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迅(1881-1936),原名周樟寿,后改名周树人,字豫山、豫才,浙江绍兴人。他是中国现代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其作品主要以小说、杂文、散文为主。
舒静庐主编的《文化巨匠鲁迅作品精选》呈现在读者朋友面前的是鲁迅先生一生所创作的文化精品,其中绝大部分是散文和杂文。
鲁迅所创作的散文不多,却可说篇篇精品,在中国新文学中独树一帜,具有永久的艺术魅力。他生前自己编定的散文集《朝花夕拾》和《野草》两部作品体现了鲁迅散文创作的总体特色,代表了鲁迅散文的两大风格。鲁迅的散文把抒情、叙述、议论结合在一起,千姿百态,有时如平静的港湾,有时如波涛翻滚的大海,有时如湍急奔流的河水,有时又像蜿蜒曲折的小溪,体现了鲁迅散文创作的巨大的艺术成就。
鲁迅是中国文化革命的主将,是现代文化巨匠。他不但是伟大的文学家,而且是伟大的思想家。鲁迅笔耕不辍,留下了大量著述,包括小说、散文、杂文、书信以及一些学术著作。他的作品中蕴藏着深厚的历史文化内涵。舒静庐主编的《文化巨匠鲁迅作品精选》主要收集了鲁迅的散文、杂文等经典作品,收录了鲁迅最具代表性的一些作品。通过阅读这些作品,读者能够获得智慧启迪,提高人文素养。
几百年的老屋中的豆油灯的微光下,是老鼠跳梁的世界,飘忽地走着,吱吱地叫着,那态度往往比“名人名教授”还轩昂。猫是饲养着的,然而吃饭不管事。祖母她们虽然常恨鼠子们啮破了箱柜,偷吃了东西,我却以为这也算不得什么大罪,也和我不相干,况且这类坏事大概是大个子的老鼠做的,决不能诬陷到我所爱的小鼠身上去。这类小鼠大抵在地上走动,只有拇指那么大,也不很畏惧人,我们那里叫它“隐鼠”,与专住在屋上的伟大者是两种。我的床前就贴着两张花纸,一是“八戒招赘”,满纸长嘴大耳,我以为不甚雅观;别的一张“老鼠成亲”却可爱,自新郎新妇以至傧相,宾客,执事,没有一个不是尖腮细腿,像煞读书人的,但穿的都是红衫绿裤。我想,能举办这样大仪式的,一定只有我所喜欢的那些隐鼠。现在是粗俗了,在路上遇见人类的迎娶仪仗,也不过当作性交的广告看,不甚留心;但那时的想看“老鼠成亲”的仪式,却极其神往,即使像海昌蒋氏似的连拜三夜,怕也未必会看得心烦。正月十四的夜,是我不肯轻易便睡,等候它们的仪仗从床下出来的夜。然而仍然只看见几个光着身子的隐鼠在地面游行,不像正在办着喜事。直到我熬不住了,怏怏睡去.一睁眼却已经天明,到了灯节了。也许鼠族的婚仪,不但不分请帖,来收罗贺礼,虽是真的“观礼”,也绝对不欢迎的罢,我想,这是它们向来的习惯,无法抗议的。
老鼠的大敌其实并不是猫。春后,你听到它“咋!咋昨咋咋!”地叫着,大家称为“老鼠数铜钱”的,便知道它的可怕的屠伯已经光降了。这声音是表现绝望的惊恐的,虽然遇见猫,还不至于这样叫。猫自然也可怕,但老鼠只要窜进一个小洞去,它也就奈何不得,逃命的机会还很多。独有那可怕的屠伯一一蛇,身体是细长的,圆径和鼠子差不多,凡鼠子能到的地方,它也能到,追逐的时间也格外长,而且万难幸免,当“数钱”的时候,大概是已经没有第二步办法的了。
有一回,我就听得一间空屋里有着这种“数钱”的声音,推门进去,一条蛇伏在横梁上,看地上,躺着一匹隐鼠,口角流血,但两胁还是一起一落的。取来给躺在一个纸盒子里,大半天,竟醒过来了,渐渐地能够饮食,行走,到第二日,似乎就复了原,但是不逃走。放在地上,也时时跑到人面前来,而且缘腿而上,一直爬到膝髁。给放在饭桌上,便检吃些菜渣,舐舐碗沿;放在我的书桌上,则从容地游行,看见砚台便舐吃了研着的墨汁。这使我非常惊喜了。我听父亲说过的,中国有一种墨猴,只有拇指一般大,全身的毛是漆黑而且发亮的。它睡在笔筒里,一听到磨墨,便跳出来,等着,等到人写完字,套上笔,就舐尽了砚上的余墨,仍旧跳进笔筒里去了。我就极愿意有这样的一个墨猴,可是得不到;问那里有,那里买的呢,谁也不知道。“慰情聊胜无”,这隐鼠总可以算是我的墨猴了罢,虽然它舐吃墨汁,并不一定肯等到我写完字。
P6-7
中国近现代文化,在沧海桑田的时代巨变与中西文化的交融碰撞中,产生了许多杰出的文化大师,他们创造了许多传世之作。那些文化大师的优秀作品,或激情澎湃、荡气回肠,或飘逸隽永、清雅幽远,或戏谑怒骂、鞭挞黑恶,或托物言志、抒发情怀。他们的作品激荡着亿万读者的心灵,影响了几代人的人生。时至今日,我们依然能在文化的殿堂里饱览到那些文化大师的卓然文采,依然能在中华热土上聆听到那些文化大师的铿锵之声。
中国近现代优秀的文化作品,集合了文化大师的智慧、情感与思想。重温他们创作的经典作品,可养浩然之气,可见道义之光,可修身润德,可明志静心。
《书香万里·近现代文化大师名篇精品》丛书,集纳了中国近现代文化史上具有重大影响的十多位文化大师的优秀作品,内容厚重,内涵丰富,文辞精美,读者可从中获得文学的熏陶、艺术的享受、历史的开悟与智慧的启迪。
为了选编好这套丛书,数十位专家学者缜密思考,精心筛选,最后选定下来的都是文化大师们具有代表性的优秀作品。
鲁迅(1881-1936),原名周樟寿,后改名周树人,字豫山、豫才,浙江绍兴人。他是中国现代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其作品主要以小说、杂文、散文为主。
本书呈现在读者朋友面前的是鲁迅先生一生所创作的文化精品,其中绝大部分是散文和杂文。
鲁迅所创作的散文不多,却可说篇篇精品,在中国新文学中独树一帜,具有永久的艺术魅力。他生前自己编定的散文集《朝花夕拾》和《野草》两部作品体现了鲁迅散文创作的总体特色,代表了鲁迅散文的两大风格。鲁迅的散文把抒情、叙述、议论结合在一起,千姿百态,有时如平静的港湾,有时如波涛翻滚的大海,有时如湍急奔流的河水,有时又像蜿蜒曲折的小溪,体现了鲁迅散文创作的巨大的艺术成就。
对于杂文写作,鲁迅怀着一种目的明确的自觉意识,其中蕴含着他的严肃、崇高而执着的思想追求和精神追求。他曾说:“我早就很希望中国的青年站出来,对于中国的社会、文明,都毫无忌惮地加以批评。”
尽管我们在选编过程中做了许多思考,但由于时间仓促,文中或有疏漏,恳请读者予以指正。
编者
2016年10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