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青少年百科知识读本/中国梦青少年读本
分类 教育考试-字典词典-字典词典、工具书
作者 陈宇//陈宁
出版社 当代世界出版社
下载
简介
编辑推荐

陈宇、陈宁编著的《青少年百科知识读本》从包罗万象的知识体系中,精选天文地理、政治军事、农林牧渔、数理化工等方面的内容,熔知识性、趣味性、实用性于一炉。文章短小精悍,内容新颖丰富,可读性强。翻阅本书,犹如走进了知识的大观园,帮你增长知识,启迪思考,发展智力。

内容推荐

陈宇、陈宁编著的《青少年百科知识读本》分为中国篇和外国篇两部分,分别编选了有关天文地理、政治军事、农林牧渔、数理化工、医疗卫生、矿产冶炼、建筑工程、交通飞行、技工制造、通信宇航、军事兵器等方面的趣味百科知识,培养青少年对这些领域的兴趣,加强青少年对这些领域的了解,提高和普及青少年的课外科普知识。

目录

中国篇

 天文地理

中国古代对天文学的研究和成就

世界上最早的星图

哈雷彗星是中国人最早发现的

中国最早发现太阳黑子现象

中国古代最早对日月食的研究

中国是最早对流星雨有文字记载的国家

中国古代的天气预报

中国古代对云的认识

中国古代对风的观测

中国古代对降雨的观测

中国人最早认识雪花形状

中国古代科技的代表作——浑仪和简仪

天文钟的鼻祖——水运仪象台

地动仪的发明

中国人对海陆变迁的认识最早

国际地质学界的重大突破——地洼学说

 政治军事

2000多年前的三色军用地图

从平面彩色地图到立体地图

世界最早的报纸是中国《邸报》

最早使用纸币的国家是中国

最早建立海军的国家是中国

直升机的水平旋翼与螺旋桨

世界上最早的兵书是《孙子兵法》

从陶罐炸弹到金属炸弹

源于弓箭的再发明——弩

枪和子弹的发明与创造

从抛石机到铸铁火炮

战场上大显神威的火焰喷射器

从生产工具到兵器的演变

地雷是中国人发明的

火箭发源于中国

 农林牧渔

中国古代农民种田最早使用肥料

中国古代对地下水的开发与利用

中国人最早栽种大豆和制作豆腐

农业耕种工具的革命——铁犁

2200年后仍在使用的扬谷扇车

世界上最早的灌溉机械——龙骨水车

中国最早的饮料——茶叶

中国古代对竹子的开发和利用

中国是世界上最早养蚕的国家

中国古代的丝绸

中国对纺织业的重大贡献——发明纺车

 数理化工

数学史上的一个重大发明——“0” 

