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你是夏天我是叶
分类 文学艺术-文学-中国文学
作者 丹华
出版社 远方出版社
下载
简介
试读章节

从门口到窗户七步,从窗户到门口七步。林雨竹一边来回踱着步子,一边在心里数着,不由地想起捷克作家伏契克的小说《二六七号牢房》当中的开篇描述。此时她觉得这个地下室现在就像牢笼一样,困住她的人,同时也困着她的心,她无法自由呼吸,有种快要窒息的感觉。

“今天的表现真那么糟糕吗?”林雨竹在心里问自己,心中被懊恼的情绪充塞得满满的,自己也搞不清到底是怎么一回事。今天是林雨竹第一次单独上节目,这并不是提前安排好的,而是临进直播间前几分钟才接到的任务通知,之前一点征兆都没有。

林雨竹刚刚大学毕业,在艺术院校学了四年播音主持,表现突出,被学校推荐到省广播电台从事播音主持工作。说是推荐,其实并非完全如此,因为广播电台的某一栏目组正在招聘采编播人员,名额只限一个,是学校出面给报的名,仅此而已。她是经过了好几关严格的考试和考核,层层突围、脱颖而出被选拔上来的,在这点上,林雨竹的入围并没有什么特殊的地方。当时一起报名的还有同校同专业的另外三人,再加上各大院校已经毕业和即将毕业的,以及社会上的应聘者,应试那天,密密匝匝足足站了一走廊。尽管已是早春三月,但天气并不热,天空中还零星地飘着些雨,在这个北方小城,春天也像是怕冷一般,总是迟迟不肯光顾。

而眼前这一走廊的人,却像是迎来了仲夏一般,一个个涨红着的脸汗津津的,有几个小伙子干脆脱掉了呢子或棉服之类的上衣,露出各具个性的休闲T恤或西装衬衣。

热?雨竹没觉得,相反,她时不时立一立夹克服的领子,好让自己更保暖一些。雨竹的目光向拐角处投去,只见那些女孩子,人人涂脂抹粉、个个唇红眉黛。还有一个顶着夸张爆炸式烟花烫发型,将半长不短染成金黄的头发披散在肩头的女孩子,穿着与季节和场合完全不符的衣装,敞口高跟皮鞋、薄筒丝袜配一条未及膝盖的裹身豹纹黑色连衣裙,硕大的银色圆圈耳环,像极了体操运动员手中的吊环,在两腮旁对着脸颊又是拍又是碰的,在人群中显得十分扎眼。雨竹是从来不化妆的,不是不喜欢,女孩子嘛,哪里有不喜欢这些胭脂水粉的,可是,大学四年的时间里,她着实没有时间和精力每天对着镜子来精致自己这张脸,也没有更多的花销来琢磨每天穿什么样的衣衫裙裤,搭配什么样的鞋子和发型。她认为只要着装整洁大方得体即可,特别是在学生时代。她所有的心思都用在了功课上,不然的话,也不可能连续四年担任学生会主席和团支部书记的职务,要知道,那可是全校师生几千号人投票选举出来的,并且连续四年拿的是学校最高奖学金。艺术院校的教学设计和普通高校的惯常做法有很大不同,除了课上艺术理论的教授和基本功的严格训练外,还要抓艺术实践。为了能让学生得到充分锻炼,积累更多舞台经验,学校组织和安排登台演出的次数总是逐年增加,在校四年,无论是校内还是校外,无论是大舞台还是小剧场,无论台上有几个主持人,林雨竹,总是不可或缺的。用和她关系最好的同学汪悦的话来讲,“不是别人不好,而是你林雨竹‘林妹妹’太优秀。”

此时,雨竹用不经意的眼光扫过眼前这些和自己年龄相仿的应试者,他们或三五成群小声说着什么,或像自己这样一人独处,只是这实在不是一个可以放松的场合,看似轻松的神态下人人难掩内心的紧张,空气中弥漫着静穆的气氛。虽说,这不是一场决定前程命运的角逐,但却可以拿到走出校门进入社会最好、最及时的入场券,是一次可遇不可求、竞争入围的珍贵机会,没有不重视的道理。

等待总是让人焦灼而又烦躁,一个接一个的应试者走进又走出那间面试厅,脸上神情各异,包括她的那三位同学。雨竹没有心思去剖析这些表情背后的欢喜忧愁,她唯一要做的就是等待那个面试厅里传来自己的名字,“下一位——林雨竹……”

