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东海编著的这本《顺康词坛群体步韵唱和研究》共分十二章,内容包括:顺康词坛群体步韵唱和概况分析;清初步韵宋词创作的分析;王士稹首倡扬州词坛多人步韵唱和;群体唱和词坛首倡稼轩风的“江村”唱和;浓情重笔的广陵《念奴娇》唱和;以龚鼎孳和陈维崧为中心的京城步韵唱和;“秋水轩”唱和——词坛“稼轩风”创作的高潮及主题变奏;“陈维崧唱和群体”的创作意义;康熙十七至十八年的多人步韵唱和;“辛酉同游”唱和群体与“后易代”创作的开始;逸民词人群体的《千秋岁》唱和;顺康词坛两次多组步韵唱和的高潮。
顺治十八年,王士禛在扬州拉开了清朝大型多人步韵唱和词作的帷幕。至康熙十七年,词坛兴起了“江村”唱和、“广陵”唱和、京城唱和、“秋水轩”唱和与“陈维崧唱和群体”创作五大波具有易代情结、秉承“稼轩风”的唱和热潮,此后渐转为以抒发“太平治世”中诗意情怀和人世抱负为主。多组步韵唱和则在顺治朝产生第一次高潮,至康熙朝中叶,多人步韵唱和逐渐式微,追求真趣疏狂的“陆、姚”多组步韵唱和重新登台。《顺康词坛群体步韵唱和研究》对这一课题(多人步韵唱和与多组步韵唱和)中的作者、作品资料进行全面数量统计和分析,从创作时间、地点和作品内涵、作者思想等方面立体和动态地展示了顺康词坛群体步韵唱和风貌。
《顺康词坛群体步韵唱和研究》由刘东海编著。
绪论
第一章 顺康词坛群体步韵唱和概况分析
第二章 清初步韵宋词创作的分析
第三章 王士稹首倡扬州词坛多人步韵唱和
第四章 群体唱和词坛首倡稼轩风的“江村”唱和
第五章 浓情重笔的广陵《念奴娇》唱和
第六章 以龚鼎孳和陈维崧为中心的京城步韵唱和
第七章 “秋水轩”唱和——词坛“稼轩风”创作的高潮及主题变奏
第八章 “陈维崧唱和群体”的创作意义
第九章 康熙十七至十八年的多人步韵唱和
第十章 “辛酉同游”唱和群体与“后易代”创作的开始
第十一章 逸民词人群体的《千秋岁》唱和
第十二章 顺康词坛两次多组步韵唱和的高潮
余论
附表
主要参考文献
后记
表格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