏》

 【人生镜鉴】坚持藏富于民不动摇

 五修身养德,化民成俗

 【为政典故】舜德教化

 【人生镜鉴】做有德行的人

第三篇 义以为质

 一见得思义

 【知识树】《春秋繁露》

 【人生镜鉴】为政慎交友

 二舍生取义

 【知识树】孟子与四端

 【人生镜鉴】文天祥舍生取义

 三义在正我

 【为政典故】周处自新

 【人生镜鉴】执政须律己

 四义在君臣之间

 【为政典故】邹忌讽齐王纳谏

 【人生镜鉴】为政要取善

 五忠勇廉耻为义

 【为政典故】一心为民的白居易

 【人生镜鉴】为官者当坚守道德底线

第四篇 为政以礼

 一礼,经国家,定社稷

 【为政典故_】刘备“三顾茅庐”礼请诸葛亮

 【人生镜鉴】君子彬彬有礼

 二人之有礼,犹鱼之有水

 【为政典故】六尺巷的故事

 【人生镜鉴】礼让为先

 三敬人者,人恒敬之

 【为政典故】孔子尊师

 【人生镜鉴】事须重礼

 四克己复礼

 【为政典故】克己奉公的祭遵

 【人生镜鉴】做守礼的人

 五礼之用,和为贵

 【为政典故】将相和

 【人生镜鉴】和则兴旺

第五篇 经世以智

 一处事当明察

 【知识树】《群书治要》

 【为政典故】商汤与以民为镜

 【人生镜鉴】执政当以民为镜

 二谋事应远虑

 【为政典故】冯谖客孟尝君

 【人生镜鉴】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

 三有经亦善权

 【为政典故】庾公义释子濯孺子

 【人生镜鉴】必须坚持经权结合

 四。己欲立而立人

 【为政典故】刘荫枢成人成己

 【人生镜鉴】立己当立人

 五知天人,达命运

 【为政典故】虞舜孝顺感天地

 【人生镜鉴】人与自然要和谐

第六篇 诚信为本

 一至诚如神

 【知识树】韩愈的《原道》

 【为政典故】郭伋守信

 【人生镜鉴】诚信是美德

 二民无信不立

 【知识树】孔子的“四教”

 【人生镜鉴】诚信为人

 三人之操履,无若诚实

 【为政典故】魏文侯守信

 【人生镜鉴】做人要做守信的人

 四不诚不能化民

 【为政典故】晋文公攻原得卫

 【人生镜鉴】君子当守信

 五祸奠大于无信

 【为政典故】周幽王不信失国

 【人生镜鉴】做人不食言

第七篇 勤俭持国

 一俭以养德

 【知识树】《训俭示康》

 【人生镜鉴】做事当俭约

 二民生在勤

 【知识树】曾国藩的“五勤”之道

 【人生镜鉴】勤俭可立身

 三鞠躬尽瘁,夙夜在公

 【知识树】大禹治水

 【人生镜鉴】热爱自己的祖国

 四勤学苦思为邦国

 【为政典故】闻鸡起舞

 【人生镜鉴】为学当勤奋

 五成由勤俭败由奢

 【知识树】《新五代史·伶官传序》

 【人生镜鉴】勤俭兴邦

第八篇 修德成圣

 一德不广,不能使人来

 【为政典故】羊祜修德的故事

 【人生镜鉴】君子修德以怀远

 二知人善任,唯德是举

 【知识树】《前出师表》

 【人生镜鉴】任用人才,德为先

 三德行重于才智

 【为政典故】金世宗重德

 【人生镜鉴】用人重德行

 四育才识才,进能惩劣

 【为政典故】秦昭王重才

 【人生镜鉴】欲国昌盛,则选人才

 五不以一眚掩大德

 【知识树】《吕氏春秋·去私》

 【人生镜鉴】选拔人才不求全责备

第九篇 敬慎于行

 一图大者当谨于微

 【为政典故】王旦的谨慎执政

 【人生镜鉴】戒慎守道

 二居安当思危

 【为政典故】唐太宗以人为镜

 【人生镜鉴】为政当居安思危

 三昔之达人,防微杜渐

 【知识树】《尉缭子》与防微杜渐

 【人生镜鉴】严肃谨慎待小事

 四人莫轻于小善

 【为政典故】刘备戒刘禅

 【人生镜鉴】一辈子做好事

 五一毫之恶莫做

 【为政典故】杨震的“四知”

