敦煌壁画是敦煌石窟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独特的艺术魅力。吴晓慧编绘的这本《敦煌壁画涂色书》选取北魏、西魏、隋、唐、五代、西夏时代的24幅敦煌壁画图案,涵盖了藻井、华盖、花砖、龛楣、边饰、人字披、平棋、供养人画像等几种类型。
藻井 绘制于覆斗形窟顶中央的装饰,是敦煌装饰艺术最重要的组成部分。
华盖 亦称“伞盖”,本是帝王出行遮雨蔽日的用具,在石窟中常绘于佛陀头顶上方,是宗教权威的象征。
花砖 窟内装饰地面用,其图案以莲花为主,莲花亦称宝相花、团花,是敦煌图案中使用最广泛的纹饰。
龛楣 佛龛的外檐部分,高于墙壁平面,是龛口的主要装饰部位。纹饰以忍冬纹、缠枝荷莲纹、火焰纹、鱼鳞纹、联珠纹为主,中间缀莲花、童子、禽鸟、伎乐天人等图案。
边饰 装饰于壁画边缘的纹样,以卷草纹和伎乐莲荷纹为主。
人字披 为适应人字披这种特殊窟顶结构而产生的装饰图案,具有独特的构图形式和装饰效果。
平棋 古代宫殿内顶部的装饰,集中绘制窟内的各种纹样,繁简、虚实相结合。
供养人画像 供养人是信仰佛教、出资建造石窟的人,他们为了表示虔诚信佛,留名后世,开窟造像时在窟内画上自己和家族、亲眷、奴婢等人的肖像,是敦煌壁画中常见的主题。
这些纹样丰富、色彩绚丽的敦煌壁画图案,既装饰了洞窟,也把洞窟内的壁画、塑像、建筑有机联系起来,构成协调、统一的整体。
吴晓慧编绘的这本《敦煌壁画涂色书》介绍了,敦煌壁画是敦煌艺术的主要组成部分,规模巨大,技艺精湛。敦煌壁画的内容丰富多彩,它和别的宗教艺术一样,是描写神的形象、神的活动、神与神的关系、神与人的关系以寄托人们善良的愿望,安抚人们心灵的艺术。敦煌壁画的线描图为敦煌研究院以及前身的美术工作者数十年来的辛苦工作的结晶,目前有2000多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