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弱滋味》是葡萄酒领域赫赫有名的经典著作之一。亚洲地区超具影响力葡萄酒作家--林裕森,汇集五十余篇别具见地的葡萄酒短篇,熟成再现。
作者林裕森是亚洲葡萄酒教父、大众启蒙者,多年来从事葡萄酒写作,大批饮者都是看着他的书走入了浩瀚的葡萄酒世界。
林裕森多年在全球葡萄酒产区奔波游走,探寻葡萄酒里的新价值与味觉凉荫。他用诗化的文笔,说明葡萄酒需要一点缺憾与不足,少一些刻意,才能酿成平凡却刻骨铭心的完满滋味。香气低弱,滋味淡薄,方能在杯中映出更多美丽的光影。
林裕森著的这本《弱滋味》介绍了,看似屹立不倒的巨大石柱,却不一定比随风飘摇的竹架更经得起地震与风雨的摧折。没有厚实酒体与坚固架构的葡萄酒,就一定经不起时间的考验吗?许多看似柔弱清淡的葡萄酒,其实都常有超出想象的惊人耐久潜力,不止十余年,常常是数十年。
过去20年来,我深陷于以理性主义为基础、非常讲究古典主义的西方葡萄酒审美观中,因而带着许多难以破除的成见。但随着对葡萄酒的认识越多越深,我得以欣赏更多样风格的葡萄酒,也越着迷于酒中的弱滋味与淡、净、素、雅的价值,特别是在外张的酒风之外见到内敛之美。
酒中除了美味,还因为多了一分手工制作的精神,而带着温暖的人情味。
如果不是急切地把美味可口当成唯一的价值,也许慢慢可以理解,就是因为这些不完美,因为这些沧桑岁月刻画成的滋味,让我们在酒里才得以瞥见充满生命力的迷人面貌。
适合日常喝的酒,因为容易买到,不够奢华,也不够梦幻,反而最容易被轻忽。日常就能来一杯的葡萄酒,其实一点儿都不平凡,这是从薄若莱学到的最珍贵的一课。
序:自然的味道—酒中的幽幽凉荫
壹 弱滋味
弱滋味
贴身的私密滋味
沧桑岁月的滋味
罚站的滋味
解密的滋味
阶级的滋味
空灵的滋味
持久的坏年份
偏见的滋味
微生物的滋味
懒人的滋味
高密度之味
青春期的滋味
酿坏的葡萄酒与自然天成的美味
原根的滋味
贰 轻价值
适合家中常备的葡萄酒
无须等待的陈年滋味
喝赛美蓉(Sémillon)一杯如读舒国治散文一帖
有点甜的通俗剧
喝白酒,度小月
薄若莱,不平凡的日常红酒
红加白
侍酒师的价值
“28.48”的省思
人生的滋味
霞多丽的减重风
价格与道德
当侍酒师变成酿酒师
叁 私观点
葡萄酒的世界,世界的葡萄酒
时间的价值
混调与单一,历史地理学的美味文本
品尝的主观与客观
风生水起好酒来
旧世界的新创造力
地方风味与澳大利亚精神
气象报告与桶边试饮
白葡萄酒也要换瓶醒酒吗?
黑色的白酒
双脚踩踏出的美妙滋味
陈年滋味中的年轻梦想
万紫千红
关于封瓶
餐桌上的葡萄酒中心论
肆 饮酒小物
勃艮第玫瑰
无用的葡萄酒试酒碟
有口皆“杯”的波隆酒壶
老酒的开瓶器
玻璃纸镇与无法密封的橡木桶塞
波尔多的副产品—可露利
垃圾堆里的宝藏—香槟金属封盖
旅行者的酒瓶—羊皮酒囊
葡萄酒的时光机
请把醒酒瓶传回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