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中国民间故事丛书(云南玉溪易门卷)
分类
作者 冯晓燕
出版社 知识产权出版社
下载
简介
编辑推荐

《中国民间故事丛书(云南玉溪易门卷)》由冯晓燕和罗杨主编。这里集结着散落于民间的故事瑰宝,它们是:

☆对我国民间故事最真实、科学、全面的收集和整理

☆对日益流失的民间文化遗产的国家级抢救

☆不可复制的口述活历史

☆包罗万象的故事版地方百科

这些原汁原味、通俗易懂,充满民族、地域特色的民间故事,融知识性、趣味性、资料性、启迪性于一体,让我们于妙趣横生中品味本土异乡风土人情,于奇思妙想中感悟世间百态、懂理明智。

岁月砥砺,口耳相传。让这些美好的故事流传下去,成为世代相承的永恒记忆——

向热爱讲故事、听故事、写故事的人们,致敬!

内容推荐

《中国民间故事丛书(云南玉溪易门卷)》由冯晓燕和罗杨主编。

世界著名作家马尔克斯,童年时期随外祖母生活在哥伦比亚的一个小村庄,每天从博古通今的外祖母那里听到大量神奇鬼怪的民间故事,这种良好的民间文化的熏陶和农村生活的经历成为他日后进行文学创作的重要源泉。

恩格斯曾经说,民间故事还有这样的使命:同圣经一样培养他的道德感,使他认清自己的力量、自己的权利、自己的自由,激起他的勇气,唤起他对祖国的爱。

给孩子讲故事,几乎是全世界每一个家庭的教育传统。民间故事对一个人思想、性格、观念、理想的形成,影响不可估量,这种影响有时候甚至远远超过了学校里所接受的正规教育。

曾记否,我们在故事中睡去,吮吸着梦中的美好甜蜜……

目录

神话

开天辟地

兄妹传人种(苗族)

红石头与黑石头

马头山仙人洞

瞎子洞摸鱼

两座大山压恶龙

御龙誓死护乡民

仙人街与圣灵堂

易都厂三月卖仙桃

猴财神闹家

扁担山的传说

龙和公鸡换尾巴

龙水的故事

马头山的石牛

仙牛脚印

石莲寺的来历

下江口塔山之溯源

梅营珍珠泉传奇

能识鸟兽语言的国王

传说

 人物传说

马头神人耳海孟不噜(彝族)

陈纲的传说

初露抑强扶弱的锋芒

神力震慑了公差的凶焰

力毙金钱豹,“大力气”

威震八方

当上了平西王府统制官

王妃诤诤劝言。“大力气”

茅塞顿开

巨炮中空桥,奸王吓破胆

慷慨陈词。

痛骂平西亲王昊三桂

再坚固的牢笼,

也关不住出山的猛虎

为救民于危难,

再次甘当囚犯

壮志冲霄汉,酣歌别亲人

毒鸩充罪魁,英雄千古恨

杨天官的传说

救花子,杨家行善事

巧吃屎,众臣受责罚

砸玉桶,天官得赏赐

打皇帝,记恨埋祸根

避众人,天官悄回乡

治钦差,乡亲助天官

遣回乡,御马驮金砖

巧施计,身后斩奸臣

两县官赌棋

秀才罗殷的故事

漏水的坝

不漏水的田埂

磷矿山

赶谷雀

牙齿草的由来

孤儿当国王(回族)

“三天”的传说

眉赤和尚的传说

刘秀才弃文从武

修院铸佛建奇功

眉赤和尚为民造福

抗官兵和尚建奇功

当住持寺业兴旺

十八罗汉

 地名传说

易门县名的来历

飞粱寺

瞎眼龙潭的传说

搬山

北山寺的传说

黑龙潭的传说

“龙树”的传说

无头凤凰

神山

神秘的“岩女山”

上偷寺

“茶树”的由来

叶家凹的传说

石莲寺泉水

金田龙马的传说

小山坳村的传说

“护子石”的传说

“老黑山、狮子山、祭天山”的传说

两山之战

和尚庄的金牛窝

 风俗传说

二月二龙抬头

移民的风俗传说

背手走路

解手

正月十六吃汤团

行李

臭豆豉香豆豉

酿酒

情人树的传说

骒马下马娃

左脚舞的由来

飞来的扁担山

跳笙的传说

插柳枝的习俗

 其他传说

猫、狗、蛇的传说

凶人变猪还阳债

甜水(彝族)