一切还算顺利,从普通话标准测试到疑难多音字辨析,从四词组串联讲述情景故事到现场抽签即兴发挥主持……雨竹一切发挥正常。在来应试之前,雨竹没有过多地预想自己能不能顺利通过这层层严格的考试和选拔,所以,三天之后,当她接到聘用电话的时候,心里多少有些吃惊,但随即坦然地接受了这份工作,“似乎也应该是这个结果”,雨竹在心里这样想着,这是一个星期前的想法,而在这之后短短几天里,她的那种“坦然”便荡然无存……

“真的那么糟糕吗?真的就像她说得那样不堪吗?”夜已经很深了,在这个地下室里,雨竹还在心里琢磨着上午直播节目当中自己的表现,她一整天都没怎么吃东西,实在没胃口,上午发生的一切,一遍一遍反复出现在她的眼前,扰得她烦乱不堪……

还差十分钟就是节目直播时间了,导播间里,早早等候着的雨竹看着节目制作人韩冰难看的脸色,心里不停地祈祷:“柳青青啊柳青青,你赶快出现吧!”

这时,只听韩冰一字一句几乎是咬牙切齿地说:“可恶,不想干了是吧?不想干滚蛋,有的是大把大把排着队等着的,这地儿,什么都缺,唯独就是不缺人。”声音不大,却是字字清楚明白。说这话的时候,韩冰面对着窗外,有些狰狞的脸投影在窗户的玻璃上,和着映射、折返在上面楼外的树木、房屋、高架天线的虚影,重合、混乱、叠加在一起,这些重影拼命拉扯、撕拽、拖动着韩冰的脸,扭曲地变了形。雨竹站在她背后,可是,即便没有看到韩冰此时的表情,雨竹也知道,那面容定是难看无比的,在她上班的这一个星期时间里,已经充分领教到了这一点。

旁边,另一个栏目的制作人冷俊,正在配合此时直播间里的主持人,做新闻直播的导播监听。听到韩冰的话,扭过头用一种见怪不怪的眼神看了一眼,耸耸肩膀,一脸的漠然,甚至带着几分不屑。对于韩冰的态度,雨竹可以理解,但是对于冷俊的反应,她倒是感到意外,她奇怪的是为什么冷俊对韩冰的表现这么不以为然?一个人的心理世界不会比整个宇宙奥秘简单,人都是有猎奇心理的,而冷俊眼神里没有一点儿探其究竟的意思,真是人如其名够“冷俊”的,这不免让雨竹在心里对冷俊打了一个大大的问号……

冷俊看上去大概三十岁左右的样子,人清瘦、身颀长,这是他大多时候给别人的第一印象。面部线条分明,双眸目光犀利,嘴角时常不易察觉地微微翘起,唇线勾勒出的棱角似乎总是挂着似是而非嘲讽的笑容,给人一种玩世不恭、不屑一顾的味道。

雨竹和冷俊并不熟,只是在导播间见过几次,冷俊的节目正好在她跟着的这档节目之前,所以,每天碰面是必然的,冷俊节目结束的时候,正好是雨竹她们节目即将开始之时,所以每天交错而过,两人见面仅仅点点头,几乎没有说过话。而雨竹发现,每次柳青青见到冷俊时,眼神和表情总是有些微妙,很是复杂,除了对冷俊佩服、欣赏之外还有那么一点点……不,雨竹不敢往下想了,觉得自己过于敏感,如此臆想他人,真的是太不应该了。

此时,直播间里,主持人正在用温婉的声音做着节目接近尾声的铺垫……墙上钟表的秒针,今天走着的声音似乎比往常格外响,滴答滴答闹得人心烦,眼看着直播的时间就要到了,可是柳青青还是不见踪影,韩冰的脸色愈加难看了。

韩冰负责制作和导播的这档广播节目叫《青春,与你同行》,是一档时尚综合服务类节目,每天上午九点到十点为直播时间段,柳青青就是这档节目的主持人,在这里干了有半年的时间了。

