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峥嵘句町
分类 文学艺术-文学-中国文学
作者 向翔
出版社 作家出版社
下载
简介
编辑推荐

向翔著的《峥嵘句町》是描写和再现古代百越民族先民为巩固、捍卫和发展句町古国而奋斗的第一部长篇历史小说。

书中不但能看到了文献中多次描写过的真山真水,而且还仿佛触摸到了两千年前句町英雄们的所思所想、行动脉络……作者的感受鲜活而又真切,笔下变得澄明而又具体……

内容推荐

向翔著的《峥嵘句町》是描写和再现古代百越民族先民为巩固、捍卫和发展句町古国而奋斗的第一部长篇历史小说。两千多年前,在滇桂黔毗连地方,壮族等民族先民创建了句町方国,成为西南夷的组成部分,并在列强环峙中存在了660年之久。小说通过联盟同心、善学附汉,变革自强、反岐抗压,爱国担当、戍边维统等历史事件,鲜活生动地塑造了以三代句町王及其亲人、战友为代表的系列句町英雄群象,描写了二千年前的西南夷社会和复杂的民族关系,展现了壮族先民奋发向上、勇于斗争的精神,反映了他们的不同遭遇和历史命运,表达了中华民族求进求荣的不屈不挠的精神。作品气势开阔雄浑、情节曲折跌宕、人物鲜活深刻、细节异彩纷呈、描写生动流畅。作品力求真实,即追求历史事件的真实,又追求人性逻辑和历史发展的真实,尊重历史,却不乏艺术的想象,是一部具有民族史诗意义的力作。

目录

第一章 山野王子

第二章 登高远眺

第三章 祸起萧墙

第四章 走出句町

第五章 四海金兰

第六章 仇怨姻缘

第七章 云谲波诡

第八章 惜别长安

第九章 生死回还

第十章 春梦无痕

第十一章 小邦豪情

第十二章 狼狈奸谋

第十三章 飞袭复仇

第十四章 变革求强

第十五章 两击冯茂

第十六章 盐铁之困

第十七章 虎落平阳

第十八章 三战群江

第十九章 回归大汉

第二十章 交趾烽火

第二十一章 四破象队

第二十二章 南天一柱

附录一:句町古国基本情况

附录二:本书主要人物关系

后记

试读章节

西汉哀帝元寿元年,公元前2年,时任句町王禹的第三个儿子承,已经十二岁了。他的母亲、禹的正印夫人黛鸯,面对长得又高又大、在一群半大孩子中说一不二,颇有威望、敢作敢当的小儿子,心里着实高兴,高兴他没有丝毫“王子”的骄气和娇气。但是,她看到儿子整天不着家、在山野问疯玩狂耍,全没有点斯文模样,又不禁暗暗担着心事。

在万里神州西南部重重大山阻隔着的这个少数民族“王国”里,对于世代居住在山野间的濮越人来说,十二岁算是即将与少不更事的童年告别的年纪。濮越少女,十三岁就要行穿裙子礼,也就是请靡莫举行成人仪式,然后就可以出嫁、生孩子。少年男子,十三岁也要行穿裤子礼,须请布摩举行成人仪式,之后也就算长大成人,要正式学习耕田种地、巡山狩猎、习武打仗的本领,十五岁后就可以作为一个男子汉承担起自己的人生责任。可是,满了十二岁的三王子承至今仍然啥事不懂,每天只是带着他的一群半大“跟班”,在漫山遍野里四处游玩打闹,不但在果者老宅后山的密林里撵兔套鸟、在达溪河水中捞鱼摸虾,有时还到田坝里长势旺盛的稻秧苗棵里逮秧鸡、捉鹌鹑。常常弄得一群王府里的王子、郡主、跟班、随从们浑身泥泞、汗流浃背,脏兮兮黑乎乎,一个个成为花脸泥猴,还不如从山场田地里归来的猎手农夫干净清爽。在称呼上,承也与一般的濮越孩子一样,在名字前被加了一个“伊”音,作为乳名,被称为伊承。

三王子伊承率领的小伙伴中,不但有四郡主姝罗、五王子伊勇,有伊承自己和姝罗、伊勇的伴读濮米、迪卡、濮家,而且还有住在果者老宅里的各级官员及其管家、苍头、护卫的不少未成年的男女娃儿,二十来人一大群。孩子们不论身份地位、年龄大小,都公推三王子伊承为头。只是,按照伊承的亲生母亲、果者老宅主管黛鸯的吩咐,仿照内地一般大户人家,称伊承为三公子,称姝罗为四小姐,称伊勇为五公子。这样,这群王府里的孩子,一旦离开果者老宅,来到村寨山野间,也就与一般的濮越孩子没有两样。虽说他们穿得光鲜一点,但身上却时常拖泥带水,衣冠不整。