齐斗撒沙鬼

人头的故事

仙人的眼泪

龙女献斋(彝族)

女判官降鱼妖

滴不满的石缸(彝族)

神奇的山茶花

狗送稻谷来凡间

大本山黑乌蛇

仙姑赐南瓜

蛇妖之传

牛为什么没有上牙

南山出皇帝之说

千手千眼的来历

儿媳变黄牛

洗澡堂的故事

故事

 地名故事

演源泉的故事

易门宝钟

杨石洞的来历

石羊

蜡龙潭

北山寺的水

铁拐李化出大龙泉

水城村的泪泉井

间歇龙潭

三元宫的传说

鲤鱼娘娘庙

蔡状元与洛阳桥

柏树的来历

仙女的脚印

以动物名字命名的山

白龙与黑龙

苗茂的由来

白邑关铁厂的来历

驿马坡(哈尼族)

大龙口的由来

浦贝和象山

狗坟

六街子的传说

双龙洞的传说

七女救劳工

砍头山与塌染山

大椿树的虎头山

有三个名的村庄

 风俗故事

耍龙的由来

老虎笙的由来

对联故事

换婆娘

两亲家

精怪溏

卖水龙王

鱼龙献水

见龙寺的传说

韭菜、蒜和葱

伤心女儿树

“跳哑巴”的由来

灵位牌的由来

小革蚱的花灯——重来

红白喜事的由来

攀枝花树的由来

水仙花

彝家圣地神山

神山文状元树

“三棵桩”的来历(苗族)

独木桥上过花轿

苗族恋歌

花山节的由来(苗族)

百合塘的故事

一报还一报

王九鼎三层楼

直装柴,灰捂炭

御赐花围腰

松树当炮使

护心围腰的来历(彝族)

灵牌的来历

 动物故事

老牛与螃蟹

水牛和家狗(哈尼族)

神驴

小偷和麂子(回族)

 人物故事

新城能人乐斌

智“斗”大贡爷

当乡约,乐斌巧整县差头

违抗县令乐斌挨打。施小计

两百大板没送命

王画买爹

孤儿买嫫

挖金子

寻径

两兄弟的故事

夏小四的故事

聪明的妻子

瞎子奇谋

李太白故事

柳叶变鱼

花篮挑水

太白破法

马头小诸葛——王东

智斗财主

农夫与盗贼

财主老爷皇粮何处来

李大辫子和他的骡子

饶一勺

秀才烧炭

丫鬟与地主婆

浣纱女的故事

聪明的大甑垫儿

懒汉的花招

吾啬亲家

棕包老祖

三秀才戏酒

王弄戏知县

两个吝啬先生

人人心中有杆秤

长工巧斗地主

白酒里面有耗子

骗二老爹抬碾砣

假装怀孕骗钱财

犁田磨洋工

穷孩子拜师学艺

老黑山下的相思树

问路不喊人

小龙戛(苗族)

多名的骗子

红眼女人

洪水朝天

傻女婿

建文皇帝在易门

 其他故事

灭妖豆的故事

阴阳先生克鬼

解梦(苗族)

惠菊除妖

金镰刀的故事

花公子与狐狸精

男人和女人

姐弟斗法

蚕豆的故事

小来不扳,大来不直(彝族)

屙金子的贪心汉

石头惩罚贪心人

吹牛的姑爷(苗族)