一个小时的节目时长,信息量大,容量多,这就要求采编记者必须做大量采写的前期案头工作,才能保证主持人在节目播出过程中有的播,有的说,有的聊,有的唠,不会出现“山穷水尽”的尴尬局面。而现场直播,对于一个主持人来说,更是每天都要面对的真实考验,广播节目不同于电视节目,电视节目首先是直接用眼睛去看,而后才是听,有时候甚至不需要任何声音辅助,你也能知道画面传达给你的是什么意思或是怎样的意境,画面让观众一目了然、黑白分明,电视是以视觉效果为主的媒介。而广播节目则不然,广播节目当中的主持人每一句话的播报,通过电波传递出去之后,必须保证做到字、词、意准确无误,不仅如此,主持人对所播内容中的事件、人物持何种态度和观点必须明确肯定,若赞美,你的声音要让听众感觉到直播间里那甜美的微笑和心底的热情;若反对,你的声音要让听众体会到话筒前那严肃的态度和准确的判断,从这个意义上来讲,主持人的声音必须是有颜色、有光泽、有质感的,甚至是芬芳馥郁的,是灵动斑斓的。内容决定形式,故事选择基调。今天的节目需要忧伤的基调,你决不能欢快,今天的节目需要愉悦的气氛,你便必须要热烈,不可过分夸张,亦不可墨守成规,这当中的尺度把握和分寸拿捏实在是一门学问,干得时间久了,才能慢慢体会和总结出其中的规律和经验来,但即便是干得久了,也不是人人都能有这样的领悟。况且,这里毕竟是省台,业务要求、质量标准还是很高的,容不得一丝一毫的马虎。

虽说雨竹在校期间积累了不少舞台主持经验,可这回毕竟是第一次真正坐在话筒前“触电”面对广大受众播音,这种感受前所未有。对于广播,雨竹完全是个新人,更何况,走上舞台光鲜炫目的现场感和走入直播间万籁俱寂的话筒感,在很大程度上是不同的,区别是非常明显的。雨竹每天和柳青青一同进到直播间,看着她展文稿,放CD,调麦克,推推子,柳青青偶尔也会让雨竹在麦克风前说上那么一句半句的,例如“现在是××××节目时间”,“不要走开,先进一段音乐,音乐过后再回来”之类的话……P1-6

后记

起笔这篇《后记》的时候,恰逢“父亲节”来临。微信朋友圈里满满的都是”父爱如山”的帖子和内容,大家都在选择最好的礼物献给父亲,以表达对父亲的无限敬意。人之大德,莫过于“孝”字当先,我也希望能以自己独特的方式,给父亲献上一份不一样的礼物。

父亲于我,是父,亦是领我入门的文学老师,更是我的人生导师。若今天说到我的文学创作,那必定是得益于曾经也有着同样文学情怀的父亲,如果没有父亲做引路人,怕是此生无法成就我的“写作梦”。然而,父亲从没有刻意让我做这样或那样的选择,只是在无形和点滴熏染之中,我和写作竟有着这样的缘分。

至今无法忘却,小时候,父亲总是牵着我的小手在晨曦薄暮中漫步,教我背诵七律、五绝,从那个时候起,我知道了“首”不是“手”,“三千尺”绝非“三千尺”,虽然不太理解“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的无限惆怅,但对“……手可摘星辰……恐惊天上人”充满了奇妙幻想,那稚嫩的童音合着仄平,如今依然萦绕在脑海间。我想,那时候父亲与我留在小路上的大大小小脚印和被夕阳拉长了的身影,或许与影视版的《爸爸去哪儿》有些不一样的意义吧。还有在那上学的路上,无论寒冬酷暑,年幼的我坐在自行车前梁上,父亲一边蹬着车一边给我讲解昨晚温习过的语文课文。每到这时父亲总是会启发我,也是从那个时候起,我知道了划着船在“子夜”时分,走出”林家铺子”走出水乡乌镇的茅盾还有一个名字叫沈雁冰,知道了“围城”里的钱钟书,也知道了有着“繁星春水”般梦境的冰心和在“呼兰河”畔长大的萧红,都是了不起的作家。还知道了为女孩“插花”的小仲马,和“悲惨世界”里的维克多·雨果等等。我幸福地荡着双腿,依靠在爸爸的胸膛,任脚下车轮丈量出我和父亲一起走过的温馨岁月……就这样,直到有一天我可以用手中的笔和属于自己的语言方式来描述心中的故事,来表达对情感以及一切事物的观点和看法的时候,我才发现,其实,许久以来父亲一直在我的写作道路上实现着他的文学梦,从帮我批阅修改小学第一篇作文开始,到今天这二十万字小说的通篇校对,父亲无时无刻不在打磨他心中的“写作梦”。父亲,作为我作品永远的第一读者,在我所有的创作过程中,给予了我无限能量和动力,最大的理解、支持和尊重,而我,最希望的是,自己可以成为父亲心中最自豪的那部作品。我不知道是我选择了文学创作,还是文学创作选择了我,唯有一点可以肯定,这是我和父亲两代人的梦想,我愿意承载着父亲的文学之梦一路前行……

