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字文》称得上是千古奇文的不朽之作,它是我国古代语文教育中一部非常重要的教材,影响了后世诸多蒙学教材的创作。《千字文》之后,尤其是宋以后,童蒙读物层出不穷。
周兴嗣著的《千字文(中外名著彩绘版无障碍阅读)》作为一部有影响的作品,在很早就涉洋渡海,传播于世界各地。日本不仅有多种版本的《千字文》,而且出现了很多内容各异但都以“千字文”为名的作品。1583年,朝鲜出版了以朝鲜语释义注音的《石峰千字文》。
1831年,《千字文》被译成英文。此后数十年中,相继出现了《千字文》的法文本、拉丁文本、意大利文本。
周兴嗣著的《千字文(中外名著彩绘版无障碍阅读)》全文共250句,每四字一句,字不重复,句句押韵,前后贯通,内容有条不紊的介绍了天文、自然、修身养性、人伦道德、地理、历史、农耕、祭祀、园艺、饮食起居等各个方面。
原文
乐殊①贵贱,礼别尊卑。
上②和下③睦,夫唱④妇随。
外受傅训⑤,入奉⑥母仪⑦。注释
①乐殊:音乐差异,上古时乐器有贵贱之分。殊,差别。
②上:尊贵者或长辈。
③下:卑贱者或晚辈。
④唱:同“倡”,倡导。
⑤傅训:师傅的教诲。
⑥奉:遵循。
⑦仪:行为规范。译文
选择乐曲要根据人的身份贵贱有所不同,采用礼节要按照人的地位高低有所区别。
长辈和小辈要和睦相处,夫妇要一唱一随,协调和谐。
在外面要听从师长的教诲,在家里要遵守母亲的规范。名家评析
礼乐制度是由周公所创立的,具有强烈的等级观念,讲究一定的尊卑贵贱,是维护古代封建统治的工具,也构成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内容。
广义上的“礼”指的是全部的中国传统文化,包括了政治、法律、文化、教育等内容。狭义上的“礼”则是指社会礼仪规范,特别规定了人与人之间交往所应该注意的礼节。
现代社会已经不再讲究什么尊卑贵贱,但是一定的社交礼仪还是应该注意的。每个人尽管有职业上的不同,但在人格上都是平等的,没必要对别人低三下四,委曲求全,那样反而适得其反,得不到别人的尊重。一个人的气质和追求往往可以看出一个人的志向,如果你只学会了小人物的粗俗、市侩,又怎么登得了大雅之堂呢?
我们常常认为礼节只是针对外人,对家人或者长辈有必要那么客气吗?但是我们也不要自以为是,家人不在意不代表不需要。夫妻之间相敬如宾,关系自然和谐,生活也会幸福美满。对父母孝顺,对长辈尊敬,家庭才会团结。俗话说“家和万事兴”,就是这个道理。
梁鸿和孟光的故事
东汉时期,有个叫梁鸿的贤士,有许多女子愿意嫁给他,但是他都委婉拒绝了。当时,有个叫孟光的女子,长相丑陋,既胖又黑,不过品德很好,到了三十岁还没有嫁出去。她发誓一定要嫁给一个像梁鸿一样的品德高尚的人。后来,梁鸿听说了,就娶她为妻。
结婚当天,孟光衣着美丽,可是梁鸿却一直不肯与她成礼。于是,孟光就问:“相公是不是不愿意娶我了?”梁鸿回答说:“没有。我希望有个人衣着简朴,和我一起避世。要是衣着美丽鲜艳,太妖艳,就不能做我的妻子。”孟光听后,在第二天,就脱去了美丽的新娘服饰,穿上了简朴的衣服,头上插钗,处理家务。梁鸿看到后非常高兴地说:“这才是我的好妻子啊!”后来他们夫唱妇随,一起来到了霸岭山上隐居生活。生活过得很清苦,但是却非常幸福。
梁鸿后来创作了一首《五噫歌》,嘲讽朝廷不为民生,奢侈享受,最后被汉帝缉捕。夫妻两人只好到处逃亡,最后来到了吴中,隐姓埋名。梁鸿为了维持生活,就外出给人做佣工,可孟光还是非常爱丈夫,而且更加尊重丈夫。梁鸿每天一回家,孟光总是低着头,把做好的饭菜盛好,举到齐眉的位置,侍奉他吃饭,以此来表达对丈夫的尊敬和爱慕。
……
P56-59
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让孩子变聪明的方法,不是补课,不是增加作业量,而是阅读,阅读,再阅读。”
如果说文化是人类的一份精神遗产,那么阅读就是开启这份遗产的金钥匙。在这份美好的感情和灿烂的文明沃土上,优秀的文学名著传达着人类对生命、对历史、对未来的憧憬和思考,其闪耀的智慧穿越古今中外,经过岁月的磨砺,升华成今天的经典。阅读美好的有价值的文学名著,是了解社会、认知自我的有效途径。
让我们一起阅读《论语》、《诗经》,阅读《红楼梦》,阅读《雾都孤儿》,阅读《安徒生童话》……日不间断,我们也许会因为书中一段华丽的诗句而激扬,也许会为某个主人公的坎坷遭遇而落泪……任思绪随着书中动人的故事飘飞。阅读的过程就是励志、炼心、启智的过程。水滴石穿,绳锯木断。天长日久,积累的是知识,培养的是情感,塑造的是品格,净化的是灵魂……
这套“语文新课标必读名家选”考虑照顾各年龄段读者诵读古诗文、现代文学作品,以及外国文学作品等阅读习惯,设置了知识链接、专家解疑、智慧引路、名家导读、哲理名言、名师点拨、好词好句、阅读思考、名家品评、重点测试等栏目。全套书图文并茂,精美的彩色插图,令经典的情节完美呈现,让读者在阅读文字的同时,感受具体的情景描述,增加阅读的乐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