人存良心天照顾

牛皮圣旨

笑话

大六庄打婆娘——就手

俩亲家的笑话

洗脸

少倒点

搛菜请

吃鱼

鸡在啦

憨姑爷的笑话

不会喝酒

这根柱子倒是明呢

滥吃滥造

掼毡帽

买冰棒

杀年猪

打酒

吃包子烫着背心沟

二日娃娃死倒是不消怪我

打弟兄

蚂蚁多

处处地割点

鸡蛋饭

“干豆豉”煮鱼

给你一合你去嘛

老中医瞧病

等下馆子关门了

二五哥喝酒

一般生意两般做

会错意

没文化的三姑爷

背笼烂了

死搬硬套

把头儿小

摸鳝鱼

这人真难做

不要命了

“大汉子”来了

六只脚更陕

丈母娘考女婿

教子犁田

男人吝啬

不是草包的

羊毛毡子

捡拖鞋

蓑衣包冰棍

仿亲家做菜

相亲

我妈的裤子你穿来了

我怎么做,你就怎么做

老爹,你死定了

瓜狸比狐狸更狡猾

你哪点有腰杆

背谷包的故事

试读章节

开天辟地

采录:何秉寿 马天寿 罗天成

很久以前,地球并非高山巍峨、海潮江腾,而是平坦如砥、烟风浩瀚。一个风尘仆仆的打路鬼,路过地球。他跳起来看了一眼地球的面貌,就抖动着打路棒,自言自语:“嗨!地球这么平坦单调,太难瞧了,我何不在地球上打出巍峨的高山、滚滚的江河、翻腾的海洋和湖泊呢!?”打路鬼这么想也就要这么做了。就在打路鬼将给地球带来巨大变化的同时,地球边沿居住着姐弟两人。他们虽然年幼,却能相依为命,栖居于一间破旧的小茅屋中。

突然,打路鬼驾着风来到他俩面前,又怜悯又粗鲁地说:“你俩快去寻找求生之路吧。哈哈,我要开天辟地了!地下的水会漫上来,淹没整个大地。”打路鬼刚说完,就挥动着打路棒走了。姐弟俩着急了。他们伤心地哭起来,哭啊!哭啊!哭得天昏地暗。

哭声惊动了土地公公。土地公公拄着拐杖,急忙来到姐弟俩面前,同情地说:“你俩快别哭了,我给你俩这粒葫芦种子,培育它就会结出葫芦,用葫芦造条船,就能躲过水淹之苦。”土地公公边说边把那粒葫芦种子递给了姐姐。

“谢谢土地公公。”姐弟俩异口同声地感谢。

“不用谢。”土地公公回话后便不见了。

姐弟俩赶忙在房屋后面培育这粒葫芦种子——松土、播种、施肥、浇水、搭架……

第二天就长出一颗瓦缸大的红葫芦。姐弟俩摘下大红葫芦,却无法把它打通。眼看四面八方的水就耍漫上来了。在这危急时刻,忽然草丛里跑出一只大老鼠,说道:“我有办法打通这颗葫芦,但有个要求:无论到什么地方,都要带上我;无论有什么粮食,都得先给我吃。”

“好!照你说的办。”弟弟抢先做了回答。果然,老鼠用它锋利的牙齿咬出了一个洞——洞不大不小,姐弟俩恰好能猫着腰钻进钻出。

波涛汹涌的大水漫上来了。姐弟俩和老鼠匆忙钻进葫芦里。一钻进去,大水就让红葫芦浮起来了。

姐弟俩躲在红葫芦里随水飘荡,其他的人都被大水淹死了。

虽然姐弟俩躲在葫芦里死里逃生,但他们非常恐惧。恐瞑什么呢?海底连续不断地爆发出刺耳的震响;海水一会儿腾向天空,一会儿抛向谷底。打略鬼重造地貌,似乎有使不完的力气。

姐弟俩心惊肉跳地躲在葫芦里漂浮,水天相接,沧海茫茫。他们饿了剥一些葫芦芯吃,渴了捧身旁的海水喝。一直度过了七七四十九天,海水才慢慢地退落。

天上的神本来以为世上的人都淹死了,瞧见这两姐弟还活着,心里很高兴。于是从天上下来,叫两姐弟成婚。姐弟俩说:“姐弟成婚使不得。”神人说:“接上人烟事情大,姐弟成婚也使得。”说罢神人又上天了。姐弟两人正在为难,忽然想到一个主意,他们找了一副石磨,一人拿一扇,到两边山坡上站着。他们说:“若姐弟两人能成婚,两扇石磨滚下就合拢;若不能成婚,就滚下深箐去。”姐弟两人一齐把石磨从山坡滚下,两扇石磨恰好滚来合拢。姐弟能成婚了,但没有媒人证人。他们又看见身旁有松梅各一棵,就请梅树做媒人,请松树做证人。姐弟两人成婚后,今天世上才有人烟,才有了各民族。

兄妹传人种(苗族)

讲述:古良志 马德全

记录:杨崇禧

很早很早以前,有一家兄妹三个,妹妹在家洗衣、做饭,哥哥和弟弟去挖地开荒,但是每天早上到地边一看,头天挖的地又变成了老样子。哥哥感到很奇隆,就对弟弟说:“今晚我俩躲在地边看看,到底为哪样?”

