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内容推荐 《人类思维的自然史》是迄今为止很详细的科学分析人类的社会性和认知之间联系的著作。工具制造或文化、语言或宗教信仰:自从达尔文开始,思想家难以从根本上找出人类与其他动物的本质差异所在。Michael Tomasello汇集他超过二十年的人类和类人猿比较研究里具有说服力的论点,即合作社会互动是我们认知独特性的关键。一旦我们的祖先学会与他人一起,追求共同的目标,人类在找到了属于自己的进化之路。 Tomasello认为,我们的前人类的祖先,就像今天的类人猿,都是社会人,他们可以通过思考解决问题。但在个人目标层面上却存在着接近竞争。Tomasello的“共享意向假说”捕捉到,这些具有复杂社会形势的生命是如何产更加复杂的思维形势的。为了生存,人类必须学会从多个社会角度看世界,利用社会递归理论,通过群体常模标准监测人的思维。 作者简介 迈克尔·托马塞洛 ,美国发展与比较心理学家。德国马克普朗克进化人类学研究院联合院长,德国莱比锡大学心理学系荣誉教授,美国杜克大学名誉教授。 从20世纪90年代起,多项学术大奖荣誉加身,被认可为当代很的发展与比较心理学家,是世界范围内少数被多学科领域认可的学术之一。他关于社会认知起源的先锋性研究,开启了发展心理学与灵长类认知研究的独特视角。 目录 前言 第一章 共享意图假设 第二章 个体意图性 认知的演化| 像类人猿一样思考| 服务于竞争的认知 第三章 联合意图性 新的合作形式| 一种新的合作交流形式| 第二人思维| 视角性:彼此之见 第四章 集体意图性 文化的出现| 习俗化交流的出现| 中立于行动者的思维| 客观性:本然观点 第五章 合作中的人类思维 人类认知演化相关理论| 社会性和思维| 个体发生的作用 第六章 结论 参考文献 译者后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