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是一个特殊意义的年份,我们国家历经60年的风风雨雨,从贫穷积弱走向了繁荣富强,开启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新时代。在这个承前启后的历史时刻,我们静下心来,让一本好书,带着我们穿越历史时空,回到火热的革命年代,体味沸腾的建设生活,重温国家、民族一步一步走向富强的曲折历程,追忆亲人、朋友互相搀扶同甘共苦的点滴往事,在国家、民族与个人的命运共振中探索和发现人生真谛。
本书为广东省委宣传部“读一本好书,谈人生感悟”大型读书征文活动的获奖作品结集。所选文章均为作者读书之后引发的对国家民族命运、对自己人生道路的思考。内容积极向上。
2009年,是新中国成立60周年,是值得书写、值得纪念、值得感悟的60年。本次主题为“读书与感悟”,由广东省委宣传部、南方报业传媒集团、羊城晚报报业集团、广州日报报业集团、深圳报业集团共同主办,力图让读者通过阅读反映新中国建立、发展、壮大的书籍,引发对国家、民族命运的思考和对人生道路的感悟,自觉把个人成长与祖国强大紧密联系在一起。
所收作品有些作者围绕《人生》、《平凡的世界》、《大国崛起》等思想内涵较为深刻的作品,叙写了国家、民族与个人所共同经历的时代特征和悲欢离合,立意高远,分析深刻。有些作者围绕《毛泽东选集》、《雷锋日记》等伴随共和国几代人成长的经典,介绍了这些书籍在历史上的重大影响和发挥过的巨大作用,字里行间饱含对火热历史岁月的追忆,充满了对祖国强大和人生奋斗的自豪。
一等奖
崛起始于制度创新——《大国崛起》读后感
从“不高兴”走向“高兴”——读《中国不高兴》有感
改革先行者的丰碑——报告文学《木棉花开》读后
《大地的儿子》感召我今生
稻花香里说丰年——有感于《世界的袁隆平》
总有一种精神代代相传
我困境中的红宝书——《毛泽东传》
解放思想从审视自我做起
《青春之歌》励我行
做人做官应常思焦裕禄——读《焦裕禄》有感
二等奖
知识分子的骨气与人格魅力——读季羡林旧作《牛棚杂忆》
莫让讲真话消逝
刻在心里的书
因为一本书我选择了当狱警
国家兴亡 责任在我——读何建明《落泪是金》有感
在凡俗而激荡的人间挺起脊梁——二十年我读《人间鲁迅》
信仰与脊梁——读柳青《创业史》有感
英雄:尽在不言中——读《英雄无语》有感
人,为什么活着和活着为了什么——泪读余华的《活着》
父亲读《父亲进城》
时代的抉择,青春的颂歌——《大学生村官》启示录
现代化离我们还有多远——读《周恩来与中国现代化的奠基》有感
变化
《创业史》给我信心和力量
思想前行,在挣扎与抚慰中——阅读张洁《沉重的翅膀》有感
学业和事业齐进,生活和祖国共荣
奋斗——幸福的桥梁
平凡人生,心中有梦
甲申三百六十五年祭
五十年后,我们后悔了吗——读《梁思成的山河岁月》
三等奖
民族魂——读红色经典巨著《长征》有感
狭路相逢勇者胜
苦难的青春与书同行
敢为人先的楷模——读《彭湃传》有感
从“不听话”说起——重温《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有感
改革开放的最佳注脚
无惧风雨,凤凰涅磐——读《再生中国》
生命如铁彩虹长绽——读《关于庙的记忆》
生命像花儿一样绽放——《清塘荷韵》读后感
《蛇怨》让我更懂得珍惜生命
把平凡的事做好,就是不平凡——读路遥《平凡的世界》
共和国的脊梁——读《援藏干部的模范许晓珠》有感
一出悲剧,一曲赞歌——读《人到中年》
《爱心与教育》读后感
共和国的脊梁
永远的格桑梅朵——读降边嘉措的《格桑梅朵》
远观变革 自强不息——读《远观中国》有感
在历史的温情敬意中醒来——读《喋血淞沪——蒋光鼐将军传》
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感悟《习仲勋主政广东》