作为这群孩子的头,伊承当之无愧,深孚众望。首先,当然因为他是禹王爷的儿子,是姝罗和伊勇尊敬的三哥,是这群人里的老大,其他的人自然就只能是他的弟弟、妹妹和下属。除此之外,在事实上,他身强体健,十二岁的年纪已经长得又高又壮,就像十五六岁的模样,而且勇敢,能吃苦受累,遇事敢作敢当,不论碰到什么场合都冲在头里。同时,他心地善良、为人公正,对待手下人一碗水端平,从不歧视护卫和下人家庭跟来的娃儿。小孩间常会出现你争我抢的事,发生口角纠纷甚至动手打架,他不但能喝退双方、制止争执,而且能说出个是非曲直、秉公处理,令当事者心服口服。所以,孩子们有了疑难纠纷都喜欢找他。更重要的,他心眼活泛、鬼点子多,在山林田野里常会发现新的去处、设想出新的玩法,而且能把一群人指挥得得心应手,去实现他的意图。因而,在这片几乎没有冬天的山林、溪流、田畴间,公认的娃娃头儿三王子伊承,带着他身后的一群孩子,就像天空中自由自在的小鸟,每天这儿那儿地飞翔、遨游,无忧无虑、快乐无比……

果者老宅里,需要操心很多事的正印夫人黛鸯,白天常常忙得脚不沾地,也就很少看到小儿子伊承的影子。只有等到晚上,伊承脏兮兮地归来,她督促他洗过澡换好衣服,看着儿子吃完饭,就按照王爷丈夫的吩咐,要儿子跟乳娘芈广瓦学汉话、习汉字。近几十年,随着进入句町的内地汉人日益增多,郡县官吏、内地商人、苍头降卒、流浪移民,讲的都是汉话,也带动许多濮越人开始学汉话、习汉文。据她了解,二夫人嫡姣的儿子、比伊承大三岁的二王子伊雄正跟着一个专门请来的汉人师爷学习,不但学说汉话、习汉字,而且学穿汉服、行汉礼。可自己的儿子,不论是大王子邯,还是三王子承,在这方面都不如二王子雄。庆幸的是,早年伊承的乳娘芈广瓦,虽然已不再承担哺乳的职责,黛鸯仍然把她留下来,一直住在老宅。芈广瓦虽说是一个地道的濮越女人,生于革假寨老之家,却在多年前嫁给了有学问的苍头老奴衡忠的儿子阳祖汉。她自幼聪明,不但跟着丈夫和公爹学会说汉话,而且读汉书习汉礼,识文断字。黛鸯就叫小儿子跟着芈广瓦学习。她最近惊喜地发现,儿子伊承玩归玩、闹归闹,说汉话进步很快,汉字也认得了不少。一问,知道在他带领的那群孩子中,有几个是汉人苍头和护卫的孩子,孩子们在玩乐时很多时间说的都是汉话,有时还比赛着、互相提问这个字该如何写、那个字该如何读,所以在玩乐中练出来了。这个句町第一夫人看着长大了的孩子,想到他的汉话比自己说得还好,还知道很多过去濮越人闻所未闻的事,心里暗暗高兴。谁说不是呢,孩子长大了,虽说不像内地王府里的孩子那么娇贵享福,但还是像濮越地方的树木藤竹那样在山野间长大了。长得生机勃勃,但需要修理管护。她在心里决定,有机会一定要给丈夫禀报,为了句町国的兴旺发达,为了濮越人所有部落都能够平安温饱,为了能应对各种世事变化和与内地的交往,为了列祖列宗事业后继有人,联盟衙署的眼光要看远一点,应该为日益长大的孩子们尽早作出必要的安排……

