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增长是否有利于贫困的缓解,是什么因素使得贫困群体更能分享增长所带来的成果,以及如何在社会财富之一“蛋糕”不断做大的同时,使得包括贫困群体在内的各收入群体从中获得的收入分配更加公平等问题,在我国经济高速发展的过程中已经凸现。由于我国城乡、地区及行业等之间的分配存在着一定的差异和差距,其发展模式和轨道也不尽相同,与之对应的则是贫困群体在经济增长过程中参与或分享的程度也不尽相同。在这种不确定的局面下,如何进行扶持低收入群体的收入分配政策制定,让他们分享更多的经济增长利益,其前提应当是协同发展,而不是同步发展。
本书就我国经济发展过程中的经济增长与贫困缓解的上述若干问题作了探讨,这对于我国经济的协调发展和国民收入分配的深度调整均具有一定的参考作用。
1 导论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2 文献综述
1.2.1 国外研究现状
1.2.2 国内研究现状
1.3 研究方法与思路
1.3.1 研究数据
1.3.2 研究方法
1.3.3 研究思路
1.3.4创新与不足
1.4 亲贫困增长的分析框架
1.5 关于本书特定名词的简释
2 亲贫困增长及其理论基础
2.1 相关概念的界定
2.1.1 贫困的内涵与类型
2.1.2 亲贫困增长的类型与内涵
2.2 亲贫困增长的理论分析基础
2.2.1 收入不平等与经济增长的关系
2.2.2 贫困与经济增长的关系
2.2.3 贫困、经济增长与收入不平等的统一框架
3 亲贫困增长的测度
3.1 贫困的识别与测度
3.1.1 确定贫困线的理论基础
3.1.2 贫困线确定方法及贫困线
3.1.3 贫困度与贫困规模
3.1.4 我国贫困度的实证测算
3.2 亲贫困增长的识别与测度
3.2.1 亲贫困增长识别的理论基础
3.2.2 亲贫困增长的公理性标准
3.2.3 基于分布密度函数的亲贫困增长测度方法
3.3 亲贫困增长判定方法的比较
3.3.1 基于评价权重的亲贫困增长测度方法
3.3.2 基于收入增长曲线的测度方法
3.3.3 基于贫困增长曲线的测度方法
3.3.4 亲贫困增长测度方法的不足及改进
3.4 中国亲贫困增长的实证分析
3.4.1 中国农村亲贫困增的长测度与实证分析
3.4.2 中国城镇亲贫困增长的判定与实证分析
4 亲贫困增长因素分解
4.1 亲贫困增长因素分解的理论基础
4.2 基于收入分布的亲贫困增长因素分解方法
4.2.1 Shapley值的一般分解规则
4.2.2 亲贫困分析中的Shapley分解规则
4.3 基于收入分布的亲贫困增长地区分解方法
4.4 亲贫困增长因素分解方法的比较
4.4.1 基于洛仑兹曲线的静态分解方法
4.4.2 基于洛仑兹曲线的动态分解方法
4.4.3 亲贫困增长因素分解方法的不足及改进
4.5 中国亲贫困增长分解的实证分析
4.5.1 亲贫困增长因素分解
4.5.2 亲贫困增长地区分解
5 亲贫困增长的政策研究
5.1 我国的贫困状况及反贫困政策的历史沿革
5.1.1 农村贫困状况
5.1.2 城镇贫困状况
5.1.3 我国反贫困政策的历史沿革
5.2 亲贫困增长政策拟解决的关键性问题和理论框架
5.3 亲贫困增长政策的理论思考
6 结论与展望
附录Ⅰ 中国农村亲贫困增长测度及其分解计算过程
附录Ⅱ 中国城镇亲贫困增长测度及其分解计算过程
附录Ⅲ 中国地区亲贫困增长测度及其分解计算过程
参考文献
后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