贺绪林编著的《爱情并不如烟》是一部农村题材的长篇小说。小说以上个世纪七八十年代的关中为背景,写出了以梁解放为中心的一些列农村基层人物的故事。他们的生活经历,他们的坎坷与奋争,他们的爱恨情仇,他们不同的命运,他们的悲剧与喜剧。真实地、质朴地反映出那个时代的农村生活图景。
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书名 | 爱情并不如烟 |
分类 | 文学艺术-文学-中国文学 |
作者 | 贺绪林 |
出版社 | 西北大学出版社 |
下载 | ![]() |
简介 | 编辑推荐 贺绪林编著的《爱情并不如烟》是一部农村题材的长篇小说。小说以上个世纪七八十年代的关中为背景,写出了以梁解放为中心的一些列农村基层人物的故事。他们的生活经历,他们的坎坷与奋争,他们的爱恨情仇,他们不同的命运,他们的悲剧与喜剧。真实地、质朴地反映出那个时代的农村生活图景。 内容推荐 《爱情并不如烟》是写在特定年代平民百姓的婚姻感情生活,但《爱情并不如烟》作者贺绪林的笔触没有停留在表层,而是深入进社会深层刻画人物,折射出底层社会芸芸众生的命运。多个男男女女,多个爱与恨的故事。他们都是生活在社会底层的小人物,他们生活得艰辛、悲苦、无奈,但他们却没有丧失希望和信心,与命运抗争,憧憬着美好的未来。 目录 第一章 相亲 第二章 买来的媳妇 第三章 洞房花烛夜 第四章 发生在黑夜的故事 第五章 恶梦醒来是早晨 第六章 做了一回贼 第七章 家史 第八章 温柔之乡 第九章 水利工地(一) 第十章 提亲 第十一章 水利工地(二) 第十二章 转机 第十三章 阴差阳错 第十四章 难以释怀的纠结 第十五章 幽会 第十六章 郭云云之死 第十七章 认亲 第十八章 晴天霹雳 第十九章 灭顶之灾 第二十章 移情别恋 第二十一章 求婚 第二十二章 龌龊的人龌龊的事 第二十三章 讨饭张家门上 第二十四章 逼婚 第二十五章 裂缝难合 第二十六章 毒手 第二十七章 逼上末路 第二十八章 殉情 第二十九章 恨海无涯 补缺一 补缺二 尾声 后记 试读章节 梁解放今日儿要去相亲。远的不说,单说今年他已相过八次亲,都以失败告终,所以他还得继续去相,尽管他不抱多大希望。 这次红线是姐姐彩英央求婆家一个媒婆牵的。女方是郭家崖的,姑娘叫郭云云。据介绍人讲,那姑娘长得鼻是鼻眼是眼的,樱桃口糯米牙黑葡萄眼,肤色白皙得跟耀州的细瓷碗一样,水灵得跟刚泡出来的豆芽似的,一指头能弹出水来。女方的条件这么好,梁家自然不敢怠慢,一家人都积极行动起来。 解放的大——梁满仓老汉——为儿子的婚事伤透了脑筋。大是啥?大是父亲!天大,地大,父亲大。父亲把儿子生养到这个世界上就得给儿子操心,得管他的吃管他的穿,要供他上学,儿子长大成人了还要给他娶上媳妇。给儿子娶不上媳妇,那你就枉为娃的大。满仓老汉读过孔夫子的书,这个浅显的道理他当然懂。 满仓老汉和老伴给儿子进行全副武装。他们都清楚,相亲时第一印象极其重要。梁大婶从柜底翻出一套蓝直贡呢制服,硬要儿子穿上。这套衣服是两年前做的,压在柜底一直舍不得穿,今天总算派上了用场。制服是流行的“红卫装”,做工不错,可上了身不怎么顺眼。满仓老汉圪蹴在脚地吧嗒着烟锅,一双眼睛却没离儿子的身,这时忍不住起身帮儿子把套在身上的衣裳拽了拽,谁知手一松又缩了回去。回天无力,老汉叹息一声,拿过一顶黄布做的准军帽扣在儿子头上,后退一步端详着。