P1-3

后记

2013年夏天,我受文山州政府研究室邀请,到州内各县做一些调查研究,有幸回到我的故乡广南。在调查研究过程中,与同行的县委宣传部同志谈起,作为一个省级历史文化名城,广南具有十分丰厚的历史文化积淀,而在一个地方的宣传和知名度提高中,文学艺术作品,特别是影视剧和长篇小说等,有着独特的不可替代的作用。宣传部的同志了解到我退休后开始搞文艺创作,便郑重提出,希望我能为家乡的地方文化建设出把力,写一部能传播开来的长篇小说,为以后的影视剧拍摄提供蓝本,并推荐几个题材供我选择。宣传家乡,本是在外游子的心意和责任,我便勉为其难地答应下来。经过多方考虑,我选择了“句町”这个题材,并初步确定书名为“峥嵘句町”。

句町及其英雄人物,内涵和外延十分明确,时间空间事迹都有确切历史记载。峥嵘,却是一个含义甚广、似乎有些空灵跳跃的形容词,文献上有“岩石峥嵘”“头角峥嵘”“岁月峥嵘”的说法。我取其参差不平、嶙岣险峻,倨傲刚直、坚韧勇毅,跌宕多艰、奋争拼搏,有进无退、激情燃烧之意,用以再现和描绘我心目中的句町社会和句町英雄。这样,就形成了现在这个书名。紧接着,我一头子钻进各种材料之中,恶补自己相关知识的不足。有关两汉的历史资料、民族学和民族史资料、专家学者对句町问题的研究成果、相关文化遗存及出土墓葬,句町故地壮族的风土人情、民间习俗、传说故事……都被列入我的必读书目。我甚至还阅读了网上一些描写两汉之间王莽篡位改制、乱政垮台的政治军事斗争题材“穿越小说”。与此同时,我多方求教,千方百计争取一些平时熟悉的壮族干部、学者、文学爱好者的帮助,不断与他们探讨心中的疑难问题……到2014年中,资料看得差不多时,小说的人物、故事、情节也基本构思成形。我征求了一些同志的意见,得到了他们热心无私的帮助,随即便进入紧张的写作时期。

我是广南人,自幼生活在句町故地的青山绿水间。我出生在汉族家庭,但我的不少亲戚朋友是壮族。从很小的时候起,壮族村寨的干栏木楼、闪闪发亮的稻作农田、遮天蔽日的巨大竜树、随时聚集着不少“博芈毕侬”的老人厅和风雨桥,还有老人厅和风雨桥里那些有时令人捧腹大笑,有时令人担惊受怕的壮族先民故事,就给我留下很深的印象。濮越先民和句町将领打击围剿者的传说激动人心,很多古战场经历过的拼死搏杀仿佛仍历历在目……但是,动笔之后,我却发觉我对壮族社会和历史的了解十分浅薄,很多书中需要叙述描写的地方我实际上并没有到过……了解到这一情况,广南县委宣传部给我提供了全力的支持和帮助,部长和副部长亲自陪同我下去考察,使我实地到了不少壮族文化底蕴十分丰厚的村寨,到了重要历史文物的出土地点,到了不少壮族宗教和文化圣地,到了昔日的古战场。我们不但考察了云南壮乡,还到了广西的西林、田林、隆林……句町地域的实地考察,对我的写作帮助极大。我不但看到了文献中多次描写过的真山真水,而且还仿佛触摸到了两千年前句町英雄们的所思所想、行动脉络……我的感受鲜活而又真切,笔下变得澄明而又具体……

经过一年多的不辍笔耕,小说初稿终于写完。为了帮助作者进行修改,王永奎、刘建华、黄凤显、何正廷、张邦兴、王明富、杨廷友、农胜成、曾昭富、兰天明、陆华岳、陆贵庭等著名专家学者、文化贤达慨然应约,认真审阅了书稿。2016年1月24—26日,在广南县委宣传部的主持下,召开了《峥嵘句町》一书修改座谈会。与会专家无私地对书稿的修改提出了很多十分中肯、切中要害的意见和建议。大部分专家是壮族,他们的意见有效地弥补了作者的很多“先天不足”,对书稿质量的提高帮助极大。

现在,书稿有幸在作家出版社正式出版了,成为广南县地方文化建设项目的一个重要成果。小说写作水平高低、读者是否爱看、看后评价如何,都不是作者应该谈论的,阅后自有公论。作者想要表达的是,对上述专家和一切帮助过作者立项构思、调查研究、提出建议、修改出版的人,都在此表示衷心的感谢。从某种意义上说,《峥嵘句町》其实并不是作者的个人著述,而是一个凝聚了多人智慧的集体成果。这一点,一想起来,作者心中就充满了诚挚的感激之情和融融暖意。

是为后记。

2016年3月16日于昆明寓所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9 3:44: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