说到这里,该说说这部小说——《你是夏天我是叶》了。

细心的读者不难发现,书中有这样一段话:“春华似霞,秋叶如丹,都是一年好风景,青春由此美丽,岁月因她辉煌。”这段话,是我大学系主任,我区已故著名作家沙痕老师送给我的,我将这段话引入作品当中,以此来表达我对沙痕老师最深切的怀念。沙老师曾给我写过一段评语:“……我想你会成功,我坚信这一点,因为你是一个有心人。”学生领悟先生鞭策、鼓励、厚爱之尊意,而这部小说的出版,也仅仅是学生向老师呈上的一份作业。我知道,积极阳光地面对生活的态度,艰难逆境中从不气馁的勇气,努力奋斗不断拼搏的自己,一定是沙老师希望看到的。我也相信,这样的我,今天的我,未来的我,定不可辜负老师对我的期望和厚爱。

我人生的第一部小说,终于付梓成册。细细算来,从动笔开篇到与大家见面,前前后后、断断续续竟然历经了近三年的时间。任何艺术形式的创作都必然要经历一个艰难辛苦的过程,特别是对于我这样一个初次尝试写作长篇小说的新人来说更是如此。

在这近三年的创作时间里,除了每日烦琐的工作之外,我把主要的时间和精力都用在了这本书的写作上。很多时候,忙碌一整天后回到家里,整个人早已筋疲力尽,几乎没有精神和气力再坐到电脑前敲敲打打。父母心疼我,劝我休息,说只这一晚把写作的事放一放。特别是在遇到创作瓶颈,没有创意的时候,倦怠慵懒的情绪总是会左右我,可是我想,真若如此,岂不辜负了我许久对文学创作的热情和喜爱?那也着实违背了自己写作的初衷!于是,每每拖着疲惫的身体静心坐下来往往早已是深夜,甚至凌晨。

文学创作的神奇和奥妙,真的是具有不可估量的能量,尽管困乏至极,但只要灵感闪现,走进指尖笔端,走进人物内心,走进故事当中去,很快便会忘却劳累和困顿,继续着笔下人物的悲欢离合、爱十艮情仇、嬉笑怒骂,和他们纠缠在一起。随着他们哭,跟着他们笑,幸福着他们的幸福,悲伤着他们的悲伤……在一次次反反复复的涂涂写写修修改改中,案头一稿稿一沓沓的增删文字不断叠加,那朱红水笔勾勾画画圈圈点点,起承转合的不仅仅是人物命运和故事情节,更是自己笔耕过程中勾勒出的心路历程。好多次,我一边写作一边流泪,泪水滴落在键盘上模糊了视线,是伤心,是感动,抑或是其他?我不去细思量,但无论是怎样的情感,这都是最真实的表达,就像小说结尾写到的那样:“让眼泪痛快地流一回吧,像这夏天的细雨,绵绵滋润着大地、草原、河流、山川,花树峥嵘,万绿千红……”

是到了该感谢一些人的时候了。

首先,我要特别感谢内蒙古电视艺术家协会副主席,久享盛誉的著名作家路远叔叔给予我的大力帮助和支持。路远叔叔在繁忙的工作之余,以洋洋洒洒数千字的书面形式,归纳总结并列出条目,极其负责任地对本书提出了中肯而又宝贵的修改意见和建议,使得我在全书整体构架、段落布局、语言叙述以及艺术表现形式的创作上,有了很大的进步和提升,更感谢路远叔叔在出版一事上多有费心,才使本书得以顺利与广大读者见面。

同时,我还要感谢锡林郭勒盟宣传部副部长、文联主席季华先生,多年来在我文学创作道路上给予的关怀、提携,以及在此书写作中的悉心点拨和指导。

感谢远在安哥拉公出的赤杰叔叔和北京民族出版社编审乌日娜阿姨对本书的关注和肯定,以及所有给予我信任、鼓励,为我加油的家人和朋友们。

最后,我要诚挚感谢锡林浩特市政协领导和同志们一直以来对我的理解和支持,在此,谨致耿耿谢忱!

