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此汇集国内40多位专家对荣获第四届“茅盾文学奖”的长篇历史小说《白门柳》的评论文章,以对小说的现实精神、理论精神及现代叙述话语等做有益的探究与思辨;以《白门柳》对当代小说创作所产生的启迪、所引发的思考进行多方面、深入的评析与度量。
批评精神,应该是、一直是时代赋予知识分子的权力与责任。
一、前言
二、诗之与史——《白门柳》三题
三、真且雅——读《白门柳》第一部《夕阳芳草》
四、艺术复活思想——评《白门柳》第一、二部
五、《白门柳》—— 一部贴近历史的佳作
六、略论《白门柳》的文化品格
七、温旧梦 寄遐思——《白门柳》的文化关怀
八、《白门柳》与中国文化的内在矛盾
九、乱世仕女风云变 妙手著出好文章——读刘斯奋的三卷长篇《白门柳》
十、当代现实主义历史小说的新探索——试论《白门柳》的艺术追求
十一、艺术在掌握历史——《白门柳》在历史文学意识上的创新
十二、《白门柳》:明天知识分子的悲剧
十三、长篇历史小说创作的成功之作——读《白门柳》
十四、《白门柳》的启示
十五、关于《秋露危城》的通信
十六、长篇历史小说的新水位——贺刘斯奋的《白门柳》荣获茅盾文学奖
……
附录一
附录二
后记
文学艺术作为一种创造性的劳动,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文学水平在一个方面的集中体现,外部世界的人们往往首先是通过文学作品来认识某一国家或民族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