深夜,地头突然闪了三下蓝光,纳赞那鸡包慢慢从地下升起来,只见他走到地边的一棵大青树下摘下一根树枝往地面轻轻地扫了三下,顿时,刚挖好的荒地就变成了老样子。哥哥一时火冒三丈,从地边跳出来,举起锄头就要打。弟弟急忙拉住哥哥,厉声问那人:“为哪样要把我们哥俩辛辛苦苦挖好的地变成老样子?”纳赞那鸡包说:“不要再白费力气了,再过七七四十九天就要下四十天四十夜的大雨,整个大地会被洪水淹没。”兄弟俩虽然不很相信,但回家后还是各做了只大木船以作防备,贪心的哥哥把家里所有值钱的东西都搬到自己的船上占为己有;善良的弟弟同妹妹把世上的动物各选一对搬到自己的船上。到了第四十九天后,果真下了四十天四十夜的大雨,大地淹没了,世界变成了一片汪洋。哥哥的船因装东西太重连人一齐沉到水底,而弟弟的船里只有妹妹和其他动物各一对,船安全地顺着上涨的洪水碰到了天。天公知道大地被洪水淹没后,便派力大无比的天将用杆子撬通了多处地皮,洪水才慢慢落了,露出了现在的高山深箐。水落后,兄妹俩把船里的全部动物放出来,让它们在大地上自由地生活繁殖,只留下鸽子让它去寻找幸存下来的人。一连数天,鸽子从东飞到西,从南找到北,虽然没有找到人,却学会了送信的本领。

这时,整个大地只剩下兄妹二人了,金龟老人便走来对他俩说:“世界上只有你们二人了,你俩成亲繁衍吧。”两人很是为难,不愿成亲。在金龟老人的再三劝说下,妹妹说:“好吧,但是要答应我两个条件,一个是在东西两个山头各烧两堆火,烟要能合在一起;一个是南北两个山头同时滚下两扇石磨也要合在一起。如果做到了,我俩就成亲。”金龟老人答应了她的要求。结果烟升起来合在了一起,磨滚到箐底也合在了一起,兄妹俩便以金龟老人为媒,拜了天地,结为夫妻。一年后,生下了一个没头没脚的怪胎。兄妹俩便用刀把怪胎剁成无数块碎肉到处乱丢。第二天,这些肉块变成了完整的活人。他们就把丢到河里的姓何,丢到杨树上的姓杨,丢到石头上的姓石……世间的人多了起来。人们为不让洪水给人和大地再次带来灾难,决定立一座高大的巴毕塔,但在开工时,人们言语不通,无法统一行动,结果没有造起巴毕塔,最后只得分手,各找地盘,因此,形成了至今不同的语言和民族。

P3-5

序言

人类不能没有故事(序一)

罗杨

故事,是人类对历史的记忆,它记叙和传播着社会的文化传统与价值观念,引导着社会性格的形成,构建着社会的文化形态。具有五千年文明底蕴的古老中国,是一个充满故事的国度,有着悠久的讲故事的传统。那些“夸父逐日”“嫦娥奔月”“精卫填海”“愚公移山”等神奇的故事,至今仍散发着迷人的魅力,澎湃着感人的生命张力。作为先人创造和遗留下来的宝贵文化财富,民间故事中充满了民族的智慧和生命的记忆,它传承了朴素的文化血脉,是民族文化得以认同的载体。