《你是夏天我是叶》是一部歌颂青春、赞美青春、致敬青春的小说,是献给广大读者特别是青年朋友的作品。今天,双手呈送于大家面前,是对这许多年一路走来关心、支持、帮助我的所有人的回馈和报答。当然,我也用这部作品来慰藉自己的心灵,并以此证明自己对青春年华的珍惜。但愿,我的青春岁月会因这本书的问世而更加美丽……

此时,窗外更深露重,但启明星已悄悄升起,就着破晓的微光,我最想说的是:“爸爸,这是女儿能送给您最好的礼物,不知您是否满意?!“

二〇一六年六月二十一日凌晨于锡

目录

正文

序言

家乡锡林郭勒草原经常会给我一些惊喜,每每回乡,老友相聚,最令我高兴的,是大家各自的成就或是收获,如:某友出书了,某友出版画册了,某友在仕途上进步了,某友在生意上发财了,某友的病好转了……

然而二〇一五年,锡林郭勒给我的惊喜却是由一部长篇小说而起的。如果这小说是我熟悉的那些老作者所写的,倒也罢了,那是正常的收获。大家多年来苦心经营,早应该瓜熟蒂落了。可是这位非常年轻的作者突然间捧出一部沉甸甸的作品来,却令我又惊又喜。惊的是我没想到如此年轻的她,居然以如此成熟的社会阅历,记录下一段人生百态;喜的是小说文笔如此娴熟老道,人物特点抓得如此准确,时代精神呼之欲出,完全是一部昂扬之作!

作家们,尤其是老一点儿的作家们,都去写历史了,而现实题材几乎无人问津。这可能有两个原因,一是历史题材虚构的空间比较大,更利于编织故事,二是现实题材禁区较多,许多雷区不能触碰,创作时会受到诸多限制。我曾在一次创作规划会上提出过这个意见,呼吁作家们多向现实题材靠拢,但看到这些年大家所创作的文学作品,依然是历史题材的居多,包括我自己,小说题材的选择也是以历史题材为重。现实题材不好写,这是大家公认的。

我想丹华是初生牛犊不怕虎吧,或许是在生活中积累了太多的感慨和情愫,急着想宣泄出来,便选择了文学。她选择对了,文学正是一个各种感情大发泄的最好的出口,所谓“悲愤出诗人”说的就是这个意思。当然,光凭情感积累和冲动还不够,还得需要创作主体有足够的文学艺术才华,而她,这两点都恰恰具备了——生活丰厚的积累,情感充沛的喷发,思路清晰而敏捷,文笔细腻而纯真,人物形象的准确把握,便是这部小说的特色。

我把这部小说称为“青春成长小说”。你从字里行间时时能感受得到浓浓的青春气息。从形式上,它既有传统小说的叙事模式,又有网络小说的新潮和观念。如果它能引起“八零后”读者的共鸣的热捧,我一点儿也不奇怪。

这是一部什么样的小说呢?

这是一部充满正能量的青春题材小说,二十万字的篇幅紧紧围绕一个人物——雨竹为中心,讲述了刚刚毕业走向社会的大学毕业生在新工作环境——省电台,遭遇电台节目制作人也是负能量的集合体——韩冰的各种刁难攻击,淡定自若,不卑不亢,以实际行动证明自己的工作能力,证明自己的个人魅力,并将自己的正能量传递给周围的电台主持人柳青青、电台制作人秦思璇、冷俊和同宿舍的舍友甄艳丽。

雨竹是优秀的大学毕业生,靠着自己的努力和优异表现在层层选拔中被省电台以第一名的成绩录用。甄艳丽成绩不佳,花了重金贿赂走后门才进了省电台的天气预报频道。甄艳丽不满足于自己的现状,希望坐雨竹一样的主持人的位子,便在电台制作人韩冰身上投下重金,希望她帮忙疏通关系,以此上位。韩冰重财贪权,感情、生活、工作、事业皆不得志,导致她浑身负能量,对社会、对人生、对工作都是各种抱怨、各种不满意的仇视状态。韩冰收了甄艳丽的重金却无法兑现承诺,雨竹主持的节目有声有色,得到听众及其他同事的一致赞赏和肯定。韩冰为此对雨竹既妒忌又怀恨在心,开始各种刁难、打击、羞辱,并在雨竹与其他主持人之间制造误解。在一系列的打击之下,雨竹坚强地挺了过去,并得到其他节目制作人和好朋友的帮助,终于在台里站住了自己的阵地,最后如愿以偿地考取了电视台主持人职位。甄艳丽因为无法成为电台主持人,得知韩冰窝藏了自己送去的财物,并没有为自己打点领导疏通关系,与韩冰发生争执、打斗,最后以故意伤害罪被逮捕,韩冰也因为收受贿赂被公安机关逮捕。正能量战胜负能量!真才实学终究比重金贿赂来得靠谱。