他上前刚想给儿子正正帽子,儿子却一把抓下帽子摔到柜盖上,把一方镜子“咣啷”一声撞倒了,随后扒下紧箍在身上的衣裳狠狠地扔在炕上,脸上阴云密布。 黑狗四眼欢快地跑进屋来,讨好地摇着尾巴用嘴巴嗅着少主人的裤角。没料到少主人飞起一脚,踢得它在脚地滚了几滚。它夹着尾巴呜呜叫着缩到屋角,一双眼珠委屈地望着少主人,不明白做错了什么。 满仓老汉吃了一吓,不知又撞了儿子那根神经,惊恐地看着儿子,又茫然无措地看看老伴。梁大婶也是一脸的慌乱,侈(zha张开)着两只手叫道:“小祖宗,又咋啦?” 解放扔手榴弹似的甩出一句话:“这衣裳能穿!”一张脸板得如同生了锈的铁板。 老两口面面相觑,哑口了。这个错误是他们共同犯下的。他们只知道节俭过日子,而忘记了儿子的身胚还在长。 就在这时,女儿彩英进了家门,她走得急了,额头鼻尖沁出细密的汗珠。一看这阵势她就明白了八九分,没顾上和父母打招呼,就急忙打开手中的小包袱,取出一套半新不旧的军装来,撩一把汗湿在额头的散发,满面带笑地招呼兄弟:“解放,快来试试,看合身不。” “我不试。”解放嘴里这么说,口气却松了许多,脸上的阴云也有了缝隙。 “再甭耍娃娃脾气了。”彩英拽着兄弟的胳膊,“来,试试。”说着,把衣服给兄弟穿上,前后左右地往展抻了抻,又拿起倒在柜盖上的镜子让兄弟照。 军装十分合身,似乎量着解放的身材做的,他立时换了个人似的,浑身上下透出勃勃英气。照着镜子解放有了笑模样,却还是信心不足地问姐姐:“姐,你说能成么?” “能成!你现在这个样子,比电影上那些人儿差不到哪达去。”彩英看着英姿焕发的兄弟,充满着信心。 此次相亲,彩英抱着极大的希望。父母年事已高,兄弟的婚事是当务之急,为此她求过不少人给兄弟作伐说亲。今儿个为了给兄弟借这套衣服她跑了大半个村子,因而耽误到现在才进了娘家门。 解放说:“人家的条件好哩。” “你也辱没不了她。”彩英笑着给兄弟打气,又帮兄弟把衣领往好弄了弄。“大,妈,你们看咱解放的势扎得硬不硬!” 满仓老汉和老伴两双目光都慈爱地看着儿子,皱纹堆垒的脸上绽开了欣慰的笑容。儿子本来就长得不赖,换上这身行头,在整个牛尾沟大队也是人尖子哩。 屋里刚才沉默紧张的气氛烟消云散了。满苍老汉捡起柜盖上的帽子,试探着问女儿:“戴上帽子吧?” “不戴,这就嫁得很。”彩英端来半碗水,拿着木梳蘸着碗里的水把兄弟的头发梳得水光油亮,罢了,说:“咱走吧,人家女子恐怕早都等急了。” 姐弟俩相跟着就走,老两口跟在他们身后送出院门。在门口老两口站住脚,欲言又止,满含希望地目送一双儿女渐渐远去。黑狗四眼射箭似的蹿出屋,追逐着少主人撒着欢,它已忘记了刚才的委屈。满仓老汉喝叫一声:“四眼,回来!”四眼听见老主人的喝叫,折身跑了回来,用身子磨蹭着老主人的腿杆,孩子似的撒着娇。老汉又低喝一声:“回去!”四眼乖乖地进了家门,老汉不愿让四眼跟儿子去,他怕四眼吓着人家姑娘,搅了一场好事。 P1-3 后记 “文化大革命”开始那年(1966年)我不满十三岁,读初中一年级。十二三岁正是贪玩的年龄,那时我觉得“文化大革命”十分好玩,所有的学校都停课闹革命,不用读书不用做代数题不用写作文不用背外语单词,更不用怕老师,而是老师怕学生。学生想批斗哪个老师就能批斗哪个老师,戴高帽子、挂牌子给老师,扭老师的喷气式,为所欲为,老师见了学生就像老鼠见了猫。后来嫌校园小,杀向社会批斗走资派,贴大字报、上大街游行喊口号,热闹得跟过年一样。