 【人生镜鉴】君子当慎独

第十篇 以和为贵

 一君臣和则福祚永

 【知识树】批其逆鳞

 【为政典故】伊尹

 【人生镜鉴】君臣和,万事兴

 二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为政典故】宋景公不忍移祸

 【人生镜鉴】做人应有担当

 三君子和而不同

 【为政典故】王安石与司马光

 【人生镜鉴】为人处世,当和而不同

 四万邦和谐

 【知识树】((大同书》

 【人生镜鉴】天下大同

 五天地人,致中和

 【为政典故】晏子论和

 【人生镜鉴】人与自然要和谐

序言

中国传统文化历史悠久,源远流长,蕴含着丰富的治国理政经验和安邦兴国思想,凝聚了古圣先贤非常多的为政智慧,涉及成与败、兴与衰、安与危、正与邪、荣与辱、义与利、廉与贪等诸多方面的经验教训。学习优秀传统文化,有助于借鉴先哲丰富的治国理政智慧,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作出贡献。

“民惟邦本,本固邦宁。”中国早在夏朝就产生了民本思想。此后,这一思想一直被历代统治者所重视。它警示为政者要重视人民的力量,人民是国家的根基,人民安定了,君位就稳固了,天下也就太平了。为政者要重民贵民,尊民亲民,要懂得“得民心者得天下”的道理。《管子·牧民》说,“仓廪实则知礼节;衣食足则知荣辱”,藏富于民,教化百姓,国家才会长治久安。要实行仁政,为政以德。

唯物史观认为,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中国共产党的成长壮大、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取得的伟大成绩,根本原因在于得到了广大人民群众的积极支持。要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必须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坚持一切为了人民、一切依靠人民,充分发挥人民群众在治国理政体系中的伟大创造力。

汉代政论家王充在《论衡》中说:“知屋漏者在宇下,知政失者在草野。”只有在房屋下的人知道是否漏雨,只有生活在底层的人知道政治是否有过失。民众既是良政的受益者,也是失策的受害者,是政策得失的亲历者,也是执政者的评判者。这给我们的启发就是,执政者是否有智慧,要看他是否心系群众,是否聆听群众的心声,是否关注为政的得失,是否接受民间的批评。

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需要深入了解我国历史和传统文化,也需要总结我国古代治国理政的智慧,民惟邦本、政得其民,礼法合治、德主刑辅,为政之要莫先于得人、治国先治吏,为政以德、正己修身,居安思危、改易更化等思想值得我们借鉴,而且要充分继承和弘扬历久弥新的中华文明向上向善等内容。

为借鉴、继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本书撷取历代有关治国理政的经典语句,编为“国皆有法”、“仁政无敌”、“义以为质”、“为政以礼”、“经世以智”、“诚信为本”、“勤俭持国”、“修德成圣”、“敬慎于行”、“以和为贵”十篇,并配以“知识树”、“为政典故”、“人生镜鉴”等版块,将国学经典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紧密结合,以期为广大党员干部提供有益的借鉴。

内容推荐

历史悠久的中华民族,其传统文化充满了东方智慧,影响深远;在执政思想方面更是闪耀着智慧之光。郑明璋编著高宏存、张泰主编的《为政智慧/传统文化与人生智慧丛书》以法、仁、义、礼、智、信、勤、德、敬、和十个概念为切入点,精选300多条格言警句,全面阐释古人的政治经验和为政智慧,深入挖掘民为邦本、以百姓心为心的济世情怀,舍生取义、忠勇廉耻的道义当担,严于律己、克己复礼的自律意识,有经有权、己立立人的处世原则,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献身精神,崇俭戒奢、勤勤恳恳的治国理念,居安思危、防微杜渐的忧患意识,因时制宜、与时俱进的创新精神,严谨敬慎、一丝不苟的做事态度,天人合一、万邦和谐的大同理想。

本书的经典“原文”,含义丰富;“知识树”,视野宏大;“为政典故”,耐人寻味;“人生镜鉴”,结合实际,有启发性。它们互为补充,相互照应,共同构成一个完整的知识体系,对党员干部具有很强的现实指导意义。

编辑推荐

文以载道,中国传统文化典籍作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主要载体,记载了古圣先贤丰富的社会人生经验以及宝贵的治国理政智慧,是中华五千年文明智慧的结晶。咀英嚼华,涵泳浸润,益莫大焉!郑明璋编著高宏存、张泰主编的《为政智慧/传统文化与人生智慧丛书》撷取经史子集中有关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之精要围绕主题精选底本,加以细注详析,深入浅出地解读古人的“修齐治平”智慧,以期今人鉴览前古,“知风化之本,见政理之源”,汲取传统智慧,悟修身之要,知齐家之方,晓处世之理,懂用人之道,明为政之本,从而引领人生、事业走向成功。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23 12:16: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