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中国最美古典诗词(豪放卷)
分类
作者 王张三
出版社 中国华侨出版社
下载
简介
试读章节

国君使命——《令诗》

丧乱悠悠过纪。

白骨纵横万里。

裒哀下民靡恃。

吾将以时整理。

复子明辟致仕:

(魏)曹丕

曹操死后,那句“若天命在吾,吾为周文王矣” (意思让自己的儿子做周武王,开辟新朝代)果真应验,扮演了周武王角色的正是他的儿子曹丕。

曹丕是曹操与卞氏所生长子,少有逸才,八岁能文,又善武艺,所以深得曹操赏识。曹丕对魏晋文学的主要贡献主要在文学影响、文学创作和文艺评论三个方面。

如果说曹操“外定武功,内兴文学”,是建安文学的开创者,那么曹丕所在的“邺下文人集团”,对建安文学的形成,注入了一股强心剂。曹丕流传至今的诗歌大概有40首,主要是写生活的诗词,有的书写自己,有的描写征夫思妇,以笔触细腻著称。不仅如此,曹丕在还是魏太子的时候所撰写的《典论》,是一部包含政治、社会、道德和文化的相关论集,也是中国文学批评史上第一篇专著,开了综合地评论作家作品的风气,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三国志》记载,公元220年,一代枭雄曹操逝世,曹丕即位为丞相、魏王,改建安元年为延康元年。这年,汉献帝以“众望在魏”为由,召集群臣,准备把帝位禅让给曹丕。而这之前很多人用“谶语”、“河图”等形式说明汉献帝禅位必不可免,为曹丕的登基做舆论准备。面对汉献帝的禅让,曹丕一再谦让。

延康元年(公元220年)十一月辛亥,面对群臣让他取汉帝而自立的请求,曹丕写下僻许芝等条上谶纬令》。在僻许芝等条上谶纬令》中提到:“昔周文三分天下有其二……吾虽德不及二圣,敢忘高山景行之义哉?……吾闲作诗日: ‘丧乱悠悠过纪,白骨纵横万里,哀哀下民靡恃,吾将佐时整理,复子明辟致仕。’庶欲守此辞以自终,卒不虚言也。宜宣示远近,使昭赤心。”表示他愿意“复子明辟”而不愿代汉的意愿。

显然,这封诏书是政权更迭中惯用的伎俩:没过多久,曹丕就登基称帝建立魏国,改延康为黄初,将中国历史带入三国时期。曹丕在《令》这首诗中却非常直白地反映出人民的苦难,并表示了深深的同情,可看出他具备了一个即将即位的帝王所必须具备的品质。

所谓《令诗》就是《令》中之诗,即《辞许芝等条上谶纬令》中的诗。

“丧乱悠悠过纪”。“丧乱”指的是祸乱。古时,以一“纪”为十二年,“过纪”指时间已经过去很久了。这句诗的意思不言自明,从汉末到三国鼎立,连绵数十年的战端给老百姓造成了巨大的灾难。

“白骨纵横万里”。战争最直接的表现就是累累白骨,纵横竟有万里。唐代诗人陈陶在《陇西西行》中写道:“可怜无定河边骨,犹是春闺梦里人。”不管何种名义,战争是残酷的。发动战争的人以各种正义的名义为自己辩解,他们可曾想过那无定河边将士的累累白骨,还有他们远在家乡的妻小家眷?

“哀哀下民靡恃”。屈原说:“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而曹丕看见的是没有依靠的黎民百姓,受着各种严酷的折磨。面对这些,怎么能不落泪?

“吾将以时整理”。仅仅落泪是不够的。作为魏王的曹丕,也深深地了解这一点。所以,他下定决心,大力整理被战争摧毁的生产、生活及社会秩序。

“复子明辟致仕”。《尚书·成有一德》:“伊尹既复政厥辟。”在这里,曹丕还在强调自己将还政于汉,不过这几乎没有什么可信度,只不过是政客的一个表态而已。

纵观此诗,尽管有着较强的政治表态性质,但作为一个即将登上帝位的人来说,这样俯身体察民情,以如此细致的描述和豪迈的表态,来阐述作为一个国君应该有的使命,是值得称道的。  从后来曹丕的表现我们也可以看出,他不仅仅是表态而已,而是努力践行着这“国君使命”。

尽管曹丕在位只有短短的七年,但他从政治上,巩固中央集权,强化中书省,开九品中正制度,并发展校事官制度;在经济上,他大力恢复生产,发展屯田制,施行谷帛易市,减轻关税,与民休养,使北方出现难得的安定局面;在文化上,他重视文教、恢复太学,修复洛阳,努力推广儒学文化,使封建正统文化开始复兴。这些措施,为魏国统一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他无愧于一代开国之君。由此我们再来看看这首《令诗》,才能体会出诗人、政治家曹丕的伟大。