中国对数学的又一大贡献——发明负数

中国人最早使用小数

圆周率的计算

十进位制——古代中国的重要发明

“韩信点兵”数学游戏题与剩余定理

世界上最古老的度量衡

世界上最早的计算器——中国的算盘

中国人最早科学解释自燃现象

《墨经》里最先提到力学中的第一运动定律

中国人最早发现蒸汽机的原理

发现热剩磁、磁感应与人造磁铁

共振现象是中国人最早发现的

医疗听诊器和隔音室的前身——中国大瓮

火药——中国古代四大发明之一

中国古代的炼丹术

最早发现氧气的国家是中国

中国古代玻璃小史

久负盛名的中国瓷器

首屈一指的长距离光纤温度传感器研究

 医疗卫生

辉煌5000年的中医药学

领先世界2000年的内分泌科学

中医诊断疾病的独特方法——脉诊

中医治疗疾病的独特方法——针灸

世界上第一部法医学专著——《洗冤集录》

神医华佗的腹腔手术和麻醉术

人类的福音——中国人发明蚊香

世界上首次用人工方法合成胰岛素

“再造手”——中国现代医学史上的奇迹

控制人类生育的马昆基因

生命起源于磷酰化氨基酸的科学发现

 矿产冶炼

中国人最早利用植物探矿

天然气的开采和利用

中国是最早发现和使用煤的国家

古巴蜀人在制盐中发明钻井技术

中国古人对铜矿的开采

世界上最早的镜子——铜镜

世界上最早的鼓风设备——风箱

 建筑工程

迄今发现建造时代最久远的木桥

有史料记载的第一座桥是中国浮桥

造型优美如长虹卧波的弓形石拱桥

凌空飞渡的铁索桥

中国水利史上的一项伟大工程——都江堰

世界上最早的运河和著名的京杭大运河

世界地下建筑史上的奇迹——秦始皇陵

雄伟的万里长城

世界建筑史上的奇观——北京城

 交通飞行

从圆木到独轮车——中国最早发明车子

古代世界上跑得最快的车——中国帆车

自行车动力装置是中国人最先发明的

世界上最早的邮政

从独木舟到远航船

最早使用风帆作船舶动力的国家

造船史上的世界奇迹——水密隔舱

远航的首要造船技术——船尾舵

造船史上的里程碑——桨轮船

帆船的辉煌技术——可转动桅杆与浮板

风筝的故乡是中国

现代飞机的雏形——中国古代的载人风筝

 技工制造

影响世界的中国勺子——指南针

中国人发明了伞

帝王和盗贼无意中发明了降落伞和跳伞运动

中国独具特色的餐具——筷子

中国是钟表的故乡

世界上独特的艺术品——中国的扇子

中国古代的风扇

漆器——中国古代的艺术珍品

把粮食加工成面粉的石磨

从简单纺车到世界最早的水转大纺车

传动装置的重大发明——传动带

简易而实用的比重计

现代陀螺仪的基础——常平架

科技精确度上新台阶——指针式标度盘

机械传动工业的革命——非圆齿轮技术

 文化体育

造纸术——中国对世界文明的巨大贡献

活字印刷术对人类文明的贡献

中国独特的艺术——剪纸

中国特有的毛笔

对记录历史文明有重大作用的墨

古琴弦上的绝美音色

堪称一绝的定音钟与编钟

孔明灯与热气球的发明

现代电影的雏形——中国古代走马灯

中国人发明的扑克纸牌

磷光的发现和磷光画的发明

蹴鞠——世界上最古老的足球

拔河运动起源于中国

围棋源于中国

外国篇

 天文地理

古罗马恺撒大帝与太阳历的普及

公元——人类记录历史时间的界碑

观察月相而得来的星期

由法庭审判引出的世界标准时间

哈雷与哈雷彗星

哥伦布与新航线

麦哲伦首次完成环球航行

探问地球的年龄

气象预报的产生

维拉尔特成功进行人工降雨

凭空制造的地球饰物——经纬线

 数理化学

阿拉伯数字的发明

古朴的罗马数字

加、减、乘、除等符号的发明

无理数的发现

函数的使用和定义

谁最先创立微积分

几何学的创建

代数的发明

笛卡尔与解析几何学

四色问题的解决

数学明珠——哥德巴赫猜想

完美而神秘的黄金分割率

统一标准的尺度

树种克拉与珠宝的计量单位

牛顿发现万有引力定律

牛顿发现运动定律

能量守恒和转换定律

计量功率的单位——马力

