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搞定(Ⅲ平衡工作与生活的艺术最新版)
分类 经济金融-管理-管理学
作者 (美)戴维·艾伦
出版社 中信出版社
下载
简介
编辑推荐

本书是《搞定(Ⅲ平衡工作与生活的艺术最新版)》的最新版。

时间管理大师戴维·艾伦继《搞定Ⅰ》《搞定Ⅱ》后又推出这本《搞定Ⅲ》,揭示了把这套方法应用到广阔的生活和工作中的全方位效果,对GTD原则和用途的进一步深化。《搞定Ⅱ》是一本基础读物、一本简单的手册,《搞定Ⅲ》则是一幅路线图,它对GTD原则和用途的深化,可以进一步增强你应对工作和生活的能力,可以帮你定位现在的生活,为你指明抵达目的地的方向。工作和生活两全其美并非遥不可及。

内容推荐

自2001年出版以来,《搞定Ⅰ:无压工作的艺术》就成了“划时代的自助书”,被译成33种语言,令数百万读者深受鼓舞。它提出的GTD自我管理法简单易行,自成一体,在网站、博客和软件应用领域风行一时。

作者戴维·艾伦继《搞定Ⅰ:无压工作的艺术》、《搞定Ⅱ:提升工作与生活效率的52项原则》后又推出这本《搞定(Ⅲ平衡工作与生活的艺术最新版)》,揭示了把GTD方法应用到生活和工作中的全方位效果,将GTD原则和用途进一步深化。

《搞定Ⅰ:无压工作的艺术》是GTD的核心基础读物,《搞定Ⅲ:平衡工作与生活的艺术》则是一幅路线图,它对GTD原则和用途的深化,可以进一步增强你应对工作和生活的能力,帮你定位现在的生活,为你指明抵达目的地的方向。

平衡工作和生活的关键是获得掌控与摆正视角,即轻松理顺日常生活中方方面面的事务,并使它们在逐层分步的目标和抱负水平上各有安置。不管摆在你面前的任务是回复一封电子邮件、安排几天后的全家出游,还是考虑长远的退休计划,你都可以用《搞定Ⅲ:平衡工作与生活的艺术》传授的方法,胸有成竹地作出决定,得心应手地完成。

目录

前言

引言从《搞定Ⅰ》到《搞定Ⅲ》

第1章 GTD现象

第2章 步骤

第3章 自我管理的基本内容

第4章 获得掌控:捕捉

第5章 获得掌控:明确意义

第6章 获得掌控:组织整理

第7章 获得掌控:深思

第8章 获得掌控:参与

第9章 获得掌控:把GTD运用到工作和生活中

第10章 摆正视角

第11章 紧急问题:下一步行动

第12章 1万英尺:项目

第13章 2万英尺:责任范围

第14章 3万英尺:目标

第15章 4万英尺:愿景

第16章 5万英尺:宗旨和原则

第17章 摆正视角:重访“格雷西的花园”

第18章 实际运用

第19章 尾声

附录

 附录1

 附录2

 附录3

 附录4

 附录5

 附录6

 附录7

致谢

试读章节

为什么《搞定I》(最新版)中提出的简单方法造成如此轰动效应?这套熟悉的、简单易懂的概念和行为当中究竟包含着什么,竟然引起这么强烈的反响?

可能有些原因我不大明了。有时候,的确有些潮流和现象突如其来地涌现,又莫名其妙地消失。不过,我知道GTD广受好评有4个原因:

第一,它提出的所有概念都行得通,且简单易懂,并合乎逻辑。

第二,它易于实践,任何人可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运用;它的辅助工具很常见,人人都有。

第三,GTD所解决的问题和人们对这些问题的认识,在全世界范围内呈现稳步增加的趋势。

第四,它提出的模型契合了人类心理多个层面的更深刻、更出于本能的东西。

GTD真的有用

GTD模型由普通人在真实情形下进行了研究、检验和改进。我当初主要是想发明几套行之有效的自我管理方法,后来才开始深入思考它们见效的原因。我认为,如果我能发现一个卓有成效的办法背后隐藏的原则,就能举一反三,把这些原则运用到其他方法中,从而更加轻松地抓住重点,高效工作。

比如,我把脑子里想到的事情一一罗列出来以后,我对眼前工作任务的感觉顿时起了变化。还有,我再想这些问题时,觉得思路清晰多了。个中原因让我好奇。我的世界本身并没有变,我只不过是客观地把它们罗列出来而已。于是我提出这样一个假设:我之所以心情变轻松了,是因为如果一件事始终搁在心上,我就得时不时想着它,提醒自己去做,这本身就给我造成了压力,导致工作效率低下;而当我把它写下来以后,至少从心理上减轻了它们对我的压迫。这个道理对其他事、其他人也适用吗?也能起到相同的效果吗?