触摸文化与走出历史——读《警醒中国人——走近陈独秀》有感
苦难与救赎——再读经典《平凡的世界》
《激荡三十年》读后感
读长篇报告文学《风景这边独好》
活着的获得与失落的逝去
成长,一个时代不可撇开的主题—读《组织部新来的年轻人》有感
读好书,悟生活
报效祖国,践行长征精神——读《地球的红飘带》有感
逝去的家园,永恒的记忆——读《额尔古纳河右岸》
深圳打工妹:一座城市的集体记忆
生命的赞歌
前段时间,一本叫《中国不高兴》的书传遍了大江南北,我被书名所吸引,想了解中国怎么“不高兴”了,细读之后,我想从自己的角度谈一谈我们国家应不应该“不高兴”。
对外而言,中国有理由“不高兴”。当然这里的“不高兴”是指中国对自己所处的国际地位不满意,要求有更多国际发言权和更高的国际地位,而这种“不高兴”则来自于我们自建国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三十年所获得的巨大成就感。从这个角度看,中国当然有理由“不高兴”。众所周知,一个国家的国际地位取决于其自身的综合国力。中国从建国以来,在各个领域都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我们基本解决了13亿人的温饱问题,而且还开始奔向小康了,并逐步向发达国家迈进;中国生产的产品走向了世界的各个角落,中国名符其实成为“世界工厂”和“制造大国”,中国市场是各个国家争抢的“肥肉”,中国的GDP总量也已超过许多发达国家,位列全球第四;我们的卫星发射技术处于世界先进水平,已经能为其他国家发射卫星了,特别是我们的“神舟”系列飞船的连续成功发射和翱翔太空,是我们太空事业发展的代表作;在2008年,我们在经受住汶川大地震所带来的严峻考验的同时,成功举办了一届举世无双的奥运会,可以说,是一届空前绝后的辉煌盛会'从而催生了国人的自信心;一年过去了,中国成功抵御了因西方金融衍生品危机而引发的国际金融海啸的冲击。所有这一切,真实地反映出中华民族的自强不息、迎难而上、坚忍不拔的精神。在一个个的成就面前,我们的自我感觉越来越好,但是我们却得不到相应的国际地位:美国的轰炸机“误炸”我国驻前南联盟大使馆;美国侦察机闯入我领空,并撞毁我战机,导致我飞行员牺牲;美国海军监测船时常侵扰我国近海地区;在我国走向世界、与其他国家结好的同时,不断有“中国威胁论”的杂音出现;素来与中国交好的俄罗斯也将在俄经商的我国国民驱赶回国,导致我经商国民损失惨重;东海、南海的领土被多国蚕食,纷争不断。这一切又说明中国目前的国际地位是不理想的,日益强大的中国当然“不高兴”。
但换一个角度来思考:对内而言,或许我们还没有充足的理由“不高兴”,这源自于中国本身还有很多的问题亟待解决。在社会经济发展的同时,我们还要面对“台独”、“藏独”和“疆独”的困扰,如何妥善解决,真正实现中华民族的全面复兴,需要很高的政治智慧;虽然我们的GDP位居前列,但也付出了巨大的代价,特别是生态环境的巨大破坏;在“中国制造”的神话背后,却是我们生产技术落后、受制于人,到现在我们的电脑还是“外国心”,整个工业处于国际生产链的低端,处于被剥削的地位;在全面奔小康的同时,东西部的差距拉大、社会的贫富两极分化需要我们时刻警惕;在国家繁荣的背后,仍然存在着贪污、腐败行为,侵蚀着国家的支柱。这些内部问题严重制约着我国综合国力的全面提升,或许我们应该把更多的精力放在这些问题的处理上,才是我们的当务之急。正确认识自己,解决好自己的内部问题,才能对外大声疾呼我们心中的“不高兴”。因此,我们在现阶段既没必要浪费精力、也不应过分渲染“不高兴”。