厨房里发现的声学震动原理

听不见摸不着的超声波

爱因斯坦与狭义相对论的创立

化学元素与元素符号的定义

门捷列夫的元素周期律

电子的发现

原子结构和原子核模型的构架

原子-分子学说的建立

质子、中子和介子的发现

居里夫人发现放射性元素镭

核裂变的理论探索与实践

 医疗卫生

达尔文与进化论的创立

哈维发现血液循环

兰斯登纳发现血型系统

由跷跷板引出的听诊器

体温计的发明和演变

探测人心理活动的测谎器

究竟是谁发明了心电图

伦琴最先发现X射线

命运之神与DNA双螺旋结构

摩尔根创立基因学说

古老而生机勃勃的美容术

维持生命的元素——维生素

迪南创立国际红十字组织

 机电工业

蒸汽机带动人类跨入工业时代

燃油内燃机的研制历程

织布机带领人类走进文明时代

孩子们的神奇发现——望远镜

深入微观世界的显微镜

太阳能源的科学利用

风车的发明和应用

人类的助手——机器人

无所不能的机器——电子计算机

神奇的激光

造福于人类的核电站

奇妙的形状记忆合金

不可思议的超导体

漫长的酒精发明史

去污功臣——肥皂

解剖蜘蛛与创造化纤

一经发明就泛滥成灾的塑料

现代建筑必不可少的水泥

 交通建筑

世界上数量最多的交通工具——自行车

几代人的努力与火车的发明

蒸汽机车的发明

汽车的发展演变

人类交通史上的伟大创举——公共汽车

交通路口的红绿灯

意大利跳石与人行道斑马线

提升社会节奏的高速公路

从机械升降机到电梯

世界上最早的飞船

古老的飞行器——气球

作为救生工具的降落伞

人类的翅膀——飞机

直升机的百年发展史

富兰克林发明的避雷针

 通信宇航

密码最早产生于军营

人类的千里眼——雷达

国际救援信号——SOS

通信证件——邮票的发明

最早的无线电广播

神奇的光纤通信

人类飞往太空的工具——火箭

飞往太空的人造地球卫星

飞出地球摇篮的航天飞机

第一个行星探测器

人类首次在宇宙空间漫步

人类第一次登上月球

宇宙探测车驶向太空

 电器五金

解剖学家意外发现电池

电灯的发明解决了照明问题

爱迪生的特殊灯泡与阴极电子管

贝尔与电话机

留住历史声音的留声机

无处不在的钉子

简便实用的拉链

男人的专用工具——刮胡刀

帕平发明高压锅

眼睛的保护神——眼镜

杜瓦发明保温瓶

手表的发明和改进

走入千家万户的缝纫机

逆向思维与吸尘器的发明

照相机的发明历程

贝尔德研制电视机

制冷原理的发现与冰箱的发明

 军事兵器

依据仿生学设计的军装

仿照铁锅造出的钢盔

猪鼻子与防毒面具

从中国的火铳到世界上的各种手枪

将战争带人枪林弹雨时代的机枪

越野英雄——吉普车

步兵活动堡垒——装甲车

英国记者发明铁甲勇士——坦克

水下神兵——潜水艇

海上巨无霸——航空母舰

空中猛士——歼击机

现代战争的主角——导弹

人类历史上最厉害的武器——核武器

中子与中子弹

试读章节

中国人最早认识雪花形状

德国著名的天文学家开普勒,是世界上第一个在欧洲宣布雪花是六角形的人。1610年冬天,开普勒写了一篇题为《把六角形的雪花作为新年礼物》的观察报告。这是他从数学的角度来研究雪花的结果。

但令世界上研究科学的人都惊叹不已的是,据考古学家从挖掘出的文物来看,中国人早在2100多年前就已经知道了雪花是六角形的。在公元前135年的《韩诗外传》中,就有“凡草木花多五出,雪花独六出”的记载。这说明,当时雪花是六角形的科学常识已经被中国人认识了。可见中国古代劳动人民对许多自然现象早已做出了正确的结论。

在《韩诗外传》以后,中国有关雪花是六角形的记载越来越多,而且极具文学色彩。譬如在公元6世纪初,大文学家萧统在一首诗中写道:“彤云垂四面之叶,玉雪开六出之花。”12世纪时,宋代的朱熹在《朱子语类》一书中说:“雪花所以必六出者,盖只是霰下被猛风拍开于地,故成六出……六者阴数,太阳元精石,亦六棱,盖天地自然之数。”