我把它举一反三,得出了构成GTD的一整套核心原则。然后我又想,有没有什么东西揭示了这些方法管用的方式和原因,能让我加深理解,进而将其推广应用,提高办事效率呢?

事实证明,原来的那套方法果然屡试不爽,因为它揭示了高效工作根本而深刻的奥秘。处理工作篮里的信函文件,是你与身边出现的新事物建立合作关系的最佳方式。定期整理和检查你列出来的未尽事宜,不仅可以让你总揽全局掌控工作流程,还能有效地管理重大项目,乃至协调你和家人的关系。理清你在工作中的核心内容和责任范围,可以有效地突出工作中的重点;当你把这些办法全面运用到生活中去时,可以有效加强平衡,全面兼顾生活的诸多层面。GTD模型各部分的用途好像永无止境。

GTD风靡高科技领域

我想,最能体现GTD实际效果的,莫过于它在科技领域、IT界和博客圈令人惊奇的快速传播。在本书写作之际,平均每天有50篇新发的博客文章(只包括英语博客)提到GTD。而GTD的原则本身跟软件、电脑以及新推出的、充斥市场的高科技产品没有特殊关联。所以,我对它在这些领域如此受欢迎的原因做了些许猜想。

我本人绝对算不上勤快,我认识的电脑奇才也一个比一个懒。编程的工程师们加班加点地工作,就是想设计出一些产品,让他们不用再加班。计算机行业的本质就是让运算变得更简单、更快捷、更高效、更可靠,换句话说,就是少费力气多办事。既然用最少的投入获得最大的产出,既是高效工作也是GTD原则的根本所在,那么,计算机行业的人迷上GTD就不足为奇了,因为GTD跟他们的目的是一致的。

电脑程序必须建立一整套规则,在预先设定的系统内处理各种可能出现的情况。同样,GTD给出的方法也没有漏洞,没有故障,没有含糊不清或者考虑不周之处。这个模型为你提供了一套公式,你可以用它来处理日常生活中可能遇到的每件事情,即如何接收、评价并整合、组织以及重新评估你遇到的情况。一名爱上GTD的技术人员对我解释说:“戴维,你的方法包含了所有可能的情况,不管系统出现什么情况,它都能正常运行。”

科技界也有很多人早就开始运用GTD。因为它用全新的方法来解决时间管理和组织整理这个长期困扰人们的问题,而且它给出的承诺是大多数人从来没有尝试过的,即没有压力地高效工作。所以,一个人必须具备开放的心态和一点儿冒险精神,才能接受它的理念。P19-21

序言

自我的前两本书《搞定I》和《搞定Ⅱ》出版以来,我接触到成千上万名GTD方法和原则的热心实践者,收到数不清的读者来信和电子邮件,他们纷纷肯定了这套方法的效力。此后,我想得更多的与其说是继续充实这套方法的内容,不如说是站在全新的视角,思考这套方法何以效果这么好、适用范围这么广。这本书就是我的思考所得,希望与读者分享。另外,书中也补充了一些把它推广应用的方法。

在这里,我想照顾新老读者的要求,构建GTD方法的思想框架,难度可谓不小。不过我相信,这套方法本身的力量自会让新老读者受益匪浅。前3章认真分析了GTD现象、它的本质以及它何以在全世界迅速发展。其余部分探讨了自我管理的两个核心层面:第4~9章探讨了掌控的活跃要素,第10~17章分析了摆正视角的问题。书后添加了描述GTD方法基本模型的附录,仅供读者参考。

虽然这套方法的各个组成部分完全可以自成一体,但它们的总和却大于各部分简单相加之和。我建议你把它作为一个整体,以自己的节奏兼收并蓄地学习。它的模型不可能比现在更简单,效果全看你对它的主旨的洞悉和妙用。

书评(媒体评论)

每个时代都会出现一本独领风骚的商业自助书。20世纪40年代是《人性的弱点》,90年代是《高效能人士的7个习惯》。今天,人们关心的问题更加简单:如何搞定事务(Getting Things Done)。这是大师戴维·艾伦2001年大作的书名,他在书中精辟地论述了高效工作的原则。时至今日,它仍在为高度程序化、超负荷运转、忙得不可开交的职场人士提供必不可少的支持。

——《时代周刊》

艾伦改写了信息时代的自助传统。艾伦提出了把想法变成现实的实用建议,这使他不输先辈,且跃居同行前列。

——《连线》

GTD系统让人醍醐灌顶。生活还像往常那么忙,读者的掌控感却会强多了,就好像驾驶一辆性能优良的汽车,实际开到了80迈,感觉却只有50迈。

——《财富》杂志

过去25年来,艾伦一直致力于帮助人们消除压力,高效工作。他也因此成为高效工作方面具有全球影响力的思想家。

——《卫报》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29 14:41:35