我们每个人都是听着故事长大的。那些爷爷奶奶、爸爸妈妈讲给孩子们的故事,对于生命尊严的守护和价值观的养成,甚至比上学读书带来的影响力还要绵久和强大。民问故事中蕴含着的历史文化、理想信仰、价值观念、情感道德、生活知识等丰富内容,具有精神娱乐、知识传播和教化启蒙三重作用,不仅给人以知识和智慧,也给人以启迪和力量;不仅传播着社会价值理念,也构建着美好的精神家园。

纵观中华民族的文明文化史,我们的祖先讲着“女娲补天”的故事开创了华夏民族的创世纪元;伟大领袖毛泽东讲着脍炙人口的故事“愚公移山”,带领中国人民推翻了三座大山;改革开放大潮中,我们又讲着春天的故事,跨入了豪迈的新时代。一个有故事的人生是辉煌的人生,一个有故事的民族是充满希望的民族。故事,始终伴随着我们的民族走向成熟,也伴随着我们的国家走向强大。

伟大的民族不能没有故事,强大的国家不能没有故事,复兴的时代不能没有故事。那些美妙动人的民间故事,在世代的传承中,已经内化为我们的民族精神,融入到中华儿女的品格中。然而,在文明更迭、社会转型的年代,很多优秀的民间故事正面临着失传的危险。把祖先留下的精神遗产抢救下来、保存下来,完整地交给后人,是几代民间文艺工作者的责任和使命。为此,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把对民间故事的抢救和传承作为一项长期工作延续了半个多世纪,并将《中国民间故事丛书》列入中国民间文化遗产抢救工程重点项目,常抓不懈。

除了中国,哪个国家还能有如此丰富的故事,并有如此众多的故事传承人和听众?作为一种民间文学样式和娱乐方式,民间故事或许会被人们冷落,但我相信,作为中华文明的血脉,民间文化的基因始终流淌在亿万人民的血液里,它的根不会断。

人类没有故事将会平淡无奇,世界没有故事将会索然无味。随着社会发展和文明进步,我们越来越需要倾听那些本真的、自然的,充满着文化多样性魅力的故事。让我们把祖祖辈辈流传下来的美好故事世世代代地讲下去,让中国的崭新故事向人类倾诉更多的精彩。

2014年4月

后记

易门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贯彻落实玉溪市委宣传部、玉溪市文联《关于编纂出版(中国民间事故丛书·云南玉溪卷)丛书的通知》精神,及时组建了《中国民间故事丛书·云南玉溪·易门卷》编纂委员会,制定了工作方案,明确了工作职责。

按照易门县县委办、政府办《关于做好(中国民间故事丛书·云南玉溪·易门卷)编纂工作的通知》(易办发[2012]5号)要求,编委会于2012年2月起,对县域内流传的民族民间故事进行了全面、系统的征集整编,一是及时在县电视台播报《中国民间故事丛书·云南玉溪·易门卷》编纂工作通告,通报投稿地点及邮箱,动员广大群众积极参与故事的收集整理;二是召开各乡镇、县直属相关部门领导及工作人员参加的培训会,组织编委会成员到各乡镇督查指导工作;三是根据故事收集整编情况,适时召开编委成员工作推进会,分析问题,部署工作。

通过乡镇及社会各界群众的积极参与,县编委会的认真组织,编委会各成员的刻苦努力,截至2012年5月10日,共收集全县彝族、苗族、回族、哈尼族和汉族等民间故事839篇(其中:乡镇542篇,社会人士118篇,县委党校87篇,原《云南民间文学集成·易门县集成卷》92篇)约80万字的原始稿件。5月21日,邀请市文联领导、专家对收录整编的476篇共43.6万字的初稿(其中:神话34篇,传说128篇,故事219篇,笑话95篇)及23幅照片图页、90分钟音像资料进行了初审。编纂工作得到了领导、专家的充分肯定和诚挚指导。

为进一步提高成书质量,编委会对编纂初稿再次进行反复查实校正,多方征询意见,从初稿中精选神话19篇、传说58篇、故事115篇、笑话35篇共28.8万字编纂成书,同时进一步完善照片图页25幅。

本书编纂工作可谓众心相助,众手成书。在此,我们对所有关心、支持此书编纂工作的单位和朋友们表示诚挚的谢意!

编者

2014年5月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4 10:26: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