P28-31

目录

辑一 河汊情怀——两汉魏晋

 匹夫还乡——《大风歌》/003

 无悔青春——《垓下歌》/007

 庸夫莫笑——《杂诗》/011

 挥鞭逐鹿——《观沧海》/015

 烈士壮心——《龟虽寿》/叭9

 周公吐哺——《短歌行》/023

 国君使命——《令诗》/028

 捐躯济难——《白马篇》/032

 阮籍猖狂——《咏怀》/036

 高风高节——《猛虎行》/040

辑二 边关朔月——隋唐五代

 魏武之风——《饮马长城窟行》/047

 丈夫如此——《送杜少府之任蜀州》/051

 从军报国——《从军行》/054

 心存高义——《送别出塞》/058

 异乡思亲——《望月怀远》/062

 壮士之歌——《凉州词》/066

 黄河远眺——《凉州词》(其一)/069

 飞将戍边——《出塞》/073

 少年游侠——《少年行》(组诗)/076

 洒脱人生——《将进酒》/081

 英雄豪侠——《侠客行》/086

 当凌绝顶——《望岳》/090

 善射将军——《塞下曲》(组诗)/094

 走马看花——《登科后》/099

 怀古胜场——《西塞山怀古》/102

 芬芳侵道——《赋得古原草送别》/105

 生不逢时——《南园十三首》(其五)/109

辑三 壮志难酬——宋元

 万里乡关——《渔家傲》/115

 文章太守——《朝中措·平山堂》/119

 谁与争功——《浪淘沙令》/123

 冯唐不老——《江城子·密州出猎》/127

 把酒言欢——《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131

 千年穿越——《念奴娇·赤壁怀古》/135

 霸王渡江——《夏日绝句》/140

 精忠报国——《满江红·怒发冲冠》/144

 弦断谁听——《小重山》/148

 北望中原——《书愤》/152

 铁马冰河——《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156

 壮怀激烈——《六州歌头·长淮望断》/160

 栏杆拍遍——《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165

 收复!收复——《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169

 廉颇未老——《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173

 意气飞扬——《沁园春·梦孚若》/178

 正气之歌——《过零丁洋》/182

 圣人之道——《绝命词》/186

 江南处士——《观梅有感》/190

辑四 豪情晚照——明清民国

 一身清白——《石灰吟》/195

 一桧何能——《满江红》/199

 不为封侯——《韬铃深处》/203

 深虑国事——《秋望》/207

 侠骨豪情——《湘月·天风吹我》/211

 西行寂寥——《塞外杂咏》/216

 舍我其谁——《入都》/220

 满腔血泪——《水调歌头·拍碎双玉斗》/225

 视死如归——《狱中题壁》/229

 巾帼女杰——《鹧鸪天》/234

 豪杰性情——《答客诮》/238

 长息掩涕——《金缕曲》/242

序言

人类文明的飞速发展始于文字的发明,而文明的兴盛最大的功劳莫过于文字的传播和在文字的传播过程中诞生的文学。特别是随着一批汉语语言大师的诞生,人类的文明随着文学的蓬勃而迅速发展。翻开卷帙浩繁的中国文学史,汉赋、唐诗、宋词、元曲、明清小说等有着鲜明时代特征的文学体裁扑面而来,其中无不散发着文明的曙光。《全唐诗》有四万多首,《全宋词》也有近两万首,这也仅仅是沧海之一粟而已。可惜的是,诗歌作为中国最早出现的文学体裁,到了现代传播却越来越艰难。人们说:“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可是,今天连读诗者也寥若晨星,大多数的人对古诗词的学习仅仅限于小学到高中的语文课本里,诗词歌赋渐渐从我们的视线中消失,鲜有人问津。

培根说:“读史使人明智,读诗使人灵秀。”读诗的作用不仅仅如此,“一个从小读着‘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的孩子,长大后,心灵至少不那么麻木。”我们时而向往“大风起兮云飞扬”;时而高歌“对酒当歌,人生几何?”时而挥洒“相逢意气为君饮,系马高楼垂柳边”;时而豪言“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这才是现代人的应有之态!我们敢说“休言女子非英物,夜夜龙泉壁上鸣”;我们也坚信“丈夫只手把吴钩,意气高于百尺楼”,这才是现代人的应有之志!

正是基于传播这些经典古诗词的目的,我们才决定把中国上启两汉、魏晋,下至清末、民国的豪放派诗词整理出来,稍作赏析,奉献给广大读者。不敢祈求大家在读完后有多大启发,唯愿某些伟大的著作能在您心中留下些许印象。当然,中国古代豪放诗词众多,万首不足以估其量。因此,我们只能从豪放诗词的宝库中选取最为知名、流传、有艺术特色的60首,来“管中窥豹”。由于篇幅和时间的限制,也由于作者学识水平的局限,作品中难免会有不足之处。在此恳请广大读者批评指正。

内容推荐

豪放派诗词给人的感觉是大气磅礴,有气势,像一个铁骨铮铮的硬汉,创作视野较为广阔,气象恢弘雄放。豪放派诗词不拘守音律,内容比较充实。南渡以后,由于时代巨变,悲壮慷慨的高亢之调应运发展,蔚然成风,辛弃疾更成为创作豪放词的一代巨擘和领袖。豪放派从宋、金直到清代,历来都有标举豪放旗帜、努力学习苏、辛的词人。

王张三编著的《中国最美古典诗词(豪放卷)》是古典诗词研究著作。

《中国最美古典诗词(豪放卷)》将带你进入古典诗词花园,你可看到那些华美的诗句,一如绽放的花般鲜艳,一如明日的花般凋零,或喜或悲,你心自知。

编辑推荐

古典诗词是中华文化史上的一朵奇葩,它既有着婉约派的情深缠绵,也有着豪放派的雄浑旷达。重品那些用珠玉垒成的字句,倾听那娓娓道来的古老情怀,追寻着古典诗词的足迹,品味悠远的旷世韵味。

古典诗词蕴藏着巨大的精神财富,是中华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了传承古典诗词中的忧国忧民精神,王张三编著的《中国最美古典诗词(豪放卷)》将上至先秦下至民国的豪放派经典古诗词进行了精编和赏析,将作品与作者的身世、时代背景相联系,深入解读作品的思想感情。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4 2:49: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