此外,中国古代的一些思想家认为六角形的雪花像蜂窝,因此可以组成连续完美的宇宙。雪是由水变成的,水是宇宙阴阳中阴的形态,就像“六”字,因此人们推断出雪花是六角形的。明朝时期,唐锦在《梦余录》中写道:“草木之花皆五出,而雪花独六出。先儒谓地六为水之成数,雪者水结为花,故六出。然至春,则雪皆五出。”虽然唐锦对雪花是六角形的认识是基本正确的,但他对春天时的雪花是五角形的认识却是不对的。到了明朝时期,另一位文学家谢在杭对唐锦的“至春,则雪皆五出”的说法提出了反对意见。大约到了公元1600年,他在所撰的一部著作中写道:“然余每冬春之交,取雪花视之,皆六出。”意思是说,每年冬春之交的时候,雪花的样子都是六角形的。他很可能是靠当时的放大镜来观察雪花的。

中国古代科技的代表作——浑仪和简仪

浑仪,是中国古代测天的一种仪器,用来测量天体位置的赤道坐标等。

在现代许多科技读物的封面上,读者常常会看到一架铜铸龙盘大型圆环的古代测天仪器图。它甚至成了中国古代科技发展的标志性图案,这架仪器就是浑仪。它姿态雄伟,气势磅礴。托起整个仪器的四条铜龙,活灵活现;仪器上部圆环相套,浑厚纯朴。整个仪器结构牢固,工艺华美,是中国古代科学技术、工艺美术、冶铸技巧、机械构造等多方面高度发展的结晶。值得庆幸的是,现代人不必担心这种具有划时代意义的古代仪器会如恐龙一样,只能相见于图画中,在现实社会中,人们仍能一睹其芳姿。在南京紫金山天文台,即安置着一架唯一保存下来的古代浑仪。它制造于公元1437年,是明代浑仪,高2.75米,宽2.46米,长2.48米。

浑仪有着悠久的历史。据史料记载,早在汉武帝时就有了浑仪。东汉年间又陆续创造了多种浑仪。唐太宗贞观四年(公元630年)天文学家李淳风在前人基础上又创造了浑天黄道仪。唐玄宗开元九年(公元721年),世界上第一个发现恒星运动的天文学家一行制造了一架黄道游仪。一行用这架仪器观测了月亮的运动和许多星宿的黄赤道度数等。到这时,中国的浑仪已经比较完善,是世界上先进的天文仪器之一。北宋以后,中国又有不少天文学家对浑仪做了进一步的改进和提高。彻底的革新乃是元代杰出天文学家郭守敬等人进行的,简仪由此应运而生。

简仪是把浑仪复杂的环圈结构,分解为互相独立的赤道装置和地平装置,大大提高了观测精度,即现代所谓的赤道经纬仪和地平经纬仪。简仪的创制,证明了那时中国仪器制造技术已经达到了相当先进的水平。简仪的地平装置叫立运仪,它可以同时测量天体的高度和方位,这在中国观天古仪中还是首创。近代工程和地形测量用的经纬仪,航空导航用的天文罗盘,其结构与立运仪实属同一类型。

简仪独立赤道装置是由郭守敬于公元1276年创造的。而欧洲的狄谷采用类似的赤道装置,则在郭守敬后300多年。李约瑟在《中国科学技术史》一书中引用根舍赞叹中国古仪的话说:“被欧洲人看作是文艺复兴后天文学主要进步之一的赤道仪,中国人在3个世纪以前即已经使用了。”著名的《新总星表》(即《NGO星表》)的作者德雷耶尔在评价简仪时指出:“不少伟大的发明,中国人常常在西方国家享有它们以前的许多世纪就已做出了。”这些评价说明,简仪的问世,在天文学史上,尤其在天文仪器发展史上写下了光辉的一页。

浑仪和简仪这两项伟大创造,是中华民族文化遗产中的珍品瑰宝。它们的设计和制造水平,不仅使中国测天仪器在世界上遥遥居于领先地位,而且对现代仪器也产生了极其深远的影响。从大型望远镜及航空导航用的天文罗盘等现代仪器身上,都可以看到它们的影子。

P13-15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6 12:27: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