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的意义(节选)
【奥地利】阿尔弗雷德·阿德勒
如果我们问一个人:“生命的意义是什么?”他很可能会哑口无言。绝大多数人根本不会思考这个问题或试图寻求其答案。这个问题确实自有人类以来就存在了,而且在我们的年代,有时候年轻人——老人亦如此——会这样发问:“活着为什么?什么是生命的意义?”但是也可以说他们只有在遭遇挫折后才会想起这个问题。
倘若一切都一帆风顺,人们不曾经历逆境的考验,这些问题就绝不会被提出来。人们在自己的行为中提出这些问题并找到答案,这不可避免。
假若我们对一切言词都充耳不闻,而只专注地观察行为,我们会发现:任何人都有自己“生命的意义”,而且他的所有观点、态度、行为、表情、礼貌、抱负、习惯及个性等都与这一意义吻合无疑。任何人的举止都表明他似乎只对生命的某种阐释深信无疑。
他的一举一动都蕴藏着他对这个世界及自身的看法。这是他的断言:“我就是这样,世界就是那样。”这便是他赋予自己生命的意义。
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生命的意义不胜枚举,而且如我们所说,每种意义都可能有其不实之处。既然无人知晓生命的绝对意义,任何能为人所用的意义就不是完全错误的。所有意义都介于这两个极端之间,然而我们也知道:有些意义很有效,有些却较糟糕,有些错得小些,有些却错得大。我们还能发现什么是较好的阐释所共同具备的,什么是那些稍欠人意的阐释所缺少的。我们可以从中找到真理的一个公共尺度,一个公共的意义。该意义能帮助我们解释与人有关的现实社会。在此,我们必须牢牢记住:“真”是针对人类而言的,针对人类的计划和意图而言。除此之外,别无真理。即使另有真理,也与我们无关。我们既无法知道这些真理,而这些真理也毫无意义。
人生的真谛
【美国】亚历山大·辛德勒
人生的艺术,只在于进退适时,取舍得当。因为生活本身即是一种悖论:一方面,它让我们依恋生活的馈赠;另一方面,又注定了我们对这些礼物最终的弃绝。正如先哲们所说:人生一世,紧握双拳而来,平摊双手而去。
最近的一件事又启发了我。一天早上,我住在医院,得去对面病区接受几个辅助检查,于是我坐轮椅穿过一个院落。一出病房,迎面的阳光震撼了我的整个身心,我所有的感受只有太阳的光辉!多么美好的阳光啊——那样温煦,那样明亮,那样辉煌!我留神看了看,是否还有人欣然沉醉于这金光灿烂之中。没有,人人都来去匆匆。我想到了自己平时也是如此,总是沉湎于日常事物之中,而对大自然出现的胜景则全然无动于衷。
这一经历所导致的顿悟,其实与这经历本身一样,是极普通的:生活的馈赠是珍贵的,只是我们对此留心甚少。由此可知,人生真谛的要旨之一,乃是告诫我们:不要只是忙忙碌碌,以至忽视生活的可叹可敬之处。虔诚地等待每一个黎明吧!拥抱每一个小时,抓住宝贵的每一分钟!
执著地对待生活,紧紧地把握生活,但又不能抓得过死,松不开手。人生这枚硬币,其反面正是那悖论的另一要旨:我们必须接受tt失去”,学会怎样松开手。
这种教诲确是不易领受的。尤其当我们正年轻的时候,满以为这个世界将会听从我们的使唤,满以为我们用全身心的投入所追求的事业都一定会成功。而生活的现实仍是按部就班地走到我们的面前,于是这第一条真理,就缓慢而又确凿无疑地显现出来。
我们在经受“失去”中逐渐成长,经过人生的每一个阶段。我们在失去母体的保护后来到这个世界上,开始独立的生活;而后又要进入一系列的学校学习,离开父母和充满童年回忆的家庭;结了婚,有了孩子,等孩子长大了,又只能看着他们远走高飞;我们还要面临双亲的谢世和配偶的亡故;面对自己精力的逐渐衰退:最后我们必须面对不可避免的自身死亡——我们过去的一切生活,生活中的一切梦都将化为乌有!但是,我们为何要屈服于生活的这种自相矛盾的要求呢?
明明知道不能将美永远留存,可我们为何还要去造就美好的事物?我们知道自己所爱的人早已不可企及,为何还要使自己的心充满爱恋?要解开这个悖论,必须寻求一种更为宽广的视野,透过通往永恒的窗口来审度我们的人生。一旦如此,我们即可醒悟:尽管生命有限,而我们在世界上的“作为”却为人织就了永恒的图景。我们建造的东西将会留存久远,我们自身也将通过它们得以久远地生存。我们所造就的美,并不会随我们的湮没而泯灭。我们的双手会枯萎,我们的肉体会消亡,然而我们所创造的真、善、美,则将与时间同在,永存而不朽。这就是创造的永恒。也是人生的真谛。
人的价值(节选)
【埃及】萨达特
一个人同另一个人的使命可能有区别,但在所有情况下,使命的目标都在于实现真主想要实现的东西——使每个人都承担伊斯兰天命。如果一个人生活中缺少了应尽的使命,这就意味着他背叛了天命。
但是为了人类能履行其使命——人类正是为了这一使命才被创造出来的,他的存在必须依赖于他的自身,而不是依赖外界的因素。只有这样,人类才能忠诚地信奉比他自身更为伟大,更能永恒存在的东西,在生活中才有他应尽的使命。
这是我在五十四号牢房中得出的一个信念。它成了我之存在的一个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如果在我对比我更伟大、更完美的个性无所作为的情况下,白白地让某一天过去了的话,那么,我对自己就很不满意,我要问,我在这一整天内对我所承担的天命做了什么呢?
毫无疑问,人的价值是绝对的,因为假如它是相对的话,它就会根据人们所持不同的利害观,在不同的人之间,在不同的社会之间,在不同的时间内都将是有所不同的。有些人认为某一事物是非常有益的,另外一些人认为它是没有好处的,或许认为它是很大的损失,以至于人失去作为一个人的价值,从而失去他自身的存在。这就是在法西斯社会中所发生的情况:在那里,人的价值一向取决于这些社会的需求,从而毁坏了人类,或使人们变成执政党手中的木偶,或使人成为他们唯命是从的奴仆,或成为没有意识的只会做工的机械。
P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