可以看出,小说的故事主线比较简单明了,这是这部小说的优势,亦是它的薄弱之憾。线索单一,可以集中笔力刻画主人公雨竹的形象,使之更加丰满。不足的是故事的包容量较小,不足以展示更广阔的社会生活画面,作品的份量稍显轻了些。全书只写雨竹一个人,能把全部笔墨集中在主人公身上。我们经常说,一部小说里,能成功地塑造出一个人物,就已经非常不错了。

冷俊作为男主角,亦给人很深的印象。正如他的名字一样,此人起初给我们的感觉是”冷”的,但随着故事的进展,读者慢慢发现,在他冷峻的外表下面,其实蕴藏着一颗火热的心。在小说中,作者表达了冷俊与雨竹之间朦胧模糊的情感,也许作者只想让这份感情纯净,所以并不愿多加描述,欲说还休,并未点破,留给读者无尽的想象空间。

故事塑造的两个比较个性鲜明的人物是雨竹与韩冰,也就是正能量与负能量的代表人物。这两个人物是本小说的亮点,韩冰的性格被描述得很鲜活,读来便能想象这个人物的立体画面。不足之处在我看来,韩冰的情感生活描述稍显欠缺,人物的语言还需要多加凝练和传神,描述人物性格的语言也需要再精炼一些。而她本身不可能只有“坏”的一面,她的其他面揭示的不足,使之有脸谱化的感觉——这是我阅读初稿的感觉。作者虚心听取了我的意见之后,又对这个人物进行了反复的修改,现在看来,韩冰的形象已经大有改观,变成了一个活生生的人物。

林雨竹是主角也是最清晰的一个人物,对于她的表述比较丰富,性格上的坚强脆弱、委屈勇敢,都有比较到位的表现,对于雨竹的工作表现也有不错的铺展,读来形象立于纸上,但在语言上仍稍显单薄。

可以肯定,作者写得很用心也很用情。细细读来,正能量充满全文,能感受到作者想表达正能量贯彻全文的意味。小说告诉我们:真才实学才是做人处世的资本,而一切贿赂诡计都终将被社会严惩和淘汰。我有个预言:这部小说会让“八零后”们喜欢,因为写的是他们的生活、他们的奋斗史、他们的情感史,汇集了他们的喜怒哀乐……

这部小说会在网络上流行,因为它融合了时代的许多新鲜东西,譬如思考,譬如审美,譬如观念,譬如时髦……

这部小说会成为作者创作上的一个新起点,我们有理由期待她会创作出更多更好的作品……

最后,我还有个小秘密与读者分享——丹华的父亲李森老师是我的文学启蒙老师,曾经在创作初期给予过我帮助。而丹华尚在襁褓中时,我和几个朋友曾去李老师家中喝过她的满月酒呢。岁月真的催人老啊,如今,襁褓中的婴儿已经成了作家,我们还有什么理由不老呢?

毕竟,世界将是他们的,文学也将是他们的。

二〇一六年八月二十五日于青城

内容推荐

丹华著的《你是夏天我是叶》会让“八零后”们喜欢,因为写的是他们的生活,他们的奋斗史,他们的情感史,汇集了他们的喜怒哀乐;这部小说会在网络上流行,因为它融合了时代的许多新鲜东西,譬如思考,譬如审美,譬如观念,譬如时髦;这部小说会成为作者创作上的一个新起点,我们有理由期待她创作出更多更好的作品。

编辑推荐

丹华著的《你是夏天我是叶》是一本充满青春气息的励志小说。讲述了一个大学毕业刚刚走上工作岗位的年轻人在面对生活和工作中所遇到的各种各样的问题时是如何应对,并且成功实现目标的故事。本书是作者丹华所写的第一部长篇小说,是作者献给广大读者特别是青年朋友的一部歌颂青春、赞美青春、致敬青春的作品,整部作品焕发着青春的气息,歌唱着青春的旋律。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26 20:53: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