三十年前,邓小平为中国所制定的“韬光养晦、绝不当头”的国际战略,是中国近二十年经济腾飞的基础,大部分中国人都从中获益。这一战略的核心,就在于在国际上采取低调、搭便车的方针,利用而非挑战现有的国际秩序,通过积极参与国际的社会分工和资源分配,实现国家经济的快速和持续的发展。虽然当前由西方创造的国际秩序日渐成为中国战略发展的枷锁,不利于中国的持续发展,但目前我们还需继续进入现有的国际秩序,求同存异,保证国家的持久发展,而非要求人家进入我们的秩序。因为中国现在还不具备自己打造一个新的国际秩序的能力和实力,必须利用人家的资本、人家的市场、人家的技术、甚至人家的制度,在现有的秩序中求生存、谋发展,逐步走向“适应——改变”之路,在创造“和谐世界”的同时,努力争取国家利益最大化。因此,我们以中国为中心并没有错,但必须是以符合中国的利益为前提。
2009年,中国建国六十年了,中国人把六十年称为一甲子,视作一个循环。我们在这六十年中的成就是前无古人的、是令人高兴的,这个时候我们更应该把各种不如意当作动力,奋力向前。但是,我们还应清醒地认识到:弱国无外交。对外“不高兴”必须建立在国家实力的基础上;只有在对内“不高兴”的前提下,达致自身国内问题的根本解决、国力的进一步充实而值得“高兴”之时,那么,对外“不高兴”才会自然水到渠成。什么时候从中国制造到中国创造,什么时候从产业链的最低端到6+1的产业整合,什么时候从中国可以说“不”,到中国“不高兴”、再到中国真“高兴”,才是我心中的“高兴”,更是所有中国人所势盼的。P6-9
2009年是一个特殊意义的年份,我们国家历经60年的风风雨雨,从贫穷积弱走向了繁荣富强,开启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新时代。在这个承前启后的历史时刻,我们静下心来,让一本好书,带着我们穿越历史时空,回到火热的革命年代,体味沸腾的建设生活,重温国家、民族一步一步走向富强的曲折历程,追忆亲人、朋友互相搀扶同甘共苦的点滴往事,在国家、民族与个人的命运共振中探索和发现人生真谛。
由中共广东省委宣传部和南方报业传媒集团、羊城晚报报业集团、广州日报报业集团、深圳报业集团联合举办的“读一本好书,谈人生感悟”大型读书征文活动已经圆满结束。这次活动得到社会各界的热烈响应和积极参与,共收到读者来稿5200多篇。作者遍及全国十多个省区,既有专业作家、编辑、记者,也有机关干部、学校师生、武警战士、工厂职工、农民和自由职业者;既有高达80多岁的离退休人员,年富力强的中青年工作者,也有童真未泯的小学学生。有些作者围绕《人生》、《平凡的世界》、《大国崛起》等思想内涵较为深刻的作品,叙写了国家、民族与个人所共同经历的时代特征和悲欢离合,立意高远,分析深刻。有些作者围绕《毛泽东选集》、《雷锋日记》、《钢铁是怎样炼成的》等伴随共和国几代人成长的经典,介绍了这些书籍在历史上的重大影响和发挥过的巨大作用,字里行间饱含对火热历史岁月的追忆,充满了对祖国强大和人生奋斗的自豪。值得一提的是,许多中小学校组织学生集体参加了这次征文活动,在收到的这些征文中,虽然孩子们文字上还比较稚嫩,但字里行间透露着对未来生活的美好祝愿,对党和祖国的真挚情感。还有些老同志来稿说,参加征文活动不是为了获奖,而是回忆自己读书和成长经历,与大家分享……不同的故事、不同的思考、不同的题材,弘扬了热爱党、热爱祖国、热爱生活的共同主题,唱响了民族复兴、国家崛起的伟大乐章!当前,广东省委省政府号召广大领导干部带头读书学习,努力掌握和运用一切科学的新思想、新知识、新经验,进一步提高执政能力和执政水平。在广东省委宣传部的积极倡导和推动下,全民读书活动已蓬勃开展,爱读书、读好书已蔚然成风。为此,我们把征文活动全部获奖作品编辑出版,以期推动全省党员干部和广大群众读书、思考、进步,为推进学习型党组织和学习型社会建设作出力所能及的贡献。
愿每一个人都能从书中找到开启未来的钥匙。
编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