再后坐着不掏钱的火车去搞“革命大串联”,全国各地想去哪儿就去哪儿,免费旅游,去北京吃饭还只掏粮票不掏伙食费。你说好玩不好玩。 闹腾了两年半,全国乱了套。毛泽东主席觉得这样下去不行,发了一条最高指示:“知识青年到农村去,接受贫下中农的再教育很有必要。”巨手一挥,把数以千万计的学生挥到农村去了。城里学生到农村去被称作“知识青年上山下乡”,有补贴有照顾;农村学生回家乡劳动被称作“回乡青年”,什么补贴照顾都没有,还把“知识”这个词给省略了。真让人想不通。其实这个世界许多事情都让人想不通,想不通的事情太多了,也就无所谓了。 其实,知识青年并不愿意上山下乡,城乡差别明摆着,远离城市远离父母、亲人谁愿意?再者说,贫下中农也不欢迎知识青年来农村。地还是那些地,产量还是那点产量,知识青年来到农村无疑要分贫下中农一杯羹。贫下中农能欢迎么?可这话那时谁也不敢说。后来知识青年哪里来的又回到哪里去,留在农村的只是凤毛麟角。 回乡务农后我才醒悟过来,“文化大革命”一点也不好玩,把中国搞得穷困潦倒。农村更是苦不堪言,二分钱一盒火柴许多家庭都买不起;盐不算贵,一毛六分一斤,可我家经常断顿,我遵母亲之命拿着空火柴盒去借,有时走上两三家也借不到一火柴盒盐。同时它也祸害了一代人,当然也把我祸害了。我时常在想:假若没有“文化大革命”,我的学业不会终止,也不会受伤致残,一定会迈进大学的校门。然而,没有“假若”。因此,我恨“文化大革命”,不是一般的恨,是痛恨! 那时的农村十分贫穷,讲的是路线斗争,唯成分论,贫下中农当家做主,越穷越光荣。大街小巷的墙上都用白石灰刷着一条最高指示:千万不要忘记阶级斗争。最能彰显这条“最高指示”辉煌成就的是:但凡“五类分子”(地富反坏右分子)的儿子几乎都是婚姻困难户。我的一位好友出身地主家庭,到了成家的年龄死活说不下媳妇,最终娶了个甘肃女人。须告诉读者诸君,我家乡一代人有点死脑筋,认为娶“外路客”的人不是憨憨就是家庭出身不好,再就是家里穷得精球打得炕边响。 不管唯什么论讲什么斗争,贫穷终究不是好事,首先肚子对它有意见。面对家乡的贫穷,我不再是“痛恨”,而是“痛心”。一介草民除了痛心还能怎么? 以上扯的是闲淡,下面说说这部小说。 这部小说初稿写于上个世纪八十年代末九十年代初,当时是凭着一股激情写的,有点“为了忘却的记忆”的意思。书中许多人和事都是自己看到和听到的,甚至有些事是自己亲身经历的。完稿后一直在抽屉放着,一放就快二十年。 2009年下半年,整理旧书稿时把它翻了出来,觉得还有点意思,但毕竟写于十多年前,笔力稚嫩(现在我的笔力仍然稚嫩),需要好好修改修改。在修改期间,又去写了另一部书,故此耽搁至今。 最初修改时,觉得书稿毛病太多,最好推翻重写。可又觉得这样一来工程量太大,也违背了“为了忘却的记忆”的初衷。所以保留了初稿的风貌,这样也许会使作品流于肤浅,但不违背自己的初衷。一部原本是四五十万字的作品被我打了个五六折,这是作者的懒惰,也是作者思想的不深刻。 书名曰:《爱情并不如烟》,细心的读者一定会看得出作者不是在写爱情,而是在写爱情以外的东西和其他。其实,作者想说的一切都在小说里,如果还要絮絮叨叨就讨人嫌了。 就此打住吧。 贺绪林 癸巳年正月于杨陵家乐园 |
随便看 |
|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